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行为调查与分析

2012-09-18庞雨滨

大连大学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结果显示大学英语

庞雨滨

(大连大学 英语学院,辽宁 大连 116622)

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个环节。自主学习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西方教育领域关于终生学习和独立思考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语言学家提出了自主学习的概念。西方研究自主学习的主要代表人 Holec认为,自主学习就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负责的一种能力”,其中包括确立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等[1];Dickinson、Little、Nunan、Littlewood 随后都对自主学习概念进行了研究,或强调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能力,或认为自主学习是某种学习行为[2-5]。Benson和 Voller认为从技术角度来看是一种脱离教育框架和教师干预的语言学习行为、从心理的角度来看是一种学习者自我管理学习的能力[6]。国内学者程晓堂、余文森、华维芬、束定芳、和庞维国等学者也对自主学习概念做了界定[7-11]。90年代以后,国内学者在自主学习策略和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做了充分的研究,而调查分析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观念和学习行为模式[12]。国内外的研究均表明,自主学习是学习者的一种学习能力,学习者个体因素在学习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施以来,国内的学者也对大学英语现状做了很多调查和研究,汪小亚、赵洋、周燕通过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调查和访谈后发现英语自主学习状况普遍较差[13-14],分析影响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因素,学习的主动性、学习策略、学习能力,自我监控与评价等应当得到更多重视,学生需要采用科学有效的学习行为以提高学习效率。这种行为指的是个体对其从事的学习活动所进行的自我调节与控制行为,包括学习过程中确立学习目标,安排学习步骤,调节学习努力程度,选择学习方法,利用学习时间,检查与分析学习效果及采取补救措施等行为表现[15]。

1 研究方法

调查对象选择了大连大学、大连民族学院 2所学校进行问卷发放,年级的选择以大学一年级和大学二年级为主,大一和大二的学生正在进行大学英语自主学习,随机选取部分大三和大四学生发放问卷。问卷共发放360份,回收360份。被调查者文科占49%,理工医合计占51%。

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对问卷试题的编写提供了大量的可参考资源,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问卷不能深入调查的问题对大学英语教师、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的学生进行了访谈。并借工作之便,联系了几所实施了自主学习的学校的系统管理员,进行了访谈。问卷试题的编写参考庞维国对自主学习特征的界定,将调查问卷的维度划分为主动性、独立性、有效性三个方面,之后又细分为学习兴趣、自我监控、学习策略、自我调节、自我评价、自我总结等。问卷调查涵盖学生在自主学习前期准备过程中、自主学习进行过程中和自主学习结束后在主动性、独立性、有效性三个方面的表现,研究学生在大学英语自主学习中的学习行为现状如何?探究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因素是哪些?如何改进和优化学习行为,提高学习者内隐的思维过程和学习过程。

2 网络自主学习行为现状

2.1 自主学习的主动性

数据显示,学生对这一学习方式是比较认可的,对此感兴趣的学生占41%,持否定态度的人占22%。与传统的教学相比,39%的学生持肯定态度,28%的学生持否定态度。数据说明学生对这一新的学习方式持肯定态度的要远多于持否定态度的人。

在学习的准备过程中,调查显示,54%的学生是自己主动制定的学习计划,24%的学生是按教师要求制定的;53%的学生是自己主动制定的学习目标,27%的学生是按教师要求制定的。调查结果说明,学生在学习前的准备过程中,大部分同学的主动性比较高。

学习过程中主动性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61%)的学生能够积极思考问题;能主动提出问题的学生占15%,而不能主动提出问题的占48%;32%的学生能够主动想办法解决问题,而22%的学生不能做的不好,46%的学生做的一般。数据说明,在积极思考问题中,学生的主动性表现不错,而在问题解决的实践过程中,大部分同学表现一般。

在学习过程中是否能够主动调整学习方法的调查中,结果显示,总是能够及时调整的占14%,经常调整的占39%,有时调整的占39%,很少和从不调整的分别占7%和1%,调查结果说明,能够及时主动调整学习方法的比例很低,大部分同学有时能够调整,但有时也不主动去调整。

在于其他同学的沟通方面,总是能够积极与别人沟通的占 7%,经常沟通的占 25%,有时沟通的占40%,很少和从不沟通的占29%;能够为其他人提供帮助的占45%,有时会提供帮助的学生占 37%,很少提供或者不提供帮助的占 18%。调查结果说明,学生在互动和沟通方面的积极性不高。

学习过程结束后的主动性调查中,调查结果显示,只有33%的人能够经常分析、总结学习中出现的错误,大部分学生并不能随时总结自己的学习情况。在自我评价的调查中,26%的学生能够自己独立评价学习情况,17%的学生能够运用多种方法评价学习情况,调查结果说明在学习过程结束后,大部分同学的学习主动性有所下降。

