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煤矿多监控系统并网运行协议的设计

2012-11-17孙彦明宋正杰

采矿技术 2012年1期
关键词:控制协议分机令牌

孙彦明,宋正杰

(贵州大学贵州省非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 贵州贵阳 550003)

煤矿多监控系统并网运行协议的设计

孙彦明,宋正杰

(贵州大学贵州省非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 贵州贵阳 550003)

现有煤矿井很多安全监控系统与人员定位系统互不兼容,造成了资金和设备的浪费,且不利于矿井数字化的建设。针对该问题,提出了多监控系统的并网运行。主要采用了通信服务器作为主机与分机的连接枢纽,来协调各个主机与井下分机的通信顺序,从而达到并网运行的目的。

煤矿安全;多监控系统;并网运行;通信协议

为了保证我国煤矿的安全生产,加强安全监控势在必行。然而目前矿井现有的每个监控系统的协议均互不兼容,由此造成各个监控系统互不联系,都存在独自的一套主机与分机的通信线路,进而造成煤矿大量资金和设备的浪费,且使煤矿的监控效率大大降低,影响工人的安全。因此,建立综合安全的监控系统,实现多监控系统并网运行是提高我国采煤安全的必然趋势。本文主要讨论通过关键部件“网关”的使用,使得多个监控系统的主机可以对总线进行分时复用,进而实现多监控系统的并网运行。

1 并网运行的方案研究

1.1 并网运行的原理

煤矿存在很多种监控系统,每个监控系统都有独立的主机与分机通信线路。如果通过一个通信服务器,将各个监控系统的主机与分机的通信线路统一,使其主机调取分机数据时可以共用一套通信线路,即解决了并网的问题,使煤矿监控系统多元化、简单化。多元化是指在煤矿可以安装更多的监控设备,而无需单独铺设主机与分机的通信线路;简单化是指多监控系统统一在一块,使设备更加简单、操作更加简单。

1.2 并网运行方案设计

1.2.1 方案综述

要使所有主机共用一套通信线路,从而达到主机与分机的自由通信,关键在于如何解决所有监控系统相互之间协议的不兼容问题,即当所有的主机同时要求与分机进行通信时,由于通信线路的限制,只有一定的主机能够与分机进行通信,这时就要限制主机与分机的通信数量,采取主机之间互相协调的方法,按照请求到达的时间、交替的顺序或任务的重要程度等原则,使主机之间分时通信、分步通信。本文采用合用通信网关的方案。

1.2.2 方案设计

该方案的通信网关可理解为一个公共服务器,通过它把所有监控系统的主机与分站连接起来,从而控制各个主机之间的通信顺序。如图1所示,主机1与分站进行通信时,可以把主机1的命令通过服务器传给相应的分站,类似,分站也可以通过服务器把相应的数据传给主机1。主机2与主机1的通信过程相似。该过程中,各个主机之间要按照上面提到的相应原则进行通讯,以避免所有主机都进行通信时导致的通信线路阻塞,从而给煤矿安全带来隐患。

由上面的分析可知,主机通信要事先向通用服务器进行申请,这时,通信服务器就处于被动的地位,要制定相应的被动控制协议。与之相反,当通用服务器处于主动地位时,就是服务器主动发送提供服务的信号给各个主机,然后各个主机再按照一定的原则通过通信服务器与分机进行通信,这时要制定的协议就是主动控制协议。

图1 合用通信网关结构

(1)主动控制协议。服务器分别给人员定位和安全监控2个主机发送服务器空闲的信号(令牌),当收到其中的一个服务请求时,就转而给相应的主机提供服务,服务结束,就重新发送服务器空闲的信号。在这个过程中,服务器可以提供一定的缓冲区,当正在执行一项任务时,其他要求执行的命令可以在缓冲区内暂时排队等待,这其中既包括上次没有执行的命令,也包括主机新发送过来的命令。协议的具体制定中,为了控制总线上的协议收发,可以采用一种简单可靠的方法,就是令牌协议,从而实现无碰撞的双向通信,在较低的硬件成本下提高系统的通信性能。

(2)被动控制协议。当人员定位与安全监控2个主机要求与分机进行通信时,就发送服务请求信号给通信服务器。服务器按照先前提到的原则,转而为相应的主机进行服务。在这个过程中,服务器处于一种被动状态,2个主机处于主动状态。类似主动控制协议,在这里也应该提供队列缓冲区。

在被动控制的协议制定中,可以采用主机请求,通信服务器应答的方式,类似ACK报文的方式,实现无碰撞的双向通信。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服务器是在主机的请求后立即应答,但过一会才会发数据给主机,这个过程中通信线路一直畅通,处于非阻塞式。相反的,通信服务器不立即应答主机的请求,而是在完成主机要求的数据发送后,才应答,这个过程中线路一直为1个主机服务,处于阻塞的状态,可以称为阻塞式。

2 并网运行通信协议初步设计

实现并网运行的方式是:每隔一段时间,通信服务器都要向主机发送服务器空闲的信号,然后需要服务的主机就按照要求与服务器取得联系,建立连接,实现与分机的通信。由此知,可以采取现实中经常采用的令牌协议,各个主机谁取得令牌,谁就可以实现与分机的通信。

