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誓让天下无贼的“反扒侠侣”

2012-12-23王成

检察风云 2012年19期
关键词:反扒抓贼张琳

文/王成

誓让天下无贼的“反扒侠侣”

文/王成

“因抓小偷太多,他常遭暗中报复,有家难回。他在全国各地抓贼逾千人,已记不清自己被小偷打伤砍伤多少次,但他没有畏惧,只想通过自己的行动,把‘路见不平一声吼’的社会风气带起来。”苑国栋确实可以算是一朵民间反扒的奇葩,他自2004年开始高调反扒到现在自称抓获的小偷已超过2000个。

“大侠”曾经被人偷

从苑国栋的名片上,也能看出这个北方汉子的与众不同,上面没有单位和地址,除了电话号码外,只有几行字。名片正面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苑国栋,全国反扒大王”;背面更有意思“哪儿贼多,请和我联系,我就愿天下无贼,就要做盗贼的克星”。

老苑是河北大城人,今年55岁了,小学文化,1.6米多点的个子,背手往人群里一走,像是个刚进城的农村人。他怎么就成了抓贼专业户了呢?故事还得从2004年7月说起,那一年,做玉器生意的苑国栋身上带着3.4万元的欠条,准备到一个生意伙伴那儿讨账,在北京白石桥,装有欠条的钱包不知什么时候被小偷偷走了,“当时心里特别难受,那可是多年的积蓄啊,最主要的是,没钱吃饭,没法儿睡觉,离家也很远!”

苑国栋去派出所报案,民警给他出主意,让他去街边的绿篱丛中找找看。接下来的日子,苑国栋就在白石桥、动物园、北展、西直门一带的街边绿篱中找钱包,一个多月下来,自己的钱包没有找到,别人的倒找了几百个。这被偷的人也太多了,他下定决心,专门抓小偷。在其后的几个月里,他专在北京西外大街抓小偷。

北京西外大街的摊主们或当地群众称苑国栋为“大侠”或者“大将军”,因为他抓贼时的表现太像小说里的侠客了——为了人赃俱获,有着一身硬功夫的他总是在小偷刚刚得手时冲上去,三拳两脚将其制服并扭送到派出所。几个月后,那一带小偷居然没了,人们把这一现象起名为“苑国栋现象”,老苑也因此上过北京、中央等电视台。

从北京开始,老苑一路到上海、杭州、南京、东莞、广州、花都、衡阳、株洲、湘潭、长沙、武汉……从2004年7月至今,苑国栋啥也不干,在全国各地抓小偷。据他自己统计,到现在为止他已经抓了2000多个小偷了。

苑国栋说,虽然这些年来捉贼无数,但印象最深的还是2006年2月5日在深圳的那次以少胜多的英雄时刻,地点在深圳市南山区学府小学旁边的一个菜市场。“那天的场面还是很危险的,当时我数了数,一共有12个小偷围攻我。”但苑国栋心里有数,擒贼先擒王,他一下子擒住了那个为首的,按着他的眼睛,吓得另外几个不敢动手,硬是把那小子押上出租车给送进了派出所。

还有一次更危险,2005年11月的一个晚上,苑国栋在北京抓住三个小偷,突然路边又开来了一辆车,下来一个人冲他腿上就是一刀,“那可是只有在电影里才见过的大砍刀啊!”苑国栋顿时血流如注,直到现在还留着长长的刀疤。不过,苑国栋也没客气,回手就给了那家伙一拳,“估计眼睛被我打坏了,不过,那小子当时跑了。”

“你是怎么认出贼的?”“贼逃不出我的火眼金睛。”老苑狡黠地一笑,“看贼看三样,一看面目,贼大多一副愁眉苦脸样;二看眼神,滴溜溜乱转;三看走路,贼走着走着会突然停下来,这是他在观察四周动静。”

老苑抓小偷很“专业”,你不下手我不出手,但你只要出手,我肯定拿下。他虽然只有小学文化,但对“人赃并获”的道理非常清楚。而且,对于每一个失主都有详细的登记。如果失主不在现场,他也会想办法打电话或者邮寄,把那些失物归还原主。尽管如此仔细,他的做法还是遭到了质疑。有一些失主,接到他的电话后的第一个问题是:“是不是你偷的?”或“有那么巧吗?”问老苑要多少钱。老苑说半天,对方才相信还有这么个不图回报、专门抓贼的人。

讲防贼喜结良缘

无论去哪抓贼,如今苑国栋身边又多了个女“助手”。熟悉的人都知道这是他的妻子张琳,好多人形象地称他们为“反扒侠侣”。

在北京抓贼抓了两三个月,老苑遇到一些不快,2005年冬天,老苑踏上了南下的火车,初到深圳,四天之内就抓了四个贼,他的事迹逐渐受到了深圳人的热捧,很多人把他当成传奇中的大侠。

2006年2月18日,老苑在深圳报业大厦举办了一场免费传授防贼方法讲座,告诉人们该如何防贼。这次讲座不仅使他获得了更高的知名度,而且也让他遇到一位知心爱人。

当天的听众中有一位北京女士叫张琳,因为被偷过四五次,所以特别恨贼,她为老苑的勇敢和执著所折服,听完讲座后,就主动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目的很简单——她想送老苑一份意外伤害险。老苑没有主动联系张琳,他说自己这两年抓贼抓得对谁都有种防范心理。张女士给他打过四次电话,老苑都说:“不好意思,我没时间。”

回忆往事,老苑不好意思地笑了,“我担心是小偷团伙使的计,到时报复我。” 张琳的第五次邀请终于打动了老苑,两人相约在一座天桥上见面。老苑还是很提防,他选了个颇为隐蔽的位置,然后边给张琳打电话,边观察她身边的行人,直到确认没问题后,这才露了面。

没想到这“一见”竟真的“钟情”了。2006年3月22日,苑国栋、张琳两人在大城正式登记结婚。张琳说:“其实那次讲座时,我就觉得他是个好人,你想想,都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义务抓贼,这样的人还会靠不住吗?”

