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能力本质及其演化机制

2012-10-25刘晔

关键词:本质

刘晔

摘要:企业能力是一系列具有特定密切联系的理论集合体。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研究提出:知识是企业能力的本质和最终逻辑归宿,并体现在能力形成的知识积累本质和能力演化的知识更新本质两个层面。因此,企业成长过程是企业能力的动态演化过程,类似于生物演化的规律,通过“遗传一变异一选择”(HAS)演化机制而得以实现的。

关键词:企业能力;本质;演化机制

中图分类号:F27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2)03-0074-05

一、企业能力理论简述

企业能力理论以企业内部特征作为研究视角,认为企业从本质上讲是能力的集合体,随着市场趋于饱和,竞争更加充分以及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等市场特征的出现,与企业外部条件相比,企业内在能力对于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更加具有决定性作用,是企业获得超额收益和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企业能力的内涵发展经历了由企业的生产效率能力,到企业内部的协调发展能力,再到内部特殊资源获取应用和基于技术整合的核心能力,最后到内外结合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动态能力,这是一个由生产技能到战略能力、由关注短期的产能到市场业绩再至长期的动态能力发展演进的复杂过程。在此过程中企业能力理论的研究重心不断改变,演绎出各种不同的能力理论派别。因此,企业能力理论是一系列具有特定密切联系的理论的集合体。

企业能力论源于资源基础理论对企业资源与竞争优势之间关系的探讨。资源基础论从企业资源的异质性人手,规范性地分析了资源特别是具有“VRIN”特性(价值性、稀缺性、不可模仿性和不可替代性)的战略性资源差异产生租金差异,进而导致企业之间竞争优势差异的内在过程。在对资源优势如何产生的探索中,学者们提出了能力(capability)的概念,认为能力是将个体资源组合起来形成资源组合优势的过程。Pralahalad和Harmel基于技术整合的角度提出企业核心能力理论,引发了能力研究的新高潮。核心能力类似于资源观中战略资源的概念,是对影响企业竞争优势的深层次能力概念在实践层面上所做的更加明确和深入的界定,是能力理论研究的自然逻辑延伸和拓展,随着企业所面对的日趋动态而不确定的外部环境,Teece,Pisano,Shuen将环境因素引入企业能力体系的研究,提出了企业动态能力理论。动态能力理论强调企业整合、建立以及重构企业各种能力(competences)以便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的能力(ability),前者指为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企业必须不断更新自身能力,后者指自身能力被改变的动力。动态能力与其说是一种新的理论体系,不如说是对已有能力理论的拓展和深化,即对能力动态发展演化的深入分析。

二、企业能力的知识本质

以上各种能力理论虽然研究的角度、内容和形式各有侧重,表述各异,但它们对能力本质的认识却是相近的,即企业能力本质上是一组随着企业发展而逐步形成的独特性技术和知识的积累,尤其是很难被竞争对手所模仿的隐性知识以及与知识密切相关的认知学习。知识是企业能力的最终逻辑归宿,并体现在能力形成的知识积累本质和能力演化的知识更新本质两个层面。

1.能力形成的知识积累本质。资源基础论认为对生产性资源使用的过程中创造出内在于企业的知识,而且对于不同组织会产生不同的服务,所以从特定经验中产生的知识是独特的,这种知识的积累就形成了企业能力的雏形,能力正是企业获取和拥有特殊性资源过程的知识集合。众多学者坚持并扩展了这一观点。马歇尔的传人乔治,理查德森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从企业与市场间的协调制度人手提出了组织经济活动的企业知识基础论,他认为能力反映了企业积累的知识、经验和技能,这里所讲的经验和技能更倾向于是一种隐性的知识。重构经济学微观基础的Nelson and Winter在对Schumpeter关于市场经济的“创造性毁灭”基本特征认同的基础上,从Simon的有限理性出发,以发展和协调组织的惯例来解释企业能力的稳定性和继承性。他们用惯例来描述组织的能力,指出惯例是组织在给定的时间内具有的一定生产性知识和能力的集合。个体企业特有的生产经营中的知识积累和特殊技能(包括技术和管理类等)的组合构成组织惯例,它是企业在成长过程中与外界环境进行各种交流而逐步形成和积累的阶段性综合能力,是组织特有的协调和配置相关资源的能力。Nelson进一步将能力定义为职员的技能、经验和知识,尤其是企业发展中积累的默会性知识,即不能或不易编码而难以用语言文字解释的意会知识。Prahalad,Hamel关于核心能力的经典定义更是明确核心能力是企业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之后,Amit,Schoemaker更深入明确了企业能力形成于人力资本作用基础上的资源之间的结合和作用。一方面,人力资本本身就是知识和技能的体现,也是个体能力进而组织整合能力的源泉,所以从根本上说企业成员的技能和知识是能力形成的原动力;另一方面,能力形成的过程表现为员工对知识的识别、获取、吸收和转化过程,即有针对性的知识搜寻、获得、开发、解读和传播过程并进一步通过细节的分解融人到已有的个人和组织知识体系中,其实质是一个系统的知识积累过程,最终转化为完成各种具体的职能或任务选择和执行潜能。

