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市场电动微型车发展方向调研

2012-11-05唐宇寰曹卉何健康张仲石朱俊儿陆斌王步宇

北京汽车 2012年1期
关键词:微型车被调查者电动车

唐宇寰,曹卉,何健康,张仲石,朱俊儿,陆斌,王步宇

Tang Yuhuan,Cao Hui,He Jiankang,Zhang Zhongshi,Zhu Juner,Lu Bin,Wang Buyu

(清华大学汽车系,北京 100084)

1 选题背景

当今,随着不可再生能源短缺的问题日益严重,世界各国开始探索新能源交通工具的应用,并将之定为国策。电动车作为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已经为各国所重视,在欧洲和北美已具备一定的市场规模。而在我国,电动车的发展虽然只有短短几年,但也有了一定的成就:政府对电动车产业给予了政策上的积极导向和支持;我国的自主企业也加大资金投入开始电动车的研发;而消费者也逐步建立了环保节能的意识,开始接受电动车消费。三者的共同作用预示着未来中国电动车的市场潜力。

但是,就目前情况看,中国的电动车市场几乎为零。电动车并未真正走入消费者。究其原因,除了技术方面的制约外,我国至今未在运营模式、激励政策等方面寻找到最适合自己国情的道路[1]。在一次世界电动车大会上的主旨发言中,科技部部长万钢直指目前我国电动车发展的三大突出问题,即基础研发缺位,商业运行不成熟,成本风险居高不下。由此看出我国电动车发展可谓困难重重,但同时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2]。

面对各国、各大汽车企业纷纷在电动车领域不断加大投资研发力度,力图在这一新兴市场中站稳脚跟,作为拥有最大汽车消费群体的中国,也有很多的民族汽车企业都在以不同的形式参与到电动汽车的开发与推广的探索中[3]。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来促进电动车的发展,比如“十城千辆”工程[4]。而政府出台的电动车推广政策将直接影响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态度,货币性和非货币性措施可同样有效刺激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购买意愿。

鉴于以上背景,开展了对中国电动车市场的调研,从技术、政策和使用方式3个方面对全国7个省市的消费者进行了调查。并以此给中国政府在未来为电动微型车的推广制定相关政策时,或汽车企业在对本品牌电动车的产品定位时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5]。

2 技术方面市场分析

本次问卷调研主要从乘坐人数、行驶里程、最高时速等7个方向对电动车的技术问题进行调研,从而知晓消费者对电动车技术方面的了解与需求情况。

通过对问卷的技术板块数据进行初步分析,我们发现调查对象和我们前期调研所得结果的匹配度很低:中国消费者对微型电动车的了解非常有限,普遍期望过高,大大超出了当前的技术发展。其中,女性被调查者表现出的知识匮乏尤其明显。一般续航里程为30~50 km[6]。但只有8%的被调查者选择了这一范围。而91%选择了目前技术无法支持的50~70 km或者更高。51%的被访者选择了60~80 km/h的最高时速,但目前电动微型车普遍能够达到的是40~60 km/h[7]。目前能够达到的电池寿命3~5万km只有2%的人选择,而81%的人选择了8万km以上。该板块得到的数据中,只有在整车价格的接受程度上消费者做出了较为理智的选择——54%的人选择1.5万元以上。而从上面列举的数据看,所有涉及到电动微型车技术的问题,都因消费者对其无基本知识而导致所得结果对电动微型车的推广无指导作用。因而,若电动微型车要在中国市场进行推广,除了加紧技术指标的提高之外,必要的知识普及是必须的。唯有消费者有了对电动微型车的基本认识,才有可能真正接受它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3 政策方面市场分析

3.1 政府优惠

调查数据显示,对被调查者而言,免费停车位、免养路费、免购置税及进口税和用电优惠4项政策有着几乎相同的吸引力,选择的人数分别占32%,21%,28%和19%,见图1。而停车场地优惠相对占优,究其原因可能是现在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全国而言无论大城市还是小城镇,停车问题日益严重化,所以停车方面的便利对消费者影响很大。免征微型纯电动汽车购置税和进口税的政策也较受消费者的欢迎,和其他优惠政策相比,该福利能给消费者带来直接可见的优惠。

A为政府无偿提供停车场地;B为免收养路费;C为免征微型纯电动汽车购置税和进口税;D为电动车用户用电优惠。

上述调查并没有明显的男女差异,相比较而言,男性选择更加均衡一些,女性更倾向于获得免费停车位以及免税,这与女性对直接利益比较敏感的性格较吻合。就年龄差异来看,年轻人更加关注停车问题和购车价格问题,而年长人群相对更加关注使用成本问题,这与两类人群收入和性格上的差异有一定关系。

