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书福之变:我已经不是农民

2012-12-22张友红

人民周刊 2012年1期
关键词:瑞典政府萨博李书福

◎张友红

李书福嫁闺女了。

2011年10月18日,一名网友在微博上贴出了婚礼车队的照片。“今天李书福嫁女儿,车队是沃尔沃XC60加帝豪。”

这个婚车组合特有意味。就在前一天晚上,李书福坐在北京一家沃尔沃4S店里,参加央视《对话》栏目录制,面对着几十号人重新聊起另一桩“婚姻”。

这桩“婚姻”,是在2010年,一个人人都知道的“农村小伙迎娶北欧公主的故事”——吉利收购沃尔沃,这成了汽车界的一段奇缘。

吉利收购沃尔沃一年多后,小伙吉利和公主沃尔沃,同时出现在李书福家里的这场真实的婚礼上。

有记者问他,“(吉利和沃尔沃)就像你说的有一种高攀在里面。一个人高攀另外一个人,这段婚姻能够幸福吗?你自己怎么觉得?”

李书福转了转眼珠子,眉毛使劲往上挑了挑,思考两秒,呵呵笑起来,“只要我幸福就行了,自我感觉良好就可以了。”

就在这天晚上,李书福见了来自瑞典方面的一位朋友后塞了几口米饭,然后飞奔机场,参加了第二天女儿的婚礼。

“形象大使”

不光是这两天忙着赶路,2011年十一假期,李书福也没闲着。

10月1日,萨博重组管理人终于见到了李书福。他们是代表瑞典政府来的,其中的一大重要任务就是向李书福转达瑞典政府方面的意愿,“希望吉利能够进入萨博重组”。

萨博,创立于上世纪40年代中期,是瑞典的又一高档车汽车品牌。如今的萨博已经成了一个“没落贵族”。2011年4月份以来,萨博一直在寻求资金支持。

瑞典政府看中了那个娶了沃尔沃的中国小伙——吉利。

瑞典政府为何如此看好李书福?

在近期美国举行的一次多国财长会议上,一个民意测验,其中有一条“对中国印象”,瑞典财长给了中国最高分,这也归功于吉利收购沃尔沃后的良好反应。

沃尔沃中国区副总裁宁述勇,告诉记者,“沃尔沃去年就开始盈利了,今年的前两个季度也是盈利的,增长最快的4月份,达到了接近120%的增幅。”

公开数据显示,沃尔沃与吉利联姻一年来,全球经营业绩明显好转。而且,李书福也坦言,收购沃尔沃一年,增加了瑞典当地5000人就业。

看起来,至少到目前为止,吉利和沃尔沃这桩高攀的婚姻还算幸福。因此,瑞典政府也希望吉利同样能拯救萨博。

从质疑到融合

一年里,李书福不是一直被追捧的。这个中国民营车商,曾经是瑞典政府和沃尔沃员工非常怀疑和有成见的对象。

在瑞典,沃尔沃是一个相当有民族情结的品牌。瑞典驻中国大使罗瑞德说:“很多瑞典人不太能够接受这样一个事实,其实任何人收购沃尔沃,瑞典人都不大能接受,特别是被一个从来没有听说过的公司,最起码我们没有听说过(吉利这个品牌)。”

可想而知,李书福会遭遇多大的质疑。

李书福不愿意讲最初是如何平定民心的,但是他说,一直以来自己很有信心。他的绝招就是“尊重”。李书福在董事会上提出“沃尔沃是沃尔沃,吉利是吉利”,这让董事会非常认同。

为了赢得公主芳心,李书福也的确动了一些心思。为此,李书福也在为沃尔沃改变着自己的习惯。

李书福省吃俭用惯了,最经典的段子是,当年他走进一家五星级宾馆,门童看他西装不整,专门上前询问。

然而,收购沃尔沃一年多来,李书福变“大方”了。

“一开始确实有点不太喜欢,这是习惯问题,比如说他们预算一做,就是几十亿、几百亿克朗,克朗跟人民币差不多。现在做出来,2015年预算研发投入115亿美金,开始我觉得预算太多了,怎么花那么多钱,但是账算出来就是那么多,其他董事都同意了,我没有办法,所以我也同意了。”

