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大学生余暇运动的调查

2012-11-27

武术研究 2012年4期
关键词:余暇体育锻炼运动

王 豫

(洛阳理工学院体育部,河南 洛阳 471023)

高校大学生余暇运动的调查

王 豫

(洛阳理工学院体育部,河南 洛阳 471023)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实验对比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省6所本科及大专院校500名在校大学生余暇运动、体育消费等方面进行了调查,探讨了大学生余暇体育行为特点,为更好地对学生实施终身体育教育,实施“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大学生更加合理科学地参与余暇时间体育活动提供依据,为高等学校余暇体育的开展提供依据。

大学生 余暇运动 调查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面临学习、竞争、就业等各种压力,社会医学表明,现代人生活越趋紧张,压力累积越明显,长期的抑制会导致心理上的疾病。1989年原国家教委对全国12.6万大学生的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有20.23%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障碍,此类的心理疾患可以通过余暇体育来获得预防和治疗。因为余暇体育是身心的娱乐和调理,它可使大学生的心理获得松驰和消遣。随着五天工作制的实行,体育活动是大学生丰富课余文化生活,娱乐身心的主要内容,体育锻炼能提高大学生们的身体素质,而良好身体素质是迎接挑战的基础。锻炼行为是指主要在闲暇时间进行的、以健康为主要目的,具有一定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的身体活动。余暇,也称作闲暇,一般是指扣除一个人所参加的各种社会劳动和履行各种社会必要职责之后剩下的完全可按个人意愿自由支配的时间。也就是说,这段时间不包括上班时间、家务劳动时间、睡眠时间、吃饭时间等等。在这段时间里,人们可以毫无顾虑地参加娱乐、休息、消遣、发展兴趣爱好、旅游、社交等活动。按照这样一种理解,大学生一天的时间就可以分为学习时间和业余时间两大部分,其中业余时间包括上下学路途往返花费掉的时间、满足生理需要(吃饭、睡觉等)的时间和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等,其中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就是大学生的余暇。因而可以说,在大学生的余暇内所进行的活动即是大学生余暇活动的涵义。余暇体育不同于真正意义上的竞技体育,也不同于一般的体育课,它具有一些区别于上述体育的特性:它既不是通过比赛追求运动成绩,也不是以崇拜力量为目的;它既不要求体育教师的安排,也不要求有规律的系统训练,而是通过自发参与的体育活动。余暇体育跨越了学校体育的区域和时间界限,形成了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会的一体化。在高校、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的同时,学生的精神生活的需求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

而在余暇活动中,最容易发展自己的爱好、专长和个性。我们这里所说的体育个性,主要是指大学生在其生理素质和心理特征得到发展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环境条件下,通过体育的实践锻炼与陶冶,逐步形成的体育观念、态度、习惯与行为。国外很多研究表明:一个人幼小时期所获得的户外游戏的经验,长大以后能够促使他积极参加体育活动,而运动中不可缺少的体力、技能、勇敢、果断、灵敏以及聪明、机智等品质,与同辈群体相比,会得到较高的评价。一般来说,能力强的人都比较有人缘、快活、亲切、有创造性和适应性。运动能力强的人也同样如此。对于大学生来说,参加余暇体育活动对促进他们的体力与技能是十分明显的,由此可以给他们带来成功、喜悦和满足感,以及来自伙伴的赞誉和肯定,从而可以进一步促进他们体育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体育个性的形成无疑奠定了大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我们应该在推行全民健身计划过程中,在高校大学生余暇运动中抓住适宜的机会,举办大规模的活动,造成声势,产生影响,获取效益,并以此来牵动学校领导、各部门对体育的关注和重视,形成全校动员,人人参与的格局,进一步促进全民健身的开展。学生体育需求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是指广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并要求观赏高水平的体育表演和比赛;二是指各系院大量吸收高水平运动员,学生们常把本系院体育队伍水平的高低与本系的声誉联系起来;三是指学生的消费水平较高。本文通过对大学生余暇运动、体育消费的深入调查和数理统计分析,了解河南省高校在校大学生的余暇运动方式、体育消费水平,以引导学生正确运用余暇时间去参加体育运动和增强自身机体抵抗力水平,为促进高校体育发展与改革提供有益的信息。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河南科技大学、洛阳理工学院、洛阳师范学院、郑州大学、河南农业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等6所本科及大专院校在校大学生500名,其中男生326名,女生174名。

1.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2)问卷调查法:本次研究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问卷500份,回收率为100%。经检验,有效问卷为482份,有效率为96.4%。

(3)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大学生参与课外运动项目的选择

表1 大学生参与课外运动项目选择调查比较(%)

