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预防护理

2012-12-09陈金霄解放军第174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福建省厦门市361003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2年24期
关键词:内瘘血流量动静脉

陈金霄 解放军第174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福建省厦门市 361003

血液透析是尿毒症患者肾脏替代疗法之一。功能良好的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顺利进行的前提。据文献报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发生率17.8%,有上升趋势[1]。正确合理维护和使用内瘘,分析内瘘失功的危险因素,通过临床护理干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延长内瘘使用寿命,是预防内瘘失功的关键。现对本中心内瘘失功预防的护理体会进行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福建省某三级医院收治的尿毒症患者,均在本院建立动静脉内瘘术后,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透析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共计124例,其中男性71例,女性53例,平均年龄(49.20±15.98)岁,平均透析时间(36.93±35.08)个月,透析时血流量200~320ml/min,穿刺方法均采用绳梯式穿刺。内瘘失功共计28例,发生率22.58%。溶栓通畅3例,内瘘再造20例,改用长期透析导管共5例。

1.2 内瘘失功判断标准 提示内瘘功能异常的临床征象:透析充分性下降,穿刺点出血时间延长,体检阳性体征,自体动静脉内瘘肢体肿胀,内瘘搏动增强、震颤减弱或消失、透析时内瘘血管塌陷、动脉瘤迅速增大[2]。其他有透析时体外血流量<200ml/min,内瘘处红肿触痛明显。

2 失功原因

2.1 血栓形成 导致内瘘血栓形成或狭窄的因素包括自身血管条件差,动静脉内瘘手术时损伤血管内皮,吻合时动静脉对位不良,术后血管受压迫,血压低,超滤过多,血红蛋白上升过快,血液黏滞度高,穿刺造成内瘘血管损伤等[3,4]。患者透析中或透析后低血压使流经瘘管的血流量减少,流速缓慢,引起吻合口血栓形成。

2.2 护理失误

2.2.1 内瘘的过早使用。通常内瘘成熟需要4~8周,成熟前透析可用深静脉置管替代。内瘘未成熟使用将引起内瘘失功,缩短内瘘使用寿命。

2.2.2 穿刺不当。护理人员穿刺失败引起的血肿压迫,反复定点穿刺致血管内膜损伤、穿刺点渗血和局部组织增生,管腔狭窄,穿刺点集中还可造成局部隆起,瘤样扩张,令血流阻力增加,血流量下降,最终导致内瘘失功。

2.2.3 按压包扎不当。透析结束穿刺点局部包扎过紧,内瘘受压,瘘口血流减少或阻断,引起内瘘的失功。

2.3 原发病影响 糖尿病患者因血管硬化,使流经瘘管的血流量减少,容易血栓形成。糖尿病肾病与其他原发病患者比较,其动静脉内瘘失功率显著高发[5]。本院有4例术后1周内发生。

2.4 健康宣教不到位 部分患者对内瘘相关的保护知识缺乏了解。穿紧袖口的衣服,内瘘侧肢体佩戴过紧饰物,睡姿不当,向内瘘侧肢体侧卧,枕于头下,使内瘘受压致堵塞。

3 预防护理

3.1 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前、术后护理

3.1.1 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前护理。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该手术的目的、方法、过程及重要性和注意事项,做好心理护理,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手术及血液透析治疗。按照K-DOQI指南要求在患者肾小球滤过率<30ml/min时常规保护非惯用侧肢体血管,禁止在该侧肢体上静脉穿刺、输液、采血。

3.1.2 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后护理。加强内瘘成形术后使用前手部护理,注意保暖,避免受压、过早使用。应指导患者内瘘侧手臂运动,正确保护锻炼内瘘,以促进内瘘成熟使用。

3.2 掌握正确的穿刺方法 护士要养成穿刺前评估内瘘功能的习惯,指导患者透析前应彻底清洗内瘘侧手臂。首次穿刺,参考手术记录。动脉穿刺点距吻合口的距离至少在5cm以上,针尖朝向吻合口,当内瘘成熟,血管扩张明显,针尖可朝向心方向。静脉穿刺点距动脉穿刺点至少间隔10cm以上,静脉针尖朝向心方向,静脉穿刺可选择下肢静脉,以减少再循环发生。

3.3 控制体重增长,减少透析中低血压 严格控制体重,透析间期体重增长不超过干体重4%~5%。血液透析中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护,超滤量不要过多,超滤过快使血容量急剧减少,周围血管收缩,吻合口容易栓塞。若患者出现打哈欠、头晕、出汗、恶心、呕吐、肢体肌肉痉挛等低血压时表现,应立即停止超滤,及时补充血容量,提高血压,预防内瘘失功。

3.4 掌握正确的压迫止血法 透析治疗完毕用无菌纱布条覆盖针眼,迅速拔针以拇指指腹纵行血管方向压迫穿刺点,压迫点应是血管穿刺点而不是皮肤进针处,按压力度要适中,以有效止血而不阻断被压迫血管血流触摸到血管震颤为宜,避免因过度压迫造成内瘘闭塞。对瘘管血肿、硬结形成者,于血液透析治疗结束24h,用喜疗妥软膏2~4cm均匀涂擦内瘘及周围皮肤,用食指指腹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5min,再用红外线治疗仪照射20~30min,1~2次/d,或用新鲜的马铃薯薄片敷于内瘘上,避开穿刺点,可缓解穿刺点疼痛,预防静脉炎发生,达到保护内瘘,延长使用寿命的功效[6]。

3.5 定期检验,及时调整用药 定期采血检验患者血常规、凝血指标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内瘘栓塞在12h内溶栓成功率较高。若无效,需行内瘘修补或重新造瘘。

3.6 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自我护理意识 血液透析护士对血透患者及家属讲解内瘘自我保护的重点:(1)注意身体姿势;不穿紧袖口弹性过紧衣服,不压迫内瘘肢体,指导患者自制“冬季透析服”可在内瘘侧衣袖接缝处装条拉链,透析时解开,透析后拉上,防止身体受凉。(2)禁用内瘘侧肢体提重物、测血压、采血和输液、输血。(3)正确服用降压药,对容量依赖高血压患者透析晨不服降压药,控制透析间期体重增长,防止透析中超滤水分后引起低血压。如果出现吻合口疼痛,瘘管震颤及杂音减弱或消失等内瘘失功能表现,应立即到医院进行处理,赢得内瘘再通治疗的最佳时机。

[1] 米绪华,唐万欣,付平,等.自体动静脉内瘘早期失功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J〕.中国血液净化,2009,8(7):365.

[2] 龚德华,何群鹏,谢红浪.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评估和监测.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08,17(5):475.

[3] 孙雪峰,周希静.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阻塞因素的探讨〔J〕.中华肾脏病杂志,1998,14(1):51.

[4] 王玉柱.血液透析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2:213-215.

[5] 张会敏,卢方平,刘永泉,等.尿毒症患者开始血液透析时血管通路调查〔J〕.中国血液净化,2006,5(7):370-372.

[6] 田李清,王艳茹,张国英.巧用马铃薯保护动静脉内瘘〔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2B):17.

猜你喜欢

内瘘血流量动静脉
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物理评估与实施建议
中药泡手结合按摩用于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后护理中的效果与并发症分析
远红外线治疗仪联合预见性护理对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动静脉内瘘感染原因及护理干预
动静脉联合溶栓及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从计算肺循环的血流量联想到定积分的思想
抖腿是健康行为
浅谈体育课准备活动与整理活动的作用
饭后静卧养肝利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