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箱养殖兴凯湖大白鱼试验总结

2012-11-15柳宝琦

黑龙江水产 2012年1期
关键词:兴凯湖白鱼浮子

柳宝琦

(密山市水产总站 黑龙江 密山 158300)

一、兴凯湖自然条件

兴凯湖是中俄界湖,总水面4380平方公里,其中中国1038平方公里均在密山市境内,是世界第四大、亚太地区第一大淡水湖。兴凯湖平均水深5米,有暗流,共有12条河流注入,只有松阿察河流出。兴凯湖年水体交换4次,水质清澈,周边无大中城市及工业区。兴凯湖鱼类资源丰富,最新资源调查显示,兴凯湖共有鱼类78种,较为著名的有“三花”、“五罗”、鲟鳇鱼、大麻哈鱼、大银鱼等,最著名的是兴凯湖翘嘴红鲌,俗称兴凯湖大白鱼,被誉为我国四大淡水名鱼之首。在2010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兴凯湖大白鱼品牌价值为3.31亿元人民币,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密山市地理标志性产品。

中方湖岗是漫弧形,湖边是黄色沙滩延伸至湖中200m左右,再往湖里是泥沙底。中方湖面宽广无避风湖湾,又属于兴凯湖北方部分,夏季的兴凯湖多为南风天气,中方湖面往往风大浪高。兴凯湖封冰期基本在每年11月中下旬至翌年4月中下旬,长达5个月,最厚冰层达1m,个别年头春天如遇上南风特别大时开湖,厚厚的冰排被拥到北岸湖岗上,可把古树撞折,把近岸房屋推走或摧毁。

二、项目的提出

早在1990年,时任中央书记处书记的胡启立同志来黑龙江省视察时,就提出了要搞兴凯湖大白鱼人工繁殖、人工养殖的指示。笔者当时受领导安排起草了“密山市水产局兴凯湖大白鱼人工繁育可行性研究报告”,并由市科委、牡丹江市科委带领到省科委做过专题汇报。2000年,笔者调回密山市水产总站工作后,成立了由笔者任组长、饶仁钢、苑冬梅、蔡军为成员的科技攻关小组,经历多次失败,终于在2002年初次获得兴凯湖大白鱼人工繁殖成功,繁殖水花鱼苗5万尾。2004年,我们以股份制的形式组建了密山市兴凯湖大白鱼人工繁育基地,并且在7月23日那天一批次人工繁殖兴凯湖大白鱼水花鱼苗200万尾,到秋产出5-12cm秋片兴凯湖大白鱼苗15万尾。2005年我们又获得了驯化养殖兴凯湖大白鱼的成功。2006年开始在市内外推广,群众养殖热情空前高涨。2009年8月,省委书记吉炳轩在视察抚远县大力加湖网箱养殖鲟鳇鱼现场时指示:“由省政府牵头,马上召开抚远现场会,向全省推广网箱养鱼经验。”随后吉书记来到兴凯湖,在视察期间他提出:“兴凯湖比大力加湖大很多,大白鱼也比鲟鳇鱼好吃,应该积极开展兴凯湖网箱养殖兴凯湖大白鱼。”从此,密山市委、市政府更加重视该项目,多次组织专题研讨、考察。截至2010年,密山市池塘精养大白鱼面积达3000亩,粗养面积超过8万亩,为该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了苗种和技术基础。

兴凯湖钢构网箱管理平台(一)

兴凯湖钢构网箱管理平台(二)

密山市委、市政府将该项目列入了2011年全市重点工作,市政府还划给1平方公里水面30年无偿使用,国家农业开发办、省农业开发办还给予立项支持,共投资60万元。密山市宏亮兴凯湖大白鱼养殖专业合作社自筹资金140万元。国投、省投和企业自筹总计200万元,确保了项目资金需要。此前,市政府还派笔者深入海口、湛江和青岛三处实地考察学习了海洋网箱养鱼现场及大力加湖、乌苏里江和洞庭湖等地的网箱养鱼,学习了一些外地网箱养鱼经验。

三、自行设计网箱养鱼管理平台

兴凯湖从面积来说就像大海,一望无际。距岸边1000m才5m水深,像江河只在岸上有看护房是不行的,网箱附近必须有管理平台,风浪小的时候各种船都能下湖,网箱管理人员就在管理平台上吃住管理,风浪大时各种船都上岸,网箱管理人员也上岸看护。但兴凯湖又不是海,冬天它要结1米厚的冰,它的平均水深只有5米,最深处只有8米,躲避风浪及越冬都不能考虑沉箱,因为冰山高的时候能达到八、九米高,这种情况冰排有到湖底的可能。因此,兴凯湖网箱养鱼管理平台第一就要求能抗风浪、抗暗流,确保管理人员人身安全;第二还要每年春季下湖、结冰前上岸,而海洋管理平台可以一劳永逸。

