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砂仁的真伪鉴别

2012-10-20高宾郭淑珍赵丹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2年21期
关键词:先端砂仁椭圆形

◎高宾 郭淑珍 赵丹

▲阳春砂枝叶

▲砂仁药材

砂仁是热带和亚热带特有的一种植物,它的果实是中医常用的一味芳香性药材。多栽培或野生于海拔100~500m有一定蔽荫的山谷或溪流旁和土层深厚疏松、腐殖质丰富的地域。

砂仁在我国的药用历史悠久,据宋《本草图经》云:“缩砂密生南地,今惟岭南山泽间有之,苗茎似高良姜,高三四尺,叶青,长八九寸,阔半寸以来,三月四月开花在根下,五月六月成实,五七十枚作一穗,状似益智皮紧厚而皱如栗纹,外有刺黄赤色,皮间细子一团,八漏可四十余粒,如黍米大,微黑色,七八月采。”砂仁味辛,性温。具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之功效;常用于湿浊中阻,脘痞不饥,脾胃虚寒,呕吐泄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等症。

砂仁的原植物形态

阳春砂 多年生草本,株高1.2~2m。根茎圆柱形,匍匐于地面,节上具鞘状膜质鳞片。芽鲜红色,锥状。茎直立,圆柱形。叶无柄或近无柄;叶舌长2~3mm,棕红色或有时绿色;叶2 列,叶片狭长椭圆形或披针形,长15~40cm,宽2~5cm,先端尾尖,基部渐狭,全缘,两面无毛或有时下面有微毛。

花葶从根茎上抽出,长7~15cm;总花梗长3~10cm,被细柔毛;鳞片膜质,穗状花序椭圆形,总苞片膜质,长椭圆形,长约1.8cm,宽约0.6cm;苞片管状,白色,长约1.1cm,膜质,先端2 裂;花萼管状,白色,长约1.7cm,先端具三浅齿;花冠管细长,白色,长1.8~2.0cm;唇瓣圆匙形,白色,长宽1.6~2.0cm,中央部分稍加厚,呈现淡黄色或黄绿色,间有红色斑点,先端2浅裂;侧生退化雄蕊2,位于唇瓣的基部,呈乳头状突起;雄蕊长约1cm,花药长约6mm,药隔附属体3 裂,先端裂片半圆形,反卷,两侧裂片细小,花丝扁平,较花药略短,子房被白色柔毛。

蒴果椭圆形,长1.5~2cm,直径约1.5cm,具不分枝的软刺,棕红色。种子多数,聚成一团,有浓郁的香气。花期3~5 月,果期7~9 月。

绿壳砂仁本品变种与正种外部形态极相似,区别点是:本变种根茎先端的芽、叶舌多呈绿色,果实成熟时变为绿色。花期4~5 月,果期7~9 月。

海南砂仁与砂仁不同之处为:本种叶舌极长,长2~4.5cm。果具明显钝3 棱,果皮厚硬,被片状、分裂的软刺,极易识别。花期4~6 月,果期6~9 月。

砂仁的性状及采收加工

砂仁的采收一般于8月中、下旬进行。当果实表面颜色由红紫变为红褐色时,嚼之有浓烈辛辣味时采收。用小刀或剪刀剪下果穗,再进行焙干和晒干,两道工序分次进行,至干燥为止,除去杂质,置阴凉干燥处储藏。用时捣碎即可。本品以个大、仁饱满、气味浓者为佳。

阳春砂、绿壳砂 呈椭圆形或卵圆形,有不明显的三棱,长1.5~2cm,直径1~1.5cm。表面棕褐色,密生刺状突起,顶端有花被残基,基部常有果梗。果皮薄而软。种子集结成团,具三钝棱,中有白色隔膜,将种子团分成3 瓣,每瓣有种子5~26 粒。种子为不规则多面体,直径2~3mm;表面棕红色或暗褐色,有细皱纹,外被淡棕色膜质假种皮;质硬,胚乳灰白色。

海南砂呈长椭圆形或卵圆形,有明显的三棱,长1.5~2cm,直 径0.8~1.2cm。表面被片状、分枝的软刺,基部具果梗痕。果皮厚而硬。种子团较小,每瓣有种子3~24 粒;种子直径1.5~2mm。气味稍淡。

猜你喜欢

先端砂仁椭圆形
封面照片说明
钩藤花
阅读理解专练(四)
先端帽辅助在结肠镜操作中的应用分析
《红楼梦》中的人为何饭后喜嚼砂仁
西藏兰科一新纪录种
——长爪厚唇兰*
阳春春砂仁年产值超16亿元
怀孕没胃口,可用盐砂仁
蜜蜂
为什么有的人天生是卷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