3.2 国家鼓励

总的来说,68%的被调查者认为“激励性的财税政策”和“综合性的交通管理措施”相比于“强制性技术法规”和“基础研究与运行实验的扶持、赞助”更为迫切。从被调查者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财税、管理两项对消费者而言直接关系到切身利益,而技术法规、技术研究与消费者无直接关系。关注切身利益而不重视国家宏观性措施的做法应该是一般被调查者的普遍心理。

“国家鼓励”与“政府优惠”一样呈现出女性消费者对直接利益更加敏感的现象。年龄方面无明显差异,每个年龄段对国家政策的看法分布比较一致,可见消费者对国家能够给予电动微型车经济政策优惠和管理措施优惠的心理是普遍现象。

3.3 价格补贴

由于这部分涉及到消费者的直接利益,因而选项和技术板块回馈中的分布一样呈现向最大惠利偏向分布的趋势。总数据显示(见图2),接近半数的被访者希望得到15%~20%的政府补贴。而这一数字也与“政府优惠”部分中大多数被访者希望政府免收税款的结果相吻合。接下来逐渐减少的2个价格区间各有1/4的被访者选择,可见还是有相当一部分消费者会比较理性地看待价格补贴这种措施。

A为5%以内;B为5%~10%;C为10%~15%;D为15%~20%。

在调查中发现女性选择相对较低补助的比例要高于男性,这反映出女性未必一定比男性更看重价格,这与传统观念似乎有些相悖,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女性对商品质量的关注正在不断加强,因此在设计一些女性款式的时候,可以依靠完善产品的性能与舒适度而不是单纯的降低价格来获得女性消费者的青睐。

3.4 道路交通

就消费者对电动微型车在道路交通方面的优惠政策偏向上,44%的被访者更倾向于减少限行条件。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该政策所提供的方便能被消费者最大程度接触到,因而受到青睐。而该偏好也体现出人们对电动微型车的预期使用范围还是比较广泛的,因而从侧面预示了电动微型车的市场潜力。

同时调查数据显示女性对“无限行时间及无牌照限制”更为看重,反映出由于社会角色与责任的不同,女性驾驶需求相对男性来讲具有驾车次数多,每次时间短的特点,她们因而更加关注是否能在需要的时候自由驾车不受限制而非速度与畅快。在调查中还发现50岁以上人群对“无限行时间及无牌照限制”的需求高于平均水平,反映出老年人和女性相似的需求,即更关注是否可以出行而非出行的速度如何。

3.5 充电方式

近一半的被调查者在充电方式上选择了类似加油站的快充站(见图3),主要是考虑其便捷性与可靠性,并且和现行的加油模式类似,消费者更加习惯。在住宅小区或办公区周边充电也是不错的选择,但考虑到这些可能是人群密集的地方,尤其在一天中某些特定时间段可能会因人流高峰导致充电不便,因此被调查者对此政策的认可度稍不如快充站政策。

A为类似加油站的快充站;B为住宅小区及办公区周边的充电设施;C为公共停车场的中途充电站。

值得注意的是,男性对“住宅小区及办公区周边的充电设施“的认可度比女性高,初步分析为男性认为在办公区周边充电对他们来说更方便,不至于影响他们的工作,而女性则更看好快充站的便利。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被调查者对该政策的认可度逐渐升高,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事业和家庭在他们生活中占有的比重越来越高。

通过对问卷的技术板块数据进行初步评估,我们发现,此板块的结果对现实情况较有指导意义。根据初步的分析,我们发现,受到消费者青睐的往往是与其经济利益密切相关的,并且受惠频率较高的政策。其中,财税政策是消费者最为希望得到的惠利。而在道路交通方面,减少甚至取消电动微型车的行驶限制以及提供免费的停车场地都将促进它的推广。

同时,这部分在性别、年龄方面不存在明显差异,也就是说在总体趋势上都是相一致的,有差别的只是部分政策的认可程度。这也给政策的推广提供了参考。

4 使用方式市场分析

根据问卷的使用方式板块的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发现,消费者对于电动车的使用期望与要求与普通燃油汽车并无太大区别。无论是从其代步工具用途还是作为运输工具的要求都被消费者列为微型电动车打入市场的必备要素。

