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体护理在剖宫产产妇围术期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2012-11-10丁晓娟

中国医药导报 2012年23期
关键词:围术整体剖宫产

丁晓娟

重庆市大足区人民医院妇产科,重庆 402360

整体护理在剖宫产产妇围术期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丁晓娟

重庆市大足区人民医院妇产科,重庆 402360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在剖宫产产妇围术期中的临床应用。 方法 选取2011年2月前后我院收治的择期行剖宫产产妇100例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比较两组产后恢复情况(离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拔除尿管时间及术后48 h疼痛评分)、并发症及新生儿Apgar评分。 结果 观察组产妇离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拔除尿管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1),术后48 h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Apgar评分≥8分者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剖宫产产妇围术期中采用整体护理,能有效促进剖宫产产妇产后恢复,减少并发症,提高新生儿出生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整体护理;剖宫产;围术期

剖宫产是目前临床处理高危妊娠和解决难产的一种重要手段,对降低孕产妇和围生儿发病率和病死率有显著成效。但剖宫产并不是一种符合自然生理的分娩方式,而是一种创伤性手术,术后不仅形成瘢痕子宫,而且易出现尿潴留、寒战等并发症,威胁母婴生命安全。2011年2月~2011年10月,我院在50例剖宫产产妇围术期中采用整体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1年2~10月在我院择期行剖宫产产妇50例为观察组,同时按1∶1的比例随机抽取2011年2月前在我院收治的择期行剖宫产产妇50例为对照组。两组产妇均单胎,胎动、胎心正常,B超证实子宫大小与孕周相符合;均行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术中单纯硬膜外麻醉;术前分泌物、血、尿常规等检查均正常,无心、肺、肝、肾功能不全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内分泌史;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产妇年龄、体重、孕周、剖宫产原因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见表1。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健康宣教、术中配合、饮食、生活照顾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程序。

1.2.1 心理护理 孕妇入院后,主动与孕妇及其家属沟通交流,介绍病房、产房环境,使其尽快熟悉陌生环境,并了解其思想动向,耐心解释剖宫产术的安全性和注意事项,消除和减轻紧张、顾虑和恐惧情绪,保持乐观,树立顺利分娩的信心。同时,做好家属工作,嘱其鼓励、安慰孕妇,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

1.2.2 术前护理 术前1 d,巡回护士到病房访视,详细查看生命体征、既往病史、药物过敏史等情况,评估孕妇身体状况。参加手术人员进行病例讨论,制订详细的护理计划。手术仪器和物品进行严格灭菌消毒。术前30 min调节适宜的手术室温度、湿度,减少产妇能量消耗。

1.2.3 术中护理 协助孕妇取屈膝侧卧位,耐心解释操作的目的。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和呼吸等生命体征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术中注意保温,必要时给予热水袋,术中所输入的液体及冲洗体腔所使用的液体应提前预热到40℃左右,减少机体散热[1],并保护孕妇隐私,使其感觉自己被重视、被尊重,减少情绪波动。巡回护士站在孕妇头侧,用鼓励性、安慰性的语言与其交流,分散注意力。孕妇若出现心理恐惧或不适,可用手轻缓抚摸手背,并指导其做深呼吸,减轻紧张、焦虑情绪。胎儿娩出时指导产妇深呼吸。

表1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例)

1.2.4 术后护理 术后2 h应继续监测生命体征,观察子宫收缩、切口渗血、阴道流血情况,并常规检查宫底高度并压出宫腔积血,以防血液郁积在宫腔,影响子宫收缩,引起产后出血。胎儿娩出后及时行母婴皮肤接触,30 min内吸吮母乳,促使内源性催产素分泌,加强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2]。用温水擦净产妇身上的残留血迹,帮助产妇系好腹带,送回病房,做好交接。术后4 h嘱产妇大量饮水,6~8 h进流质饮食,使膀胱充盈,促进排尿,预防尿潴留。术后8~12 h拔除留置导尿管,指导、鼓励产妇尽早下床活动,以减轻疼痛,促进胃肠功能和机体的康复[3]。嘱产妇会阴部消毒2次/d,擦洗时动作轻柔。术后2 d回访,了解手术情况。出院时制订详尽的出院计划,包含心态、营养饮食、休息、卫生及婴儿护理等,如有异常立即来院就诊。出院后定期电话随访,产后42 d到门诊复查。

1.3 效果评价

①产后恢复情况:记录两组产妇离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拔除尿管时间及术后48 h疼痛评分,疼痛评分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4]评价,0 分为无痛,1~3 分为轻度痛,4~7分为中度痛,8~10分为剧烈痛。②并发症:记录两组产妇产后至出院2个月内尿潴留、寒战、切口感染和产后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参照吴在德《外科学》诊断尿潴留[5],以胎儿娩出后24 h内出血量超过500 mL为产后出血。③Apgar评分:新生儿出生1 min后行Apgar评分,≥8分为正常,4~7分为轻度窒息,0~3分为重度窒息[6]。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后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产妇产后离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拔除尿管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1),术后48 h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2 两组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00%(3/50),对照组为24.00%(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 3。

