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模型化相机标定方法及测角误差研究*

2012-10-21李华晋林嘉睿邾继贵叶声华

传感技术学报 2012年10期
关键词:测角分度视场

李华晋,邹 剑,王 伟,林嘉睿,邾继贵,叶声华

(天津大学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072)

在产品存在复杂曲面的工程与工业生产行业,如汽车、飞机、船舶等,基于图像的视觉测量技术以其非接触式、操作简单、适应性强、工作环境要求低等特点,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装配和质量控制中。[1-3]相机标定是视觉测量的关键技术和步骤,目前已产生了很多种标定方法,如传统标定方法、自标定方法、主动视觉标定方法等。[4]这些方法均建立了畸变模型或补偿畸变的成像模型,解算相机主距(f)、主点(Cx,Cy)等模型参数,例如传统方法的经典代 表:DLT 方 法[5、6]、Tsai 方 法[7、8]、Weng 迭 代法[9]等。此类方法中,由于模型各参数间的相关性、非线性求解的不确定性、非模型化参数等因素的影响使模型补偿存在局限性,难以进一步提高精度以满足工业现场越来越高的要求。

非模型化相机标定抛弃了模型求解方式,对相机成像进行光学模拟标定,逐像元精密标定CCD全像面,建立视场角度-像面坐标映射表,实现高精度的畸变细化修正。此方法具有可补偿非模型化参数,无模型求解的不确定性问题等优点;但一维靶标的加工精度、图像处理精度、分度机构的精度等关键误差项会影响标定精度,故研究其误差分布特性,对此标定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标定原理

非模型化相机标定是获得分度映射表的过程,每对一个方向标定可以得到一个分度映射表,一般选择水平、竖直两个正交方向对相机进行两次标定,由于标定过程相同,本文仅研究水平方向。

根据垂线法,空间直线在一个视场方位成像为像面上的一条曲线。在某一方向上,直线以固定视场角间隔连续旋转,则在像面上的对应为一系列曲线,并将像面细分成连续的角度分度区域。使用多齿分度台带动相机转动,以相对运动的方式实现一维靶标在不同视场角下拍摄。如图1所示,多齿分度台带动相机,以固定分度角间隔精密旋转,每个视场拍摄一次靶标,处理图像提取靶标像点,即分度点坐标,与视场角一起存入分度映射表,经过对全像面的拍摄提取,从而实现对整个像面的标定。

图1 相机标定装置原理图

像面的细分过程如图2所示,分度点随视场角沿u方向增加,逐渐覆盖整个像面。每列分度点对应一个标定角度,像面被划分成多个分度块(分度块:在u、v方向上均相邻的4个分度点围成的像面区域),分度角度间隔和一维靶标点间隔分别决定了分度块u、v方向边长。在理想针孔成像模型下,u坐标值与视场角度值一一对应,像点u坐标直接代表视场角度。实际上,成像畸变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使在同一视场方位成像的一列分度点以曲线,甚至锯齿线形排列,因此需要同时使用u、v坐标,按与像点临近的多个分度点插值解算角度值。

图2 像面细分过程

被测像点处于某个分度块之中,当分度角度间隔足够小时,便可使用线性插值算法,其仅会引入极微小的分度插值误差(0.000 1 pixel量级)。一般情况下,分度块是不规则的四边形,如图3所示,被测A点在1,2,3,4为顶点的分度块内,按照线性加权插值法,以u坐标为主要权重、v坐标为辅助权重插值,则A点的空间角度θA(uA,vA)见式(1):

式中:UA1为被测点A与分度点1间的u坐标间距,其他类同;VA1为被测点A与分度点1间的v坐标间距,其他类同;θ1为分度点1处的角度值;θE为分度角度间隔。

图3 角度插值算法

2 测角误差分析

分析标定过程,影响标定精度的关键因素有:一维靶标自身精度、分度机构性能、图像处理精度。他们共同作用于分度点坐标、分度间隔、被测点坐标,影响测角精度。各参数项如表1,其中分度点和被测像点坐标均是使用质心法[10-13]进行图像处理获得的,但前者作用于标定过程,而后者作用于测量过程。前者经过一次提取,存入分度映射表,在测量时每次读取固定不变,属于系统误差;后者直接影响测量结果,每次测量引入的误差值不同,属随机误差。

