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4~7周龄黑羽公番鸭代谢能和粗蛋白质需要量的研究

2012-09-20张建华蒋桂韬戴求仲王照群

动物营养学报 2012年12期
关键词:代谢能需要量粗蛋白质

张建华 蒋桂韬 戴求仲* 王照群 林 谦 张 旭

(1.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动物营养与饲养技术研究室,长沙 410131;2.湖南农业大学饲料安全与高效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长沙 410128;3.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桂林 541000)

黑羽番鸭是一种优良的瘦肉型肉鸭,因其肉质滑嫩、肉味鲜美而深受饲养者和消费者青睐。黑羽番鸭从1995年引种进入湖南,经过10多年的推广与示范,目前已逐渐为广大养殖户和消费者所接受,饲养量和饲养面积呈逐年增加趋势,在当地农民增收和畜牧业饲养结构调整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关于黑羽番鸭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遗传选育和疾病防治方面[1-4],对黑羽番鸭能量和蛋白质需要量目前研究很少,仅林上槐等[5]报道31~70日龄商品代黑羽番鸭饲粮适宜粗蛋白质需要量为18%;黑羽番鸭对能量的适宜需要量还没有相关研究报道。由于缺乏系统研究,目前黑羽番鸭还没有制定营养需要标准,饲粮的配合还只能参照白羽番鸭或NRC(1994)[6]鸭营养需要数据,因而难以避免品种差异带来的误差,易造成饲料资源浪费和养殖效益低下。为此,本试验以4~7周龄黑羽公番鸭作为试验动物,研究饲粮不同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对4~7周龄黑羽公番鸭生长性能、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沉积的影响,以确定4~7周龄黑羽公番鸭代谢能和粗蛋白质的需要量,为黑羽番鸭饲养标准制订提供参考数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饲养试验

1.1.1 试验动物与设计

选取健康、体重接近的21日龄黑羽公番鸭324羽,随机分为9个处理,每处理6个重复,每重复6只鸭。

1.1.2 试验饲粮与设计

试验饲粮参照台湾《番鸭营养需要标准》(1996)推荐量配制,采用3×3双因子试验设计,设3个代谢能水平(11.30、11.72、12.13 MJ/kg)和3个粗蛋白质水平(15%、17%、19%),以玉米、豆粕、次粉为主要原料配合而成,试验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试鸭采用颗粒料饲喂,颗粒料由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试验饲料厂生产。

1.1.3 饲养管理

试验在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试验鸭场进行,试鸭采用网上平养,饲养密度为5只/m2。全期自由饮水和采食,24 h光照;舍内自然通风,室温22℃,相对湿度(60±5)%。试验全期28 d。

1.2 代谢试验

采用内源指示剂法。于试验结束前2天,在每栏下放一集粪盘,并分别加入10%盐酸10 mL固氮,每天收粪2次(08:00和17:00),连续收粪2 d。粪样置于烘箱中,60℃下干燥至恒重,置室内回潮24 h,然后将其粉碎,过40目筛,制成风干样品用于能量和盐酸不溶灰分(AIA)的测定。

1.3 屠宰试验

在试验开始(21日龄)时,选取6只鸭屠宰,作为零对照。在试验期末(49日龄)时,结合称重,每重复选取1只体重接近平均体重的试鸭进行屠宰。采用颈椎错位法致死,去除消化道内容物后称重,立即-20℃冷冻,以免体液流失。取冷冻后的试鸭,用刀切碎后,放入烘箱中105℃下先灭菌15 min,然后70℃下干燥[7]。经充分回潮后称重、粉碎制成风干分析样用于水分、能量、粗蛋白质和粗脂肪的测定。

1.4 测定指标与方法

1.4.1 生产性能指标

虽然地方高校知识产权转化意识有一定程度提高,但整体保护意识仍然比较淡薄,科技成果产出与转化形成差距。很多地方高校对国内外知识产权的发展状况缺乏了解,对知识产权的相关法律也欠缺一定的学习。在专利进入市场过程中,科研工作者由于不是权利人而处于被动的地位,只作为具体研究人员进行技术的介绍、解释,而缺乏对技术的主动推广。高校管理部门由于缺乏专业知识而导致其技术推销能力不足,另一方面由于科技成果较多,加之技术中介机构的欠缺,转化也成为一个较长时间的低效率的过程。

于4、5、6、7周龄末的08:00对试鸭进行空腹称重。试验开始时准确记录各重复料桶重,试验期间准确记录各重复耗料量和试鸭死亡数,试验结束时称剩料和料桶重,计算各处理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及料重比(F/G)。

