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西加快发展绿色经济的着力点探论

2012-12-21华中煜

理论导刊 2012年2期
关键词:陕西绿色资源

华中煜

(中共商洛市委党校,陕西 商洛 726000)

陕西加快发展绿色经济的着力点探论

华中煜

(中共商洛市委党校,陕西 商洛 726000)

在全球兴起发展绿色经济的新形势下,要正确理解绿色经济的丰富内涵及主体特征,进而准确把握绿色经济的发展方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把握新的发展方向,发展绿色经济已成为陕西的现实需求和战略选择。陕西要把发展绿色经济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着力抓好“五个根本转变”。

陕西;绿色经济;战略选择;生态环境;经济结构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面对日益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在新形势下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对于陕西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绿色经济的内涵与特征

1.绿色经济的丰富内涵。“绿色经济”一词是由英国环境经济学家皮尔斯于1989年出版的《绿色经济蓝皮书》中首先提出来的。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定义,绿色经济是指“能改善人类福利和社会公平,同时极大地降低环境危害和生态稀缺性”的经济模式[1]。与发达国家不同,我国所要发展的绿色经济应该有更加丰富的内涵。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绿色经济是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产业转型、新兴产业、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地减少资源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破坏,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方式。

从经济发展模式角度看,绿色经济是以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为目标,以维护人类生存环境、合理保护资源与能源、有益于人体健康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方式。循环经济、低碳经济这些经济发展模式都是围绕“经济与环境和谐”这一问题,从经济活动的不同角度与层面来认识问题,都属于绿色经济,都是发展绿色经济的必要选择和途径。

从产业经济角度看,“绿色经济是指那些同时产生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人类活动。”[2]要求经济要环保,是“环保型经济”、“环境友好型经济”,是环保与经济并重的产业经济。通过对原有传统产业进行“绿化”或生态化改造,发展对环境影响小或有利于改善环境的产业,都属于绿色经济。

从经济活动角度看,绿色经济是“要将环境资源作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素,把经济活动过程和结果的绿化、生态化作为绿色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和途径”[3],把发展环保产业作为绿色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把发展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作为绿色经济发展的先导和重点。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绿色经济是以生态文明为价值取向,以生态资本、知识资本、智力资本为基本要素,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核心,以珍惜并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主要内容,以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为增长方式,以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经济形态。可以说,发展绿色经济是一场涉及价值观念、国家利益、生产生活方式的全球性革命。

2.绿色经济的主要特征。作为一种前沿的经济发展模式,绿色经济与以往的经济形态相比较,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第一,先进性,即绿色经济的发展理念较之以往的传统经济具有先进性。“传统产业经济是以破坏生态平衡、大量消耗能源与资源、损害人体健康为特征的经济,是一种损耗式经济;绿色经济则是以维护人类生存环境、合理保护资源与能源、有益于人体健康为特征的经济,是一种平衡式经济。”[1]绿色经济更多地关注生态服务功能的价值,强调将环境资源作为内生变量,在生产、流通和消费各个领域实行绿色先导原则,尽可能地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破坏,在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促进技术创新,创造就业机会,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第二,公平性,即绿色经济的发展理念较之以往的传统经济具有公平性。“传统经济模式下的社会经济增长,是以自然资源系统遭受严重破坏和污染为代价获得的,仅仅满足了当代人或少数区域人的物质利益需求,忽略后代人或其他欠发达区域人的生存需要,是将子孙后代或全人类的环境资源用以满足少部分当代人的物质上的奢侈,这是极端不公平的。”[1]绿色经济则更多地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不仅关注同代中横向的代内公平,而且强调世代之间纵向资源共享的代际公平,通过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最大程度地提高自然环境的利用率和再生能力,从而同时兼顾当代人和后代人的代际利益平衡和当代人之间的区域利益平衡。

第三,变革性,即绿色经济的发展理念较之以往的传统经济具有变革性。与传统的工业经济相比较,“发展绿色经济,可以引起工业社会发生巨大的变革:一是生产领域中,工业社会以最大化地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为中心的‘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生产方式将转变为以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消除或减少环境污染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生产方式,加重了生产者的环境保护责任;二是在流通领域内改革工业社会所奉行的自由贸易原则和资源无价观念,实行附加环境保护义务的自由贸易,控制和禁止污染源的转移,加大资源有偿使用和环境产权交易力度;三是转变消费观念,引导和推动绿色消费。”[1]这一系列的制度性变革,必然引起工业社会向绿色社会的变革。