综上原因,笔者自行设计了可拆卸、12.2m(兴凯湖渔船长度一般不超12m)见方的钢构网箱管理平台,详见图【1】。5月29日网箱管理平台正式下水,遭遇了连续8天大风浪的考验,直径0.5m、高0.8m浮力150kg的泡沫浮子从钢构框内跑出40多个,平台出现了明显倾斜。这8天所有渔船都下不了湖,其中第三天趁风浪略小时两名管理人员依仗救生衣、橡皮船冒险逃上岸。6月6日风浪小了,我们立即着手将平台拽到岸边,将事先准备好的泡沫浮子补缺,并用聚乙烯绳将钢构空间较大有可能跑出泡沫浮子处系网兜上,完工后将平台又拽回湖里(据说即便是厚铁皮渔船,如果停靠岸边都耐不住大开花浪的拍打而支解破裂),所以我们没敢将平台放在岸边太久。又经过3天风浪考验,发现泡沫浮子还是跑出了两个。最要紧的是泡沫浮子与浮子之间经大浪拍打互相摩擦而掉泡沫,使浮子变小,如不抓紧改进,当时自重36吨的平台有沉入湖底可能,于是我们决定用3mm厚的铁板将浮子全封上。36吨重的12.2m×12.2m的网箱养鱼管理平台要上岸改建,对兴凯湖来说一没有码头、二没有吊船(即便吊车也无法靠近,因有几十米远的细软沙滩)、三没有修建平台上下湖专用通道。从长远看,打混凝土平台上下湖专用通道最划算,但要很长时间:石头、水泥往湖边运难度大,要修路,混凝土有养生期。如等这么长时间平台是否早已沉入湖底?为此,我们果断决定花2.5万元购买6块1.5×6m的12mm厚的钢板,将6块钢板按一片钢板搭在另一片钢板上的办法分成平行两组、中心距6.24m从岸边铺入湖中,雇用三台拖拉机和挖掘机往岸上牵引平台,三台车合拽,油丝绳拽断5根,终于将平台拽上岸。经10余名电焊师傅9天紧张劳动,6月20日网箱养鱼管理平台又正式下水,因网箱早已在渔场鱼池内浸泡超过半月,所以,同时放箱放鱼。至此,网箱养鱼管理平台自重已达41吨,再无危险。

四、挂箱放鱼

管理平台下面有4个3m×3m×3m的网箱,用聚乙烯绳在上面四边每边系3处牢固系在平台钢柱上,下面四边每隔1米用半块砖头做沉子,将网箱撑成正方体即可放鱼。平台外面的网箱,有3m×3m×3m的10个,5m×5m×3m的2个,50m×6m×3m的2个,上面四边每隔半米有浮漂,长边的两头用锚拽紧,短边用粗竹杆撑直(每3m一根),下面四边每隔1米用半块转头当沉子,让网箱成正方体或长方体,即可放鱼(网箱都是全封闭的)。3m高的浪也只能从网箱上面过。

放养白鱼选择个体大、无伤无病的,尾重0.6-0.75kg,尼龙袋充氧运输,轻拿轻放,途中不要耽搁太多时间。每立方米网箱按20kg投放,3m×3m×3m的1个网箱投放540kg0.6-0.75kg/尾兴凯湖大白鱼,5m×5m×3m的1个网箱投放1500kg兴凯湖大白鱼。鲫鱼选择0.25kg/尾以上的高背鲫,放养密度为每立方米网箱放40kg。鲤鱼选择体形好、鳞片完整、尾重1.5kg以上的,放养密度为每立方米网箱放40kg。鲤鲫鱼用活鱼车、活鱼船运输即可。

网箱上方中央挂豆饼或脐籽饼袋,一是引诱湖虾和小型湖鱼钻入网箱供大白鱼食用,二是可以补充放养鱼饲料。

五、日常管理

只要风浪不大,管理人员就要进湖检查网箱是否破损,是否网箱内还挂有豆饼,如没有豆饼要及时添补。大风浪有时能扭折竹杆要及时更换,否则折断的竹杆易将网箱扎磨损坏跑鱼。风浪不大时,管理平台要住人看护,防止偷盗。

六、结果分析

所放白鱼除1车因耽搁了近3小时损失126条,只有1箱因风浪大扭折竹杆没及时更换,折断竹杆将网箱扎磨出大洞而跑鱼,其它再无伤亡损失。共放入箱0.5万公斤,共产出0.73万公斤,普遍从0.6-0.75kg/尾长至1.2-1.5kg/尾。鲤鱼共放0.2万公斤,产出0.36万公斤;鲫鱼放0.2万公斤,产出0.3万公斤。普遍反映鱼的体色、肉质不差于野生兴凯湖鱼。

因第一年固定资产投入成本较大,仅管理平台就投入53万元,管理船只9万元,湖岗简易管理房及库房8万元,其它设施6万元,18个网箱、缆绳、锚、油丝绳等20万元,修路3.9万元。不考虑固定资产投入,该项目纯盈利46万元,如固定资产都按3年使用寿命,每年固定资产折旧为33.3万元。那么2011年该项目纯盈利为12.7万元。

七、建议

1.湖边要允许网箱养鱼单位建管护房及库房。因为兴凯湖水面像海洋一样宽广,风大浪高时管护人员在岸边要有栖息场所,冬季也要对网箱管理平台及网箱等生产资料进行存放和看护。建议每5000m2网箱,允许建100㎡以内的湖边管护房和200㎡库房。从水边往岸上建长30米以内的网箱管理平台停放场或叫上下湖通道。

2.政府应在3年内,即2012-2014年,给予兴凯湖网箱养鱼一定优惠扶持政策,除水面免费使用外,每建一个网箱管理平台,规格不小于12m×12m,造价不低于40万元的,网箱不少于5000m2的,政府一次性给予不少于20万元补贴。

3.兴凯湖网箱养鱼企业,只要在政府给划定的水域内从事渔业生产,边防部队及派出所等边管部门不得擅自干扰,网箱养鱼船舶只要是在其养殖水域内,作业时间不受捕捞渔船作业时间限制。

猜你喜欢

兴凯湖白鱼浮子
小白鱼回家
“海大1号”摇臂式波浪发电装置水动力性能研究
兴凯湖 祖国东北边陲的绿宝石
云南归来话珍肴——油煎鱇浪白鱼
基于浮子运动的三浮陀螺仪工作温度标定方法
自然风光
多看一眼都不行
基于液压传动的振荡浮子式波浪发电系统设计
美哉,兴凯湖雾凇
那棵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