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贸易融资产品中部分因素对表外加权风险资产的影响

2012-10-10陈剑峰

黑龙江科学 2012年1期
关键词:信用证资本贸易

陈剑峰,徐 鑫

(1.中国建设银行黑龙江总审计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01;2.黑龙江省科学院石油化学研究院信息中心,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2010年9月12日,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管理层会议在瑞士巴塞尔举行[2-3]。会议通过了加强银行体系资本要求的改革方案。这将与全球流动性标准一起成为金融危机后重要的金融改革举措,其成果将提交给今年11月二十国集团首尔峰会。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和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参加了会议。

根据改革方案,商业银行必须上调资本金比率,以加强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方案规定,截至2015年1月,全球各商业银行的一级资本充足率下限将从现行的4%上调至6%,由普通股构成“核心”的一级资本占银行风险加权资产的下限将从现行的2%提高至4.5%。此外,各家银行应设立“资本留存缓冲”,总额不得低于银行风险加权资产的2.5%,该规定将在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之间分阶段执行。

基于这些资本要求新标准,对银行资本充足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以填充股本形式的资本充足率调整困难较多,通过合理变动影响风险加权资产的因素调整资本充足率成为了极具操作性的选择。

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公式为:资本充足率=监管资本净额/加权风险资产。其中分子监管资本净额=核心资本+附属资本-资本扣减项,分母加权风险资产=信用风险加权资产+12.5×市场风险资本占用。分母中信用风险加权资产分为表内风险加权资产和表外风险加权资产,而表外加权风险资产=表外业务账面金额×表外业务信用转换系数×表外业务风险权重。

根据上述公式,可以看出表外加权风险资产作为资本充足率的分母组成部分,其涉及的产品中的影响因素将会对表外权风险资产本身的数额造成直接影响,对资本充足率的变化造成间接影响。本文仅就贸易融资产品的相关因素对表外加权风险资产的影响展开讨论。

根据表外加权风险资产项目的信用转换系数,涉及贸易融资内容的主要有一年期以内跟单信用证对应“与贸易相关的短期或有负债”--转换系数20%及一年期以上跟单信用证及海外代付对应“其他表外业务”--转换系数100%。

贸易融资产品的风险缓释措施构成、汇率变动、结构性贸易融资产品的推广及结算方式的转变等项因素均对其对应的表外加权风险资产项目形成直接的数值影响。下面我们将从这几个影响因素的分析中展示其影响的结果。

1 贸易融资产品的风险缓释措施构成对表外加权风险资产项目的影响

对表内外加权风险资产下面的风险缓释因素,中国银监会均提供了认可的风险权重进行对应。详见表1:

根据表1,如果贸易融资业务的风险缓释措施均为对应0%的抵质押物或保证,那么这些业务的金额将在表外加权风险资产对应下面中体现为0;同理,若贸易融资业务的风险缓释措施均为对应20%或50%的抵质押物或保证,那么这些业务的金额将在表外加权风险资产对应下面中体现为业务金额乘以20%或50%。

表1 风险权重对应表Table 1 Risk weights structure

我行要求A级以下(不含A级)客户办理信用证业务应交纳不低于20%的保证金,一般我们会要求客户按照保证金的下限缴存,以一般一年期以内的信用证业务为例,即这20%的保证金作为风险缓释措施对应的业务金额在“与贸易相关的短期或有负债”中体现的金额为0,另外的80%的信用证业务金额按照“表外加权风险资产=表外业务账面金额×表外业务信用转换系数×表外业务风险权重”计算,在“与贸易相关的短期或有负债”中体现的金额为业务金额的0.16。

从计算中我们不难看出业务的风险缓释因素的变现能力越强及信用状况越好,就会使表外加权风险资产的数值越小。

2 汇率变动对表外加权风险资产项目的影响

贸易融资业务的货币单位多为外币,在不同的业务系统中同一笔业务体现的货币单位也不同,由于系统间采用的汇率差异,本身已对表外加权风险资产项目的统计产生影响,另外由于统计时点汇率的变动,又造成了统计时点汇率计算差异。在不考虑风险缓释措施构成对表外加权风险资产项目的影响的前提下,汇率变动会对表外加权风险资产项目产生如下影响:

如果统计时点人民币兑外币汇率较实际业务发生时的汇率升高,以外币为单位计量的贸易融资业务体现的人民币金额就会比实际业务发生时小,按照对应风险权重及转换系数计算出的表外加权风险资产项目的数值就会偏小;反之,如果统计时点人民币兑外币汇率较实际业务发生时的汇率降低,以外币为单位计量的贸易融资业务体现的人民币金额就会比实际业务发生时大,按照对应风险权重及转换系数计算出的表外加权风险资产项目的数值就会偏大。

由此得出,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对表外加权风险资产项目的影响及其他变量的变动,汇率对表外加权风险资产产生反向影响。

3 结构性贸易融资产品的推广对表外加权风险资产项目的影响[4]

首先让我们理解结构性贸易融资的特点:通过利用传统贸易融资方式与现代融资方式,将整个国际贸易流程作为融资对象,通过组合搭配这些融资方式,使进出口商在承担适度风险的基础上获得全程的国际贸易融资服务,减少自身的资金占压。通俗地说即围绕进出口贸易链条各环节使用不同的贸易融资产品对客户进行融资。

如果客户选择信用证作为结算的主要方式,而在贸易的不同阶段在我行使用对应的贸易融资产品,即结构性贸易融资,根据表外加权风险资产项目仅对应跟单信用证及海外代付的特点,就会产生如下结果:虽然我行围绕同一个信用证办理了多个品种的贸易融资产品,但其中仅有信用证的金额与海外代付(如果客户办理该业务)的金额涉及表外加权风险资产项目的计算。因此,结构性贸易融资部仅对银行的贸易融资业务总量增长起到积极作用,同时,不会增加表外加权风险资产项目的数值。

4 结算方式的转变对表外加权风险资产项目的影响

信用证的结算方式逐渐被取代。随着社会经济秩序、交易秩序的完善,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互联网,它在整个贸易环节和市场的透明化方面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平台,使得交易成本不断降低,赊销贸易成为主导形式。银行在不断地摸索中也创造出了围绕汇款为基本结算方式的贸易融资产品,并利用各种手段化解其中的风险因素。所以信用证作为的支付工具所占的比例已不足20%,汇款逐渐成为主要的国际结算方式。而围绕汇款的贸易融资产品中仅有海外代付,这样就会使表外加权风险资产项目数值变小。

总上所述,以上各因素对表外加权风险资产项目的影响变动情况见表2:

表2 表外加权风险资产项目的影响变动情况表Table 2 Sheet risk-weighted assets fluctuation

除汇率因素为不可控因素外,其他三方面因素均可以在办理业务中考虑其对表外加权风险资产项目数值的影响,如推荐客户采用变现能力强或信用等级高的风险环视措施为业务进行担保,大力推广结构性贸易融资产品等均能使表外加权风险资产项目数值减少。如果能够成功分析影响表内、外加权风险资产数值的各类业务因素,将间接起到提高资本充足率的作用。但也不能片面地注重此类因素在减少加权风险资产数值中的作业;这些因素同时是把双刃剑,可能起到影响业务拓展或减少收入的副作用;如何把握这些因素对业务开展的影响需要管理者根据阶段性管理目标进行权衡,也需要同我行的长远发展战略结合;在推广新产品或进入新的业务领域时也需要考虑业务自身某些因素对加权风险资产产生的影响,做到细节与整体的平衡。

[1]伍莉霞.关于提高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思考[J].大众商务(下半月),2010,3∶18.

[2]李静思.我国上市银行资本充足率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0,3∶235-236.

[3]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统一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修订框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4]项卫星.王刚.论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技术的运用和推广[J].财经问题研究,2000,11∶60-65.

猜你喜欢

信用证资本贸易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远期远付信用证及其索汇操作
国内信用证转让风险控制
再现信用证溢短装之争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资本策局变
贸易统计
第一资本观
VR 资本之路
贸易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