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今明两年中国钢材市场回顾与展望

2012-11-01陈克新

资源再生 2012年11期
关键词:钢材价格铁矿石钢材

□文/陈克新/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

今明两年中国钢材市场回顾与展望

□文/陈克新/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

2012年,由于欧债危机恶化影响,以及前期国内紧缩过度,主要经济指标超预期回落,钢材需求疲软,价格震荡下行,企业亏损增加,并拖累资源供应减速,整体市场呈现弱势运行格局。预计新一年市场将以温和回升为主调。其中国内需求明显强于外部需求,货币因素成为价格上扬的重要推手。由于欧美债务危机等不确定因素影响,市场回升过程难以一帆风顺。

回顾2012:弱势运行

总体分析,2012年中国钢材市场主要呈现三大特点:

1. 整体需求态势疲软

2012年,中国钢材需求疲软,一些显示钢材消费力度的经济指标增速明显萎缩。2012年前3个季度累计,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5%,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了4.4个百分点,尤其是房地产投资增速回落了11.5个百分点;同期全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幅仅为10%,比去年同期回落了4.2个百分点,其中9月份增幅为9.2%,创下2009年5月以来的最低记录。整体经济增速,也从2010年的10.3%,一路滑落至2012年3季度的7.4%,首次出现单季整体经济增幅低于预期目标情况。从一些主要耗钢产品产量情况来看,2012年1~9月份累计,全国汽车产量同比增长7.3%,工业锅炉增长4.5%,金属机床下降16.5%,民用钢质船舶下降12.8%,其它家电产量增幅也有较多萎缩。

需求结构中,前9个月出口量超过4000万吨,同比增幅在9%左右。虽然钢材直接出口形势不错,但占据钢材出口更大比重的间接出口——机电产品出口却不太理想,各种家用电器、机械设备、集装箱、船舶等,数量同比增幅多为下降,或者是增幅萎缩。

据此测算,2012年全国粗钢实际消费(含出口,剔出社会库存)增幅应当在4%以下,处于历史较低水平,使之成为市场供大于求的首要因素。虽然进入4季度后,中国经济与钢材需求均出现筑底回升迹象,但其需求弱势局面难以扭转。

2. 市场价格震荡走低

需求态势疲软,加之国内外铁矿石等原材料成本支撑力度减弱,导致2012年中国钢材价格震荡下行。据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测算,10月份中国钢铁类产品价格指数,比年初下降11.7%,同比下降17.2%。7、8月份上海期货螺纹钢吨价连续击穿4000元与3800元两个整数关口,比较前期高点跌幅超过800元/吨。预计全年钢材价格指数下降15%左右。

从全年各月环比情况来看,整体价格曲线呈现先扬后抑再升态势。据兰格钢铁资讯中心测算,4月上旬钢材价格指数为194.3,比2月下旬上升28.4点;然后钢材价格指数一路滑落,一直到9月初的156.6点后开始反弹;到9月末,已经回升至164.6点,10月、11月份处于盘整阶段。

钢材与原材料价格中,钢材价格降幅明显大于原材料价格降幅。据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测算,10月份全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CCPI)中,钢铁类价格指数比年初下降11.74%,矿产类价格指数仅下降8.8%。而在9、10月份的反弹行情中,主流进口铁矿石价格再度升至120美元/吨,较前期低点(9月初)涨幅超过30%,远远超过同期螺纹钢(上海期货交易所主力合约价格)10%左右的价格升幅。

钢材价格的大幅走低,引发一些钢铁企业亏损。据有关资料,2012年前三季度,全国钢铁行业34家上市企业,由去年同期实现净利润204亿元,转为亏损31亿元。 中国钢铁企业所以出现较多亏损,其实是前期暴利驱使的产能过快膨胀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也会形成淘汰落后的市场压力,客观上有利于行业兼并重组。只是现阶段这种市场压力还很不够,远没有达到劣势企业,尤其是国有劣势企业难以生存,主动要求被兼并重组的压力程度。