表1 影响测角结果的误差项

2.1 系统误差

设一维靶标上有N个靶点,空间标定角度值与像面上的分度列/线一一对应,分度列包含N个分度点,故标定角度值与分度点存在一对多的关系。一维靶标的理想情况是:N→∞,且靶标点沿严格的直线排列,那么此时的分度线一般是连续且光滑的曲线(因受成像畸变影响),定义为理想分度线。实际系统中,由于靶点直线度、图像处理精度等影响,分度线与理想分度线间存在偏差,影响着分度线左右以N个分度点为顶点的2N个分度块,在分度块内插值提取角度时引入测角误差。

如图4,分度角 θ1、θ2、θ3对应的分度点列的一种局部分布情况,O、P、Q、R是 θ2的锯齿形分度线的分度点拐点,虚线段l是理想分度线的一部分,阴影部分是实际分度线与理想分度线的偏差,PQ段两者重合。当被测点沿理想分度线轨迹l移动,则引入的误差项沿V方向分布曲线与分度线形状吻合,若被测点的v坐标保持不变,则引入的θd为定值。θd见式(2)。

图4 平滑度误差项的影响过程示意图

式中:x为分度线与理想分度线的偏差;f为相机的有效焦距。

为分析平滑度对测角误差的综合影响特性,以误差项极值θD作为引入误差项的评价标准,将平滑度a代入式(2),则θD:

系统的测角范围为±10°,若分度角间隔固定,则像面分度间隔f(tanθ3-tanθ2)变化不大,设为 2 pixel,θE为40″时,a-θD关系曲线如图 5。可见降低分度线平滑度可以线性降低引入的误差项极值,当直线度保持在0.2 pixel时,系统误差可降低到4″以下。由表1知,分度线平滑度的降低,可以通过提高靶点空间直线度、采用更精密的坐标提取方法实现。

图5 a-θD关系曲线

2.2 随机误差

测角的随机误差项有像点坐标提取误差和分度角间隔。像点坐标的提取是实现测量的基础及关键步骤,系统选用红外LED作为特征点,使用质心法提取像点中心坐标,提取误差服从正态分布,σuA=0.05 pixel、σvA=0.05 pixel,σθE=0.6″。

式(1)中参与计算的5个像点坐标中,只有被测像点坐标(uA,vA)引入的是随机误差项。按式(4)合成随机误差标准差,当 θE=40″时 σθ=1.60″[14-15]。

3 实验

为验证标定方法的可行性和关键误差研究的正确性,设计实验:按照标定装置布置实现,但仅打开一个红外LED代替整个一维靶标作为被测点,如图6,验证测角结果。实验设备有:FL2G-50S5M-C工业相机配合Schneider 23 mm镜头;一维靶标是29个红外LED靶点构成,标定距离3 m,以40″为分度间隔。在水平角-10°~10°内标定,u方向分布1 876个分度列,每一列有29个分度点。见图7,分度列间的分度角度间隔相同,但像素间距不同;分度列内各分度点像素间距不同。

图6 实验现场图

在-10°~10°范围内,以 0.5°间隔测角 3 个测回,获得240个共40个角度处的测量数据,使用往、返测回的平均值作为测角数据,每个测回的测角结果偏差体现了测角随机误差。

图7 像面分度点分布

但实验存在调整误差,如图8所示由于光心与转轴存在重合度偏差,即标定坐标系与验证坐标系不重合,偏心距R导致验证误差(θ'-θ0)随θ0呈三角函数分布,可通过将误差数据进行三角函数拟合去除。

图8 校准偏心模型

剔除校准误差后的水平角测角误差分布如图9。整体误差分布趋势如图10,出现的拐点对应图(4)中分度线的拐点,说明验证机构在与水平面成一定角度的平面内旋转,被测像点穿越了分度线的不同区间段,引入了平滑度系统误差项。将实验参数代入式(3)有:

图9 测角误差分布

图10是测角误差项中的θd分布,在±6″以内。测回间的数据偏差体现了随机误差项,如图11所示,随机误差分布在±4″以内,测角误差标准差为1.68″与2.2 节的理论值 σθ=1.60″基本吻合,测角不确定度为5.04″(99.73%的置信概率)。

图10 θd的分布

图11 随机误差分布

4 结论

本文首先介绍了非模型化相机标定方法的原理、标定过程、测角模型。其次,分析了关键系统误差-分度线平滑度的作用过程和分布特性;对随机误差项进行合成。最后,设计实验验证了测角结果及误差分析的正确性,得到了系统目前条件下,系统误差-平滑度误差项的分布特性(20″/pixel)及测角不确定度5.04″(99.73%的置信概率)。标定方法的误差分析,对标定参数的选取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系统误差在目前配置下是在±6″内分段线性分布,由于直接受一维靶标的靶点直线度影响,故可通过提高一维靶标的制造精度进一步提高标定精度,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1]张德海,梁晋,唐正宗,等.大型复杂曲面产品近景工业摄影测量系统开发[J].光电工程,2009,36(5):122-128.

[2]李小春,杜学飞,秦子建,等.模型机航空近景摄影测量系统的开发和应用[J].岩土力学,2009,30(2):318-322.

[3]杜歆,徐钢梅,朱云芳,等.一种基于单相机三维重建的简单方法[J].传感技术学报,2007,20(8):1917-1920.

[4]张丹.基于图像的模拟相机标定方法的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8.

[5]Abdel-Aziz Y I,Karara H M.Direct Linear Transformation from Comparator Coordinates into Object Space Coordinates[C]//ASP Symposium on Close-Range Photogrammetry,1971,1:1-18.

[6]Faugeras O D,Toscani G.The Calibration Problem for Stereo[C]//Proceedings of IEEE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1986,1:15-20.

[7]Tsai R,Lenz R K.A Technique for Full Autonomous and Efficient 3D Robotics Hand/Eye Calibration[J].IEEE Trans Robotics and Automation,1989,5(3):345-358.

[8]Tsai R.An Efficient and Accurate Camera Calibration Technique for 3D Machine Vision[C]//Proc IEEE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1986,1:364-374.

[9]Weng J Y,Cohen P,Hernion M.Camera Calibration with Distortion Model and Accuracy Evaluation[J].IEEE Trans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telligence,1992,14(10):965980.

[10]魏振忠,高明,张广军,等.一种光斑图像中心的亚像素提取方法[J].光电工程,2009,36(4):7-12.

[11]陈运锦,冯莹,魏立安,等,光斑质心亚像素定位误差的实验研究[J].光电工程,2010,37(2):80-84.

[12]杨君,张涛,宋靖雁,等.星点质心亚像元定位的高精度误差补偿法[J].光学精密工程,2010,18(4):1002-1010.

[13]Yang J,Zhang T,Shong J Y,et al.High Accuracy Error Compensation Algorithm Forstar Image Sub-Pixel Subdivision Location[J].Opt.Precision Eng.,2010,18(4):1002-1010

[14]朱晓辉,郭文佳,王向军.超大范围坐标测量系统的现场测试基准及其误差分析[J].传感技术学报,2005,18(2):265-268.

[15]费业泰.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79-93.

猜你喜欢

测角分度视场
制动主缸体斜孔加工夹具的设计应用
一种晶圆自动光学检测系统的混合路径规划算法
一种基于基准视场扩散拼接的全景图像投影方法
医用内窥镜矩形视场下入瞳视场角的测试方法研究
基于单天线波束扫描的解析测角方法
三齿盘定位分度工作台的设计研究
Optimization of Structure Layout for Three-FOV Star Sensors*
基于高精度测角的多面阵航测相机几何拼接
基于STM32F4的时栅数控分度转台控制系统设计
分布式MIMO雷达单脉冲测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