就电动微型车的潜在发展方向来看,选择私家车作为电动车发展方向的被调查者达到50%,私家车是电动车潜力最大的市场所在。考虑到被访者,尤其是女性消费者并没有太多机会接触公务车,这样的选择是合理的,而且体现了消费者对电动微型车的购买兴趣。值得一提的是,被调查者普遍提出了对电动微型车储物空间的要求,有68%的人要求能携带至少一件行李箱。初步分析认为,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车除了作为代步工具之外还有运输工具的作用,因而即使对于体积小、结构紧凑的电动微型车,仍然不可过度牺牲储物空间。对于电动车的消费方式,消费者更倾向于将电动车与电池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消费(其中购买和租赁各占46.74%和33.23%),此偏好主要因为目前电动车相关知识的普及率有限,以及电动车市场的不完善导致消费者宁愿选择更加便捷安全的消费方式。

对于私家车的充电问题,64%的被调查者选择了成本最低的在自家停车位或在附近充电站充电。虽然此选项的充电时间明显较长,但消费者对经济性的重视占了主导位置。当充电时间和充电成本冲突的时候,前者做出让步。当然,就充电便利性而言,夜间充电或是上班、娱乐时间充电不影响消费者的正常生活作息时间,由于充电时间长而造成的影响不大,这也是消费者比较青睐该选择的重要原因。

在使用方式板块的分析中,我们同样分别根据被访者的性别、年龄进行了分层分析,并找到了各组样本的些许差异:首先,和中等年龄段的人倾向于直接购买不同,年轻人更愿意以非一次性的付款方式,如随用随租来进行微型电动车的消费。除了对其经济能力的考虑之外,实际上这样的租赁方式也更适合年轻人不受拘束的个性以及自由随性的出行方式;其次,在充电方式的选择上,31~40岁人群有较高的比例选择了上班或娱乐时间充电。该年龄段出行较频繁,一天中驾车行驶历程较长。上班和娱乐场所充电能很好地满足其充电需求;此外,在微型电动车的发展方向上,消费者对其“短途定线商用车”的定位仅次于私家车,而这一偏好在女性以及年轻人中尤其明显。分析认为,在年轻人中,这一选择依然和其有限的购买力有关。而对于女性消费者来说,她们比男性更有可能选择乘坐超市班车等短途公共交通,而这又不和微型电动车续航里程短、最高时速低的特点相互矛盾,因而同样受到了青睐。

5 建议和展望

根据问卷分析结果,对于电动微型车在中国市场的推广,做出如下建议:

(1)普及电动微型车相关知识,重塑消费者对电动微型车的概念。从而对消费导向进行纠正。

(2)加强企业和高校合作,提高现有电动微型车的技术指标,从而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3)在推广初期施行财税政策,给予消费者看得见的优惠以吸引客户。

(4)在道路交通和行驶优惠政策上,可减少电动微型车的限行,并给予专属停车场地,以辅助财税政策吸引消费市场。

(5)先从基本运行模式做起,如私家车的出售等。待消费者渐渐熟悉电动微型车各项性能,再扩大市场范围,建立发展租赁模式。

(6)对年轻客户群可推行分期付款的方式来缓解年轻人购买力不足的问题,从而拓宽消费市场。

(7)对于电动车的充电问题,可从在居民区附近建立类似加油站充电站开始。以此避免推广初期因消费者对电动车还不熟悉而导致的各类充电技术问题[8]。

(8)由于中国传统观念认为车不仅是代步工具,还是重要的运输工具,若想保留微型电动车的市场竞争力,不可牺牲储物空间。

[1]龚炯.电动汽车商业模式思考[J].汽车观察,2009(7).

[2]http://auto.163.com/10/1106/19/6KR31KUJ00084JU1.html,2010-11-6.

[3]王晓,顾平平.日见商机的电动汽车市场[J].汽车工业研究.2004(11).

[4]http://auto.sina.com.cn/news/2011-02-25/0725723444.shtml,2011-2-25.

[5]王震坡.电动汽车蓝图[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6]胡骅,宋慧.电动汽车(第二版)[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7]陈清泉,孙逢春,祝嘉光.现代电动汽车技术[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8]沙莎.中国电动车市场消费报告[J].商界评论,2010(6).

猜你喜欢

微型车被调查者电动车
电动车有可能没有高档和豪华车
一个可供选择的全随机化模型
HYUNDAI现代PROPHECY概念电动车
电动车新贵
微型车
00后阅读偏好的三大特点
通过改善燃烧和降低摩擦提高微型车发动机的热效率
新一代微型车用3缸汽油机
你为何不能幸福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