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08~2011年贵州煤矿透水事故分析及防治措施

2012-11-17芦庆和

采矿技术 2012年1期
关键词:水害煤矿安全水文地质

芦庆和,刘 萍

(贵州大学矿业学院, 贵州贵阳 550003)

2008~2011年贵州煤矿透水事故分析及防治措施

芦庆和,刘 萍

(贵州大学矿业学院, 贵州贵阳 550003)

贵州省煤矿透水事故频繁发生,已严重制约了贵州煤炭工业的发展,通过对2008~2011年贵州省煤矿透水事故统计分析,总结出事故发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贵州煤矿;透水事故;原因分析;防治措施

贵州是我国南方最大的产煤省份,有“西南煤海”之称,煤炭资源储量居全国第5位。同时,贵州也是煤矿安全事故高发的省份,近年来,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和开采范围增大,老空区增多,水文地质条件愈加复杂,地下水害日趋严重,贵州煤矿透水事故频繁发生,对人的生命和国家财产构成了严重威胁,已成为制约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因此扼制矿井水害,降低其给矿井建设和生产带来的危害,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已成为贵州省煤矿亟待解决的问题。

1 2008~2011年贵州省煤矿透水事故统计分析

1.1 近4年贵州省煤矿事故状况

据统计,2008年至2011年9月贵州省共发生65次煤矿事故,造成290人死亡,其中透水事故15次,占贵州省煤矿事故总起数的23.1%,共造成66人死亡,占煤矿事故死亡总人数的22.8%。2008年1月至2011年9月贵州煤矿事故分类统计见表1。

表1 2008.01~2011.09贵州省煤矿事故统计

由表1可知,近年来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老窑增多、水文地质情况不明等多方面原因,水害给贵州省部分煤矿安全生产带来的威胁越来越大,已成为继瓦斯之后又一威胁最大的安全隐患。

1.2 贵州省煤矿透水事故特点

贵州处于西南高原地区,多山地,煤层地处新华夏系第三褶皱带与沉降带的南部和南岭纬向构造带的复合部位,断层、褶皱构造较多,煤层赋存条件复杂。由于特殊的地质构造,造成小煤矿众多,贵州省煤矿安全监察局数据显示:目前,贵州省产能超过120万t的大型矿井仅18对,30~120万t的中型矿井也只有70对,30万t规模以下的小煤矿占到全省煤矿个数的95%。

经统计,发生透水事故的15家煤矿,均为乡镇小煤矿,且透水水源以老空水和地表水为主,透水地点多为掘进头。2008年1月至2011年9月贵州省煤矿透水事故分析见表2。

表2 2008.01~2011.09贵州省煤矿透水事故分析

由表2可知,近4年贵州省煤矿透水事故全部发生在30万t以下私营小煤矿,因此治理水害,重点在于治理技术设备落后、管理不到位、安全意识不强、水文勘查不到位的小煤矿。

2 透水事故原因分析

2.1 水文地质工作不到位

贵州是一个地质条件极为复杂的省份,小煤矿众多,很多煤矿企业水文地质情况不清,有些地质资料没有充分地评价相关的地表水、岩溶水对开采的影响,矿井涌水量存在较大误差等因素都会给矿井安全带来很大隐患。同时,贵州省处于小煤矿技改整合时期,新老系统的交替带来了更多安全隐患,老窑采空区探查不明、积水区域及积水量不清都是造成透水事故多发的重要原因。

2.2 违规开采

有些矿主只顾经济利益,不顾安全法规和行政指令,违法生产,导致很多事故的发生。发生透水事故的很多煤矿都存在违规开采现象,有的是无证开采,如2008年12月31日,贵州安顺市西秀区蔡官镇柏秧林煤矿发生透水事故,该矿是整合技改矿井,事故发生时,这个煤矿不仅没有安全生产许可证,而且煤炭生产许可证已过期,矿井技改扩能的相关手续也还在办理中;有的是未按照安全设施设计进行开采,如2009年6月17日,贵州省黔西南州晴隆县中营镇新桥煤矿发生透水事故,该矿按照批复的开采设计方案及安全专篇施工了主斜井、副井、风井,其余巷道均未按照开采设计和安全专篇进行施工,事故发生地点未在设计范围之内。

2.3 洪水倒灌淹井

有些煤矿的井口标高低于当地最高洪水位,且未修筑防洪构筑物,雨季来临时,防洪措施未落实,洪水直接涌入井下,发生淹井事故,造成重大损失。

2.4 对突水危害认识不清

一直以来,与瓦斯灾害相比,贵州省的水害事故相对较少,因此一提到煤矿灾害,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瓦斯,而忽视水害的威胁,导致水害防治工作思想麻痹、认识不足。

