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丝楸育苗技术及病虫防治要点

2012-12-29韩涛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年14期
关键词:梓树楸树拱棚

韩涛

(国有桐柏毛集林场,河南 桐柏 474750)

1 采种

金丝楸应在15-30年生的健壮母树和优种树上采种。楸树花期4-5月,果熟9-10月,果实由黄绿色变为灰褐色,顶端微裂时种子即成熟,采下果实摊晾晒干后脱粒既得种子。楸树的出种率较低,约在10%左右,纯度75-80%,发芽率 40%-50%,干粒重4-5克,每公斤种子20万粒。

2 整地作床

金丝楸种粒小,幼芽嫩弱,破土力差,要整碎土壤作成畦床。选择地势较高、平坦、排水良好、土层深厚且有灌溉条件的地块。结合耕作施足基肥,每亩撒施生石灰20公斤或硫酸亚铁5公斤进行土壤消毒。

3 种子催芽处理

为使种子发芽齐、出苗快,播种前要进行催芽处理。浸种时用35℃-40℃的温水浸泡24小时,让种子吸足水份,然后捞出种子混2倍细湿沙,堆放室内进行催芽,每天翻动和洒水保持一定湿度。大约一周后,当种子有30-40%裂嘴或种胚露白时,即可进行播种。

4 繁殖方法

4.1 播种

播种期一般以4月上旬为宜,如用薄膜湿床增温保湿,可提前到3月下旬。播前畦床要灌足水,采用条状撒播,行距20-25厘米,每亩播种量1-2公斤。播后用腐熟的干马粪、细湿沙和细土各1/3拌匀过筛后覆盖,厚0.5厘米,以不见种子为宜。如采取小拱棚育苗则在以上操作的基础上,每畦架设薄膜小拱棚,即增温又保湿,给幼苗提前出土和生长创造有利条件。

4.2 埋根育苗

可在大树和苗木上采集粗0.5-1.5厘米的根条,剪成长10厘米左右的根段,上平下斜。挖根在春季解冻后末萌芽前进行,做到随挖、随剪、随埋。秋季采根要用湿沙层积贮藏到春季使用。3月下旬-4月上旬,粗细分级后进行埋根育苗。要求大头向上、小头向下斜放40°,根上端与地面平,埋后覆土1-1.5厘米。在干旱地区可培成土垄,高15-20厘米,芽萌发时扒开土垄,注意不要伤芽。辨别不出上下头的根条用平埋法。将根条平放在埋条沟内,覆土1-1.5厘米。苗高10厘米时去除萌芽,只留一个发育好、长势旺的芽条。苗出齐后灌一次透水,按株行距20×30厘米,每亩可产苗8000株;移植培育大苗的株行距50×50厘米,每亩产苗1600-2200株。

4.3 扦插育苗

楸树落叶后,采集树根蘖条和一年生枝干做种条,剪成长15-20厘米。分级后每50-100根捆成一捆,竖立在60厘米深的露天沙坑中,一层插条一层湿沙埋至坑口处盖土。随着天气渐冷加厚土层,坑中竖一把秸杆以利透气。扦插以春季3-4月为好,为提高成活率可用ABT生根粉处理插条。扦插株行距为20×30厘米,插后加强管理,在插床上架设薄膜小拱棚,促进生根发芽和生长。

4.4 嫁接育苗

一般在伏天,采用梓树播种苗作砧木,从楸树优良母株采健壮当年生枝条的接芽,进行芽接法育苗,如促使当年成苗,可在树液未流动前,采取带木质芽接。梓树嫁接苗适应性强、生长快,表现出很好的抗逆性,嫁接成活率高达85%-90%。用此方法培育的楸树当年生嫁接苗高可达2米以上,地径最大2.5厘米,株行距50×50厘米,每亩产苗1600-2200株,效果很好。

5 苗期管理

楸树幼苗在两对叶片之前根系较浅,如表土干旱应及时用喷雾器喷水。7月份苗木进入旺盛生长期,每隔20天左右每亩施10公斤速效氮肥或腐熟的人粪尿400-500公斤,并进行浇水、中耕、除草、松土等管理。

6 病虫防治

6.1 楸蠹野螟

危害楸树、梓树、黄金树。成虫体长15毫米,灰白色,头、胸、腹各节边缘略带褐色。翅膀约36毫米,白色,前翅基有黑褐色锯齿状二重线,内横线黑褐色,中室及外缘端各有黑斑1个,下方有近于方形的黑色大斑1个,外缘有黑色波纹2条;后翅有黑横线3条。卵椭圆形,长约1毫米,幼虫老熟时长22毫米,灰白色,前胸背板黑褐色,体节上有毛赭褐色。蛹纺锤形,长约15毫米,黄褐色。

一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枝梢内越冬。翌年3月下旬开始活动,4月上旬开始化蛹,蛹期6-38天,4月中旬开始成虫羽化,成虫飞翔力强,有趋光性,单粒或2-4粒产卵于嫩枝上端叶芽或者叶柄基部隐蔽处,产卵量60-140粒,经9天孵化。5月上旬为孵化盛期,幼虫始终在嫩梢内蛀食,髓心及大部分木质部被蛀空,蛀道长150-200毫米,外侧形成长圆形蛀瘿,并从蛀孔排出虫粪及蛀屑,约经1个月后于6月中旬开始化蛹,6月下旬开始成虫羽化、产卵,7月上旬开始孵化,后期世代重叠。5年生以下幼树被害重,大树被害极轻;上部枝条被害重,下部轻。

主要防治方法:从基部剪除有虫瘿的枝条烧毁。幼虫出现时喷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成虫出现时喷敌百虫或敌敌畏、马拉松等1000倍液,毒杀初孵化幼虫和成虫。

6.2 根瘤线虫病

发生在苗木根部。地上部分生长衰弱,叶片萎蔫;地下部分在主根、侧根和小根上形成大小不一的瘤状体。病根腐烂,导致植株逐渐枯死。

以卵、幼虫在土壤中存活和越冬。在土壤温度20℃、湿度在40%以上时即可侵染主根、侧根和小根,刺激植物根部组织形成瘤状物。病株生理机能严重受阻,表现生长衰弱。5-8月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清除和烧毁病株。禁止运输带病苗木。

[1]曹长玉.促进楸树早期速生的栽培技术[J].山东林业科技,1982(01).

[2]许金兰.楸树育苗技术[J].河北林业科技,1983(01).

[3]郭从俭,张新胜,杨保森,李富云,娄士高,邵良玉,王华荣,楚福民,杨留成.楸树优良无性系—窄冠1号的选择[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94(02).

[4]季延平,洪瑞芬,吴玉柱,侯玉芹.楸树根结线虫种的鉴别[J].森林病虫通讯,1995(03).

[5]郭从俭.楸树速生丰产技术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河南林业科技,1996(01).

猜你喜欢

梓树楸树拱棚
梓树寻访记
早春拱棚胡萝卜管理要点
幸福的一日
——致秋天的花楸树
不同预处理方法对新疆梓树果实脱胶效果的影响
天气转冷 拱棚多膜覆盖早进行
苏州城里的梓树
楸树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鉴别
春伏西瓜双拱棚立架栽培技术
西葫芦瓜小拱棚薄膜覆盖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