二、陕西发展绿色经济的现实意义

1.发展绿色经济是陕西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要求。“十一五”末,陕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已迈入“亿万元俱乐部”,人均DGP达到4000美元,“经济和环境竞争力”在全国排名双双升至第17位。但是要清醒地看到,资源环境压力依然沉重。截止2010年,全省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污强度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0%,9个地表水国控断面中有4个为劣Ⅴ类水质,工业固体废弃物和危险废物产生量较2005年分别增长了20.9%和2.3倍[5]。重金属污染和农村污染加剧。据第一次陕西省污染源普查公报显示:全省有重金属企业179家,其中有102家存在着不同程度环境污染问题;全省农业污染源排放的化学需氧量、氨氮,分别占总量的26.52%、15.79%;农村污染负荷占全省整个污染负荷的比重达到33%,部分地区达到70%以上,并且有加重的态势。“十二五”期间,陕西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阶段。根据国际经验,这一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能源,只有人均收入达到一万美元左右,人均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增速才会放缓,最后保持稳定或略有下降。因此,未来五年,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面不会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和产业偏重化结构的趋势还会维持较长一段时期,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量将会继续维持较高的增长,加上过去渐进累加的环境污染问题,必将给改善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只有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才能有效突破资源环境瓶颈制约,在经济社会长远发展中占据主动和有利位置。

2.发展绿色经济是陕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路。“十二五”时期,是陕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西部强省目标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大幅提升综合实力、阔步迈向中等发达省份的重要时期。然而,陕西调结构、促转型面临的问题是:“十一五”末,就需求结构而言,消费(内需)、投资、出口总额之比为26.7∶71∶3.3,投资拉动占到70%左右,内需不足,出口拉动非常有限,高度依赖投资率偏高、出口率偏低、消费率偏低的发展格局必将难以持续。就产业结构而言,三产结构为9.9∶53.9∶36.2,工业比重偏高,结构性矛盾突出,工业结构重化,能源化工、有色冶金占到工业总产值的60%以上。就能源结构而言,原煤、原油、天然气在能源生产总量中的构成为75.9∶15.4∶8.4,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一次性能源产品占比较大,能源产业深度转化还做得不够,能源开发步伐加快与节能减排等矛盾较为突出。为此,省委、省政府提出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加快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方式。而要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方式就必须实现四个转变:一是需求结构要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坚持和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增强消费特别是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二是产业结构要实现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三次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三是要素结构要实现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支撑经济增长向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支撑经济增长转变;四是资源利用方式要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节约型、循环型转变,减量优先,循环利用,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只有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才可以使经济增长建立在经济结构优化、科技含量增加、资源消耗降低、污染排放减少、质量效益提高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经济发展方式。

3.发展绿色经济是陕西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战略选择。在“绿色革命”浪潮中,世界主要国家纷纷把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作为新一轮产业发展的重点,抢占未来经济发展制高点。陕西省委、省政府在深化省情认识、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在《陕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指出:“要牢固树立绿色、低碳理念,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6]与传统产业相比,陕西在节能环保、航空航天、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具有较好条件和基础,而且很多技术产业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如新能源中,太阳能光伏、风电制造、核能装备3大领域有望在短时间内取得突破,技术和规模跃居全国前列,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再以节能环保产业为例,《陕西省环保产业发展规划》表明:环保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平在西部处于领先地位,在国内具备了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呈现了“成长性、集聚性、支撑性、率先性”的产业发展趋势,到2015年,全省环保产业有望实现产值1000亿元,年均增长速度达到25%以上。可以说,发展绿色经济既是陕西抢抓机遇、发挥优势、抢占未来经济发展制高点的战略选择,又是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内在要求。

4.发展绿色经济是陕西实现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的必然要求。要建设西部强省,实现经济实力、人民生活质量水平和环境保护“三个上台阶”,就必须用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促进环境保护与经济转型良性互动。发展绿色经济需要不断增强环境与经济的协调性,关键在于加快推动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即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的核心内容是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必须从再生产的全过程制定环境经济政策,将环境保护贯穿于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各个环节,坚持将保护环境的要求体现在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建筑、服务等各个领域,不断创新生产理念,推进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对传统产业实行生态化技术改造,从生产源头和全过程减轻环境污染。可以说,发展绿色经济是实现环境与经济发展的根本保障,也是实现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陕西加快发展绿色经济的着力点

绿色经济以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为支撑,以发展绿色新兴产业为导向,在保持经济经济增长的同时,还能使经济结构优化、质量效益提高、环境指数增强、发展方式转型。因此,要把发展绿色经济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着力抓好“五个根本转变”:

一是大力发展绿色产业经济,着力推进产业结构由黑色产业结构向绿色产业结构的根本转变。首先,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加强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技术的研发和引进消化,对有色冶炼、建筑材料、食品加工、服装印染等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以及重点工艺流程进行技术改造,提高资源生产效率,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绿化。其次,制定更加严格的环境、安全、能耗、水耗、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标准,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工业规模,依法关闭一批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不具备安全生产的落后产能。最后,实施规划,完善措施,倾力发展环保产业。紧紧围绕大型环保节能装备、资源综合利用、新型洁净产品三大领域,打造关中污水处理设备及节能装备制造、陕北煤化工废气处理及能量回收设备制造、陕南矿产废渣综合利用设备研发制造三大基地,建设十大环保产业园区,构建环保装备制造、环境服务业两大产业链。

二是积极发展低碳经济,着力推进能源结构由高碳黑色能源结构向低碳绿色能源结构的根本转变。首先,应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加快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核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是世界能源发展的方向,也是陕西能源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应重点建设陕北太阳能发电和风电、关中太阳能光伏和新能源装备制造、陕南水电三大产业基地,充分发挥产业基地的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其次,要加快发展煤电一体化、煤化一体化、油炼化一体化等现代能源转化产业,推动能源结构清洁化、高效化。最后,发展新能源装备配套产业。采取技术引进、联合设计、自主创新等方式,提高太阳能光伏、风电和核电装备技术研发和整机装备国产化水平,力争在一些重要领域取得突破,在未来能源发展与竞争中占据优势。

三是着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推进经济发展模式由工业文明、高代价生态外生经济模式向生态文明、低代价生态内生经济模式的根本转变。首先,要着力推动环保装备产业发展,为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形成提供技术设备支撑。应重点发展水污染防治装备、大气污染防治装备、固体废弃物处理装备、环境监测仪器仪表、节能与清洁生产装备、新型环保材料与药剂和技术咨询服务等产业。其次,要着力发展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重点提高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组织开展共伴生矿产资源和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发展工业窑炉余热余压发电和余热分级利用等循环经济重点工程。同时加快城镇生活垃圾废弃物综合利用,建设污水处理、垃圾处理设施。最后,要加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尽快建设城市社区和乡村回收站点、分拣中心、集散市场“三位一体”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

四是全力发展创新型经济,着力推动经济发展由要素驱动、外生与黑色增长向创新驱动、内生与绿色增长的根本转变。创新型经济是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以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为着力点,推动经济增长由主要靠物质投入转向创新驱动的经济,它体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要求。首先,要突出自主创新,强化科技支撑。抓住建设“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的机遇,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和能力建设,在提高能效、煤炭清洁利用、污染综合治理、新能源、生物、航空航天、新材料等领域,攻克一批关键和共性技术。其次,制定发展规划,完善政策支持措施,大力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充分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引领带动作用、产业支撑的创新驱动作用,促进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五是努力发展生态市场经济,着力推进市场经济体制向生态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生态市场经济实质是市场调节和生态调节机制有机结合的经济,能有效地克服传统市场经济发展中不顾社会成本、环境代价而一味追求经济效益的缺点。建立和发展生态市场经济,首先是生态市场经济的制度创新。要进一步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完善环境资源有偿使用制度,逐步建立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加大财政、税收、金融对绿色经济的支持力度。其次是加强生态市场经济的法制建设。面对触目惊心的生态破坏和生态危机,生态市场经济中的环境与资源的立法应坚持自然保护与污染防治并重的原则,加大对于违法者的惩罚力度,增强执法者的生态保护观念,以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

[1] 绿 色 经 济 [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39606.htm.

[2]夏光.怎样理解绿色经济概念[N].中国环境报,2010-06-03.

[3]吴晓青.加快发展绿色经济的几点思考[N].中国财经报,2009-11-24.

[4]李慧明,潘洋,崔晓莹.绿色经济发展模式辨析[N].中国环境报,2010-06-09.

[5]康传义.生态新陕西[N].陕西日报,2011-03-09.

[6]陕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建议[N].陕西日报,2010-12-30.

F127.41

A

1002-7408(2012)02-0069-03

华中煜(1966-),男,陕西商州人,中共商洛市委党校副教授,研究方向:市场经济理论。

[责任编辑:黎 峰]

猜你喜欢

陕西绿色资源
绿色低碳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陕西自贸区这四年
Shajiabang:picturesque water town in heaven
省委定调陕西“十四五”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砥砺奋进的五年
——喜迎十九大 追赶超越在陕西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