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钢箱梁桥抗倾覆稳定性分析

2012-09-25谭伟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2年4期
关键词:中墩观澜成桥

谭伟

(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029)

0 引言

钢箱梁桥具有抗扭刚度大、受力性能好、结构自重轻、加工方便、施工期短等优点,在城市高架桥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尤其在跨线等特殊场合下应用非常方便。

在城市高架桥桥下部结构设计时,为减少占用桥下空间、增加视野和桥形美观,桥墩往往采用独柱支承方式。这种形式的钢箱梁桥受力状态较为复杂,对横向抗倾覆稳定非常不利。

本文以深圳市宝安区观澜民和路(观澜大道—观光路)市政工程第三标段连续钢箱梁为例,对其横向抗倾覆稳定性进行分析。综合结果,提出对此类桥结构设计的建议。

1 工程实例

1.1 工程概况

深圳市宝安区观澜民和路市政工程第三标段全桥共七联,分左、右两幅。该工程实例为右幅第6联连续钢箱梁,跨径为(33.5+40+26.5)m,位于半径800 m的圆曲线上。该桥跨越观光路,中墩为单支座独柱支承,两端为盖梁加双柱墩,盖梁上设双支座,支座间距为6 m。

1.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本文采用Midas建立连续钢箱梁的有限元模型,如图1所示。箱梁顶宽12.5 m,箱梁底宽8.5 m,中心梁高1.6 m,如图2所示。上部结构共离散为49个节点,48个单元,单元最大长度为2 m。

连续钢箱梁桥荷载取值如下:主梁自重由程序自动计算,考虑到模型中未包含横隔板等构件重量,自重系数取1.15;二期恒载包括防撞护栏与桥面铺装,以均布荷载计入;汽车荷载为公路I级,3车道,利用Midas的车道偏载功能考虑1~3车道的偏载情况,取最不利的情况;温度作用包括整体升、降温与梯度温度,参照规范选取;支座沉降考虑各墩不均匀沉降1 cm。

图1 连续钢箱梁计算模型

图2 钢箱梁标准横断面图(单位:cm)

1.3 计算结果

为了防止桥梁的横向倾覆,设计中采用保证每一个支座都不出现负反力,即均不脱空的方式来进行控制。

用Midas进行建模计算,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使结构出现最大负反力的原因为汽车的偏载。如图3所示。

图3 汽车偏载最大负反力图

选取结构的两种典型工况进行分析:

工况一:自重+二期恒载+汽车偏载最不利+支座沉降最不利;

工况二:自重+二期恒载+汽车偏载最不利+支座沉降最不利+整体升温+梯度降温。

两种工况下,结构的最大负反力如图4~5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钢箱梁桥在成桥状态各种荷载组合下,端支座会出现负反力,即原设计存在横向倾覆问题。

图4 工况一最大负反力图

图5 工况二最大负反力图

2 结果分析

当中墩支座不变,盖梁上的支座间距由6m变为6.8 m、7.2 m时,结构在工况三下的支座反力如表1所列。

表1 端支座间距变化时,结构反力表(单位:kN)

从表1可以看出,端支座的间距越大,钢箱梁桥在成桥状态下的负反力值越小,结构的横向抗倾覆稳定性越好。

当端支座不变,中墩由单支座变为双支座时(支座间距也为6 m),结构在工况三下的支座反力如表2所列。

从表2可以看出,中墩设置双支座以后,钢箱梁桥在成桥状态下不出现负反力,有利于结构的横向稳定。

表2 中墩变为双支座时,结构反力表(单位:kN)

当所有支座不变,在钢箱梁两端5 m的范围内灌注一半梁高的混凝土时,结构在工况三下的支座反力如表3所列。

表3 两端混凝土压重时,结构反力表(单位:kN)

从表3可以看出,在设置一定的混凝土压重的情况下,钢箱梁桥在成桥状态下不出现负反力,结构的横向抗倾覆稳定性比原设计情况好。

以上三种方法如根据具体情况结合使用,也可以达到使结构不出现负反力,且优化设计目的。

3 结论

(1)深圳市宝安区观澜民和路市政工程第三标段钢箱梁桥存在倾覆问题,应根据实际情况修改原设计,提高结构的横向稳定性。

(2)对于连续钢箱梁桥,其横向倾覆稳定性与其是否位于平曲线上、梁端的支座间距、中墩是否单点支承、结构是否压重等因素有关。建议以后在设计此类型桥梁时应谨慎考虑以上因素。

[1]袁摄桢,戴公连,吴建武.单柱宽幅连续梁桥横向倾覆稳定性探讨 [J].中外建筑,2008,(7):154-157.

[2]梁峰.三跨独柱连续梁桥抗倾覆能力研究 [J].公路,2009,10(10):40-43.

[3]武宏晓.连续独柱墩桥梁抗倾覆安全评价及加固设计方案[J].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0,(4):88-90.

猜你喜欢

中墩观澜成桥
三塔四跨钢-混凝土结合梁悬索桥成桥荷载试验研究
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观澜文学社
湿地观澜
浅议钢箱梁T构转体桥中墩施工技术
混合梁斜拉桥不同索力优化方案的成桥状态分析
图们市石头河水库溢洪道设计
清河水库第二泄洪洞进口闸中墩体型优化研究
自锚式悬索桥合理成桥状态及受力特性研究
水闸中墩网模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混合梁斜拉桥合理成桥状态确定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