3. 资源供应小幅增长

需求疲弱与价格下跌的共同压力,使得2012年中国钢铁产能释放受到很大抑制。据统计,2012年1~9月份累计,全国粗钢产量为54234.3万吨,同比增长1.7%,比去年同期回落了14.8个百分点。预计全年粗钢产量在7.2亿吨左右,比上年大约增长2%(按照统计局调整后的数字测算)。重要钢材品种中(1~9月份累计),铁道用钢材、各类型钢、棒材、中板、厚板等,都出现了产量下降;钢筋、线材、钢管、热轧薄板产量则有较大幅度增长,其中热轧薄板产量同比增幅达到76.2%。

去年新增资源构成中,进口继续下降。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前3季度累计,全国进口量为1052万吨,同比下降12%。其中板材进口量895万吨,下降11.7%;棒材进口量71万吨,下降20.2%。预计全年钢材进口量在1500万吨水平以下,下降局面不会改变。

展望2013:温和回升

应该说,随着主要经济指标筑底企稳,中国钢材市场最坏时期已经过去,新一年市场主调为温和回升。其中国内需求明显强于外部需求,货币因素成为价格扬升重要推手。由于欧美债务危机等不确定因素影响,其市场回升过程难以一帆风顺。

1. 市场需求最坏时期已经过去

2012年,一些显示钢材消费力度的经济指标,固定资产投资、工业生产增速明显萎缩,中国钢材需求疲软。为了防范经济增长“硬着陆”,有关部门出台了刺激国内需求措施,尤其是加快各类投资审批速度。其中9月初以来,国家发改委批复项目总投资额就超过5万亿元。另据报道,2012年10月全国铁路基建投资达到698亿元,同比增长了2.4倍,预计2013年铁路基建投资有望超出5000亿元,大大高出上年水平。

受其影响,4季度中国经济,也包括钢材需求都出现筑底企稳。10月份中国采购经理人指数(PM I)为50.2%,比上月回升0.7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站到荣枯线上方;9、10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工业生产、贸易出口全面性持续回升。与此同时,钢材价格、钢材产量也都环比上扬。这些迹象表明,中国钢材需求最坏时期已经过去。预计随着国家扩大需求政策效应的逐步显现,2013年中国钢材需求温和增长,全年粗钢消费(含出口,下同)有望达到7.5亿吨,增幅在5%以上,超过上年水平。

基本建设投资,以及由此派生的投资品与设备生产,是钢材需求增量的主要来源。由于所批复的投资项目,大部分属于交通项目,尤其是城市轨道交通与高速铁路项目,其钢材消耗强度较高,所需要的机械设备使用与物流量更大,由此产生钢铁需求的坚实基础。从品种来看,建筑钢材需求,铁道用钢需求、机械用钢需求、车辆用钢需求、特殊钢需求等,应该成为钢材需求主要增加方向。从时间上看,大部分投资项目批复于6月至8月期间,按照6个月的滞后期测算,上述项目的实际钢材需求,(从备料开始)将在2013年开春前后逐步体现出来。

新一年内,由于欧洲危机、美国财政悬崖、中国日关系纠纷等因素影响,外部需求环境严峻,这就使得中国钢材消费增长,主要来自国内需求拉动,呈现外弱内强格局。预计全年钢材出口量5500万吨左右,增速比上年明显回落,甚至有可能出现下降。钢材的间接出口,汽车、船舶、机械设备、家用电器等产品出口会更差一些。

2. 国内产量相应提速

2012年,中国国内钢材需求疲弱,成为市场供大于求“罪魁祸首”,由此严重抑制国内产能释放,预计全年粗钢产量增速不足3%,近乎停滞,显著低于近些年来10%左右平均增速。