“我们家已经被砸四次了,都是老苑抓过的那帮小偷在暗处干的。”苑国栋的爱人张琳心有余悸地回忆说,2007年4月的一天深夜,在大城县农村老家,有人蹿上他家厢房房顶,朝卧室窗户狠狠地砸了两块砖头,将玻璃全部砸碎,还差一点砸中她的头部。苑国栋赶紧拿着棒子出去,对方已经乘车跑了。

老家不能待了,苑国栋只好带着妻子“转战”其他城市,一边“流浪”,一边抓贼。他最爱去的地方就是车站、市场、医院等流动人口密集的地方。“有些小偷专门在医院附近行窃,被偷的都是病人或者病人家属,那可是救命钱啊。”老苑说,除了医院的小偷,从今年开始,他还专门盯上了盗窃电动车和汽车的贼,“因为案值大,这些贼被抓住以后都会被判刑。”

现在,张琳跟着苑国栋走南闯北,这对“反扒情侣”配合得珠联璧合,苑国栋抓小偷时,张琳就劝说被偷者留下来做证。学法律出身的张琳还经常教识字不多的苑国栋一些法律知识,以免苑国栋在抓贼过程中,触犯法律。

抓贼让老苑得到了很多满足,但也有让他尴尬的事情。“说出来不怕你们笑话,自从我俩结婚以来,就一直花张琳的钱,到现在她的积蓄也花光了。天天靠老婆养活着,搁谁那儿也磨不开面子。不过,一想到抓贼,也就顾不了那么多啦。”“老苑从不挑吃,他最爱吃的就是猪肉炖粉条,每顿饭两个馒头,一份猪肉炖粉条,三块钱就解决了,而且他从不喝酒,这也省下不少钱呢。”张琳笑着说,“我理解他,也支持他,要不当初也不会嫁给他!”

妻子张琳总是为苑国栋的安全而提心吊胆。“有一次被小偷捅伤,伤口深度从腋下直达背阔肌,处理时缝了10多针,庆幸没有伤到大动脉,否则命都难保。”张琳回忆说,老苑受伤最重的一次,连骨髓都被小偷扎出来了,至今每到阴天下雨的时候就疼。

誓死和窃贼斗到底

因为与贼常常正面交锋,苑国栋也成了好多盗贼的“眼中钉”。曾有小偷在丢弃的钱包里给他写过恐吓信,至今苑国栋还留着一张,上面写着:姓苑的,你要再跟着我们,小心白刀子进,红刀子出。在与小偷周旋过程中,感觉自己力量单薄的苑国栋也曾求助于110,最多的时候,一天要打十几个。

有一件事,老苑现在想起来还是非常气愤。有一回,他碰上三个小偷偷了一位妇女的手机,他冲上去抓住小偷,问那妇女是不是丢了手机,那女的一看,说不是,扭头就跑。老苑和小偷打了起来,最后将其制服。这时候,那女的又回来向老苑要手机,说是自己丢的。“你不是说不是你丢的吗?”老苑气得当时就把手机摔到了地上,那妇女一言不发,走了。

苑国栋夫妇的反扒行为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每到一地都有媒体报道他们的事迹,有些单位还请他们去做反扒讲座。别看苑国栋只有小学文化,但结合自己的实战经验,老苑会把反扒讲得有声有色。“毕竟我是很有经验,走在大街上,我用余光就能看见谁可疑,就是不需要大片地去看人,主要瞅眼神和细节。比如穿鞋子,一般小偷不会穿皮鞋,他穿的都是跑鞋。”

“你到各地反扒的目的是为了啥?”面对这样的问题,老苑很率真,“一方面抓贼有瘾,跟钓鱼似的,有成就感;另一方面我想通过我的行动,在各地儿把恨小偷、抓小偷的风气带起来。”

伴随老苑的不仅仅是鲜花与掌声,更有质疑与反思。在苑国栋随身携带的反扒“装备”里,有用于乔装打扮的假发、墨镜等,抓贼时若遇到窃贼行凶反抗,苑国栋只能徒手制服对方,可吃亏的几率大多啦。

老苑还说,一些受过盗贼骚扰的单位对他十分欢迎,为他免费提供住宿,有市民还会招呼他吃饭,并索性拉他到自己所在的社区或者街道去抓贼。这样就节省了他的经费开支。因反扒成绩突出,他还得到当地公安机关的一些物质奖励。

老苑,这位集赞扬与非议于一身的民间反扒者,在磨炼中多了些思索,他说:“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反扒还要靠公安、靠大家。”同时,他们的反扒志愿者联盟已有十几个人。按照他的说法,这些徒弟最小的23岁,都有自己勉强能糊口的职业。他们分布在河北各个城市,如果发现某个地方偷盗特别严重,就会集合起来去那集中反扒。张琳说,有五个徒弟吃住都在她家,所以平时负担也挺重,“我们一般不炒菜,就吃点馒头和包子什么的。”

编辑:程新友 jcfycxy@sina.com

猜你喜欢

反扒抓贼张琳
few, a few, little, a little小练
我的爷爷
反扒老将战斗在路上
抓贼记
我的太行
抓贼
抓贼记
第一次玩飞镖
新型抓贼武器
“攀钢杯”团的教育活动好点子征文/从“反扒”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