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扶贫难题

2012-09-22蔡理让陕西省人民政府研究室副主任

西部大开发 2012年3期
关键词:难题农产品资金

◎ 蔡理让 陕西省人民政府研究室副主任

扶贫难题

◎ 蔡理让 陕西省人民政府研究室副主任

一 扶贫移民搬迁难题

一是搬迁土地难寻。以陕西陕南为例,人均耕地少,连片的耕地更少,落实扶贫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难度较大,为移民调剂耕地更加困难。二是资金需求量大,缺口明显,部分贫困群众无力搬迁。三是搬迁户达到“稳得住、能致富、过得好”的目标难度较大。

在这方面,应该从实行差异化补助,统筹协调整合资金,实行逐级分批、梯次推进的移民搬迁方式来解决问题。

二 加大扶持力度难题

一是财政支农资金依然偏低。从调查情况看,大部分市县财政涉农投入规模是增加的,但有些地方,增长的幅度低于财政增长的幅度,在个别地方甚至出现和上年持平的现象。二是目前对粮食直补、种子补贴以及对农机具等涉农产品的补贴范围虽然不断扩大,但从实际情况看,还有些产业亦应纳入补贴范围。三是由于受中、省政府部门各自项目计划、下达渠道,以及项目检查验收规范标准和要求不同的制约,项目整合难到位、资金捆绑难落实的问题依然存在。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在全面落实财政支农资金稳步增长制度、着力整合支农资金、进一步扩大涉农产品财政资金补贴面、适度提高涉农产品财政资金补贴标准、建立独具特色的涉农产业发展专项基金等方面下点工夫。

三 农业产业化及龙头企业发展难题

一是一些贫困县区至今仍未培育出一两个特色鲜明、具有一定竞争能力的农业主导产业,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普遍较低,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很难谈起。二是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水平低,带动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基地建设和农民增收的能力非常有限。三是一些地方虽已形成了区域性农产品交易批发市场,但连接和带动农产品基地建设的能力依然不足,尤其与城市市场连接的渠道不够畅通,致使一些农产品难以进入大中城市,农产品卖难问题时有发生。

解决这些问题,可采取贫困区域的县区与其他县区有差别的扶持政策,推广以创新服务方式为核心的“长安土地托管模式”,可降低省级贫困县区农民专业合作社认定标准,完善市场流通体系,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

四 创新农村金融体制破解融资难题

一是目前城乡金融资源配置存在较大差别,农村金融网点严重不足,涉农贷款比例过低,加之农村抵押担保机制不健全,使得农村金融难以有效满足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二是农村互助合作组织的资金规模较小、贷款周期太短,难以解决农业产业及涉农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也不能很好解决农业生产以及农时对资金的黄金需求期。三是农村资金外流现象依然严重。以陕西为例:2010年,全省县域商业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贷款只占存款总量的35.3%,而且大部分贷款没有投放到农业农村发展上。2011年1-7月,农行和邮政储蓄银行贷款仅占全省小额到户扶贫贴息贷款总额的29.92%。

对于这些突出矛盾,可加大对农民互助资金协会的扶持和引导力度,做大规模,规范运作,发挥应有作用。借鉴陕西省高陵县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做法,协商县域金融机构,允许农民土地、住宅、大型机械器具、中小企业厂房及设备等进行抵押贷款。

五 提升农民素质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的难题

一是农民文化素质依然偏低,基本技能水平不高。目前留守农村承担发展农业生产的群体主要是妇女、未成年人和老人,其文化程度相对较低,思想观念适应性差,远不能满足农业现代化的需要。而外出务工的农民,从事技能性岗位的人员偏少,多集中在劳动强度大、待遇低、又脏又累这一环境的工作岗位,既制约了农民工工资增长,又限制了其发展空间。二是农业科技服务能力依然不强。基层农技部门经费短缺,“有钱养兵,无钱打仗”的状况仍没有大的改变。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农业示范园区的实用技术人才最为紧缺。三是农民培训机构分散,资金流通成本加大,培训资源难以整合,效益不佳。

解决的办法,一是整合培训资源,凡是由财政资金举办的各类培训应统筹安排,避免重复低效和浪费。二是积极推广陕西的“大荔模式”,解决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三是建立健全省市县各级农业科技专家团队面向基层、面向示范户、面向生产者的长效工作机制。四是有重点地扶持贫困县区建设农业园区。

猜你喜欢

难题农产品资金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狗之难题
难题大作战
巧解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