新一年内钢材需求的恢复性增长,势必引发国内产量的相应提速。预计全年粗钢产量将会达到或超过7.5亿吨,增幅在4%以上,明显高出2012年增长水平。

同样由于需求拉动,新一年内铁道用钢材、中厚板等产品产量有望结束下降局面,钢筋、线材、钢管等产量保持较大幅度增长态势,热轧薄板等产量增幅会有回落。

全国粗钢产量提速,铁矿石的相对低位,以及国产矿产量萎缩,势必增大铁矿石,尤其是进口铁矿石需求。预计全年铁矿石进口量有望接近或达到8亿吨,增长5%以上。

3. 多重因素共同构筑价格扬升基础

2012年中国钢材需求疲弱,是其价格震荡走低的主要因素。随着各项经济指标的筑底企稳,新一年钢材需求逐步增加,供求关系趋于改善,由此成为价格回升的坚实基础。

2012年铁矿石、焦炭等原材料价格大幅跌落,最大跌幅超过3成,其成本支撑力度明显减弱,也是钢材价格下行的重要原因。2012年9月份以后,铁矿石、焦炭等冶炼原料价格超跌反弹,其中进口矿石到岸价格上涨幅度达到30%,预计后市行情保持相对高位,这就使得今后钢材价格的成本底部获得抬高。

今年钢贸商钢材“冬储”意愿似乎不强。如果此情况属实。确实没有出现普遍性大量“冬储”情况,势必抑制钢铁企业冬季钢铁产量释放,有利于新一年开春后的供求关系平衡。

更为重要的是,2012年下半年后,美欧日等发达国家相继实施了“无上限”的极度宽松货币政策,所导致的流动性泛滥,尤其是美联储事实上的弱势美元方针,也会推高国际市场钢材、铁矿石、焦煤等大宗商品行情。

尤其需要引起注意的是,虽然美联储的“QE3”对于美国经济复苏意义不大,但由于目前国内外巨大利差的存在,以及国内资产价格偏低,却可以引发“热钱”再次大规模进入中国,直接、间接推高中国商品价格与资产价格。一段时期以来,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甚至多次出现涨停,开始显示了这一迹象。虽然人民币升值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进口成本,但却难以全部抵消“热钱”涌入对于钢材及其相关商品价格的向上推动效应。

上述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将会使得新一年内中国钢材价格,呈现逐步扬升态势,全年钢材价格水平高于上年,其中建筑钢材价格涨幅高出生产用钢材。如果不出现世界经济二次衰退,上海螺纹钢期货主力合约吨价将会冲击3800元与4000元两个关口。铁矿石价格,尤其是进口高品位铁矿石价格将继续回升,2013年第1季度其到岸价格价格会达到或超过130美元,全年平均价位在120美元以上。

4. 市场回升难以一帆风顺

尽管新一年中国钢材市场以回升为主调,但受到国内外多种不确定因素影响,其回升过程难以一帆风顺,伴随着较大幅度的震荡调整。

从国内因素来看,主要是庞大产能的存在,以及企业间恶性竞争传统。一旦价格回升至有利可图的位置,钢铁企业势必纷纷竞相扩大增加产量,破坏供求关系平衡一直到把价格打压到多数企业的成本线以下,再次出现严重亏损为止。

从外部因素来看,一是这主要是欧洲债务危机恶化阴霾不散,世界经济二次衰退警报尚未解除;二是美国面临“财政悬崖”。这个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将使美国经济陷入衰退;三是中日岛屿纠纷,预计短时期内难以解决,很有可能演变为款日持久的经济战,减缓双方的经济速度。为此,联合国与其他世界经济组织纷纷发出警告:全球经济出现二次衰退风险依然存在,甚至显著上升。

正是上述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及其发酵,使得新一年内钢材及其矿石等原料价格的回升行情充满变数,随时都会出现调整。但即便如此,中国钢材市场最坏时期已经过去。无论如何,其行情都不会重新回到上年最低价位,整体呈现温和回升态势不会改变。

猜你喜欢

钢材价格铁矿石钢材
2022年11月我国出口钢材559万吨
1-3月份我国铁矿石进口量为2.7亿t 同比下降5.2%
1-4月份我国铁矿石进口量为3.5亿t 同比下降7.1%
浅谈转变钢材营销理念的新思路
6.58亿吨
钢材集中采购管理思考探究
钢材价格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2016年钢材价格上涨明显
铁矿石中全铁测定的探讨
中国首次成钢材净出口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