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防性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2012-11-10曹樱花赵晓辉王颖琪

中国医药导报 2012年23期
关键词:预防性脑出血下肢

曹樱花 赵晓辉 王颖琪

北京军区总医院附属八一脑科医院ICU,北京 100700

预防性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曹樱花 赵晓辉 王颖琪

北京军区总医院附属八一脑科医院ICU,北京 100700

目的 探讨预防性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影响。 方法 将我院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预防性护理,比较两组DVT形成情况。 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术后7 d的凝血指标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DVT的发生率为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0%(P<0.05)。观察组的护理质量满意度为9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P<0.05)。两组术后再出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预防性护理有利于减少高血压脑出血术后DVT的形成。

预防性护理;高血压脑出血;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发症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一种静脉内血凝块阻塞性疾病,为外科常见疾病之一。DVT仅影响肢体功能,致残率较高,严重者可因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而增加患者的猝死率[1]。DVT也是高血压术后比较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和康复。近年来,DVT越来越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我院2009年12月~2010年5月对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实施预防性护理,有效预防了DVT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所有病例均行头颅CT检查明确出血部位,排除脑干出血及血肿累及脑干的患者,并排除严重的心、肝、肾等疾病或功能衰竭、颅内及全身感染和凝血机制障碍的患者,排除对肝素过敏者;其中,男72例,女48例;年龄 43~75 岁,平均(57.2±5.1)岁;发病时间<72 h,入院时血压(180~200)/(100~120)mm Hg(1 mm Hg=0.133 kPa),GCS 评分>5分,临床表现为突发意识不清,神志朦胧,语言不利,嗜睡,呕吐。出血部位:皮层下16例,壳核74例,丘脑24例,小脑出血6例;有42例患者出血破入脑室。出血量为35~90 mL,平均(55.8±14.2)mL。将该组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小骨窗微创开颅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预防性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 健康宣教 向患者讲解DVT的病因、危险因素及后果,高血脂、糖尿病史、吸烟饮酒史的都是DVT的高危因素。解释术后预防DVT的目的及重要性,通过积极地与患者进行交谈,提高患者的自我防护意识,并加强监测。对吸烟的患者督促其戒烟[2]。

1.2.2 预防性用药 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静脉穿刺,术后采用常规抗凝治疗及护理,低分子肝素钙5 000~6 000 IU皮下注射,12 h一次;低分子右旋糖酐液250 mL静脉输入,1次/d。连用14 d。

1.2.3 功能锻炼 给予患者积极的翻身,2 h一次。清醒的患者可鼓励其主动运动,术后下肢抬高,日常穿弹力袜,加强下肢肌肉训练,床上股四头肌、腓肠肌的等长收缩训练,20~30次/组,2次/d,不能活动者进行由跟腱起自下而上地做比目鱼肌、腓肠肌挤压运动。鼓励患者早期下床运动,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1.2.4 饮食指导 可少量饮酒,促进血液循环[3]。适当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易消化饮食,同时多食水果和新鲜蔬菜,防止便秘。避免因排便困难引起腹压增高,影响静脉回流,少吃含脂肪高的食品,以降低血液黏度。

1.3 观察指标

①凝血指标:两组患者在术后7 d内定时检测凝血指标的变化,纳入本研究观察指标的有四项: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凝血酶时间。②DVT形成:采用国际预防静脉血栓研究会制订的标准,术后7~10 d行常规双下肢深静脉造影检查血流通畅程度,所有股静脉或腘静脉以上血栓均被认为是近端深静脉血栓。③护理质量满意度:据我省医院护理工作管理规范标准结合我科室实际情况,制订统一的护理质量考察标准,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调查。考察表有10个条目,由护理部向两组护士统一发放进行调查。采用无记名方式,现场发放、填写、收回,评分后计算满意度。④再出血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7 d凝血指标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术后7 d的凝血指标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组别例数 凝血酶原时间(s)纤维蛋白原(g/L)部分凝血活酶时间(s)凝血酶时间(s)观察组对照组60 60 13.2±1.4 13.1±1.9 3.2±0.9 3.3±0.8 29.8±2.1 30.3±2.4 14.6±1.4 14.9±1.8

2.2 两组患者DVT发生率、再出血率和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DVT的发生率为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0%(P<0.05)。观察组的护理质量满意度为9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P<0.05)。两组术后再出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3 讨论

DVT是外科较常见也是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其形成原因与血液高凝状态、静脉血流缓慢和血管内膜损伤有关[4]。一旦发生DVT,轻者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延长住院时间,重者血栓脱落引起肺动脉栓塞导致患者死亡。尤其对术后卧床老年患者,轻者影响患者肢体康复进程,严重的血栓形成可威胁生命,其后遗症严重影响生活能力甚至致残。药物预防是临床上预防DVT的主要方法之一,主要应用抗凝药物来改变血液的高凝状态,但同时会引起出血等并发症。但刘伟国等[5]的研究显示皮下注射低剂量低分子肝素和使用弹力袜预防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DVT是安全有效的,并不会增加患者的再出血率。

表2 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n(%)]

本研究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采用了健康宣教、预防性用药、功能锻炼、饮食指导等预防性措施,其中健康宣教能起到未病防病、疾病防变的作用,提高患者对DVT的重视。低分子肝素具有低剂量、生物效力强、半衰期长、使用简便等特点,其可激活凝血系统,减少血小板黏附、聚集和释放,有效预防术后血栓形成。术后功能锻炼利用肌肉收缩时对血液、淋巴液的肌肉泵作用,促进血液、淋巴液向心回流,减少血栓形成。再次饮食指导能从日常生活中减少DVT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显示两组术后7 d的凝血指标变化、再出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DVT发生率和护理质量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预防性护理并不会增加患者的再出血风险,且能显著降低患者术后的DVT发生率,减少了不必要的损害,促进其恢复,提高了生活质量。

[1]张运香.高血压脑出血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分析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0):88-89.

[2]李越.护理干预对老年人腹部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4):124-125.

[3]孙丽英.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J].河北中医,2011,33(7):1079-1080.

[4]黄英,郑洁,黄裕立,等.外科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20):12-13.

[5]刘伟国,刘春萍,王丽.高血压脑出血手术后深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性治疗[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8,39(8):738-740.

[6]陈玉兰,李彩霞,马莎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急性期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8):84-85.

[7]王春.高血压脑出血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性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2):58-59.

The effect of prevention nursing on deep venous thrombosis of lower limb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CAO Yinghua ZHAO XiaohuiWANG Yingqi
Intensive Care Unit,Bayi Neurologist Hospital Affiliated to Beijing Military Area Commands General Hospital,Beijing 100700,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prevention nursing on deep venous thrombosis of lower limb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Methods 120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were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each group had 60 cases.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conventional nursing,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preventive care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two groups were compare with DVT.Results Coagulation index changes after the postoperative 7 days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P>0.05).The rate of DVT was 0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t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15%in the control group(P<0.05).Satisfaction degree on nursing quality was 98.3%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83.3%in control group(P<0.05),postoperative rebreeding rate in two groups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Conclusion Preventive care helps to reduce DVT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Preventive care;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Lower extremity deep vein thrombosis;Complications

R473.6

C

1673-7210(2012)08(b)-0138-02

曹樱花(1970.9-),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昏迷病人的救治与护理。

2012-03-31 本文编辑:冯 婕)

猜你喜欢

预防性脑出血下肢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准妈妈要重视下肢静脉曲张的预防
脾切除后伴发脑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2015款奔驰R400车预防性安全系统故障
微表处在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中的应用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馆藏唐卡保管与预防性保护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支架术后再狭窄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