1.4.2 营养成分分析

饲粮和试鸭中常规养分测定参照张丽英[8]的方法,AIA测定参照 GB/T 23742—2009,饲粮、排泄物和试鸭总能采用全自动氧弹测热仪(国产)测定。

1.5 计算方法

1.5.1 活体成分

将测得的试鸭屠体各项指标折算为鲜样中的含量。

1.5.2 粗蛋白质和代谢能摄入量、沉积量及沉积率

以粗蛋白质为例,按以下公式计算粗蛋白质摄入量、沉积量及沉积率:

式中:T49为49日龄试鸭空体绝干重;C49为49日龄试鸭空体粗蛋白质含量;T21为21日龄试鸭空体绝干重;C21为21日龄试鸭空体粗蛋白质含量。

1.6 数据处理

结果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先用Excel 2003初步整理后,再用DPS 3.01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差异显著者采用Duncan氏法进行多重比较。

2 结果

2.1 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对4~7周龄黑羽公番鸭生产性能的影响

由表2可知,处理5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均最高,分别为2 265.67 g和59.31 g/d,但二者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处理4的平均日采食量最高,为186.49 g/d,分别比处理3和6高10.36%和11.68%(P<0.05)。处理4的料重比也最高,为3.20,比处理9高8.72%(P<0.05)。由效应分析可知:饲粮代谢能水平显著影响4~7周龄黑羽公番鸭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P<0.05),对末重和平均日增重则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代谢能与粗蛋白质水平间的互作对4~7周龄黑羽公番鸭末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

2.2 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对4~7周龄黑羽公番鸭活体成分的影响

由表3可知,处理8活体水分含量最高,为64.53%,比处理2高6.41%(P<0.05);处理1的活体粗蛋白质含量最高,为17.72%,分别比处理2和5高11.63%和11.90%(P<0.05);处理6的粗脂肪含量最高,为19.90%,分别比处理4和8高29.91%和29.71%(P<0.05);处理6的活体能量含量也最高,为11.31 MJ/kg,分别比处理4和8高15.41%和14.49%(P<0.05)。由效应分析可知:饲粮代谢能水平对黑羽公番鸭活体粗蛋白质含量影响显著(P<0.05),而对其活体水分、粗脂肪和能量含量则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其活体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和能量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代谢能与粗蛋白质水平间的互作对其活体水分和粗脂肪含量影响显著(P<0.05),对活体粗蛋白质和能量含量则无显著影响(P>0.05)。

表2 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对4~7周龄黑羽公番鸭生产性能的影响Table2 Effects of dietary metabolizable energy and crude protein levels on performance of black male Muscovy ducks aged from 4 to 7 weeks

2.3 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对4~7周龄黑羽公番鸭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沉积的影响

由表4可知,处理8的粗蛋白质摄入量最高,为 33.09 g,分别比处理 1、2、3、5 和 6 高 20.43%(P <0.01)、22.36%(P <0.01)、30.56%(P <0.01)、10.89%(P<0.05)和 16.58%(P<0.05)。处理1的粗蛋白质沉积量最高,为10.83 g,但与其他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处理1的粗蛋白质沉积率也最高,为39.42%,分别比处理2、4、5、6、7、8 和 9 高 15.65%(P <0.05)、21.59%(P <0.05)、23.88%(P <0.01)、18.27%(P <0.05)、33.64%(P <0.01)、26.28%(P <0.01)和28.80%(P<0.01)。处理1的代谢能摄入量最高,为2 114.19 kJ,但与其他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处理5的代谢能沉积量最高,为739.83 kJ,分别比处理 4、7和 8高 22.49%、20.43%和18.87%(P<0.05);处理5的代谢能沉积率也最高,为36.02%,分别比处理 1、2、3、4、7、8和 9 高12.98%(P <0.05)、12.49%(P <0.05)、16.45%(P <0.05)、25.81%(P <0.01)、13.50%(P <0.05)、18.33%(P <0.01)和16.87%(P<0.05)。由效应分析可知:饲粮代谢能水平对黑羽公番鸭粗蛋白质摄入量有显著影响(P<0.05);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其粗蛋白质摄入量和沉积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粗蛋白质沉积量、代谢能摄入量、代谢能沉积量和代谢能沉积率则无显著影响(P>0.05);代谢能与粗蛋白质水平间的互作对其代谢能沉积率有显著影响(P<0.05)。

