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当前计算机网络应用安全问题及防范策略

2012-12-29李玉萍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年14期
关键词: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网络网络安全

李玉萍

(吉林市经济广播电台科技部,吉林 吉林 132001)

因为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计算机网络的应用也日益增加。通过仔细的和深入的调查发现,当前人们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都很难离开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多的便利,使人们在平时的工作中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并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也因为计算机网络已经在众多的领域都有所应用,这使得相应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技术也随之在不断的升级和变革。

当今的社会已然成为一个信息化的社会,计算机网络在社会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和不可替代。人们已经在很多基础设施和传输、交换信息时都要借助网络平台。但随着而来也因为网络的自由性与开放性,产生了一些问题,比如数据遭到破坏、一些个人的隐私信息被公开。计算机网络受到的损害可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计算机系统的一些硬件设施很容易受到自然环境和人为的损害,其二,计算机网络的终端分布不均匀和网络的开放性等特点也给恶意软件和不法黑客的攻击留下了漏洞。由此可见,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问题已经被社会各个领域所重视,提高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性也已经成为关系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决定性因素。

首先我们必须清楚一个概念,所谓计算机网络安全主要是指利用网络管理控制和技术措施,保证在一个网络环境里,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及可使用性受到保护。计算机网络安全包括物理安全和逻辑安全两个方面的内容。计算机网络安全具有以下五个特征:第一,保密性。主要是指信息不能泄露给未经授权的用户;第二,完整性。信息在传输或是存储的过程中要保持不会被随意的修改;第三,可用性。即可被授权实体访问并按需求使用的特性;第四,可控性。多要进行传播的信息及其内容具有一定的控制能力;第五,可审查性。在出现网络安全问题时能够及时的提供相关依据和解决手段。本文主要是从一下几个方面对计算机网络应用安全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防范的措施。

1 计算机网络信息面临的威胁和攻击

在当今社会,有很多的因素可以使计算机网络信息受到威胁和攻击,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自然的威胁。这种威胁最大的特点是其具有不可避免和不可抗拒性。自然威胁包括各种恶劣的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主要是使网络系统的硬件设备遭到损害;第二,软件中存在的漏洞。由于计算机系统中的网络存在有大量的通信数据,这会使得计算机网络负担过重,并出现数据的一致性与安全性等问题;第三,人为攻击的威胁。这是计算机网络安全中最常见的一种威胁,很多网络黑客可以通过网络对其他的计算机进行恶意的攻击。而作为一种安全防护策略的数据备份,则可以保护计算机的网络安全。通常备份的内容包括用户的数据库和系统数据库内容。我们通常使用的是日志备份和差异备份两种方法。与此同时,我们还应当积极做好备份规划,并对数据进行合理的周期性存档。

2 计算机网络安全产生的主要原因

第一,计算机网络的脆弱性。计算机网络是对全世界都开放的网络,在全球的任何地方的单位或个人都可以在网上方便地传输和获取各种信息,也正是因为互联网具有广泛的开放性和共享性等这些特点,也正是这些特点对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第二,使用者本身缺乏安全意识。由于人们在平时的计算机网络应用中普遍缺少相应的安全意识,这就让网络设置的安密技术成为了计算机网络安全保护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是人们常常为了避开防火墙代理服务器的额外认证,通常会直接进行PPP的连接,这就导致自身计算机网络不会在防火墙的保护下。

第三,计算机网络结构不安全。互联网是由很多局域网连接组成的大网络。所以当信息传输时,即当一个电脑通过局域网和另一个电脑连接进行信息数据的传输过程是需要经过很多中间网络来相互转发的,这就使得攻击者可以截获用户的数据信息,并将电脑病毒或是恶意软件通过数据包传递给用户,同时也可以利用一台电脑的恶意数据将其传递给其他多台主机。

3 计算机网络的防范措施

第一,计算机技术层面的相应策略。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主要包括实时扫描技术、实时监测技术、防火墙和病毒情况分析报告技术等。总体看来,针对技术层面的一些特点可以采取以下几点措施:首先,适度控制网络访问。其次,建立健全相应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再次,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可以广泛的应用密码技术。第四,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积极研发并努力完善提高计算机网络系统自身的安全性能。第五,提高计算机网络自身的反病毒能力。最后,在计算机网络应用中做好相应的数据备份和数据的恢复工作。

第二,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层面的策略。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管理,主要包含相应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机构的建立,计算机网络管理功能的不断完善和加强,以及计算机网络立法和执法力度的不断加强等方面的内容。对于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保障,不仅仅要重视技术措施,同时也要加强对网络安全的管理,科学的制定相关管理制度,以确保计算机网络的安全运行。同时也要提醒用户加强网络使用的安全意识,让用户学会使用防火墙技术和加密技术等常用的网络安全措施。

第三,计算机物理安全层面的措施。为了计算机的网络系统能够安全可靠的运行,还必须有一个相对安全和稳定的物理环境条件。这样的条件主要是指机房及其内部的设施条件,主要包括:第一,机房的安全防护。为了做到能有一个相对安全的机房条件有以下几点措施:首先,通过物理访问来识别用户的身份;其次,在计算机系统的中心设备周围设立多重保护措施,并建立相应的防御自然灾害的措施。第二,计算机系统需要一个舒适的安全环境条件。这些条件包括温度,空气湿度和洁净度,电气干扰等很多方面。第三,场地的选择。机房场地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它直接影响着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计算机系统场地的选择需要注意外部环境的安全性和地质的稳定性等等。

第四,限制系统功能。这一措施主要是用来减少黑客利用计算机的服务功能对用户的系统进行恶意的攻击。我们可以采取对个人的数据进行加密的措施,也就是根据准确的密码算法对较为简单敏感的数据转化为很难识破的密文数据,并在数据传输结束后,可以通过密钥对文件进行无损还原。也正因为互联网的开放性,对其中容易被截取的数据进行加密,可以保证信息的通信不被他人获取。

[1]王世伦,林江莉,杨小平.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与对策探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6).

[2]宋西军.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2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李军.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技术探讨[J].价值工程,2011,8:67-68.

猜你喜欢

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网络网络安全
IBM推出可与人类“辩论”的计算机系统
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应“实战化”
计算机网络环境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与探索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
上网时如何注意网络安全?
分布处理计算机系统研究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探讨
MIMD 并行计算机系统结构与定量分析
基于国产CPU的立方星星载计算机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