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事实不容“美化”

2012-12-28方凯裕

声屏世界 2012年11期
关键词:制作人员不容刘翔

□方凯裕

8月10日,央视新闻频道《共同关注》栏目报道了刘翔在英国手术的新闻,不过画面显示刘翔受伤的右脚变成了左脚。为此,一些网友对这条新闻产生怀疑,并进一步质疑刘翔诈伤。而后,《共同关注》栏目正式致歉:“8月10日《共同关注》节目中,演播室背景屏刘翔治疗图片出现错误,错误原因是制作人员为使图片关键信息不被主持人和手语翻译遮挡,将该图片做了水平翻转处理,此处理使刘翔受伤位置发生错误呈现,播出后使一些观众和网友产生困惑和误解,栏目组对此深表歉意。”

事实上,制作人员这么做的目的,无非是为了美化屏幕,让电视画面更好看,“使图片关键信息不被主持人和手语翻译遮挡”。谁会料到眼神犀利的观众并不买账,这个事件让媒体很难堪。说到底,这说明新闻事实不容丝毫“美化”,否则会导致事实真相被歪曲。

在我们平时的新闻采制过程中,也有类似“美化”新闻事实的做法。例如在拍摄街景的时候,为了使画面干净整洁,记者都会尽量避开凌乱的电线、店招、广告;在厂矿企业或者偏远乡村采访的时候,会要求采访对象不要讲方言。但这些画面和采访播出后,很多熟悉画面场景和采访对象的人都会觉得画面不真实、采访对象有点假。这样,报道和采访的效果也可能不尽人意。

其实,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真实记录比“人为美化”更具说服力。因为,只有这样,才更接近事实。往往我们刻意“美化”新闻,很可能就会出现央视“刘翔受伤的右脚变成了左脚”这样的尴尬。真实是对新闻最基本的要求,一个“失实”的报道,不仅会误导受众,更可能对我们媒体自身的形象、公信力产生巨大伤害。所以,新闻事实不容“美化”。

猜你喜欢

制作人员不容刘翔
“疫”不容辞勇担当 履职尽责克时艰
不容商量的爱
论电视节目包装的画面语言与拍摄技巧
法不容篡
史上最严环保执法不容“耍赖”
刘翔宣布退役
刘翔复出前景不乐观
巨型蚂蚁
我为刘翔唱支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