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响应面法优化毛竹笋笋头中β-谷甾醇提取工艺的研究

2012-10-25林丽静吕国提李积华朱德明朱冰清陈宣年

食品工业科技 2012年22期
关键词:谷甾醇竹笋乙醇

林丽静,吕国提,2,李积华,*,朱德明,朱冰清,2,陈宣年

(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广东湛江 524001;

2.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湖北武汉 430070;

3.闽西丰农食品有限公司,福建龙岩 364204)

响应面法优化毛竹笋笋头中β-谷甾醇提取工艺的研究

林丽静1,吕国提1,2,李积华1,*,朱德明1,朱冰清1,2,陈宣年3

(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广东湛江 524001;

2.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湖北武汉 430070;

3.闽西丰农食品有限公司,福建龙岩 364204)

采用响应面分析法研究了乙醇浓度、时间、温度和料液比对毛竹笋笋头中β-谷甾醇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β-谷甾醇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95%、提取时间20min、料液比15∶1、提取温度55℃,在此条件下,β-谷甾醇提取含量为365.52mg/100g。

笋头,β-谷甾醇,提取工艺,响应面分析

β-谷甾醇作为最常见的植物甾醇之一,其含量较高,广泛分布于植物油、种子、坚果、蔬菜和水果中,研究表明,β-谷甾醇具有重要的药理活性和生理功能,如降胆固醇,抗氧化,消炎,治疗乳腺癌、结肠癌和前列腺癌等,在医药、食品和化妆品等领域应用广泛[1-4]。毛竹笋笋头中含有一定量的β-谷甾醇,对其进行研究开发可以使废弃的笋头资源合理利用。β-谷甾醇一般采用皂化、结晶法从植物油脱臭馏出物中制得[3]。本实验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法对乙醇溶剂萃取过程中影响β-谷甾醇的关键因素(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乙醇浓度)进行分析,以β-谷甾醇得率为考察指标,探讨并验证其最佳提取工艺。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毛竹笋笋头干粉 闽西丰农食品有限公司;β-谷甾醇(≧97%)、乙醇 均为分析纯;甲醇 为色谱级。

LC-10A型高效液相色谱仪 岛津公司;AL204型电子天平 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电热恒温水浴锅 南通凯达实验仪器公司。

1.2 β-谷甾醇的提取工艺

毛竹笋笋头干粉→105℃烘干→加乙醇振荡提取→过滤→检测

1.3 β-谷甾醇的分析测定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标准曲线方程:Y= 4353978.17X-8836.6(R2=0.9998)。

β-谷甾醇提取含量(mg/100g)=[β-谷甾醇浓度(mg/m L)×体积(m L)]/原料质量(g)

1.4 响应面法实验设计

预实验结果显示,毛竹笋笋头中β-谷甾醇提取影响较显著的因素为: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温度。根据Box-Behnken的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原理,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曲面分析法,各因子编码值见表1。

表1 Box-Behnken实验设计因素和水平编码值表Table 1 Factors and levels of Box-Behnken

2 结果与分析

2.1 实验结果

Box-Behnken实验设计结果如表2所示,实验重复5次,用以估算实验误差。

表2 Box-Behnken实验设计与结果Table 2 Design and results of Box-Behnken experiment

2.2 模型的建立及其显著性检验

利用Design-Expert 8.0.5.0软件对表2实验数据进行多元回归拟合,得到毛竹笋头中β-谷甾醇提取含量对乙醇浓度(X1)、提取时间(X2)、料液比(X3)和提取温度(X4)的二次多项回归模型:

对模型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见表3,回归模型系数显著性检验结果见表4。

由表3可知,模型极显著(p<0.0001);失拟项p= 0.1484>0.05,不显著;复相关系数R2=0.9921,R2Adj= 0.9842,说明该模型与实际情况拟合度良好,实验误差较小,信噪比=12.341>4,说明用此模型可以得到足够强的响应信号。因此可以用此模型分析和预测β-谷甾醇提取工艺的结果。

