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埃及物价革命后大涨

2013-01-10

环球时报 2013-01-10
关键词:埃及政府政权饮用水

本报驻埃及特派记者 刘 睿始于2010年末、席卷中东多国的“阿拉伯之春”革命导致了包括突尼斯、利比亚和埃及等国执政多年的政权垮台。然而两年过去了,作为革命主力军之一的埃及却依然在政治动荡和经济危机的泥潭里挣扎。初尝民主的狂喜滋味后,埃及老百姓不得不接受一个残酷的现实:如今的生活要比革命前更加艰难。 《环球时报》记者于2011年底来到埃及常驻。那时,埃及革命还不到1年,许多老百姓还沉浸在推翻旧政权的喜悦中。但政治热情毕竟不能填饱肚子。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从埃及革命至今,埃及经济支柱旅游业遭受重创,星级酒店生意萧条,夜晚从远处望去,酒店里亮灯的客房不足1/10。一些小旅行社因为旅客锐减入不敷出,只得关门歇业。在某些外国人聚居社区,房屋出租的价格也下降了超过30%。另一方面,埃及能源和饮用水供应也一度出现短缺,持续的停电和断水让老百姓怨声载道。此时,埃及物价也较革命开始时上涨了不少,比如1公斤牛肉的价格已经从50埃镑(1埃镑约合人民币0.96元)涨至超过60埃镑,鸡蛋和饮用水价格也有所上涨,唯一保持稳定的是埃及人的主食大饼,因为政府对此投入巨额补贴。 埃及当地保安哈米斯今年元旦时辞去了工作打算另谋出路。临行前,他摇着头对《环球时报》记者说:“现在每公斤牛肉都涨到80多埃镑了,可我每个月的工资还不到1000埃镑,这样下去根本没法生活。” 据记者观察,进入2012年后,埃及政治和经济形势并未出现好转,反而每况愈下。去年11月底至今,埃镑连续大幅贬值,在1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埃镑兑美元已经从6.1达到目前最高的6.45,与2011年初时相比已经贬值超过10%。埃及央行也接连发出警告称,国家外汇储备已经从穆巴拉克下台时的360亿美元锐减至目前150亿美元的“最低临界水平”。 眼看经济面临全面崩盘,寻求外部资金紧急援助成为埃及政府重要任务。埃及政府7日开始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高级官员会谈,争取敲定约为48亿美元的贷款。而就在本月6日,埃及政府撤换了包括财政部在内的10名部长。不过,政府“大换血”后,埃及老百姓生活能否改善仍难以预料。 埃及金字塔战略研究中心亚海叶教授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时认为,穆尔西政府必须在未来一段时期切实进行经济和政治改革。假如改革成功,埃及民众生活得到改善,那么新政权将得以继续。一旦改革失败,埃及的未来将变得更加艰难,二次革命的风险随时存在。可以预见,在未来5到10年内,埃及都将处于重建稳定和秩序的过程中。▲

猜你喜欢

埃及政府政权饮用水
“嘟嘟车”,再见
“减塑”水站
世界一半学校缺少干净饮用水
韩国出口导向工业化战略与现代化模式研究
蔡英文“政权”下两岸关系的走向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