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镇雄县看滇东北核桃产业的发展

2012-12-10胡志林

云南林业 2012年1期
关键词:镇雄县核桃发展

□胡志林

云南是典型的山区省份,全省94%的国土面积是山区,近3 400万人居住在山区半山区,占全省总人口的70%。念好“山”字经,做好“林”文章,是“三农”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山区特色林产业的发展,作出了加快林业发展建设森林云南的决定,出台了《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意见》,把以核桃为主的木本油料产业发展,作为发展山区经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

一、全省核桃产业发展概况

核桃是云南省栽培范围最广、面积最大、产量和产值最高的树种。云南核桃在全国和国际市场具有优势,产量、质量均居全国之冠。

经过林业科技工作者半个多世纪的研究,云南省培育出了一批核桃良种,积累了较为成熟的核桃栽培管理技术。目前,全省审(认)定泡核桃良种28个,薄壳山核桃(美国山核桃)良种3个。建立了92个核桃采穗圃,61处核桃良种基地,258处定点育苗基地,苗木生产能力达1. 5亿株。各级林业部门开展了大规模的核桃生产技术培训,抓好示范样板建设,带动了千家万户发展核桃产业。全省核桃精深加工、销售企业已发展到500多个,年加工产值超过19亿元。核桃加工集散地和交易市场也逐步形成,为全省核桃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十一五”期间,省政府制定了到2020年全省核桃面积发展到4 000万亩,综合产值达1 000亿元以上的核桃产业发展规划。省财政每年筹集1.3亿元资金专项扶持核桃发展。“十一五”末,全省核桃基地面积达2 800万亩,核桃产值121亿元。核桃产业逐渐成为山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主产区农民年人均核桃收入已超过500元。

二、滇东北核桃产业发展情况

在全省核桃产业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滇东北也不甘落后,因地制宜加快发展,发展速度大有后来居上之势。昭通、曲靖以及昆明市地处滇东北的县区都在强化措施,积极发展核桃。昭通市提出了“十二五”前全市建设核桃300万亩,实现产值8亿元的发展目标。曲靖市确定发展核桃500万亩。昆明市提出“到‘十二五’末,全市丰产、优质核桃基地新发展100万亩,实现产值5个亿,使核桃产业成为昆明市山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滇东北各市、县(区)财政对核桃产业的投入力度也在加大。曲靖市财政每年对林业产业投入不少于1 000万元。昭通市仅2010年市、县(区)财政扶持核桃产业资金就达2 099万元。2010年底,昭通市核桃面积已达239.6万亩,曲靖市达524.8万亩。

昭通市镇雄县山区海拔落差较大,年平均气温11.3℃ ,日照1 341小时,无霜期218.6天,年平均降水量914.6毫米。由于少日寡照,寒害、晚霜、倒春寒对农林业生产危害较大,是滇东北气候类型的典型代表。研究镇雄县核桃产业发展,对滇东北发展核桃产业有积极的意义。

三、镇雄县核桃产业发展现状

镇雄县是我国两个主要的核桃栽培种北方核桃和云南核桃分布的交汇地带,核桃类型多样,是天然的核桃种质基因库。镇雄县核桃种植历史悠久,在全县28个乡(镇)均有核桃栽培,是核桃种植老区,适宜核桃发展。在云南省核桃产业发展规划中,镇雄县被列为30—50万亩规模的25个核桃产业化发展基地县之一。

2008年以前,镇雄县共有成年核桃7万亩,2010年底核桃年产量450吨,按近年昭通市场核桃价格每公斤40元左右计算,产值近900万元。镇雄县核桃分布较为集中的乡镇,核桃收入成为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以古镇比道角村17个村民组454户农户有核桃10 677株,其中挂果1 842株,2008—2010年核桃收入分别为18.3万元、12.9万元、19.7万元。全村核桃收入超过5 000元的农户有7户,核桃收入占家庭收入50%以上。场坝镇罗汉村1 384户有核桃22 852株,挂果20 552株,2008—2010年核桃收入分别为345.3万元、323.8万元、327.7万元,年收入千元以上的52户,5 000元以上 的3户。岩上组村民岳玉志有挂果核桃树27棵,核桃平均年收入超过1万元,核桃收入占全家年收入90%以上。镇雄县产量最高的单株核桃产鲜果超过200公斤,产值达3 500元以上。