知识的积累对于每个企业是独一无二的,企业在将知识进行内部化和联合过程中将已有知识转化为正式及非正式、公开及非公开的积累性学识,这些积累性学识就构成了企业的能力,并且这些积累性学识的使用仅仅局限于知识积累所发生的团队,因此不同企业在发展演化过程中也就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知识基础,从而使企业产生了不同的能力基础。德姆塞茨等人探究了决定企业配置、开发和保护资源的能力的要素,认为隐藏在能力背后并决定企业能力的是企业所掌握的知识,企业当前的知识存量所形成的知识结构及与其关系密切的认知能力决定了企业以后利用各种资源和发现发展机会的方法。能力在当今时代越发具有明显的知识特征。为获得竞争优势,关键在于将企业能力建立在发展、整合、积累信息和知识的基础上。

2.能力演化的知识更新本质。随着科技发展带来的经济全球化竞争的加剧以及消费者偏好多变等诸多因素,导致企业所面对的外部环境日趋动态而不确定。在这样的一种超竞争环境中,企业固有的能力由于沉没成本效应、替代效应以及路径依赖而呈现出一定的刚性,企业现有能力的稀缺性特征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的变化而消失。企业要想保持能力的优势,就必须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呈现出动态演化适应性,而能力演化过程及结果正表现为企业知识的更新过程。

彭罗斯关于企业资源——企业能力——企业成长的分析框架,揭示了内部知识的增长更新是企业成长的内在动力。由资源所产生的生产性服务发挥作用的过程推动知识的增长,而知识的增长又会导致管理力量的增长,从而推动企业成长,这种成长过程实质就是企业能力的变化过程。动态能力理论将演化经济学的观点引入企业能力的研究,认为组织动态的技术发展与知识改进能力是发展企业能力的能力,强调的知识的动态性、创新性和适应性,也就是知识的更新,这种更新贯穿于能力变更演化全程,验证了惯例的整体动态性。Nonaka将组织不断获得新知识的能力作为竞争环境下企业的核心能力,实质是指出了能力发展的知识更新本质,这与动态能力理论的论点是一致的。在实践中,企业通过不断进行有目的学习通过知识在组织的外部和内部交流、互动来更新组织知识,从而主动性实现组织能力的演化。

可见,能力的本质是个体企业特有的生产经营中的知识积累和特殊技能的组合,正是知识积累和更新过程中的特定性、长期性、隐含性、以及整体性综合决定了企业能力的独特性。而这种独特企业能力的形成和演化就是企业知识的惯例化过程,表现出阶段的稳定性和总体的动态性,其中稳定性反映在能力对组织行为的记忆与延续,执行着传递技能和信息的功能,而动态性则表现在能力本身主动的创新发展过程,而这都是以企业知识的积累和更新为根本的。能力体现在企业各种活动中,以知识为内涵并反映知识的学习、积累和应用。企业自身的学习是培育和提升能力的重要途径。基于知识本质的能力形成演化过程如图1所示。

三、企业能力的HAS演化机制

企业能力由于有目的解决问题的努力和随机事件的结果而被更改,而市场作为最终的裁判,通过自然选择的相应经济机制决定企业能力演化的最终结果。因此,企业能力的演化经历着一种类似于生物演化的趋势,这一演化过程同样是通过(HAS)“遗传(heredity)—变异(aberrance)—选择(selection)”的生物进化机制而得以实现的。

1.企业能力动态演化的遗传机制。企业能力演化的遗传机制表现为企业能力形成的路径依赖性。路径依赖是指组织的历史影响着现在和未来的行为路径选择。传统的经济学都假设企业可以任意选择未来的技术和产品,产品的转换和要素价格的变动都是即时的,技术变迁也可以根据利润最大化的原则任意进行,永远不构成未来投资的约束。但实践中企业能力是企业长期积累和学习的结果,与企业的初始要素投入、追加要素投入以及企业的经历密切相关,企业总是倾向于从事能扩展其生产性知识积累的活动,使得能力的发展具有突出的路径依赖性。

