APP下载

上海果市2012年盘点及2013年预测

2013-01-23袁亚祥

中国果业信息 2013年1期
关键词:果品水果苹果

文/袁亚祥

2012年果市盘点

2012年是上海水果市场销售形势多变的一年。先是雪灾的后续影响,尔后又是各类农副产品价格暴涨,水果销量增长受到较大影响;到了下半年,由于果价高位盘整,果市走量速度再度放慢。分阶段看,一季度价格冲高,二季度微涨,三季度平稳,四季度由于水果集中上市,价格参差不齐,有涨有跌,销售出现了萎靡不振的状况。综观2012年全年沪市水果销售,可说是价格居高不下,销量稳中微升,总体价格比上年高出7%左右,最高可达25%以上。

市场呈现生机,果品交易日趋活跃

据上海果品行业协会的初步统计,2012年全市水果批发销售额在60亿元左右,与上年相比微有增长,成交量则维持在180万t左右。其中,洋水果交易量比往年略有提升,约占水果销售总量的17%,特别是节假日进口水果更为受宠。除洋水果外,在13个果品类别中,柑桔类、葡萄类、苹果类价格上涨,梨类稳中有跌,桃类、西瓜类销售比较稳定。进入第四季度桃类价格虽高,但只是有价无量,西瓜则只能用来作为一种点缀,价格微有下跌;相反,像车厘子、蓝莓则一直处于高位,颇受消费者欢迎。2012产季全国水果再获丰收,苹果、梨、柑桔等大宗水果产量均超过往年,但由于诸多农副产品价格和农资、汽油及人工成本等上涨,水果销售价格也是水涨船高。春节过后,3月份上市的福建枇杷和此前一直在市场上“打滚”的杧果、菠萝、西瓜等南方时令水果,以及沪郊与浙、苏、鲁等地的草莓,轮翻抢占市场制高点,市场价格攀升局面加剧。特别是3月中旬末开始,受即将到来的清明节等因素的影响,果市行情明显好转,西瓜、苹果、甘蔗、芦柑等销售放量明显,由此也提升了销售额。4—5月果价一直处于高位,但销量提升乏力。6月一场连续不断的梅雨如期而至,又遇断断续续的高温天气,水果销售被逼入低谷,但整个6月水果销售额还不算太低,主要是由于桃、李、荔枝、香蕉等水果大量上市,且价格比同往年要高,因此销售额还算说得过去。7月份水果销售只能说是平平常常,起伏不是很大,价格稳中有降,这同往常人们所认为的水果也有“疰夏”季节相吻合。8—9月时令鲜果断断续续上市,消费者尝鲜刺激了走量,加上中秋、国庆、重阳等节日的到来,水果销售还不错。而到了11—12月,大量水果集中扎堆上市,加之农副产品销售价格居高不下,水果销售受到制约,呈量增价跌态势。

水果品种丰富,传统果品仍唱主角

从品种来看,除了传统苹果、梨、柑桔、香蕉“四大花旦”撑足市面外,杨梅荔枝、枇杷、葡萄、猕猴桃、石榴、车厘子(美国甜樱桃)、圣女果(樱桃番茄)以及甘蔗等多个品种上市量均有不同程度地增长,尤其是猕猴桃、车厘子、圣女果、提子葡萄等果品上市量和成交量均成倍增长。相比之下,受高温、多雨等不利气候因素的影响,原本看好的当令水果如杧果、砀山梨、水蜜桃、菠萝、哈密瓜、西瓜黄河蜜瓜、龙眼等,成交量却一落千丈同比平均降幅高达20%,把更多的市场份额留给了进口水果。在一些专营进口水果产品的店铺里,笔者看到,这里经营的进口水果品种非常丰富,尤其是常年久销不衰的车厘子、猕猴桃、提子等少数进口水果品种成了消费者争相购买的“香饽饽”。除此,一些国产新品种也吸引了人们的眼球,并逐渐成为水果市场的主角。与一些新品种比较,梨、香蕉等普通水果中经营摊位前就冷清了许多。

新上市的水果品种成为消费者猎奇尝鲜的“簇拥者”,果品市场逢年过节供销两旺的热闹场面依旧。相比批发市场里的火热场面,超市里的水果销售也不甘示弱,由于受到环境好的趋动,销售态势也是步步紧逼。笔者在申城许多超市水果大卖场里看到,水果货架上的品种非常齐全,除一些常见的水果品种外,许多新奇的外来水果也摆上了货架。相比批发市场,这里的水果不仅包装精美,而且外观喜人,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各取所需。

体现都市水平,果品价格稳中有升

面对整个农副产品的高价位,2012年申城果品市场果价也顺应大趋势,与上年相比大部分水果价格均有不同幅度上涨。前三个季度,产地销售价高,直接拉高了申城市场零售价;进入第四季度,则出现了产地收购价下跌,市场销售低迷的局面。综合全年情况来讲,2012年申城水果销售比往年还是有增长的,与2011年相比,2012年果品成交量虽没有较大幅度增长,但绝大部分果品价格均比去年同期有所增长,其中,香梨、水晶梨、红富士苹果、石榴等30多个品种的水果价格涨幅在两位数以上,价格明显高于往年。桃、荔枝、草莓、菠萝等3月份就有上市,个个销售价格几乎都创下了历史新高,但购买的人还是不少。值得一提的是,雨水和高温、低温等异常气候产生的“气象经济”,使得水蜜桃、油桃、草莓、甜瓜、翠冠梨等传统水果出现阶段性的量少价高。还有如冬枣、花牛苹果(可以与蛇果相媲美)、云南红提、海南榴莲等售价节节攀升,且均有一定的消费市场。其中,有“百果王”之称的冬枣虽然价格高,但因其汁多化渣,甘甜清香,富含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有较好的食疗效果而受到百姓喜爱,与圣女果、车厘子等“小不点”一起成为一些爱美女士的休闲美食。

