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势与机遇齐聚

2012-09-22本刊编辑部

西部大开发 2012年3期
关键词:苹果发展

优势与机遇齐聚

未来5年,在陕西省县域经济综合排名努力再前进5位,进入25强,是新一届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带领17.3万长武人民发展县域经济的心愿。

“2006年,长武县在陕西省县域经济综合排名中处于中下游位置——第65位,在咸阳市各县经济总量排行中,多年一直在末位徘徊。”在长武担任县委书记近六年的李晓静对本刊记者说,“近年来,长武县充分发挥资源、产业、区位等优势,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不断提升综合实力,在全省县域经济综合排名中,由2006年的65位跃升至2010年的30位,五年时间前移了35个位次。”长武,一个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山区贫困小县,在短短几年时间,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

长武县昭仁镇灵凤村新居

能源矿产资源丰富发展工业潜力巨大

长武历史悠久,是古人类发祥地之一。长武位于关中西部陕甘交界处,属西北黄土高原沟壑区,地貌复杂,支离破碎,沟壑纵横,梁峁起伏,塬高沟深坡陡,春季少雨,夏季多伏旱、冰雹、干旱等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危害较大,受地形、气候等因素影响,传统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高、产业化水平较低。

但是,自然条件相对恶劣的长武境内,地下却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长武的煤炭资源丰富,蕴藏量大,开发利用潜在价值巨大”。李书记向本刊记者介绍道:“长武地处陕西省第二大能源基地彬长煤田腹地,境内探明煤炭储量57亿吨,占彬长矿区煤炭储量的53%,煤质优良,结构简单,特低硫、低磷,中高发热量,为良好的动力、气化及生活用煤,煤炭资源开发优势明显,潜力巨大。”同时,长武地下还蕴藏着丰富的煤层气和石油。石油资源正处在勘察阶段,已探明储量2.6亿吨。

据记者了解,近年来,长武县依托资源优势,按照“大产业支撑、大项目带动、园区化承载、集群化发展”的思路,大力实施“工业主导”战略,深入推进煤炭资源开发,加快“三个转化”步伐,着力构建煤炭奠基、多元发展的能化工业格局,先后引进了中国大唐集团、陕西煤化集团、山东淄矿集团、河南平煤集团、陕西煤化能源公司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来长武投资兴业,实施了大唐电厂、100万吨煤基二甲醚、高家堡煤矿、孟村煤矿、杨家坪煤矿、矿区生产服务中心等一批能化项目,初步形成了以煤电煤化产业为主体、配套产业梯次跟进的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2006年长武亭南煤矿正式投产运营,该煤矿是长武县建成的第一家现代化企业,结束了该县“有煤无矿”的历史。截至2011年底,亭南煤矿已累计生产原煤1346万吨,产值超过50亿元;大唐彬长发电厂一期建成发电,拉开了该县煤炭资源转化利用的序幕,2011年,大唐彬长发电厂发电67亿度,实现产值19.58亿元。

长武县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化工业的迅猛发展,加快了新型工业化进程,带动了长武电力、水利、建筑、交通及第三产业的发展,对长武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挥了重要作用。

黑河大桥

地处苹果优生区 农民创收渠道宽

长武海拔较高、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空气污染小、生态环境好,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是世界最佳苹果优生区之一,所产苹果具有色泽艳丽、蜡质层厚、风味浓郁等特点。长武县果业服务中心张治平副主任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长武县是以苹果生产为特色的农业经济县,也是陕西省优质苹果基地县,是国家苹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具有‘中国苹果之乡’美称”。目前,苹果已成为长武规模最大、发展最快、效益最好和前景广阔的农业主导产业,长武苹果不但销往北京、上海、武汉、广州、南宁等市场,还远销马来西亚、越南、新加坡、俄罗斯、以及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苹果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

据张治平介绍,近年来,长武积极实施优果工程,大力推广“减密度、有机肥、果园种草、强拉枝”和“灯、板、带”等病虫害防治新技术,扎实推进“果、畜、沼、草”生态果园建设技术,提高果品质量,优化果品结构。2011年,该县苹果面积已发展到25万亩,产量达到26万吨,实现产值8.2亿元,果业已成为长武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目前,已认证无公害果品基地5万亩,绿色果品基地10万亩,有机果品基地2280亩,建成省级示范园12个、市级示范园9个、县级示范园300个。连续四年,长武县果园管理被咸阳市政府授予一等奖。

本刊记者在长武看到,长武县在做优苹果产业发展的同时,还带动了加工、贮藏、营销等配套产业的发展。目前,已建成万吨果汁厂1个,果品分选线6条,规模以上气调库、冷藏库12个(贮量8.2万吨),果品套袋厂、发泡网厂10家,营销龙头企业15个,各类果行、中介组织325家,果农协会等经济合作组织15个,涌现出了惠远、中盛等一批市级产业化龙头企业,初步形成了生产有基地、加工有企业、营销有组织、流通有市场、出口有渠道的多元化经营格局。

为了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的主导产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长武县决定依托丰富的荒坡台田资源,在发展杂果经济林上寻求突破口。2009年,该县县委、县政府作出了利用10年时间建成30万亩优质核桃基地的决策,力争把小杂果做成大产业,使核桃产业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又一支柱产业。本刊记者了解到,该县目前已栽植核桃9万亩,建成千亩以上示范园12个。

长武城市建设

区位优势明显 交通日益便捷

长武位于关中西部秦陇交界处,泾河中游南侧,自古为古豳国之地,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为三秦通往大西北的咽喉关隘,素有“三秦屏障”、“秦陇门户”之称,南、西、北三面分别与甘肃省的灵台县、泾川县、宁县、正宁县接壤,东与彬县为邻,是陕西省的西大门。国家《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将长武列入三级城市集群,是连接天水、庆阳、平凉、宝鸡、咸阳的重要节点城市。

近年来,长武县按照“以路兴农,以路促工,以路活商,以路兴县”的主导思想,按照“提高等级,增加密度,形成网络,超常发展”的基本原则,抢抓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不断加大道路通达深度,增大公路硬化长度,提高等级公路密度,扩大受益人群广度,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快工程建设速度,全县“三纵两横一连环”的路网布局初步构建。2006年以来,该县累计投资4.5亿元,改造县乡道路240公里,新修通村公路570公里,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油路(水泥路)的目标。目前,长武全县公路总里程达到1431公里,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国省道为骨架、县乡公路为动脉、村庄交通道路为网络的公路体系。特别是2008年9月底福银(福州-银川)高速长武段建成通车,长武融入了“西安2小时经济圈”。同时,按照路通车通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通村客运,初步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辐射乡镇和行政村的城乡客运格局,基本满足了群众的出行需求。

发展机遇良好 后发优势彰显

今后五年,是长武跨越发展、快速崛起的关键时期,也是长武迎难而上,奋力赶超的攻坚时期,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推进,《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将长武列入了革命老区,《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将长武列入了14个三级城市范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将长武纳入了六盘山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项目县之列,这些都为长武争取项目、加快发展创造了难得机遇,长武发展机遇千载难逢,加快发展正当其时。

近年来,长武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全力推进招商引资,五年共签订招商引资合同项目28个,引进合同资金308.37亿元,落实到位资金169.57亿元,国电集团、华电集团、大唐集团、淄矿集团、平煤集团、陕煤集团等知名企业相继在长武投资兴业,为长武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猜你喜欢

苹果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第一个大苹果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收获苹果
拿苹果
图说协调发展
会说话的苹果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