2.4 4~7周龄黑羽公番鸭代谢能和粗蛋白质需要量

通过饲养试验,可求得各组每千克代谢体重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摄入量;结合屠宰试验结果,可以分别求得每千克代谢体重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沉积量,以摄入量为依变量(Y),对应沉积量为自变量(X),按Y=a+bx的数学模型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求出a和b值。回归分析结果分别为:

根据上述2式中的b值以及单位活重的净能和粗蛋白质含量计算出单位增重所需的增重代谢能和粗蛋白质,再结合上述2式中的维持代谢能和维持蛋白质需要,可以得出代谢能和粗蛋白质需要量计算公式分别为:

式中:W0.75为代谢体重;△W为平均日增重。

最后,结合饲养试验得出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及平均代谢体重,即可求出4~7周龄黑羽公番鸭代谢能和粗蛋白质需要量分别为11.71 MJ/kg和17.64%。

表3 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对4~7周龄黑羽公番鸭活体成分的影响Table3 Effects of dietary metabolizable energy and crude protein levels on body composition of black male Muscovy ducks aged from 4 to 7 weeks

3 讨论

3.1 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对黑羽公番鸭生产性能的影响

本试验发现,从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这3个衡量动物生产性能最为重要的指标的效应分析可以看出,均是代谢能大于粗蛋白质。结果与施寿荣[9]和张效先等[10]研究结果相似,表明黑羽公番鸭对饲粮代谢能水平变化的反应要比对粗蛋白质水平变化的反应明显,因此能量是影响生长期黑羽公番鸭生长的重要因素,蛋白质次之,适当降低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生长没有影响。本试验中,平均日采食量随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增加均呈下降趋势,且饲粮代谢能水平对平均日采食量影响显著。结果与施寿荣[9]和廖生荣[11]的研究结果相似,提示番鸭和其他家禽一样,具有“为能而食”的本能,当饲粮能量水平低时,番鸭可通过增加采食量获得维持和生长所需能量[12];而粗蛋白质方面,可能是由于蛋白质热增耗较高,机体内温度升高而引起的。本试验还反映出,料重比随饲粮代谢能水平的增加而下降,且低代谢能水平组显著高于中、高代谢能水平组。这与施寿荣[9]和廖生荣[11]的研究结果一致,表明番鸭采食低能量饲粮时,采食量增加,导致料重比的升高,提示适当提高饲粮的能量水平有利于降低料重比。

3.2 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对黑羽公番鸭活体成分及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沉积的影响

本试验结果表明,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黑羽公番鸭活体粗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影响,而饲粮代谢能水平对其影响显著,且低代谢能水平组显著高于中代谢能水平组。其可能原因是饲粮代谢能水平较低时,动物为满足其生长对能量的需要,提高了采食量,使粗蛋白质摄入量增加,进而粗蛋白质沉积量也相应增加,导致活体粗蛋白质含量增加。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对黑羽公番鸭活体水分、粗脂肪和能量含量均无显著影响,但总体表现为,随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增加,活体粗脂肪含量分别呈增加和下降趋势,且中、高营养水平组间差异均较大。该结果与宋素芳等[7]、Pesti等[13]和田亚东[14]的报道相似,可能是代谢能摄入量超过其需要量时,体内多余代谢能转化成脂肪贮存起来,使体脂含量增加;而粗蛋白质方面,由于蛋白质热增耗较高,蛋白质供给量高时,代谢能利用率就会下降,使体脂含量下降[12]。

本试验中,粗蛋白质摄入量与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呈极显著正相关;而粗蛋白质沉积率与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呈极显著负相关。该结果与施寿荣[9]和陈安国等[15]的研究结果相似,可能是试鸭采食较低粗蛋白质水平饲粮时,为满足其生长对蛋白质的需要,提高了对摄入蛋白质的利用率,因而粗蛋白质沉积率增加。

此外,从黑羽公番鸭活体成分及养分沉积指标的效应分析可以看出,代谢能与粗蛋白质水平间的互作对黑羽公番鸭活体水分、粗脂肪、能量含量和粗蛋白质沉积量及代谢能摄入量、沉积率的效应大于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且对试鸭活体水分、粗脂肪含量和代谢能沉积率的影响显著;对粗蛋白质沉积率的效应介于二者之间;对黑羽公番鸭活体粗蛋白质含量、粗蛋白质摄入量和代谢能沉积量的效应小于二者。上述结果提示代谢能与粗蛋白质水平间的互作比单一代谢能或粗蛋白质水平对黑羽公番鸭活体成分、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沉积的影响更大,因此在探讨黑羽公番鸭活体成分及养分沉积时应考虑代谢能与粗蛋白质水平间的互作。

