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才引领 科技创业南京市江宁区抢抓历史机遇发展创新经济

2012-11-24中共南京市江宁区委员会

中国科技产业 2012年11期
关键词:江宁区江宁科技

◎ 中共南京市江宁区委员会

江宁区地处长三角与沿海两大经济带交汇点,是南京“三大新市区”之一,区域总面积157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16.5万人。

江宁区位优势明显。作为南京大都市的圈层结构中的又一新主城,江宁区具备高速公路、高速铁路、长江水道、航空运输等综合交通之优势,是沪宁、宁杭两条主轴的交汇点,中国重要的京沪高铁枢纽站。

江宁经济实力突出。2011年,江宁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59亿元,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地方财政总收入达216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突破百亿,达115亿元,连续三年位列全省第五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连续保持全省第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30850元、12870元,经济综合实力在全市名列第一。

江宁科教资源领先。目前全区25所驻区高校师资总数为1.1万多人,在校学生21万多人,全部驻区高校占地面积2.01万亩。学校涵盖面较广,类型较多,有以工科为主,理、工、医、文、法、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工程学院等10余所省、部属高校;有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业型技术和经营管理型人才为主的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正德学院、南京旅游职业学院、金肯职业技术学院等12所职业院校;有南京医药中等专业学院、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3所中专校。

近年来,南京市江宁区认真贯彻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国家、省市科技和人才工作要求,以特殊政策、特别机制、特优环境,坚持深入实施“人才引领、科技创业”战略,加快构筑人才高地,全力打造“人才特区”,同时充分发挥丰富的科教资源,积极营造良好的产学研氛围,搭建各类产学研合作平台,在企业和高校院所之间牵线搭桥,为推动科学发展、加速经济转型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推进南京建设成为中国人才和创业创新名城以及创新型新市区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

江宁区始终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依托江宁独特的品牌优势和资源禀赋,在人才政策和体制机制上大胆创新、先行先试,全力创建国家“千人计划”先进基地区和国家级“紫金人才特区”核心区、示范区,探索走出了一条以领军人才催生战略性新兴产业、以人才集聚促进产业集群、以人才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的发展之路。2011年,江宁获批成为南京首个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区”,并连续三次荣获省“人才工作先进区”称号。目前,全区人才资源总量达到13.5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2.2万人,海外留学归国人才2200余人,全区已集聚“千人计划”特聘专家58人,其中创业类32人,创新类26人;江苏省“双创计划”人才48人;南京市“321计划”人才154人。在人才优势的强力驱动下,前三季度江宁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领先苏南板块。

科学规划管好方向,展开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坚持把创新驱动、人才引领放在核心位置,明确人才优先发展的行动指南。2011年4月,江宁区委、区政府出台了《关于狠抓“四个第一”、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决定》,同时推出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区创建、科技创新创业创意载体建设、深化政产学研合作、“双自”企业加速上市成长、科教创新园区环境机制建设等五个行动计划,以“1+5”政策体系为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创设良好条件与环境。

明确人才优先发展的目标定位。紧紧抓住获批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的契机,提出创建国家“千人计划”先进基地区的奋斗目标,并获得了南京市委、市政府诸多突破性政策的集成支持,全力创建和打造南京国家级“紫金人才特区”的核心区和示范区。

明确人才优先发展的工作格局。成立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区人才队伍建设和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专设正处级规格的人才工作办公室,具体承担区委区政府统筹推进人才工作的牵头抓总和服务协调等方面工作。三大开发园区分别设立科技人才局,各街道和规模以上企业也都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形成了上下贯通、协调配合的工作网络。

2009年4月22日,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习近平同志来江宁考察。

2006年4月12日,时任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同志视察金智科技。

明确人才优先发展的考核导向。在全市率先实施科学发展分类考核,特别是对人才工作实行单项考核,所占权重达10%,而GDP、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和规模工业总产值三项主要经济指标总和仅占4.5%,真正赋予了“第一资源”第一权重,促使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将工作重心和精力投向“第一资源”。

突出关键管好重点,形成人才集聚发展的良好格局。全力打造“千人计划”先进基地区品牌。把创建国家“千人计划”基地区作为加强党管人才工作的首要抓手,大力实施“3355”基地区创建行动,相继建设了“千人计划”专家创业园、交流活动中心、人才大厦、千人之家等“千人计划”系列载体,与南京唯一的院校类国家“千人计划”基地——南京大学合作,实施“五双”共建工程,在全国首开校地国家级人才基地共建先河。

