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961—2010年雅安市气候变化趋势

2012-09-29

中低纬山地气象 2012年6期
关键词:雅安市雅安日照时数

房 伟

(四川省雅安市气象局,四川 雅安 625000)

1 引言

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典型的为10 a或更长)的气候变动。林学椿等研究近40 a我国的气候趋势指出,我国平均气温以0.04℃/10 a的倾向率上升,年降水量以每12.66 mm/10 a的速度减少[1]。因此,关注气候变化,对气候变化趋势的分析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雅安位于四川省西部,东邻川西平原,西接青藏高原,地处高原东南麓陡峭坡地边缘。独特的地理地形,造就了雅安市独特的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热、气温日较差小、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雨热同步、无霜期长、热量充足;春季回暖早、冬季霜雪少等[2]。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研究雅安气候的变化特点,对当地防灾减灾、经济发展、生态建设和应对气候变化都将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2 资料和方法

本文选用雅安市1961—2010年全市月气候资料(月降水、月平均气温、月日照时数),绘制变化趋势曲线和5 a移动平均曲线,运用最小二乘法得出变化趋势函数Y(t)=at+b,得出气候倾向率,分析变化特征。

3 结果与分析

3.1 气温变化特征

由统计可知,雅安市1961—2010年历年平均气温为16.2℃,历史最高出现在1969年,为18.2℃,最低出现在 1967年,为 15.4℃,相差 2.8℃。1961—1970年低于平均温度的有8 a,占80%,为相对冷期。1971—1980年、1994—2010年,正距平分别为80%和70%,为相对暖期。统计分析1961—2010年的气温资料,可知雅安市近50 a来气温增长率为0.05℃/10 a,其增长速率略高于全国平均0.04℃/10 a的增长率水平(见图1)。

图1 1961—2010年雅安市年气温变化

3.2 季气温

表1为雅安市各季节平均气温的气候倾向。由表1看出1961—2010年雅安市四季气温均呈上升趋势。春、夏季上升速率与全年接近。秋、冬季上升趋势较全年增长较快,约为全年的2倍,对年平均气温的上升贡献较大。

表1 雅安各季节平均气温变化的气候倾向率(℃/10 a)

3.3 降水变化特征

3.3.1 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 作为川西暴雨中心的雅安市,降水有明显的时空分布不均匀的特点。雅安市降水空间分布不均匀,降水主要集中在雅安的中部县、区,除宝兴、汉源、石棉多年平均降水量不足1 000 mm外;其余县、区均超过1 000 mm,其中雨城区最多,达到1 690.6 mm,天全县次之,为1 624.3 mm,名山县1 446.8 mm,位居第3。雅安市降水时间分布也不均匀,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占全年降水的比重超过80%(见表2)。

表2 雅安市各县、区不同季节降水量 (单位:mm)

3.3.2 降水量气候变化趋势 ①年降水变化特征。1961—2010年雅安市年平均降水量为1 270.9 mm,年降水量最多的在2001年,达到1 595.9 mm,历史最低值出现在1974年,降水量仅为958.4 mm,两者相差641.5 mm,为年降水量平均值的50.5%。年降水量大于平均值的有23 a,占46%;年降水量小于平均值的有27 a,占54%。图2是1961—2010年雅安市年降水变化曲线图。由此图可以看出1961—2010年雅安年降水量呈现出逐渐减少的趋势,通过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可知,降水量以11.65 mm/10 a的速率减少,略慢于全国12.66 mm/10 a。降水变化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1970年以前,正距平占70%,负距平占30%,此时段年降水相对较多,为相对丰水期;1971—1990年,正距平占45%,负距平占55%,降水开始呈减少趋势,但是此期间旱涝分布不均,出现最高正距平为238.9 mm,最大负距平为312.5 mm,相差达551.4 mm;1991—2010年之间,负距平占65%,正距平占35%,年降水相对偏少,为相对枯水期,此期间年降水量减少明显。

图2 1961—2010年雅安市年降水变化

表3 雅安市不同年代降水量统计特征 (单位:mm)