3.3 黑羽公番鸭代谢能和粗蛋白质需要量

陶争荣等[16]和薛志成[17]研究报道,番鸭代谢能和粗蛋白质需要量分别为11.40~12.00 MJ/kg和17% ~19%(5~10周 龄)、12.14~12.35 MJ/kg和18% ~19%(4~6周龄)。本试验得到4~7周龄黑羽公番鸭代谢能和粗蛋白质需要量分别为11.71 MJ/kg和17.64%,与林上槐等[5]和王光瑛等[18]推荐的番鸭代谢能和粗蛋白质需要量水平相近,但与上述报道的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其原因可能与试验方法和试验动物有关,前者通过生长试验,以番鸭(公母混养)生长性能作为判断指标,得出代谢能和粗蛋白质需要量,比较粗放;而本研究以黑羽公番鸭作为试验动物,综合饲养试验、代谢试验和屠宰试验结果,先确定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沉积量,然后通过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到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质需要量计算公式,再计算出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质需要量,其代表黑羽公番鸭在屠宰前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饲养水平、活动及所遭受自然环境变化影响的综合结果,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4 结论

①4~7周龄黑羽公番鸭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随饲粮代谢能水平增加而显著降低;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均无显著影响。

②4~7周龄黑羽公番鸭粗蛋白质沉积率与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呈极显著负相关;代谢能与粗蛋白质水平间的互作对其活体成分、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沉积率的影响较之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更大。

③4~7周龄黑羽公番鸭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质需要量分别为11.71 MJ/kg和17.64%。

[1]林上槐,李海峰,阮美英,等.黑番鸭选育等级评分方程初探[J].中国畜禽种业,2009(7):121-126.

[2]林上槐,李海峰,黄东旭,等.黑番鸭与白番鸭杂交试验研究[J].水禽世界,2010(4):37-39.

[3]余彩云,余兆昌.黑番鸭规模化养殖中疾病防控的技术要点[J].福建畜牧兽医,2010,32(1):27-29.

[4]陈祥平.一例黑番鸭传染性浆膜炎并发球虫病的诊断[J].福建畜牧兽医,2011,33(6):75-76.

[5]林上槐,李海峰,阮美英,等.商品代黑番鸭饲粮适宜蛋白质水平的试验[J].饲料广角,2009(11):31-32.

[6]NRC.Nutrient requirements of poultry[S].Washington,D.C.:National Academy Press,1994.

[7]宋素芳,康相涛,田亚东,等.0~4周龄固始鸡能量和蛋白质需要量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3,36(8):976-980.

[8]张丽英.饲料分析与饲料质量检测技术[M].3版.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45-79.

[9]施寿荣.5~10周龄扬州鹅能量和蛋白质需要的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扬州:扬州大学,2007:15-32.

[10]张效先,张克英,丁雪梅,等.52~75日龄二郎山山地鸡饲粮适宜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的研究[J].动物营养学报,2010,22(5):1257-1264.

[11]廖生荣.公骡鸭代谢能、粗蛋白质和钙营养需要的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4:14-19.

[12]杨凤.动物营养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158-195.

[13]PESTI G M,FLETCHER D L.The response of male broiler chickens to diets with various protein and energy contents during the growing phase[J].British Poultry Science,1983(24):90-99.

[14]田亚东.固始鸡能量和蛋白质营养需要量的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02:20-33.

[15]陈安国,蒋兆江.不同饲粮蛋白质水平对绍鸭早期生长的影响[J].浙江农业大学学报,1992,18(4):59-73.

[16]陶争荣,卢立志,沈军达,等.番鸭的特性与饲养管理[J].中国家禽,2005,11(25):44.

[17]薛志成.法国番鸭饲养要点[J].农家科技,2006(1):22.

[18]王光瑛,李昂,王长康.番鸭养殖新技术[M].福州:福建科技出版社,1999:25-78.

猜你喜欢

代谢能需要量粗蛋白质
不同性别竹丝鸡育肥期饲粮粗蛋白质需要量研究
妊娠后期云南半细毛羊维持蛋白质需要量研究
不同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水平对1~4周龄泰和乌鸡( ♂ )╳隐性白羽肉鸡( ♀ )肉杂母鸡生长性能的影响研究
家禽能量代谢研究进展
禁食条件下代谢能水平对蛋鸡生产性能和产热的影响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生长猪生长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肉鸡铬需要量及其营养生理作用
吉林白鹅对不同日粮纤维的消化率及代谢能
黄颡鱼幼鱼的赖氨酸需要量
黄颡鱼幼鱼对饲料中维生素C的需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