沃尔沃每年有个帆船赛,今年继续搞,开支几十个亿,李书福显然有点心疼。他记得每艘帆船的价格是“2个亿”,记得活动总共需要“9个月”。说这些数字的时候,语气中带着强调,“这个当然花钱很多。”

不过,他还是哈哈一笑,同意了。李书福说:“我不给自己下框,必须怎样。”他说,自己只负责摆明态度,尊重沃尔沃的文化。其他的,“以后的事情以后说。”

“我已经不是农民”

这么宽容和淡定的李书福,记者们也是这几年忽然察觉的。大家都还记得之前的李书福,“很草根”,“汽车狂人嘛,有点疯狂”,“挺有意思的”……

如今的李书福变了。

在造车初期,李书福最有名的话是,“汽车就是四个轮子加两个沙发。全世界的汽车没有五个轮子的,全世界都在做模仿秀。”

这句话,在这几年的场合中,李书福在有意冷淡和疏远它。

2009年初,在一个论坛上,有人提起李书福的这个说法,李书福当即不高兴。

再早一点的2008年底,在第七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主持人顺口说出“四个轮子和两个沙发”,李书福的表现更是让全场尴尬,他借故离开了会场。

李书福似乎在无意识地提醒外界,“我已经不是一个农民。”

是的,从吉利收购沃尔沃那天起,李书福身上就印上了另一个标签:大型汽车跨国公司的老总。这是个比民营企业家更气派、更洋气的称号。

在中国民营企业造车史上,李书福功不可没,他说过最让人激昂奋进的一句话:“给我一个失败的机会吧。”

几分浪漫,几分无畏。

新梦想

沉默的李书福,喜欢谈文化了。

对于沃尔沃,他最想谈的,而且谈得最欢快有劲的也是文化。他发现文化融合才是沃尔沃一年取得成绩的原因。

李书福说:“瑞典的文化对我有影响,自己慢慢融进去了。他们这种淡定、平静、相互尊重、人人平等的文化,比如说坐飞机,我现在不能坐公务舱,以后在欧洲都坐经济舱,无论职位多高,官多大,钱多多,都坐经济舱,以前搞公务舱好像有钱一样,发现不对。”

李书福一直有不同的梦想。从民营企业造车拿准生证到与世界知名汽车品牌合作,包括收购沃尔沃。

现在,当着记者的面,他说自己又有了新梦想。

“我想创造的是一个全球性的企业文化,指的是超越国界,超越民族,超越人种,超越任何的个人背景,人人平等,相互尊重,大家都要围绕一个核心价值理念,都要围绕一个价值追求,来推动一件事情朝前发展。”

在场的人,有人笑出声来,一阵阵。李书福不介意,继续讲,越来越带劲,丝毫没有停止的意思。

“为什么我想起要搞这样的企业文化呢?我认为,人类70亿人,面临着巨大的危机。这些人分成不同的国家,这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利益,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领导层;不同的领导层,为了这个国家的不同利益,他们得设计各种游戏规则,而这种游戏规则,相互之间又不是非常认同,因此在全世界出现了很多恐怖事件,相互残杀,各种战争,然后产生核武器、核战争等等。我认为一定要把全人类70亿人团结起来,而不是相互残杀。怎么才能团结起来,那就要我们充分地认识到,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地球这么大,资源就这么多,所以我觉得人类应该团结起来,朝外太空发展,而不是在地球上发展。”

“把车开到外太空去?”

面对记者的调侃,李书福还是一本正经,“70亿人,团结起来,去开发外太空,去开发更多的地球,去开拓更大的空间。”

这个梦想,听起来,就像10年前他喊出“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一定有一家会破产”一样,没人相信。

现在,听李书福讲他的宇宙观,很多人依旧笑,大家琢磨着:李书福关心全人类发展的想法有点离谱。

但,这就是李书福。

猜你喜欢

瑞典政府萨博李书福
孤独的幸存
李书福的汽车“野心”究竟有多大
李书福 自书40年创业史 致敬改革开放
瑞典政府将推行鼓励性政策
李书福 从“狂人”到“网红”
李书福炮轰出租车
北汽联合科尼赛克收购萨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