2011年9月,国家科技部专家组听取江宁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评审论证。

加大政策创新和资金扶持。研究制定包括团队扶持、股权激励等涵盖人才创业全过程的一揽子特殊政策,推出5年引进一千名高层次人才的江宁“千人计划”。每年设立不少于1个亿的人才引进专项资金,对入选南京“321计划”人才,按照双倍于市级扶持资金的力度,实行创业启动资金和融资担保等支持。近3年累计投入人才重点工程资金达5.26亿元,其中直接用于资助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资金达1.4亿元。

促进人才与产业深度结合。围绕智能电网、软件及未来网络、生命科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引进领军型科技创业人才,形成了人才引领产业、产业集聚人才的良性循环。目前,已打造了“沈国荣院士+智能电网”、“刘韵洁院士+未来网络”、“尤肖虎教授+无线通信”、“章方良博士+生物技术外包”等一批人才与产业互动样本,300多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在江宁创办了130余家创新型科技企业。

2011年3月27日,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视察智能电网博览馆。

2012年10月10日,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视察江宁国际企业研发园。

做优环境管好服务,构筑人才竞相发展的强劲支撑。构建专业化的创业载体服务体系。重点以紫金(吉山、方山、江宁)3个科技创业特别社区和东山国际企业研发园为核心,打造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的一流平台。中国无线谷一期、翠屏科创园、归国博士创业园、滨江科创园、J6软件创意园等一批专业化载体投入运营,全区累计开工“三创”载体面积422万平方米,竣工面积达208.1万平方米。

构建广覆盖的科技金融体系。为满足各类人才不同阶段对科技金融服务的需求,专门成立江宁科创投集团和科技金融中心,依托全省首家“双创计划”江宁创投中心品牌效应,正全力打造全省最大的天使投资平台。目前全区创业投资基金规模达117亿元,形成了“创有所扶、长有所促、成有所励”的金融服务链。

构建全方位的人才公共服务体系。组建海归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设立科创特区创业服务中心,在工商税务、医疗保障、子女入学等方面为高端人才提供全天候、全方位、一站式服务,让人才创业无忧。按照“拎包即住”标准,13万平方米人才公寓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将建成满足人才需要的多功能、高品质、国际化生活社区。四是构建专业化的人才工作团队。抽调熟悉招商、税收的年轻干部充实一线人才工作队伍,制定实施全区人才工作者培训计划,选派干部到苏州工业园脱产培训实习,使更多干部加速成为“人才通”,着力打造一支服务科技创新创业的专业化干部团队。

科技创新创业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近年来,江宁区科技创业创新工作取得了快速发展,连续12年6次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先后被认定为“国家星火技术密集区”、“国家电力自动化特色产业基地”、“国家可再生能源特色产业基地”、“国家智能电网特色产业基地”、“国家智能电网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已通过论证评审)”、“国家新能源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国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区”、“全国科普示范区”、“江苏省知识产权示范区”、“江苏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江苏省知识产权战略区域示范区”等称号,南京江宁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和“国家级大学生科技创业见习基地”。科技创新工作连年被省、市科技和知识产权主管部门及区委、区政府表彰为先进集体。

南京市江宁区紧扣全力打造南京中国人才与创业创新名城的基地区、先导区、核心区目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坚定不移地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绿色发展之路,经济发展正加快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科技创新已成为江宁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重要支撑力。

在2012年9月20日举行的熊猫爱立信20周年庆典上,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参观生产线。

2012年6月3日,科技部副部长张来武视察江宁横溪台湾农民创业园。

努力营造创业创新环境。江宁区党政主要领导按照“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要求,始终把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放在振兴经济和社会发展首要位置,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组织科技活动,研究解决科技创业创新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先后成立了江宁区科技创新与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江宁区创建江苏省创新型试点区工作领导小组、江宁区知识产权办公会议领导小组等组织机构,制定出台了《关于狠抓“四个第一”、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决定》、《科技创新创业创意载体建设等“五大行动计划”》、《关于扶持工业企业加快发展若干政策》、《江宁区促进股权投资基金发展的若干政策》等若干政策性文件,科技事业经费投入优先安排并逐年实现大幅增长,2011年财政科技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达到3.2%,R&D比重提高到3.5%,保证了科技工作各项目标任务落实。

