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镇交通问题及应对策略

2013-01-17周玉梅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3年5期
关键词:塘栖古镇城镇

陈 懿,周玉梅

(1.杭州市综合交通研究中心,浙江杭州 310006;2.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浙江杭州 310014)

0 引言

当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和机动化高速发展阶段,由此带来的城市交通供需矛盾日益凸显,交通拥堵问题已成为各级政府亟需解决的难题之一。

近年来,出于对历史文化保护和开发的需要,古镇旅游已成为其未来发展的重要载体。旅游经济在为地方经济注入活力的同时,也给当地政府和居民带来一系列问题,交通拥堵问题首当其冲。

科学发展古镇交通,正确处理好城镇交通与旅游交通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古镇经济的快速发展,也能较好地满足当地居民和游客交通出行。本文试图以杭州市塘栖镇为例,通过总结其交通发展的先进经验,为其它古镇的交通发展提供思路和借鉴。

1 塘栖镇案例分析

1.1 塘栖概况

枕着京杭大运河的塘栖古镇,已有1300多年历史,是江南水乡重镇之一,有着“江南佳丽地”、“江南十大名镇”之首的美誉。近年来,杭州市政府加大对其古镇资源的保护性开发,旅游产业得到较大的提升,已成为杭州市新的旅游热点。据统计,2009年黄金周期间,游客高达31.3万人次。

杭州市区规划为“一主城三副城”的空间结构,而塘栖镇为三大副城之一——临平副城的副中心,也是浙江省小城市培育试点镇,城市化开发进程相对较快。

同时,塘栖镇经济比较发达,机动化水平较高,且呈高速发展的态势。近年来,塘栖镇机动车保有量增长较快,至2011年底,机动车保有量已突破5万辆,仅2011年就增加5000余辆[1]。

在城市化、机动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的三重影响下,塘栖镇交通压力持续不断增加,特别是镇中心区域,该区域既承担着旅游功能,又是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的重要场所。图1为塘栖概况。

1.2 交通特征

塘栖镇交通总体呈现以下特征:

(1)城镇交通和旅游交通相互叠加,交通压力过大。

中心区范围内,既包含着许多旅游景点,又分布着大量公建和住宅。用地功能的高度混杂导致城镇交通和旅游交通相互叠加,交通需求量较大。

(2)“三高、四低”的机动化发展态势,是现状交通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高、四低”(即:高速增长、高密度聚集、高强度使用,购车门槛低、使用成本低、绿色出行意识低、替代交通服务水平低)的机动化发展态势明显,机动车流量增幅大(见图2)。

(3)交通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

路网密度偏低,主干路和支路密度均远低于规范推荐值,车道规模偏小,交叉口渠化不到位,公交车站设置不合理等等,形成点-线矛盾。

停车泊位缺口严重,停车结构不合理,已形成以“路内停车位为主、其它停车位为辅”的停车模式。

镇区内部基本无独立的公交系统,现状公交分担率只有7.79%。

慢行交通通行条件较差,基本无独立的通行空间,居民对慢行交通改善意愿较为强烈。

总的来说,现状交通基础设施条件较差,承载力低,且各类交通方式相互干扰(动静态交通干扰、快慢交通干扰),交通效率低下。

(4)交通管理水平不高。

交通组织方式单一,智能化管理水平较低。

1.3 近期交通发展措施

坚持“规划、建设、管理、素质四管齐下”为原则,采取综合措施,分散交通需求,增强基础设施承载力,优化交通方式结构,提升交通管理水平,保证城镇交通和旅游交通的正常运行。

近期交通发展措施见表1、图3。

2 古镇交通发展经验总结

结合塘栖镇交通发展经验,古镇交通应着重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处理好城镇交通与旅游交通的关系。

由于历史发展变革的原因,古镇景区与居民生产、生活用地混杂,导致旅游交通与城镇交通相互叠加,既增加了交通压力,又降低了景区的品味。应借助城市化的契机,外迁城镇生产、生活用地,净化景区环境,减轻交通压力。

同时,通过旅游公交、电瓶车线路、游船线路、旅游停车场(库)等设施的建设,建立相对独立的旅游公交系统,避免城镇交通和旅游交通之间的互相干扰,简化交通环境。

(2)处理好快慢交通的关系。

慢行交通(步行、自行车)仍是出行方式的主体,在古镇交通发展过程中,应充分重视慢行交通的发展,优先考虑慢行交通的通行条件。这样既能减少污染,保护古镇的环境,又能够缓解交通拥堵,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出行结构。在古镇外围可兼顾快慢交通,保证古镇具有较好的可达性。

(3)处理好动静态交通的关系。

表1 塘栖镇近期交通发展措施

图3 近期交通发展措施

受历史欠账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静态交通的供需矛盾已大于动态交通的供需矛盾,路内停车比例偏高,已影响动态交通的正常运行,制约整个交通系统的健康发展。应大力建设路外公共停车场,挖潜配建车位,缓解停车总量不足、停车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同时,也有助于减少动、静态交通之间的相互干扰,提高整个交通系统运行效率。

(4)处理好常态与高峰之间的关系。

各类古镇均存在旅游高峰,例如,塘栖镇的旅游高峰期为枇杷节、国庆节,旅游人数远高于平时。交通资源的配置既要满足日常旅游需求,又要兼顾高峰期旅游需求。应按照日常旅游需求配置公交、停车等交通设施,并设置应急预案,满足高峰期旅游需求。

3 结语

在城市化、机动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的背景下,交通需求特别是机动车出行量爆发性增长,城镇交通与旅游交通相互叠加,交通基础设施欠账严重,交通方式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导致古镇交通矛盾非常突出。交通发展政策的制定,应处理好“城镇交通与旅游交通”、“快慢交通”、“动静态交通”、“常态与高峰”四大关系,唯有这样,才能享受旅游产业发展带来的福祉,也能从容面对伴随而来的交通压力,实现城市与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1]陈懿.杭州市塘栖镇中心区动静态交通组织研究[R].杭州:杭州市综合交通研究中心,2012.

猜你喜欢

塘栖古镇城镇
古镇新韵
——千年文脉焕新生塘栖古镇
枇杷之乡戏枇杷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塘栖慢悠悠
文化边城镇远
杭州:清水草 护运河 呈塘栖水乡美景
古镇之旅
古镇——镇远古镇
同里古镇
千年古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