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详说“关药”考察

2012-10-20李京生付万敏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2年21期
关键词:桔梗五味子中药材

◎李京生 付万敏

▲加工的红参

▲种植的人参

▲林下种植的细辛

说起“关药”,人们自然会想到产于东北的道地药材人参、鹿茸、北五味子、辽细辛、关龙胆、关升麻、关防风、桔梗、蛤蟆油等。过去这些药大部分是野生的,近些年来由于药用量大,资源逐渐短缺,部分中药早已进行了人工种植或养殖。九月中旬笔者到东北本溪地区考察了部分野生或种植“关药”的生产情况,现将了解到的情况汇总如下,以资与业内人士交流。

人参的性状及功效

东北是人参的主产区,人参种植基地也是笔者这次考察的重点之一。人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干燥根及根茎,多在秋季采挖,洗净经晒干或烘干可用。栽培的人参又称“园参”;播种在山林野生状态下自然生长的人参又称“林下参”,习称“籽海”。人参甘、微苦,平。归脾、肺、心经。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养血,安神益智。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气血亏虚,久病虚羸,惊悸失眠,阳痿宫冷。

人参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为喜阴的植物,适宜生长在山区针阔叶混交林下,阴坡或半阴坡。人参对于温度、湿度、光照、土壤要求比较严格。人参的栽培相关的资料均有记载,西晋末年就有人种植人参,吉林在400 多年前就已经成规模种植人参了,以后发展到辽宁。种植人参依靠种子繁殖,栽培时需搭设荫棚。森林腐殖土最适宜种参。人参需要种植6年才能采收和加工。人参的栽培品种主要有“大马牙”、“二马牙”、“长脖”“圆膀圆芦”等品种。“大马牙”生长快产量高、“二马牙”生长较快;“长脖”、“圆膀圆芦”生长慢产量低,但是根形好。过去种植人参需要毁林种参,对林业发展不利,现在政府对这方面已经严格控制。

园参主根呈纺锤形或圆柱形,长3~15cm,直径1~2cm。表面灰黄色,上部或全体有疏浅断续的粗横纹及明显的纵皱,下部有支根2~3 条,并着生多数细长的须根,须根上常有不明显的细小疣状突出。根茎(芦头)长1~4cm,直径0.3~1.5cm,多拘挛而弯曲,具不定根(艼)和稀疏的凹窝状茎痕(芦碗)。质较硬,断面淡黄白色,显粉性,形成层环纹棕黄色,皮部有黄棕色的点状树脂道及放射状裂隙。香气特异,味微苦、甘。

笔者在本溪一林下参种植基地了解到,国家对“伐林种参”批地限制,但不限制林下种植人参。有关方面规定林下参至少要生长20 年以上才能采挖。

“林下参”种植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以森林树木遮阴,既省去搭棚的费用,又保护了森林,将参地里除树木以外的其他植物拔掉,种植人参,达到年限后采挖。这种方法实际是“林下种植人参”。另一种“林下参”是将种子撒于山地让其自然生长,到规定时间(年限)采挖。另据相关人参专家说,“林下参”种植,一种叫“林下籽”,以人参种子直接播撒于山上,让其生长。另一种叫“林下扒”,将种植3 年的参苗移植到山上。

另据参农介绍,在人参生长过程中,有的人参也会出现“休眠”(不出地上部分)的现象。“休眠”后再恢复正常生长。

人参的加工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据当地人介绍,在东北的一些地方有专门的加工厂或加工户,每年秋季人参采挖后开始加工,成品销往全国各地或国外。但人参加工具有较强的季节性。过了加工季节厂房设备就会闲置。

细辛的性状及功效

细辛是常用的“关药”之一。为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汉城细辛的根及根茎。二种习称“辽细辛”。夏季果熟期或初秋采挖,除净地上部分和泥沙,阴干。细辛气味辛,温。归心、肺、肾经。具有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的功效。用于风寒感冒,头痛,牙痛,鼻塞流涕,鼻鼽,鼻渊,风湿痹痛,痰饮喘咳等症。上世纪药用辽细辛多为野生,现在野生资源已近枯竭,目前应用以栽培为主。辽细辛为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野生细辛多生长在阔混交林或阔叶林下、林缘、灌木丛及山沟背阴处腐殖质深厚而湿润的环境下。栽培品需要种植5~6 年才能采收。在种植基地看到在林下种植生长良好。