镇雄县委县政府立足镇雄实际,着眼于镇雄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确立了加快核桃、竹子、木漆产业基地建设的发展思路。2009年底,镇雄县委提出,用3年时间建设150万亩的核桃、竹子、木漆产业基地(其中核桃80万亩)。县政府明确了核桃产业发展的工作机构,成立了县林业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县林产业发展办公室。出台了关于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县级财政每年投入1 500万元用于核桃为主的林业产业基地建设。同时,制定考核奖惩办法,建立了项目建设目标责任制,并实行风险抵押金制度。建立了县、乡(镇)、村3级样板示范基地,并明确了县林业部门统一组织核桃育苗和苗木供应的工作措施。县林业部门开展了避晚霜核桃优良单株的选优工作,选出市县级优良单株144株,建立了300亩核桃良种采穗圃及核桃丰产示范园,并在全县组织了大规模的技术培训,为核桃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开始全面推进核桃基地建设的2010年,已完成核桃种植19.97万亩。

四、镇雄县核桃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

1、良种问题。在镇雄县特殊的气候条件下发展核桃产业,只能选择能避晚霜的核桃品种,发展本地的好品种是最佳选择。但目前的情况是本地品种的选优和良种审(认)定工作还需要时间。引进相对适宜的新疆核桃和云新系列的一些品种,是解决目前良种问题的有效手段,但穗条的扩繁也需要两三年的时间。良种选育和采穗圃建设也相对滞后,正在建设的优良品种采穗圃短期内生产穗条能力有限,无法保证良种(穗条)的有效供给,不能满足基地建设快速推进的需要。

2、技术问题。镇雄县过去种植核桃,多数是群众自发的随意种植,缺乏丰产栽培和管护的技术支撑,群众基本不懂核桃嫁接、修枝整形等常规技术。目前育苗嫁接还主要靠外请大理、楚雄等地的工人来完成。核桃育苗、栽植、管理、采摘等各环节实用技术推广和培训任务繁重,核桃幼树的防霜、防冻技术,也有待于在积极借鉴外地经验的基础上研究推广。

3、信心和积极性问题。除核桃分布较为集中,目前核桃收入较多的乡镇村组外,基层干部和群众对种植核桃的认识还不统一,对发展核桃产业的前景还有所怀疑,发展核桃还没有完全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基层干部对发展核桃产业的信心和群众种植核桃的积极性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4、资金投入问题。镇雄县特殊的气候环境,导致苗木嫁接成活率和种植成活率较低,核桃种植成本相对较高,加之良种选育、引进和推广实用技术任务重,核桃产业发展的单位投入远高于其它地区。镇雄县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地方财政困难,农民收入偏低,财政投入和社会投资都难于满足核桃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五、对镇雄县和滇东北核桃产业发展的建议

镇雄县在核桃产业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在滇东北具有普遍性。昭通、曲靖两市在前几年的雨雪冰冻灾害和特大旱灾中栽植的核桃和培育的苗木损失严重,滇东北特殊的气候类型对核桃产业发展有较大的影响。昭通市已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了乌蒙系列等8个核桃良种,优选了514棵核桃优良单株;昆明市开展了本地核桃优株调查,初选优株34株;曲靖市普选了核桃采穗母树5 000多株。良种工作虽然有所推进,但产业发展中种源不清,品种混杂的情况仍不容忽视。针对镇雄县以及滇东北核桃产业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加快避晚霜核桃良种选育及采穗圃建设力度,为滇东北核桃产业发展提供良种保障,确保产业良性发展。当前,可利用当地优株和引进适宜品种进行种苗扩繁,在优良品种(穗条)难于保证的情况下,也可以考虑引入新疆核桃良种实生种植。

2、加强种苗质量监管,确保核桃基地质量。滇东北避晚霜核桃由于良种穗条紧张,不少地方实行保护和禁运,使种苗质量监管的难度加大。要切实加强种苗市场监管,避免劣质种苗流入市场,进入基地。

3、加大实用技术推广力度,大力培训基层核桃种植和管理技术能手。把林业科技人员培养成为发展核桃的行家里手,为核桃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提供技术支撑。要让群众基本掌握核桃种植、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常规技术,打好核桃产业发展的人民战争。

4、样板示范,典型引路。在核桃产业发展的新区,建立科技示范样板基地,发挥样板的带动和示范作用。组织核桃产业建设重点乡镇的领导、群众和技术人员到核桃产业发展老区考察学习,以利于提高基层干部和群众对发展核桃产业的信心和能力。

猜你喜欢

镇雄县核桃发展
镇雄县坡头镇海塘历史遗留硫磺冶炼废渣综合处置及生态恢复工程通过初步验收
小核桃变身“致富果”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镇雄县杉木林经营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黄龙核桃
教师发展
多功能漏斗型核桃夹
核桃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