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2年苹果产业发展趋势与政策建议

2012-12-08霍学喜刘军第刘天军

烟台果树 2012年3期
关键词:果农果园苹果

霍学喜 刘军第 刘天军

国家苹果产业技术研发中心

1 2011年苹果产业现状与问题

1.1 苹果产业现状

1.1.1 面积与产量双增长,持续“西移”趋势明显2011年全国苹果面积预计为221.62万hm2,比2010年的213.10万hm2增长4%。区域布局变化趋势是:渤海湾优势区面积下降,黄土高原优势区面积快速增长。其中,甘肃和陕西增幅较大,且继续向高海拔地区扩张。2011年全国苹果产量预计为3 160万t,比2010年的2 900万 t增产8.93%。

1.1.2 产地价格高,果农效益好2011年度,苹果销售呈现市场需求旺盛、产地价格高、果农效益好、销售速度快等特征。总体上,2011年全国苹果产地可比价格 (果农门口价格)虽比2010年下降13.29%,但仍维持高价运行,加之增产,果农收益较2010年增长17%左右。

1.1.3病虫害减轻,果个大,质量好树势强壮,成龄果园病虫害减轻,早期落叶病得到有效控制。除山东遭遇早春低温、干旱等不利天气外,其他主产区光、温、降水等气候条件良好,坐果率高,产量增加明显,且果品质量得到较大提高。

1.1.4 果园管理由单一重视地上转向地上、地下协同并重,有机肥投入加大近几年,苹果产业整体发展良好,收益持续增加,提高了果农果园投入与管理的积极性。围绕果园生态恶化、树体不断衰弱等制约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主产区果农更加注重有机肥投入,不断提高土、水、肥综合管理水平,土壤质量下降和树势衰弱得到抑制。

1.1.5新栽培模式、新品种和优质种苗推广,促进幼园结构优化围绕“节本、提质、增效”的苹果产业可持续发展目标,在政府、产业技术体系及业界的共同努力下,加快以矮砧密植和乔砧密植为主的多元化栽培模式创新,大力推进品种创新和优质种苗推广,生产模式转型、技术升级加快,新建果园栽培模式、品种结构得到明显优化。

1.2 苹果产业发展中存在问题

1.2.1劳动力成本持续上涨成为制约果园管理的瓶颈,轻简化技术与果园装备尚无明显突破2011年,总生产成本比2010年上涨14.76%;其中,物料费用上涨11.27%,人工成本上涨18.41%。要素成本持续上涨,尤其是劳动力成本上升,成为制约果农果园精细化管理的瓶颈因素,亟需轻简化的综合配套技术与机械装备。

1.2.2果园面积连年快速扩张,市场高价位运行,可能导致产业波动压力近20年,苹果产业发展迅速,种植面积与产量快速扩张,主产区快速扩张趋势依然很强。尤其近3年,苹果丰产、质优,销售旺盛,持续高价位运行,可能导致市场风险和产业波动。

1.2.3幼园病毒病、采后生理病害严重由于种苗标准化程度低,种苗市场监管低效,市场上苗木质量参差不齐,加之果农疏于幼园水肥综合管理和配套技术投入,导致幼园病毒病比例有所提高,优质大苗标准化、商业化、产业化繁育任务艰巨。冷藏、冷冻装备能力不足,冷链建设滞后,生产、贮运、加工环节关联效率低,采后生理病毒害加重、损失加大。

1.2.4 有机肥短缺,市场混乱,质量难以控制近3年,政府出台了系列水肥管理产业政策,果农增施有机肥、改善果园生态质量的积极性得到提高。但有机肥供给短缺,市场监管缺位,尤其质量难以控制成为突出问题。

2 2012年苹果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2.1 面积和产量依然呈现扩张趋势

受黄土高原优势产区苹果种植快速扩张影响,预计2012年全国苹果种植面积依然呈现扩张趋势。基本趋势是生产布局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中西部地区生产布局又向北部转移;向劳动力丰富及劳动成本低的区域转移;向病虫害较少的新兴苹果产区转移。在无重大气候灾害的条件下,得益于种植面积扩张、果园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果园投入加大、技术进步与效率提高等有利因素的作用,预计2012年全国苹果产量继续呈现增长趋势。

