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跑步的人

2012-11-01浙江一考生

作文新天地(高中版) 2012年9期
关键词:泪光北岛旁观者

浙江一考生

北岛曾在《波兰来客》中写道:“年轻时我们都有梦想,关于文字,关于爱情,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现在我们夜深饮酒时杯子撞在一起,听到的都是梦破碎的声音。”悲壮使人看见了未来的我们。(用北岛的话引出下文的议论,为全文的议论蓄势)

这个世界以一种矛盾的方式充斥冷漠。我们见过了声嘶力竭的呐喊者被社会的冷冰冰磨去棱角;我们见过了曾经意气风发、鲜衣怒马的少年走向了成长的虚无消失不见;我们见过了拯救地球的英雄只能在角落落寞地感受人群欢呼的余温。于是我们惧怕,惧怕怀揣理想登上高楼,却被恶语推落,被势力所胁,坠入深渊,果决惨烈。

于是有人提出,为何总是要做路上跑的人,我们可以懦弱一回,成为路边鼓掌的人。的确,以旁观者的身份存活于世,只负责惊呼与鼓掌,于人潮涌动时显形,于悄无声息时消遁,是再简单不过的保全之道。此时人人化作随风倒曳的芦苇丛中的一株,汇入朝九晚五的车流,没了尖锐与戾气,温吞吞地,对世界宣告妥协。

自然有人坚决反对。汲汲营营于世之人一直是古来圣贤批斗得最为惨烈的对象。我们有软弱得不堪一击的肉体的支撑,却也有如同摈弃了一切的死士般的意志,为何突然屈服于养生求歇的贪欲之下?人活着,并不是以此般形态,“口鼻尚存一丝气,四肢仍余一丝力”,而更应追求海明威说的“真实的高贵”。(以上三段文字前后勾连推进,指出呐喊者、英雄的遭遇,以及我们应该有的态度)

拨开迷雾看,偌大的世界从来不缺旁观者,若是从一开始就放弃了追逐世界的信念,对于人而言,社会只能成为冷漠无知胆怯堆砌起的躯壳;而由旁观者构建出的团结却也是一击即碎——佯装弱者充当手无缚鸡之力的老弱病残是对生命的亵渎。(对比中深化观点,深刻有力)

跑步的人在冲向终点后获得荣誉,性情耿直者更是不会因过程中的辛酸和疲劳而后悔。当人群散去,跑道上空无一人,却也能携着饱满的泪光满足地归去。(虽然悲壮,却也是胜利者,作者的态度不言而喻)

三闾大夫行吟湖畔投江与鱼虾为伴,化作了汨罗江上的一缕艾草。若是有人问我:你是愿跑步,还是愿鼓掌?我定选前者,心甘情愿地被吸纳进梦想的食人花,鲜翠欲滴。(在问答中进一步丰富议论,强化观点)

【考场得分】

(内容)24分+(表达)24分+(发展等级)9分=57分。

【得分关键点】

本文作者对题意理解正确到位,文章选取“做一个跑步者”的角度深入议论。议论中作者充分地利用了材料,并将材料化开去,将跑步者与旁观者放在一个即时的状态中加以对比,使之意象鲜明,让读者从鲜明的意象中读出了作者的观点与态度。因此,全文的思想独特深刻,纵向、横向的比较加深了文章的深度,增加了文章的厚度,同時显现了作者严密的逻辑思维。

全文语言老到,表达简明精炼,有些语句富有意蕴,如“拨开迷雾看,偌大的世界从来不缺旁观者”“当人群散去,跑道上空无一人,却也能携着饱满的泪光满足地归去”“人活着,并不是以此般形态,‘口鼻尚存一丝气,四肢仍余一丝力,而更应追求海明威说的‘真实的高贵”等语句就很值得咀嚼。

猜你喜欢

泪光北岛旁观者
我眼中的北岛
一生的惆怅
睡吧,山谷
野花的悄悄话
网络欺负中旁观者的研究评述
借课本
悔棋
【大照片】梦在远方,化成一缕香(舞蹈)
说局
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