体育运动对于大学生尤如日光、空气和水对生命的意义不可缺少一样,但仅仅依靠每周2~3节体育课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要靠大学生的余暇体育活动来完成。根据生理特点,选择合适的体育锻炼内容,掌握适宜的运动负荷,就能有效地促进大学生的正常生长发育。如可以使骨骼的血液供应充分,骨细胞生长增强,身高增长加快;肌纤维变粗,体重、胸围、肩宽和臂围、腿围都会增大,还可以使血液循环得到改善,提高心血管及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对于大学生身体发育的某些畸形,如脊柱侧弯、驼背、扁平足、肥胖等,都可以通过一定的体育锻炼手段予以矫正,使学生形成健壮匀称的体格和健美的形体与姿态。调查显示(见表1),学生们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对抗性,娱乐性强的三大球,在学生余暇体育活动中占有较大比例。但竞技性强的田径项目,由于受场地、器材的限制,所以参加人数相对较少,男生选择体育项目的排序为篮球、足球、乒乓球等趋向于运动强度大、较激烈的、有竞争及对抗性强、有乐趣的,带有刚性的体育项目,显示男生活泼好动的天性。球类运动从体育运动分类学而言属于综合性运动,这是因为其运动内容结构多元性和竞赛过程多变性、综合化特点而决定的。参加球类运动有助于增进身体健康,活跃身心,增长知识,对锻炼人的综合才干也有积极影响。参与球类运动的过程,是通过对抗、变化着的时间、场地、距离、设施条件等,运用跑、跳、投掷等手段来完成的。从生命学的角度而言,适量参加球类运动,势必对促进人的生理机能,心里修养,特别是对提高内脏器官和感受器官的功能、中枢神经系统的支配能力、提高身体的生命基础水平、增进健康以及发展灵敏、速度、力量、弹跳等身体素质、锻炼意志品质培养优良的作风和集体主义精神起着积极作用。而女生则因为怕苦、怕黑,追求形体美等原因,选择的体育项目为健美操、体育舞蹈、羽毛球、乒乓球等,这些项目大多为室内项目,有助于塑造美、带有柔性。女生选择足球项目的为零。在高校篮球、排球、足球等大都为室外项目,女生选择参与比例较小。由于羽毛球、乒乓球对场地、器材的要求不高,技术性不强,对个人的身体素质和技能要求相对较低,花费很小甚至免费,深受大学生的喜爱。个人项目如乒乓球、网球、羽毛球等,娱乐性较强,学生也很喜欢,参加人数也较多。

2.2 大学生每周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

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每周锻炼的次数男女有很大差异,男生每周锻炼1-2次以上的为64.1%,女生为56.2%,每周锻炼3次以上男生为32.5%,女生为21.6%,甚至有3.44%的男生和27.3%的女生不参加锻炼。大学生锻炼的时间多集中在早操时间和下午。由于早操为学校规定,学生们早上起床后慢跑或做操,运动强度很小。受学校作息制度和上课时间的影响,大多数大学生选择在下午或傍晚进行体育活动。人们的锻炼健身活动是在工作学习之余的闲暇时间进行的,如果用锻炼、健身等方式来替代一般意义上的休息,如卧床休息,就更利于疲劳的消除、体力的恢复。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自觉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不够。那么这些学生的余暇时间干什么呢,男生大都为上网或玩游戏,女生则逛街、学习文化课或异性朋友一起。其实无论是室内休闲活动还是户外休闲,均离不开场地和设施环境等条件。体育设施和所需的体育环境条件严重制约着学生余暇体育的发展

2.3 大学生对余暇运动的认识

体育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体育现象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人们对体育感觉、思维和判断的总和,是人们对体育运动总的认识,包含体育认识、体育情感和体育意志3个方面。大学生的体育意识直接影响到他们的体育行为,从而影响其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是否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大学生余暇体育生活自由度增大,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性格、爱好、兴趣选择自己所需的体育活动内容,满足自己的精神需要,实现自己的价值。积极的余暇活动给大学生带来的不仅是休息身体、恢复精力;而且还可以增长知识、增进友谊、满足个人兴趣、发展各种能力、促进身心健康。例如,在脑力活动为主的工作学习之余进行一些身体运动方式的闲暇活动有利于神经疲劳的消除,在体力消耗比较大的活动之后进行一些轻松愉快的消遣活动,如听音乐、下棋,就可以消除身体的疲劳和心情的转换,使得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从增强体质为目的的高度上升到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高度。