果品价格的提高是在整个农副产品价格上涨的大环境下形成的,当然,也有一些概念性的炒作使水果销售价格大幅提升。有机水果是食品安全等级最高的一种级别,年初和年末,水果市场上推出的有机草莓就是个例子,30~40元一斤很平常;而苹果只要打出新疆阿克苏的,价格就是四五元一斤,高的甚至要8~10元一斤;3月份上市的极早熟枇杷,最高价甚至论箱卖不标价,核算一下价格,每公斤售价高达28元;早期上市的樱桃70~80元一斤几乎比比皆是。综观全年,每到新果上市,无论是尝鲜还是物有所值,价格总是最高的。

2013年果市展望

对于2013年的上海水果市场形势,业内专家普遍认为,根据上海人的消费水平和消费习惯,名、特、优、新、奇水果依旧会成为上海果市的热销品种,中秋佳节、元旦、春节等传统节日市场水果销售会掀起一个又一个小高潮,其中尤以春节为盛。这些时段,高质量的水果颇为受宠。行家预测,2013年上海市场水果销售价格将会在2012年行情基础上上涨5%左右。其中,沪郊地产早熟草莓目前已经显现出货少价扬态势,奉贤庄行早熟蜜梨、嘉定葡萄、南汇水蜜桃、金山蟠桃和青浦白沙枇杷等沪效水果,则因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有望延续往年的畅销态势,价格也将看涨。分阶段来看,上半年水果市场基本上是平平而过,下半年有望随着经济的好转而随之升温。2013年全市水果销售总量有望维持在180万~185万t水平,销售额在60亿~63亿元之间徘徊。

另外,根据中国果品流通协会的分析,2012产季我国苹果产量增加,库存量比往年上升,出口量有所下降,因此市场销售压力较大。苹果上市以来,收购价格和市场批发价格已经下调20%左右。据了解,当前南方市场销售的苹果大都产自西部产区,而北京新发地等市场销售的则以山东货为主。由于价格低了,县城、小镇等三级市场走货加快。济南堤口路果品批发市场,卖地摊果的少了,冷库三四级果开始批量上市,价格略有上升。西部地区的秦冠和膜袋富士苹果少量进入济南市场,销售较快。而上海果品市场的苹果虽说来自全国各产区,但主要还是以山东、陕西、新疆等产地为主,而来自甘肃、宁夏、江苏、安徽和山西等地的数量相对较少。苹果销售和全国经济大环境也密切相连,经济向好,苹果销售也可趋旺。而南方水果今年仍呈增产态势,市场上苹果和柑桔、梨等大宗水果同台竞争,销售压力依旧很大。

对于有可能出现的低端果品滞销、中高端果品俏销的新现象,有关专家分析认为,随着消费者质量安全意识的进一步提高,安全、优质的高端农产品市场销售增速明显,会出现俏销势头。特别是有机产品和特供产品,由于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质量管理和控制体系,即建立了产品的“身份证”管理制度,会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像有机草莓、有机冰糖心苹果、南汇的“身份证”西瓜等高端水果在整个果品市场疲软形势下逆势俏销,会受到消费者的追捧。

2013年可以说是水果安全年,根据上海市商委的部署,农产品必须建立产品“身份证”,有了这个“身份证”,消费者就可以通过果箱编号追溯产品质量和生产档案。建立完整的质量控制和追踪体系,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也真正实现了质量安全。从食品安全角度来说,这些有了“身份证”的水果,一旦发生公共食品安全事件,管理部门还可以通过这些标志进行追溯,不仅可以跟踪产品的下游供应链,迅速召回相关产品,还可以追溯产品的上游供应链,找到产品的原产地,追查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这些措施的实施,必定会塑造放心水果消费新领域,从而扩大消费面。

总体来看,2013年度上海果价仍会表现出微弱上升态势,但涨幅绝不会有2012年度那么高、那么快,果价总体平稳,局部呈现高价位。具体讲:一是水果品种更新换代,质量和价格同步提升;二是水果品种日趋多样化,刺激消费,销售上新台阶;三是水果进口趋于常态化,渠道畅通,提升消费档次;四是优质稀有小水果增多,稳定市场,满足消费需求;五是“品牌”果风景独好,走俏市场,消费基础牢固。

猜你喜欢

果品水果苹果
专家传授“美颜术” 果品销售不再愁
惟妙惟肖——中国古代器物之粉彩像生瓷果品盘
夏令果品入古诗
流翔高钙功能性果品 深受浦江桃农欢迎
四月里该吃什么水果
收获苹果
拿苹果
会说话的苹果
水果篇之Cherry
水果畅想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