2.2 自主学习的独立性

2.2.1 学习准备中的独立性

调查数据显示,29%的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之前已经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23%的学生没有学习目标。29%的学生在学习前有比较明确的学习计划,24%的学生很少有。数据显示,在学习目标和计划的方面,大部分同学做的一般,不能保证经常有计划、有目标的学习。即使有了学习计划,只有8%的学生总是按照计划来执行,28%的学生经常按照计划来执行。调查结果说明,学生的计划执行能力还比较弱,也说明制定的计划不能与实践操作紧密相连。

自主学习强调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情况来选择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来学习英语。调查结果显示,20%的学生每周进行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的时间在2个小时以内,43%的学生每周进行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的时间在2~4个小时之间,超过4小时的学生占37%。访谈中了解到,大部分学校要求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任务的时间都在2小时左右。学生学习的时间仅能完成布置的任务,在没有时间投入的情况下,自主学习的效果值得探讨,调查显示只有22%的学生对自己在时间规划方面的能力比较满意。调查结果说明,学生们在时间管理方面还需采取一些措施来改善。

2.2.2 学习过程中的独立性

调查数据显示,只有21%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计算机操作是熟练的。原有的英语水平也会影响自主学习计划的实施,调查结果显示,认为自己英语水平不错的占12%,一般的占53%,说明大部分同学原有的英语水平一般。调查中58%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能力一般,能力差的有25%,在众多学习能力中,规划学习能力和调整学习状态的能力都不高,都占15%。结果显示,大多数同学的学习能力需提高。

调查结果显示,一半以上的学生要完成作业或者是学习与课本相关的内容(表1),在学习资源的选择方面,学生选择学习新视野教学平台的占38%,与教学、教材相关的资源,占26%,而互动社区、电影资源和校外资源基本属于书本之外的内容,合计占34%。调查结果说明,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内容还是由教师指定的,尤其是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而根据个人情况选择的学习内容很少。

表1 网络学习英语的一般内容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在大学之前的生活中,传统的教学和学习方式占据主要位置,并没有专门的关于学习或者是自主学习方面的培训。调查结果显示,只有 8%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方法适合在网络环境下学习英语;25%的学生认为较好,49%的学生认为一般,还有18%的学生认为不适合。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现在的学习方法不能满足新的学习方式的需要。

为了适应新的学习方式,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方法是需要调整的。调查结果显示,有87%的学生尝试过,但是有效果的,只有30%。数据说明学生有调整学习方法的积极性,但是亟需科学的指导。

自我监控是指学生观察、审视和评价自己在网络自主学习过程中的行为是否有利于或者趋向于达到预期的目标[16]。学生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以维持和促进学习过程。调查结果显示,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总是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的占10%,经常反思的占29%,有时反思的占 46%,很少和从不反思的合计占 14%;33%的学生能够仔细分析习题中出现的错误,21%的学生几乎做不到,45%的学生有时能够分析。调查结果说明经常进行自我反思和总结的学生数多于不进行自我反思和总结的学生数,但是大部分学生并不能经常性地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和总结,在这一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2.2.3 学习过程结束后的独立性

评价方式是网络自主学习研究的热门话题,学生通过自我评价来获知自己现阶段的学习状况。调查结果显示,17%的学生能够综合多个对象的评价结果来得出自己学习情况的评价,自己、教师、同学评价的采用比例是26%、17%、12%。调查结果说明,大部分同学的评价方式还是以自我评价为主,其次是教师的评价和同学的评价,而比较可观的评价方式是综合多种评价手段的结果再评价,而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学生所占比例不高。

2.3 自主学习的有效性

调查结果显示,27%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效率挺高,17%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效率较低,56%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效率一般。调查结果说明,在网络环境下大部分同学的学习效率不高,这是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负面特征。环境因素干扰着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影响学习,学生认为环境因素对学习总是干扰的占 8%,经常干扰的占26%,有时干扰的占45%,很少和从不干扰的分别是 18%和 2%。在学习时发生经历不集中现象时,大部分学生选择浏览新闻或者娱乐信息。

学习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习效果的好坏,学习效果的好坏也会影响学习的主动性。调查结果显示,60%的学生认为有提高。

3 调查结果分析

在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对文献的研究中发现,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学习的有效性特征体现在学习兴趣、学习计划、学习目标、学习方法、自我调整能力和自我评价等方面,在学习准备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比较高,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因为某些因素的影响而有所偏差,这些影响因素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点:

3.1 学生的学习动机趋于工具型,主动性有待提高。

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学生的动机主要是为了完成作业获得平日学分,而不是因为对英语学习的浓厚兴趣,这种现象会导致消极、被动的学习效果。在实际观察中我们也发现了为了完成作业而抄袭的现象。

学生的动机根源于学生的主观经验,特别是和他们学习这门课程的意愿和学习活动以及学习的原因相联系。在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过程中,积极的情感因素对自主学习有促进和激励作用。教师可以通过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目标以及评价标准,帮助学生根据其学习的状况并制定详细、具体、科学的近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在实践过程中,根据实际的变化来调整学习的目标使其符合当时的学习情况实际。