大量的研究和事实表明,适度和必需的运动、锻炼是防治疾病、延续衰老、延年益寿的有效途径。调查结果表明(见表2)大部分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认为“很重要”或“重要”,男生占76.6%,女生占83.3%,认识到除了文化课和上好体育课外,在课外余暇时间运动的重要,也看过体育锻炼、健身健美书籍、尤其是减肥类图书最受女生欢迎。大学生比较关心国内体育赛事,积极参与校内组织的校级比赛或班级比赛,女生则争当“啦啦队”,但是真正投入到体育锻炼的人数却较少,与主观上的认同感有较大差异。男女大学生对体育促进人的身体、心理、审美、和社会交往等各方面功能的作用认识较全面,对健康的需求是参与体育锻炼的前提。人们进行锻炼有一定动机的驱使,有一定的目的和目标。大多数大学生希望在体育运动中增强体质,并且能放松心情。在余暇时间的体育活动是娱乐性的、带有游戏性质的并且又能达到强身健体的运动,而不是枯燥的、单调的动作学习或“达标”之类的项目,因此作为基础体育教师在三大球教学中,必须让学生掌握规范的专项技术,了解规则,使学生在余暇体育活动中技术规范,了解规则,从而增加趣味性。

女生在“形体健美”认识上高于男生,表明处在青春期的女生非常关注自身的形体、容貌等展现女性特征的身体特征,注重塑造自我,追求美丽,对趣味性大,娱乐性强、塑造身材,培养高雅气质,强度较小的运动项目具有浓厚的兴趣,不愿去拼抢一个球而大汗淋漓、汗流浃背,更愿意在室内优美的环境中,伴随轻柔的音乐做些塑身美体的运动。大学生余暇体育生活的领域进一步拓宽,学生们由兴趣爱好单一,转变为多样性、广泛性、兼融性。

表2 大学生体育意识(%)

2.4 大学生的体育消费

大学生的经济来源多为学生家长给的生活费,学生要进行体育消费就必须在生活费中支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校园开展体育活动作为公益事业,学校花钱提供场地、设施、器材,学生参与体育锻炼。随着市场经济及体育产业化进程的加快,校园中无偿提供的体育活动方式已被有偿性或“俱乐部”所代替,如女生参加有偿的健美操培训班或乒乓球俱乐部等,这些都对大学生的体育消费观念产生冲击,从“不花钱锻炼”到“花钱买健康”观念的转变,带动了校园体育消费的兴起。但由于河南省地处中原地区,是农业大省,人均可支配收入较发达地区少,学生又大多来自贫穷的农村地区,发展体育消费举步为艰。据调查显示,男生每学期体育消费水平略高于女生,男生主要购买运动服装、鞋袜和体育报刊、杂志实物性和观赏性体育消费为主,女生则多为购买体育明星画像欣赏或参加健美操辅导班等消费为主,但大多数学生每学期消费多在20元以下。男生每学期消费20元以下为61.9%;女生为72.8%;只有6.9%的男生和1.9%的女生能够消费50元以上。

3 结论与建议

(1)从以上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河南省高校大学生虽认识到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和余暇运动对人的健康和心理有积极的作用,能欣赏和感受体育赛事的乐趣,丰富课余生活,但参加余暇运动的现状并不乐观,建议培养学生体育思想和健康第一的观念,引导学生投入到余暇运动中来。

(2)学生们以不同的特征表现人的个性品质使大学生余暇体育生活呈现多样化。男大学生大多喜爱篮球、足球等对抗激烈的项目,因此,高校应提供场地、设备激发学生锻炼的热情。女大学生喜欢以健美操、体育舞蹈等内容的活动方式,热爱美丽、塑造美丽,因此高校应积极开展女生喜爱的运动项目,针对女生特点举办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如健美操比赛,培养他们对健身项目的兴趣。

(3)大学生的基本物质生活满足后才有能力提高体育消费水平,适应社会大环境,促进经济增长,提高高校学生家庭总体收入固然重要,我们也应该适当采取收费与公益相结合的方法,逐步推动体育消费,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习惯,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坚持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1]左新荣等.大学生体育意识与体育消费结构的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1):24-27.

[2]谢香道等.大学生运动休闲参与模式的调查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5):97-98.

[3]朱淦芳.现代女大学生体育健身活动现状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2):126-127.

[4]王 昊.高校女生体育意识状况与行为的调查与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2):128-129.

[5]宋晓东.论影响体育锻炼行为的因素[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2):49-52.

[6]胡立君.体育消费属性研究[J].体育,1999(4).

[7]黄敬亭. 健康教育学 [M]. 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7.

[8]李金龙,等.学生余暇体育指南[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Inverstig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Leisure Sports Activities

Wang Yu
(P.E.Department,Luo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Luoyang Henan 471023)

Wit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quetionnaire,experiment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the paper does the survey of 500 colllegestudent from six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bout their leisure sports activities,sport consumption,to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m,and find some references for implementing lifetime sport education and health first idology,and improving studentsleisure sportsactivities.

college students leisure sports investigation

G807

A

1004—5643(2012)04—0109—03

王 豫(1973~),女,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和研究。

猜你喜欢

余暇体育锻炼运动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闲情逸致
不正经运动范
海风吹过圣士提反
疯狂的运动
扬州大学女生余暇体育的现状分析研究①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
夏天体育锻炼“四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