由表4回归模型系数显著性检验结果可知,一次项X3极显著,X4非常显著,X1显著,X2不显著,二次项X12、X22、X32、X42均极显著。交互相除X2X4外均影响显著,对得率的影响依次为X3>X4>X1>X2,即料液比>提取温度>乙醇浓度>提取时间。

表3 回归模型方差分析Table 3 Analysis of regressionmodel

表4 回归模型系数的显著性检验结果Table 4 Results of the regressionmodel

2.3 β-谷甾醇提取工艺的响应面分析

根据回归模型做出的响应曲面见图1~图6。

图1显示了料液比15∶1,乙醇浓度90%时,提取温度与提取时间之间的交互作用对β-谷甾醇提取含量的影响。等高线的形状反映交互作用的强弱大小,圆形表示两因素的交互作用不显著,椭圆形表示交互作用显著[5]。由图1可知,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交互作用不显著。

图1 提取时间与提取温度交互作用对β-谷甾醇得率的影响Fig.1 Effect of extracting time and temperature on extraction results

图2 乙醇浓度与料液比交互作用对β-谷甾醇提取含量的影响Fig.2 Effect of ethanol concentration and ratio of liquid to solid on extraction results

图2显示了提取时间30min,提取温度55℃时乙醇浓度和料液比交互作用对β-谷甾醇提取含量的影响显著。随着料液比的增大,β-谷甾醇提取含量略增大后呈下降趋势,随着乙醇浓度的增大先显著增加而后下降。这可能是因为当料液比增加到一定程度时,β-谷甾醇和乙醇溶剂接触面达到饱和,乙醇溶剂富余而挥发掉,已经无助于提取[6]。二者交互作用非常显著(p=0.0012<0.01),乙醇浓度在87%~91%之间,料液比在12.5∶1~14.5∶1之间时,β-谷甾醇提取含量达到本次实验的最大值。

由图3可知,提取时间30m in,料液比15∶1时,乙醇浓度和提取温度的交互作用对β-谷甾醇提取含量影响极显著,随着提取温度的升高,β-谷甾醇提取含量呈现出先增加后显著下降的趋势。当温度达到一定程度时,随着乙醇浓度的增大呈现出缓慢增大而后显著降低趋势,这是因为温度较高时,高浓度的乙醇变成蒸气挥发掉,不利于β-谷甾醇的提取。

图3 乙醇浓度与提取温度交互作用对β-谷甾醇提取含量的影响Fig.3 Effectof ethanol concentration and temperature on extraction results

由图4可知,乙醇浓度90%,提取温度55℃时,提取时间和料液比交互作用对β-谷甾醇提取含量的影响极显著。随着提取时间的延长,提取含量呈现出缓慢增大再显著降低的趋势,当提取时间较短时,提取含量随着料液比的增大显著降低。提取时间在20~ 30m in,料液比在12.5∶1~14.5∶1之间时,实验过程中提取含量达到最大值[7]。

由图5可知,料液比15∶1,提取温度55℃时,乙醇浓度和提取时间的交互作用对β-谷甾醇提取含量的影响显著(p=0.0122<0.05)。乙醇浓度在89%~93%,提取时间在20~30m in之间时,β-谷甾醇得率可以到达最大值。

图4 提取时间与料液比交互作用对β-谷甾醇提取含量的影响Fig.4 Effectof extracting time and ratio of liquid to solid on extraction results

图5 乙醇浓度与提取时间交互作用对β-谷甾醇提取含量的影响Fig.5 Effectof ethanol concentration and extracting time on extraction results

图6 提取温度与料液比交互作用对β-谷甾醇提取含量的影响Fig.6 Effectof temperature and ratio of liquid to solid on extraction results

图6显示了在乙醇浓度为90%,提取时间为30m in时,提取温度和料液比的交互作用对β-谷甾醇得率的影响。由图6可知,它们的交互作用对提取含量的影响极显著(p=0.0008<0.001)。

