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阶段断失翼煤层的寻找方法

2012-11-17于绪峰王同吉

采矿技术 2012年1期
关键词:层位岩性标高

于绪峰,王同吉

(内蒙古鲁新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锡林浩特市 026321)

现阶段断失翼煤层的寻找方法

于绪峰,王同吉

(内蒙古鲁新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锡林浩特市 026321)

详细阐述了层位对比法、层间距对比法、延伸推理法、钻探法等方法,并指出了其在寻找断失翼煤层中的具体操作及适用条件。

断失翼煤层;寻找方法;层位对比;层间距对比;延伸推理

断层是影响煤矿生产的重要地质因素之一。新建矿井地质资料较少,而老矿区随着采区不断向深部拓展,地应力逐渐增强,断裂构造亦日趋复杂,因此,准确、及时地寻找断失翼煤层,对于有效降低吨煤成本、提高矿井的生产安全尤显重要。本文综合阐述层位对比法、层间距对比法、延伸推理法、钻探法等多种断失翼煤层寻找方法,以期为煤矿生产提供帮助。

1 层位对比法

沉积岩层都有一定的沉积顺序,煤岩层的厚度、层间距、煤岩性特征在一定的区域内往往较稳定,变化不大。因此,根据已掌握的煤系岩性、岩相组合特征,特别是对比标志层来寻找断失翼煤层就较为简便、可靠。如图1所示,煤巷掘进过程中遇到断层f,迎头煤层变薄,通过层位对比则知道迎头的薄煤层为断失煤层的上覆煤层,因此,可直接判断出断失盘的升降方向和断层落差。

图1 层位对比法示意

层位对比法是寻找断失翼煤层的基本方法,为做好这项工作,在矿井生产中对于煤层顶、底板层位及标志层厚度、物理特征应重点观察、全面描述,包括其岩性、颜色、结构、硬度、完整性、动植物化石特征等。但由于地层沉积环境的复杂及煤层顶、底板岩性的变化,特别是在标志层缺少及层位变化较大的情况下,层位对比法必须结合其它方法、手段,并对已掌握的地质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方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2 层间距对比法

一般在较大区域内,相邻的上下煤层其层间距有基本保持稳定的特性,因此,当上覆煤层开采完毕开拓下伏煤层时,层间距将是引导下伏煤层施工的重要标尺。如图2(a)所示,上覆二层煤回采完毕,下伏四层煤巷道掘进过程中见断层f,连接1、8点,2、7点,3、6点,4、5点,可推算出e、g、c、d点的标高,因此,可绘出沿四层煤巷道掘进方向上覆二层煤的倾角变化趋势。如图2(b)所示,根据邻近钻孔查实二层煤与四层煤间距为20m,二层煤实际开采过程中为下坡推进,因此,四层煤巷道掘进遇到的对盘岩性可判断为下降盘,落差为g点与c点间的标高差。

3 延伸推理法

当新采区地质资料编录较少时,只能通过已知的见煤资料延伸推理,因此该方法在开采新采区的首层煤适用较广。如图3所示,沿煤巷道迎头见断层f,可连接2、6点,连接1、7点平行于2、3点,则通过2、3导线点标高,可计算出2、3点巷道的倾角,而由于距离较近,1、7点的倾角基本等于2、3点的倾角,则通过1导线点标高及1、7点的倾角推算出7点的标高,再通过2导线点及7点的标高推算出2、7点的倾角,根据该倾角推算出6点的标高,因此,由5点与6点的标高得知断失盘的升降方向,断距为5点与6点的标高差。

该方法形式多样、应用较广,具体应根据实际见煤资料综合多方位分析。同时,由于地质资料的多变性,该方法推断的断失翼煤层仅可作为参考,特别是断距大小,应结合其它方法综合确定。

图2 层间距对比法示意

图3 延伸推理法

4 钻探法

沿煤巷道掘进见断层,可过断层继续向前推进数米,利用施工地点现有的钻探设备,如风钻、锚索机等,对巷道顶底板进行钻探,当落差较小时(2~4 m),利用风钻对巷道顶底板进行钻探,很容易探到断失煤层,判出落差;当落差较大时(4~10m),可配合层间距对比法,寻找断失翼煤层。如图4所示,煤2、煤4层间距20m,利用锚索机对巷道顶板进行钻探,当巷道顶板见煤时,根据煤层位置及已掌握的层间距可直接判断出落差,如果钻探10m没有见煤,则可判定断失盘为下降盘,根据上覆煤2顺巷道方向起伏较小的特点,推断落差近似为煤4巷道起坡至见断层段标高差的2倍。

图4 钻探法示意

当断层落差较大,使用风钻、锚索机等设备无法追溯到断失煤层时,可选用大型勘探设备进行钻探,如使用SGZ-IC-1型75m液压防爆钻机对断失煤层探查,则落差在10~50m范围内的较大断层就很容易探到。

5 现场构造形迹推理法

断裂构造形成时,在断裂面上会留下相应的擦痕、擦沟、牵引褶曲、磨光面、伴生断层或断层带充填物,可以根据这些断裂面构造形迹来判断断裂构造位移情况。例如,巷道遇断层后,断裂面上所呈现的擦痕、擦沟从粗而深到细而浅的方向,可确定为断失盘位移方向,磨光面呈不规则扇形状而消失的一端可确定为断失盘位移方向。

由于地壳运动的相对稳定性,大断层形成过程中所伴生的小断层一般可判定断失盘位移的方向。如图5所示,沿煤巷道掘进遇小断层之后,相隔2m迎头遇大断层,工作面全岩,且小断层产状与大断层一致,由于形成断层地应力的一致性,因此,迎头断失盘位移的方向可依据伴生小断层的位移方向判定。

图5 构造形迹推理法示意

断层带充填的煤线、岩石角砾、标志层岩块等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可根据这些充填物来追溯断失盘煤层。沿断层滑动方向上煤岩角砾数量由多渐少、粒度由粗变细方向及煤线(薄煤)运动方向即为断失盘位移方向。图5中,迎头见砂质页岩,断层带充填石灰岩碎块,经对比钻孔柱状图,该煤层顶板为标志层石灰岩,则很容易判断石灰岩碎块为该层煤顶板石灰岩,断失盘为下降盘。

6 结 论

本文详细介绍了5种断失翼煤层寻找方法及其适用条件。上述方法对判定断层性质、寻找断失翼煤层都有一定实际意义,但各有其局限性。实际生产中各种方法应综合运用,相互补充、验证,方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1]李 宾.工作面过断层安全技术研究[J].科技信息,2010(13):370-177.

[2]谢德明.软岩巷道底鼓防治技术研究[J].煤矿安全,2010(5):59-62.

[3]张成银.二维地震找煤方法探索[J].煤炭科技,2010(3):62-63.

[4]于润沧.采矿工程师手册[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9.

2011-09-20)

于绪峰(1969-),男,山东肥城人,工程师,主要从事矿井地质与防治水工作。

猜你喜欢

层位岩性标高
基于样本选取和多种质控的地震层位智能拾取
多级节能工厂化养殖池塘建设的标高设计初探
一种识别薄岩性气藏的地震反射特征分析
涡北煤矿综采放顶煤运输巷层位布置的探讨分析
办公楼楼面装饰标高控制流程及注意事项
相关矩阵和熵值算法在松辽盆地元素录井岩性识别中的应用
K 近邻分类法在岩屑数字图像岩性分析中的应用
运用测井资料识别岩性油气藏
卡拉麦里山前石炭系火山岩序列层位归属及分布研究
安庆铜矿主井提升机系统反转/过卷故障分析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