2.1 主动控制协议帧结构

帧结构如图2所示。

图2 主动控制协议帧结构

(1)起始标志:SOH。这个是数据传输的起始标志,代表新的数据开始传输。

(2)1:命令字。帧包括数据帧和控制帧,这里通过命令字的改变来达到数据帧和控制帧的转变。现设置命令字为0时,上面帧传送的是数据,命令字为1时,是通信服务器传给主机的令牌帧,命令字为2时,通信服务器强制收回令牌的控制字,命令字为3时,主机交出令牌帧。

(3)2:源地址。这里主要是显示令牌发出的地址,当主机重新收到令牌后,发现源地址与自己的地址一样,就收下令牌中的数据,从而实现与分机的通信。

(4)3:目的地址。主要是主机发送令牌所要到达的分机的地址。当分机收到令牌后,与自己的地址进行比较,如果一致,收下令牌,按照要求把相应的数据添加的数据栏,然后发送给主机。如果不一致,发送给下一个分机。

(5)4:数据。主要是添加所要发送的数据。这里的字节长度可以变化,以实现最优的发送效率。

(6)5:校验位。主要是实现最大的无差错发送。可以采用多种校验方式,比如数据长度,循环冗余检验等等。

(7)6:结束标志EOT。表示数据传输已经结束。

主动控制协议实现过程为:通信服务器把命令字设为1,然后把令牌传给主机。主机收到后,把命令字改为0,构建校验方式,然后传给通信服务器。通信服务器收到主机发送来的令牌,按照令牌上的目的地址发送给相应的分机,这个过程中通信服务器不对令牌数据栏中的数据进行解析,以实现透明传输。当分机收到令牌以后,将目的地址与自己的地址进行比较,当目的地址与自己的地址一致时,就按照要求把相应的数据添加的数据栏,重新发送给主机。当地址不一致时,分机就把令牌发送给下一个分机。与此相类似,通信服务器把令牌传给相应的主机,主机收到令牌后进行校验,如果验证正确,就收下数据,然后把命令字改为3,最后把令牌发送给通信服务器。当然,由于多种原因,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也可能出错,如果主机在收到令牌后发现校验位错误,就可以把数据扔掉,并按原来的步骤重新发送令牌,要求分机重新发送数据。

这样就实现了总线的分时复用,一方面可降低对管理设备的压力,另外当一些设备出现故障时,可以使网络自行修复。通过自行设计的协议,也可以根据工作环境对网络参数进行修改使其更适合实际情况。

2.2 被动控制协议帧结构

可以采用类似UDP协议,通信之前,主机把命令发送给通信服务器,通信服务器如果进行服务,就给主机返还ACK,如果不进行服务就返还NACK。当进行服务时,主机过一段时间收到分机返还的采集数据后,才会把数据传给主机。

被动控制协议帧结构如图3所示。

图3 被动控制协议帧结构

3:序号,代表主机传出数据的第一个字节的序号,以利于分机确认,实现无差错传输。

4:确认号,ACK/NACK。主机只有在收到通信服务器传回的确认信号ACK之后才可以传输数据,这时候通信服务器发现确认号是ACK,就把主机的命令传给分机,发现确认号是NACK时,通信服务器就禁止该命令的传输。

其余同主动控制协议帧结构。

被动控制协议实现过程为:在非阻塞式协议中,通信之前,主机把命令发送给通信服务器,然后通信服务器按照相应的原则给某个主机发送ACK同意信号。这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当通信服务器发送ACK信号后,并不立即把相应的数据传给主机,而是在分机把数据传过来后才发送给主机,在这个过程中,其他的主机仍然可以发送服务请求信号。因此此时线路并不是专为某一个主机服务,始终处于非阻塞的状态,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线路的利用,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3 结 论

为了提高我国煤矿的采煤安全,加强安全监控势在必行。现在很多煤矿大都安装了多套监控系统,如人员定位系统、安全监控系统等,如何更好地融合这么多系统,使其能够同时更高更安全地运行,是现在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大体介绍了并网运行的主要思想以及部分通信协议的设计,重点提出了通信协议的设计,认为其是并网运行的重中之重。

[1]张 凯,尹洪胜.基于CORBA的煤矿监控系统集成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08(2):71-73.

[2]华 钢,杨 佳,李锦涛.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统一通信协议[J].煤炭科学技术,2006(7):20-22.

[3]王红尧,华 钢.煤矿监控系统接入网关的研究[J].工矿自动化,2006(1):24-26.

[4]刘西青.论国内煤矿瓦斯监测监控系统现状与发展[J].山西焦煤科技,2006(3):37-40.

[5]张 鹏.智能井下分站的实现[D].济南:山东大学,2008:35-37.

[6]贾建华,罗 勇.煤矿监控系统组态软件的开发[J].煤矿安全,2009(12):71-74.

[7]安吉宇,张 彤,张国伟.基于GPRS的无线煤矿监控系统的设计[J].工矿自动化,2009(2):54-56.

2011-08-29)

孙彦明(1987-),男,安徽宿州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从事矿业系统工程方面的研究,Email:xiaobaocumt@163.com。

猜你喜欢

控制协议分机令牌
称金块
基于无线技术的铁路客车火灾报警装置设计概述
基于路由和QoS令牌桶的集中式限速网关
基于领导跟随一致性理论的队形保持策略*
一种通用的硬币清分机设计
宽带接入网环境下区间电调分机接入方式研究
动态令牌分配的TCSN多级令牌桶流量监管算法
某型微波着陆引导设备模拟训练系统设计
基于控制协议弱点的隐蔽通信研究
一种基于软件定义的OFDM—PON控制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