2.4 提取条件优化

通过Design-Expert 8.0.5.0软件分析,得到毛竹笋笋头中β-谷甾醇提取的最佳工艺为:乙醇浓度95%,提取时间20m in,料液比15∶1,提取温度55℃。实际测得的平均提取含量为365.52mg/100g,与理论预测值相比,其相对误差<1.25%。因此,基于响应曲面法所得的优化提取工艺参数准确可靠,具有实用价值。

3 结论

3.1 基于实验设计软件Design-Expert 8.0.5.0,通过二次回归设计得到了β-谷甾醇提取含量与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和提取温度的回归模型,经检验证明该模型准确可靠,可以用来预测毛竹笋笋头中β-谷甾醇的提取含量。

3.2 利用模型的响应面,对影响β-谷甾醇提取含量的关键因素及其相互作用进行探讨,得到的最优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95%,提取时间20m in,料液比15∶1,提取温度55℃,在此条件下,β-谷甾醇提取含量为365.52mg/100g。

[1]陆伯益.竹笋中甾醇类化合物的研究-竹笋甾醇化学、工艺学及生物学功能[D].杭州:浙江大学,2007.

[2]李平安,谢碧霞,钟秋平,等.毛竹春笋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研究[J].食品科学,2008,28(5):97-98.

[3]韦继康.植物甾醇提取工艺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2.

[4]Sarangthem K,Singh T N,Thongam W.Transformation of fermented bamboo(Dendrocalamus hamiltonii) shoots into phytosterols by microorganisms[J].Journal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ysore,2003,40(6):622-625.

[5]杨文雄,高彦祥.响应面法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J].中国食品添加剂,2005(2):68-71.

[6]张燕飞,谷克仁,张海峰,等.从芝麻饼中提取木酚素工艺的响应面优化研究[J].粮油食品科技,2009,17(3):21-31.

[7]汪一红,胡纱纱,王承明,等.响应曲面法优化棉籽毛油中磷脂的分离工艺研究[J].粮油加工,2002(2):46-51.

Study on optim ization of solventextraction ofβ-sitosterol from Phyllostachys pubescens bamboo shoothead using response surface analysis

LIN Li-jing1,LV Guo-ti1,2,LIJi-hua1,*,ZHU De-m ing1,ZHU Bing-qing1,2,CHEN Xuan-nian3
(1.Agricultural Products Processing Research Institute,Chinese Academy of Tropical Agricultural Sciences,Zhanjiang 524001,China;
2.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Wuhan 430070,China;3.West Fujian Food Co.,Ltd.,Longyan 364204,China)

The cond itions inc luding the ethanol solution concentration,time,tem perature and solid-liquid ratio of β-sitosterol from Phyllostachys pubescens bamboo shoot head was stud ied by response surface analysis.The results showed the op timalextraction cond itions were 95%ethanol,extrac ting time 20m in,ratio of liquid to solid 15∶1,tem perature 55℃.Under this cond ition,the yield ofβ-sitosterolwas 365.52mg/100g.

bamboo shoot head;β-sitosterol;extraction technology;response surface analysis

TS221

B

1002-0306(2012)22-0269-04

2012-08-16 *通讯联系人

林丽静(1978-),男,博士,研究方向:天然产物化学。

农业部948项目(2012-Z10);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再建项目(2011FU125Z09)。

猜你喜欢

谷甾醇竹笋乙醇
乙醇和乙酸常见考点例忻
榆神50万吨煤基乙醇项目乙醇装置建设进展
竹笋
β-谷甾醇和豆甾醇对小鼠急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研究
竹笋
小竹笋的梦
β-谷甾醇在复杂体系中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挖竹笋
杨木发酵乙醇剩余物制备缓释肥料
白地霉不对称还原1-萘乙酮制备(S) -1-萘基-1-乙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