雅安市不同年代年降水量的统计值如表3。可以看出,就全市平均而言:各年代降水量变化幅度不大,都在1 200 mm左右。在季节上,降水集中在夏、秋两季,均超过全年的40%,春季次之,冬季最少。

②季降水变化特征。图3是1961—2010年雅安各季节降水量逐年变化曲线图。就季节降水量变化而言,春季降水量呈增加趋势,夏、秋、冬季呈减少趋势,夏季和秋季降水量气候倾向率分别达到-13.5 mm/10 a和 -15.7 mm/10 a(见表4),对年降水的减少贡献大。

表4 雅安市各季节降水量变化的气候倾向率(mm/10a)

3.4 日照变化特征

3.4.1 日照的时空分布特征 由统计发现:1961—2010年雅安市年均日照存在时空分布不均的特点。空间上,以南部二县(汉源、石棉)为最,分别达1 412.7 h和1 227.0 h,宝兴县最少为768.7 h,其余县区在900 h左右。时间上,夏季最多(319.8 h),占全年的31.7%,春、秋季相当,占全年的25%左右,冬季最少(186.3 h),占全年的18.4%。

图3 1961—2010年雅安市各季节降水量逐年变化

3.4.2 年日照 1961—2010年雅安市年均日照时数为1 010.2 h,年日照时数最多的在1962年,为1 299.5 h,历史最低值出现在1995年,仅为846.3 h,两者相差453.2 h。年日照时数大于平均值的有23 a,占46%;年日照时数小于平均值的有27 a,占54%。从1961—2010年雅安市年日照时数变化曲线(图略)可以看出,1961—2010年雅安市年日照时数呈现出逐渐减少的趋势,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为Y(t)= -2.886 3 x+1083.8,日照时数以28.86 h/10 a的速率减少。1961—2010年雅安市年日照时数变化大致可分为2个阶段,以1983年为界,之前为日照相对偏多时段,之后为相对偏少时段。

3.4.3 季日照 统计发现,雅安市春、秋、冬三季日照时数均在250 h左右,夏季为328.4 h,是全年日照最多的时段。雅安各季节日照时数均呈减少趋势,其中秋季的气候倾向率达到-12.1 h/10 a(见表5),对年日照时数的减少贡献最大。

表5 雅安市各季节日照时数变化的气候倾向率(h/10 a)

4 结语

①近50 a雅安市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上升速率达0.05℃/10 a,略高于全国。

②雅安市降水空间分布不均,降水主要集中在雅安的中部,降水时间分布也不均匀,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近50 a雅安市降水呈减少趋势,减少速率为11.65 mm/10 a,略低于全国水平。

③近50 a雅安市日照以南部二县最多(汉源1 412.7 h、石棉1 227.0 h),宝兴最少(768.7 h);夏季最多(319.8 h),占全年的 31.7%,冬季最少(186.3 h),占全年的18.4%。雅安各季节日照时数均呈减少趋势,其中秋季的气候倾向率达到-12.1/10 a,对年日照时数的减少贡献最大。

[1]林学椿.近四十年我国气候趋势[J].气象,1990,16(10):16-21.

[2]彭贵康,康宁,李志强,等.青藏高原东坡一座世界上最滋润的城市——雅安市生态旅游气候资源研究[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10,30(1):12 -20.

[3]朱乾根,林锦瑞,寿绍文.天气学原理和方法[M].北京:气象出版社,1981:315.

[4]包维民,盛艳姣,孙艳,等.1954—2009年桓仁地区气候变化特征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 369-18 371.

[5]刘导,肖达承.平远县近48年气候变化特征[J].广东水利水电,2010,12:47 -48.

[6]邱新法,张喜亮,曾燕,等.1961—2005年江苏省降水变化趋势[J].气象,2008,34(5):82-88.

猜你喜欢

雅安市雅安日照时数
福州市近70年日照变化趋势分析
战斗在抗震救灾前线的雅安媒体人
雅安市体育社会组织调查与分析*
西昌近60年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分析
四川省雅安市第四人民医院
1961~2020年曲麻莱县日照时数变化特征
杨兴品对雅安市地方志工作作出批示
1980年~2017年大冶市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分析
1971—2017年雅安市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雅安地震房屋倒损情况遥感影像解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