2011年3月,江宁区区长陈发喜调研全区科技创新工作。

2012年9月14日, 江苏省第五批科技镇长团调研江宁科技创新工作。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江宁区产业基础雄厚,优势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分别位列全国10强和20强,拥有“国家智能电网特色产业基地”等省级以上产业基地12家,其中国家级6家,以汽车、电子信息、智能电网、软件及未来网络、生命科学和航空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格局基本形成。智能电网产业被列入国家科技部首批培育类创新型产业集群,国家智能电网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通过国家科技部专家组论证评审。区内拥有上市企业16家、省级以上创新型企业和技术服务型企业31家、高新技术企业198家、民营科技型企业516家,位列全市各区县第一。2011年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千亿大关,达106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60%,位居全省全列。截止今年10月份,高新技术产业达到1080亿元。到2015年,全区实现高新技术企业数、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两项指标的倍增,高新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经济的比重达到65%以上。

2011年4月, 上海交大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江宁分中心揭牌。

2011年9月,中国工程论坛—江宁政产学研洽谈会在江宁举行。

精心打造创业创新载体。按照“集体化、专业化、信息化、社区化和国际化”的标准,全面启动了以紫金吉山、方山、江宁3个科技创业特别社区和东山国际企业研发园(简称“三园一区”)为核心的创业创新创意(以下简称“三创”)载体建设。截至10月份,该区已启动建设“三创”载体项目73个,累计开工面积420万平方米,建成或部分建成运营项目36个,累计竣工面积达208万平方米。其中“三区一园”开工面积超100万平方米,竣工面积超20万平方米。全区“三创”载体在谈各类项目逾200项,引进入驻孵化企业92家,80多项高端人才、项目、公共平台和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已落户“三区一园”。拥有各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2家,其中国家级和省级4家,企业加速器3家,在孵企业达268家。到2015年,全区将建成“三创”载体1000万平方米,集聚科技创业企业3000家,培育高新企业、创新型企业100家,建成市级以上孵化器24家。

着力构建产学研合作体系。积极探索政产学研合作新模式和新格局,构筑“创新在高校,创业在园区”互动合作新机制,与清华大学等10家高校院所签订了正式合作协议,与华北电力大学等11家高校院所达成了意向性合作协议,年均组织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100项以上,开展专场活动20场以上。依托江宁大学城,与江苏省教育厅合作共建了江苏(江宁)大学科教创新园,中国无线谷被认定为两部一省科教结合南京通信与网络产业创新基地。启动了南大科技园等3家大学科技园、智能电网传输技术等7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中心,清华启迪科技园获得南京市第一批大学科技园筹建认定,未来网络产业创新中心已经正式投运。到2015年,实施重大产学研合作项目500项以上,建设大学科技园7个,新建各类创新联盟150个以上,其中产业创新中心16个,建成体制健全、环境完善、人才聚集、创新活跃的政产学研合作示范区和长三角大学科教创新园区。

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区内拥有各类企业研发机构逾300家,其中全球研发中心2家、国家级企业研发平台10家、国家重点实验室10个、企业院士工作站15家、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及分站35家。大力实施知识产权强区战略,专利申请继续保持高位增长态势,截止9月份,全区累计申请专利6890件,其中发明专利1826件,授权专利2798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465件,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两项指标名列全市各区县第一,持续领跑全市。年内全区申请专利可达7500件,其中发明专利2350件,授权专利3500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520件。专利申请超50件企业可达30家,超百件企业可达6家。到2015年,引进高端研发机构27家,培育科技创业家60名。专利申请总量达到1650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6500件,专利授权量达到8200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2000件,培育拥有百件专利企业数20家。

猜你喜欢

江宁区江宁科技
刘江宁作品
南京市江宁区老年大学校歌
让乡村小学生科学素养落地生根
———南京市江宁区铜山小学科技教育掠影
南京市江宁科学园小学
科技助我来看云
南京市江宁区农作物绿色防控示范工作的做法及成效
南京市江宁区不同稻作方式调查与分析
科技在线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