2.3 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

观察组新生儿正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见表 4。

表2 两组产后恢复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产后恢复情况比较(±s)

肛门排气时间(h)离床活动时间(h)拔除尿管时间(h)术后48h疼痛评分(分)10.5±6.7 24.5±10.2 10.32<0.01 8.5±4.3 19.2±5.4 8.62<0.01 6.5±3.2 14.2±6.4 6.76<0.01 3.16±1.01 5.26±1.13 4.07<0.05

表3 两组并发症比较(例)

4 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s)

4 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s)

例数 ≥8分 4~7分 0~3分50 50 45(90.0)36(72.0)5.26<0.01 5(10.0)13(26.0)4.34<0.05 0(0)1(2.0)1.35>0.0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剖宫产术技术和方式的改进以及社会、家庭及医院等因素的影响,剖宫产率不断上升,据WHO调查显示已达46%[7]。但有资料表明[8],高剖宫产率不仅并未显著降低母婴病死率,反而增加了母婴并发症,引起医学界广泛关注。因此,如何加强围术期护理,减少母婴并发症,提高产科质量,成为研究热点。

产科常规护理以完成各项医嘱和常规的基础护理为主要工作,依靠经验和直觉进行护理工作,往往易忽视产妇在生理、心理、环境等方面的需求,对产妇缺少耐心,不注意语言和非语言性沟通,强制产妇服从治疗和护理,不仅容易引起敌对情绪,发生纠纷,还增加了并发症的发生,影响手术效果。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和健康观念的转变,人们对护理服务和护理工作者的要求日益提高,常规护理已不能满足现代产科护理的要求。

整体护理是在现代护理观念的指导下,以常规护理程序为基本框架,根据患者的身心需要给予个体化护理[9]。整体护理不再单纯的围绕手术,机械地完成任务,而是更加注重在整个围术期为产妇提供人性化的关怀和照顾,从而满足其心理、生理等各方面的需求。目前,整体护理作为一种全新的护理观念和临床实践正在我国大力推广,日益受到重视。王克等[10]报道在剖宫产护理中运用整体护理模式能帮助患者平稳、安全地度过剖宫产术前、术中、术后的康复,提高产科整体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离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拔除尿管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1),术后48 h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产妇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Apgar评分≥8分者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整体护理能有效促进剖宫产产妇产后恢复,减少并发症,提高新生儿出生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黄银涛.护理干预在剖宫产术后寒战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6):90-91.

[2]王耕.剖宫产婴儿早吸吮与母亲乳汁分泌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3):1820-1821.

[3]王建菊.剖宫产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J].中国实用医药,2010,11(18):175-176.

[4]付莲英,段淑云,万水珍.视觉模拟评分法在病人满意度调查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08,8(9):68-69.

[5]吴在德,郑序.外科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09-110.

[6]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7-58.

[7]李金红.2804例剖宫产患者手术指征变化分析[J].山东医药,2009,49(34):88-89.

[8] 王岩.剖宫产率逐年增高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2):96-97.

[9]陈泽新,田玉凤.整体护理理念的局限及新理念制定的价值取向[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5):1374-1375.

[10]王克,刘杰.整体护理在剖宫产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2):99-100.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holistic nursing on cesarean section maternal in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DING Xiaojuan
Depatment of Gynaecology and Obstetrics,the People's Hospital of Dazu District in Chongqing City,Chongqing 402360,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holistic nursing on cesarean section maternal in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Methods 50 cases of maternal scheduled for cesarean section in our hospital in the time from February to Octoberin 2011 were respectively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The control group

routine nursing,the observation group reveived holistic nursing.The postpartum recovery situations(time of out bed,anus exhaust time,and the catheter removal time and pain score after surgery 48 h),the complications and Apgar score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 time of anal exhaust and out bed,catheter removal time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earli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1),the pain scores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t 48 h after surgery(P<0.05).Maternal complication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neonates normal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 The holistic nursing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postpartum recovery of cesarean section maternal,reduce complication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eonates,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Holistic nursing;Cesarean section;Perioperative period

R473

C

1673-7210(2012)08(b)-0127-03

2012-03-27 本文编辑:冯 婕)

猜你喜欢

围术整体剖宫产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歌曲写作的整体构思及创新路径分析
关注整体化繁为简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剖宫产之父
腹膜外剖宫产术应用于二次剖宫产的疗效观察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
围术期血液管理新进展
改革需要整体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