2.5 缺少高素质专业人员

贵州省煤矿多,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小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学历较低。现场许多技术人员未经过严格培训,也没有取得岗位工种资格证,对操作和作业规程不熟悉,大多依靠经验管理井下生产,缺乏技术支撑和保障,对井下突发情况处理不当。工人主要是文盲或半文盲的农民工,文化素质较低,安全技术培训较少,甚至有些未经培训,直接上岗,缺乏必要的透水防范措施和防治水害的专业知识。有些煤矿对早期的透水征兆不够重视,这些都使贵州煤矿水害雪上加霜。

2.6 未落实合理的防治水措施

有些煤矿在进行采掘工作时没有执行“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16字原则,“防、堵、疏、排、截”5项综合治理措施未能真正落实到位,因而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如2010年10月27日贵州安顺市普定县马场镇大坡煤矿发生透水事故,据悉,这起事故发生的初步原因是大坡煤矿611070回风巷掘进工作面上方存在老空水,因煤矿探放水工作不到位,在掘进施工过程中穿透老空水导致发生事故,透水量约3000m3,造成12人遇难,1人受伤。

3 贵州省煤矿透水事故预防及基本措施

矿井水灾防治必须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有疑必停”的原则,采取“防、堵、疏、排、截”的综合治理措施。矿方应请地测公司不断完善矿井的水文地质资料,编制中长期防治水害规划和年度防治水害计划,并组织实施。

(1)加强矿区和矿井水文地质基础工作,充分评价地表水及岩溶水对开采的影响。煤矿企业必须查明周边矿区水文地质和小窑的分布情况,绘制真实可靠的井上井下对照图和采掘工程平面图,图上标明矿区范围内老窑及采空区分布和积水情况,为煤矿水害防治和应急救援工作提供真实可靠的技术资料。

(2)必须查清矿区及其附近地面水流系统的汇水、渗漏情况,了解相关的水利工程,掌握当地历年降水量和最高洪水水位资料,建立疏水、防水和排水系统,汛期应加强涌水量预观测,做好疏水、排水系统的维护。

(3)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增强防水意识,对职工进行定期培训,强化井下职工水害防治及避灾知识,确保职工能够掌握必要的防治水知识,提高防治水工作技能和抵御水灾、紧急避险能力。

(4)编制细致合理的防治水措施,并确定落实,配备专门的探放水设备。矿井防隔水煤柱确定后,不能随意变动,不得在各类防隔水煤柱中进行采掘作业。

(5)必须按《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每年组织1次矿井联合排水试验,对矿井排水能力进行验证,确保矿井排水能力、水仓容量能够满足正常和灾害水量下排水工作的需要。

4 结 语

贵州省煤矿透水事故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煤炭工业的发展。尤其私营小煤矿存在很多重大安全隐患,水文地质工作勘查不到位、防水意识较弱、违规违章开采、未落实安全防水措施等等都导致了矿井水害的发生。因此“对症下药”,提升小煤矿安全管理水平、完善水文地质资料、完善防治水措施、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等是防治贵州煤矿透水事故多发的重要举措。

[1]武 强,董书宁,张志龙.矿井水害防治[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7.

[2]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事故查询[EB/OL].http://media.chinasafety.gov.cn:8090/iSystem/shigumain.jsp

[3]刘 亮,刘 毅,刘明举.2002~2003年我国煤矿死亡事故统计分析[J].煤炭科学技术,2005,33(1):7-9.

[4]康向涛,刘 勇,高 林,等.2006~2008年贵州小煤矿死亡事故统计分析[J].煤矿安全,2010(11):122.

[5]郭 民.贵州煤矿水害的特点与防治[J].煤矿安全,2010(5):54-55.

[6]余茂君.煤矿水害6大致命隐患[J].劳动保护,2006(9):96-97.

2011-11-09)

芦庆和(1986-),男,山东聊城人,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矿业系统工程,Email:619535327@qq.com。

猜你喜欢

水害煤矿安全水文地质
煤矿水害基本类型与动态演化类型划分
煤矿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基于抽水试验计算水文地质参数的分析与确定
基于GPRS实现自动化水文地质抽水试验
基于转移概率的三维水文地质结构划分
强化忧患意识,推动全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煤矿安全生产实现高质量发展
抓煤矿安全基础建设四大支柱
水文地质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有效应用
矿井水害立体防治技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