2.2 栽培制度更新变革加快,新品种、优质大苗受到果农重视

苹果产业技术体系依托标准示范园创建,全面推进苹果栽培制度变革、模式创新,以及优质种苗培育与推广,效果显著,普遍得到政府及果农的认可,栽培制度变革促进新品种、优质大苗普及。

2.3 重视水肥综合投入,强化果园地下管理

加大以水肥综合管理为主的要素投入,提高果园生态质量与果品质量已成为果农共识,果园管理由重视地上转向重视地下趋势增强。

2.4 果园建设标准化,管理规范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

土地集约使用,劳动力成本上升,推动种植大户、集约型果园、涉果公司投资发展规模化,加快统一管理、统一生产、统一销售进程。果园建设标准化、管理规范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趋势明显。

2.5 加工发展由产能快速扩张转向提质竞争

浓缩苹果汁加工产能严重过剩,鲜果连年高产、优产,导致加工原料果供给短缺,收购价格大幅上涨,加工企业无序竞购原料。加工产业发展的基本趋势是加快横向产能整合和纵向资源整合,产业布局也向原料地和出口地集中,产业发展由产能快速扩张逐渐向提质竞争阶段过渡。

3 2012年苹果产业发展建议

3.1 产业政策导向必须由外延扩张型向内涵质量型发展转变

受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地方政府推动作用,苹果种植面积和产量扩张迅速,且趋势依然很强,多数产地缺乏产业转型发展的整体思路与政策安排,重生产,轻管理,忽视市场需求导向。综合现代果业发展趋势和需求变化判断,政府应优化果业发展政策,稳定面积,提升质量,以市场为导向,调整结构,引导向以优质、安全、高效并重为标志的内涵质量型发展转变,着力推进苹果产后贮藏、加工、运销、贸易及市场体系建设,以及公共谈判、公共促销、公共广告等市场软环境建设。

3.2 加强政策扶持,推进栽培制度创新和新栽培模式推广

围绕苹果产业体系“十二五”期间的重点研究领域和试验、示范要求,依托栽培制度创新,实施品种资源和砧木选育工程,在全国推广以矮砧密植为主的多元化栽培技术模式。健全国家苗木体系专项规划推进计划,成立全国苹果矮砧集约高效栽培技术模式推广协调领导小组,负责技术模式推广工作的宏观指导,决策重大工作计划、重大科技项目和协调解决全局性的重大问题;成立全国苹果矮砧集约高效栽培技术模式推广专家指导小组,负责制定区域内苹果矮砧集约高效栽培技术模式推广工作规划、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科研攻关和试验示范;在全国苹果种植重点县配套实施大苗培育工程、栽培新模式样板示范园工程以及培训工程,出台苗木补贴、架材补贴、节水灌溉设施补贴等多项扶持政策。

3.3 提高果园土水肥综合配套管理,加快低效果园改造,研发与推广轻简化技术与机械

针对果园生态持续恶化、树势衰弱、劳动力短缺等制约关键问题,围绕产业“节本、提质、增效”发展目标,一是政策引导各地主产区发展果蓄结合产业、循环产业,增加有机肥源供给,推广区域性覆膜、节水、保墒等技术,加强果园土肥水综合配套管理。二是继续坚持推广间伐、改形、拉枝等技术,加大果园投入,加快低效果园改造。三是创新科研体制,协同科技攻关,大力研发和推广劳动节约型轻简化技术与机械,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四是从政策、资金、技术方面,按照现代果业生产管理规模化、专业化发展需要,培育具有现代市场意识的新型果农,保障苹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4 提升产业组织管理,促进采、供、销一体化经营模式

一是按照苹果生产-加工-运销-监管、果农-合作组织-涉果企业一体化思路,实施规范化管理、规模化生产与产业化经营。二是支持建设产地化、低成本的分选和冷藏系统,实现由产品向商品转变、由分散生产向规模销售转变。三是支持果农合作组织参与统一技术服务、统一农资供应、体系生产管理、统一销售的一体化的生产经营体系建设;加强涉果行业组织建设,采取政府支持或购买服务等方式强化其行业功能。四是继续支持龙头企业建立产地到市场的直销系统和连锁经营系统,继续做好果—超对接工作。

猜你喜欢

果农果园苹果
天、空、地一体化“未来果园”看一下
樱桃红了,果农笑了
田间地头“惠”果农
专家当保姆 果农心里稳
秋天的果园
流翔高钙为果农把脉支招
呼噜猪的大果园
果园
收获苹果
拿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