自主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焦虑感和压抑感,学生要不断自我鼓励,培养学习韧性提高学习价值观,坚持不懈的去学习。教师也需要在指导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积极有效的归因观念。

3.2 学生的计算机和英语应用能力、信息素养制约着自主学习的进展。

计算机应用能力包括常见的计算机软件应用、网络浏览、数据搜索、问题处理等,不熟练的计算机操作会增加学习的时间消耗,影响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在观察中发现,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严重影响着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计算机应用水平的提高需要学生加强学习,互相交流。学习平台建设应该简单、易操作并且提供详细的操作指南。

信息素养是指利用信息处理工具和信息资源来解答问题的技术和能力。学生要具备的信息素养是能够正确认识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突出作用,能够确定自己的学习需求,确定获取信息的资源库,制定科学的检索方案,运用网络工具获取信息并将新信息与原有的知识体系进行融合。

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首先要重视信息意识的培养,增强他们捕捉、分析、判断和利用信息的自觉程度;让学生了解学习资源,熟悉各学习平台的作用和特点以及使用方法;学习平台建设应该设置科学的导航功能模块。

3.3 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性知识不足。

文秋芳认为在相同的学习条件下,能够影响学习成败的关键性因素就是学习策略,而学习者有意识地调整学习策略是取得成功的关键[17]。庞维国把自主学习策略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利用策略三类。认知策略是指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如何利用工具获取、选择、组织、应用信息和生成知识。包括访问资源网站、学习平台获取英语知识,在评测、练习、交互等环节中综合应用所获得的知识,在论坛、答疑等系统中提出问题、解答问题的策略。培养认知策略需要教师鼓励、引导积极发现、分析、提出和解答问题,利用记事本等软件记录重点和难点,并经常温习;学习中善于观察、勤于分析和归纳。

元认知策略是关于如何学习的策略而不是具体的学习策略,它包括何时何地使用特别的策略进行学习或者是解决问题的知识。在学习平台中设计辅助认知工具,帮助学生学会和引导学生使用元认知学习策略,可以向学生提供学习契约工具、自我监控表、自我评价表、电子学习档案、网络日志等工具,还可以提供“认知示范”、“学习伙伴”等工具。

资源管理策略是就是指学生合理、有效地利用和管理学习时间、学习环境、网络工具、个人的努力以及他人的帮助等资源进行英语学习和英语应用的策略。

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首先确定学习目标,并将学习目标分解成一系列学习任务,进而确定学习时间,选择合适的学习环境,进行学习。在新生入学时教师就需要开始培养学生制定目标和计划的能力。

网络环境下,学习者遇到问题寻求他人的帮助变得更加容易和方便。互动是网络的优势,不仅可以提供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寻求帮助的服务。学习平台应该为学生提供方便的求助和解答途径,教师在工作中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但是也要注意不能把学业求助看作是要求别人包办试题答案的途径,而是遇到自己确实无法解决的问题时才去寻求别人的帮助。

4 结语

在实践中,影响学生学习行为的因素有很多,如,语言实验室开放的时间是否考虑到学生的时间安排;学校提供的学习资源是否丰富、网络是否通畅;教师在进行网络自主学习教学过程中能否转变角色,以一个学习指导者的身份参与到学习中。仅从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和出现的问题来讨论只是众多影响因素中的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

[1]HOLEC H. 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 Oxford: Pergamon Press, 1981:3.

[2]DICKINSON L. Self-instruction in Language Learning[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3]LITTLE D. Learner Autonomy: Definitions,Issues and Problems [M]. Dublin: Authentik, 1991: 4.

[4]NUNAN D. Closing the gap between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J]. TESOL Quarterly, 1995, 29(2): 133-158.

[5]LITTLEWOOD W. Defining and Developing autonomy in East Asian contexts [J]. Applied Linguistics, 1999,20(1): 71-94.

[6]PHILIP BENSON, PETER VOLLER. Autonomy and independence in language learning [C].Harlow:Longman, 1997: 127- 130.

[7]程晓堂. 论自主学习[J]. 学科教育, 1999(6): 32-39.

[8]余文森. 简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J]. 课程·教材·教法, 2002(1): 25-26.

[9]华维芬. 自主学习中心——一种新型的语言学习环境[J]. 外语界, 2001(5): 41-45 .

[10]束定芳. 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203-205.

[11]庞维国. 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5-20.

[12]方永彬. 大学理科新生自主性英语学习行为的调查与分析[J].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5(5): 110

[13]汪小亚, 赵洋. 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 2006(7): 64-67.

[14]周燕. 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二)[J].科技信息, 2008(30): 594-596.

[15]李昆, 余理明. 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和归因与自学习行为的关系研究[J].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08(2): 1-5.

[16]潘嵘. 内蒙古师范大学非英语专业蒙古族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调查与研究[D]. 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 18.

[17]文秋芳. 英语学习成功之路[M]. 上海: 上海外语出版社, 2003: 7-8.

猜你喜欢

结果显示大学英语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最严象牙禁售令
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野生大熊猫保护取得新成效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