首先,企业能力的发展受到其所继承资源基础的制约。生产性服务的异质性赋予每个企业以独具的特征,而每个企业扩张的方向必然受到既有资源的制约,同时资源的不完全流动性意味着资源存在流动壁垒(Wernerfelt)。因此企业倾向于围绕着自己最擅长的领域进行竞争和扩张,很多制造领域,在具有高度技术和能力基础之上进行多样化和扩张是许多大企业的特色。其次,能力的知识本质决定了能力的继承性。一方面,能力最直接地表现为组织成员的个人知识储备,存在于人的记忆中知识的积累和使用具有关联性和继承性,人们总是倾向于采取自己熟悉的流程和方法解决问题。另一方面,企业知识的获得和更新依赖于组织的积累性学习。但学习是循序渐进的积累过程,学习的机会受过去活动的约束,因为学习的过程往往是一种试验、反馈、评价的过程,如果太多的参数同时改变,企业的驾驭试验过程的能力会被削弱,最终效果也会偏离企业的目标,这不符合企业的经营原则。所以企业在进行能力调整时,几乎不可能忽视它过去的行为,使根本不同于老的惯例的新惯例概念化是困难的。所以在某种意义上企业能力是企业组织特殊历史进程的产物,是企业历史发展的“管理遗产”。最后,企业能力演化的路径依赖性也受制于互补资产。互补资产是企业的专用性资产,是企业在建立已有能力时做出的不可还原性投资,仅与特定的产品、技术或经营方式联系时才具有价值。能力演化既可能提高也可能毁掉互补资产的价值,因此具有一定的风险性,若能力的调整损害互补资产的价值,则会提高沉没成本效应,从而减少了企业采纳变革的可能性。

2.企业能力动态演化的变异机制。企业能力动态演化的变异机制表现为能力的创新性。随着信息技术和经济全球化发展,企业外部环境日趋动态复杂,快速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消费者需求的个性化和多变化决定了企业固有能力会受到厨期越来越短的挑战,企业要获得持续的发展,其能力必须以创新为回应,在充分搜寻的基础上,整合、发展以及重新配置组织内、外部资源以适应迅速变动的环境。

企业能力的创新既有目的性的努力也有随机性的偶然结果。当社会、经济及技术和市场环境发生急剧变化时,企业的原有能力会表现出不适,此时,组织特别是在管理层人力资本(企业家)的主导作用下有意识的在已知技术中搜寻与自身已有资源、能力最匹配的能力技术因素或者实验性的创造一些新的原来不存在的技术(创新)而产生变异,这种实验性的过程就是组织学习机制。组织有目的学习是能力创新最根本的手段。能力是知识的集合,学习使得企业能力在知识的内在化、外在化、合并化和社会化过程中不断更新。Zoll,Winter从经验积累、知识表述和知识编码三个相互衔接的活动提出能力创新的循环过程。

但知识中的隐性部分尤其经验中形成的默会知识,在实践中的转化传递并不是一个完全的复制过程,会因为授受对象个体素质的差异,或者环境偶尔因素的影响等原因而会发生一些随机改变,并未完全与预计的结果吻合,因此创新的结果会是多样的。组织的有目的搜寻和创新并不是完全分离的,而是相互交叉进行的,创新并非无中生有,它是以原有能力为基础的,是组织学习和搜寻达到一定程度的结果,反映了能力演化中遗传机制与变异机制的有效结合。

3.企业能力动态演化的选择机制。企业能力动态演化的选择机制表现为能力最终的市场价值。能力变异后多样的结果能否生存下去,要取决于环境的选择作用,市场环境是企业进化的选择主体,新的能力只有在市场中为企业带来经济和社会价值,才能被市场所选择,被企业接纳而固定下来,市场的选择决定着企业的成长界限。能力的主要识别特征之一就是其用户价值性,随着环境的变迁,市场价值观呈现出多变复杂的趋势,给企业能力的演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Helfat,Petera{指出这种市场价值观的改变在不断增加企业能力演化结果的选择事件,选择事件给能力带来威胁或机会,会产生能力的分支现象,呈现退出、衰减、重组以及更新等状态,最终趋向两种结果即能力的衰亡与更新。综合以上分析,企业能力动态演化机制如图2所示。

企业成长的过程就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中形成、释放和演变其自身能力的过程。企业已有的知识储存解释企业现有的能力,并在竞争过程中搜寻新的知识来决定企业能力的发展,企业能力是动态的演化过程,永远处于发展和搜寻的过程之中,随时间的变化而演变,演变结果最终取决于市场的选择。能力本身是一个抽象的复杂理论概念,通过对能力知识本质及其演化机制的分析,不仅有助于实践中能更加清晰地界定和运用企业能力,而且能够在指导企业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主动、实时引入变革对已有能力进行创造性的调整。

猜你喜欢

本质
思辨,让学习触及数学本质
比大小,想背景,悟本质
关注本质 为理解而教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漫画
作为一种文化的校庆:本质、功能及其发挥
追本求“圆”剖析本质
对求极限本质的探讨
模型类比 突出本质 思维自然
巧制“鸡尾酒”,透过现象看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