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泛政治化的“公共舆论”

2012-12-22江南

天涯 2012年5期
关键词:政治化下水道网络媒体

近日,学者刘仰在个人博客上发表文章,批评中国媒体的泛政治化倾向,他说,当今中国的媒体舆论界有一种现象:任何具有新闻效应的事情,各种评论都竭尽全力地寻找政治原因,而且,政治原因一定要追到政治体制这一根本上。

刘仰说,例如,北京遭遇暴雨,造成生命和财产的损失,媒体舆论不说自然灾害,而说下水道;说下水道也不说市政设计,而说“城市良心”;并且强调“有什么样的政治,就有什么样的下水道”。于是,中国政治在暴雨面前就成为没有良心的政治。再如,汶川地震这样的自然灾害很难说成是“人祸”,便说成是“天谴”,目的还在于说中国政治很糟糕。

近日,伦敦正举办奥运会,关于中国得金牌,泛政治化也大行其道——中国队如果得金牌,那是因为举国体制坏,浪费纳税人的钱;中国队如果不得金牌,那也是因为坏体制。泛政治化的媒体评论更为常态的现象是:凡是中国的坏事,都是政治原因;凡是中国的好事,就不是中国政治造成的,而可能是接受西方先进文明的结果。例如李娜去年得了法网女单冠军,媒体便欢呼她是离开体制单干的好结果。但是,今年伦敦奥运会上李娜被淘汰,媒体找不到举国体制的毛病,又不能说她像西方一样单干不好,只能默不作声。

刘仰说,如果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国外,中国媒体的报道就会反对政治化。例如,美国、英国、德国等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城市都遭遇过暴雨成灾、生命财产损失的事情,中国媒体从来不会说那是西方国家的政治体制原因,而是很体贴认为,那就是一个自然现象。当有人指出西方国家针对中国的行为,在经济、金融、文化等方面包含政治目的时,这些人会很严肃地说:不要泛政治化!当然,这里也有一个鲜明的对比:面对西方国家的坏事,这些媒体和舆论严正要求不要政治化;面对西方国家的好事,他们一定要强调那是西方优秀政治必然导致的结果。这样一个双重标准的背后,是一个清晰的原则——中国政治是坏的,西方政治是好的。为达到这个目的,泛政治化丑化中国,泛政治化美化西方,甚至不需要事实,而需要大量的谎言、谣言。

这类现象在今天中国的媒体和舆论上,尤其是互联网媒体非常明显,比比皆是。如何才能纠正?难度很大。首先,在意识形态长期崇洋媚外的影响下,西方好、中国坏,几乎已经成为潜意识的铁律;其次,膜拜西方的教育培养出一大批洋奴,自轻自贱已经成为他们的精神鸦片,而染上毒瘾,则很难根治;第三,中国的互联网已经被西方资本深层次地渗透,几乎成为西方意识形态最完美的代言人,其对西方文明令人作呕的肉麻讴歌、顶礼膜拜,甚至超过西方社会自身的自吹自擂。

刘仰最后说,面对这种现象,我们比较心平气和的做法,只能是强调不论中国还是西方,政治各有利弊。但是,当西方资本控制的中国网络媒体已经成为中国舆论的绝对风向标时,当媒体话语权几乎完全成为崇洋媚外者、逆向种族主义的天下时,理性只能被淹没。当前来说,急病急治的办法只有一个——削弱甘为西方傀儡的网络媒体的话语权力,或者减弱西方资本对中国网络媒体的操控。当然,这只是治标,要治本,还需长期艰巨的努力。

猜你喜欢

政治化下水道网络媒体
网络媒体记者走进山西农谷
这条路上的下水道井盖都被我承包了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新闻互动传播探索
下水道堵了 究竟该怎么办
网络媒体在舆论管理中的作用及应用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网络媒体新闻宣传工作
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与合作社管理的政治化转型——以慈溪县为例(1953—1956)
邮票的图像分层与国家形象的政治化表达——以“文化大革命”时期发行的邮票为例
经济政治化:中国投资在缅甸的困境与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