▲种植的五味子

▲种植的桔梗

▲野生的锦灯笼

药材常卷曲成团。根茎横生呈不规则圆柱状,具短分枝,长1~10cm,直径0.2~0.4cm;表面灰棕色,粗糙,有环形的节,节间长0.2~0.3cm,分枝顶端有碗状的茎痕。根细长,密生节上,长10~20cm,直径0.1cm;表面灰黄色,平滑或具纵皱纹;有须根及须根痕;质脆,易折断,断面平坦,黄白色或白色。气辛香,味辛辣、麻舌。

五味子的性状及功效

东北产的北五味子是道地药材之一 。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习称“北五味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摘,晒干或蒸后晒干,除去果梗及杂质。五味子酸、甘,温。归肺、心、肾经。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的功效。用于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悸失眠等症。五味子主产于黑龙江、辽宁、吉林,过去为野生,由于用量大,野生资源有限,前些年药材市场上五味子曾到达每公斤100 多元。近些年来东北地区大力发展五味子的种植,笔者在考察途中看到成片种植的五味子,有些已经采摘完毕,有些果实累累已经成熟。有些县五味子种植达到上万亩。

五味子除种子繁殖外,还可以用根茎繁殖、压条繁殖、扦插繁殖。移植后第二年即应搭架。可用水泥柱或角钢做立柱,用木杆或铁丝在立柱上部拉一横线,每个主蔓处立一竹杆或木杆,然后引藤上架,开始时捆绑固定,之后藤自然缠绕上架。五味子栽培4~5 年后大量结果,9~10 月果实呈紫红色时采摘。

五味子药材呈不规则的球形或扁球形,直径5~8mm。表面红色、紫红色或暗红色,皱缩,显油润;有的表面呈黑红色或出现“白霜”。果肉柔软,种子1~2 颗,肾形,表面棕黄色,有光泽,种皮薄而脆。果肉气微,味酸;种子破碎后,有香气,味辛、微苦。

桔梗的性状及功效

东北是桔梗的主产区之一。桔梗为桔梗科植物桔梗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须根,趁鲜剥去外皮,干燥。桔梗苦、辛,平。归肺经。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脓的功效。用于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咽痛音哑,肺痈吐脓等症。

桔梗喜阳光充足、凉爽湿润气候,以种子繁殖,需种植2 年才能收获。上世纪九十年代前,北京使用的桔梗主要为野生品,现在市场野生桔梗基本已见不到,均为栽培桔梗。药材呈圆柱形或略呈纺锤形,下部渐细,有的有分枝,略扭曲,长7~20cm,直径0.7~2cm。表面白色或淡黄白色,具纵扭皱沟,有的可见残留外皮及支根痕。顶端根茎多不明显。质脆,断面不平坦,形成层环棕色,皮部类白色,有裂隙,木部淡黄白色。气微,味微甜后苦。

桔梗既可以药用又可以食用,是朝鲜族喜爱的食品原料之一。在考察中,笔者发现每天凌晨在本溪火车站附近的农贸市场上都可见到有桔梗作为蔬菜出售。

在考察中,笔者还见到了一些野生的中药材,如益母草、锦灯笼、草乌、刺五加、鬼箭羽、豨签草、紫菀、仙鹤草、野菊花、朝鲜淫羊藿、绵马贯众等。

关于“关药”的几点思考

通过考察,大量种植的药材使人们对于中药材的生产既高兴又有些担忧,因中药材的价格受市场影响,某种中药材国内总产量少时价格会升高,而总产量高时会出现“卖药难”的情况,价格会降低,又会影响人们种植中药材的热情,此种情况近几十年来不断出现。如何使中药材生产可持续性发展值得有关方面重视。

我国是人参的主产地,据有关资料介绍中国人参的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70%左右,但产值仅占到世界人参交易额的30%;而韩国的高丽参产量30%不到,产值已接近70%。韩国高丽参的原材料也多是来自于中国。这是值得我们中药界人士思考的。应该借鉴韩国的经验,把人参加工和开发做好,创造“中国人参”名牌。

中药材的产地加工历来是中药材生产中的薄弱环节,在中药材主产地应发展规模化规范的中药材产地加工厂,以保证中药材的加工质量。

中药材的种植应提倡“绿色中药”,尽量不用或少用农药、化肥。同时还要注意种植环境,要远离污染源。在考察途中,笔者看到个别药材种植田旁边有工厂。另外,种植田还应该远离交通主干线,以避免汽车尾气的污染。

猜你喜欢

桔梗五味子中药材
桔梗皂苷D在抗肿瘤作用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中药材促农增收
宋四清:种植中药材 托起致富梦
HPLC-DAD法快速筛查五味子颗粒(糖浆)中南五味子代替五味子
桔梗及其种植技术
五味子醇甲提取纯化方法的研究进展
北五味子化学成分的研究
桔梗之真伪
——辨别味之苦甜
DNA提取4种中药材方法的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