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心导管介入室临床见习带教策略

2012-09-17宋树权谢廷慧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2年6期
关键词:起搏器手术临床

宋树权,谢廷慧

(蓝海医院:A.心血管内科;B.中心摆药室,四川 成都 610011)

临床见习工作是医学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医学生从课堂走向社会、从基础理论走向临床实践的重要桥梁,是将医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临床医生的重要环节,是为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奠定扎实的基础。心导管介入室作为临床见习中的一个新兴的重要学科,具有内容广、难点多,理论知识抽象,尤其是心律失常。因此,临床带教教师应深入透析心导管室见习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制定并严格履行带教策略,才能提高该科的见习质量,使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1 心导管介入室见习所面临的问题

心导管介入室见习所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2]:①目前医学生理论学习任务重,压力大,存在考研和见习的矛盾,部分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②心导管介入环境是高辐射工作环境,大部分学生因畏惧心理不愿接触;③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法律意识逐渐增强,医患关系紧张,不愿成为被见习教学的对象;④部分介入手术,如起搏器植入,需要严格的无菌要求,不宜多人参观;⑤学生数量多,见习时间短,导管室建设不够,出现学生数量的增加与现有教学资源不足的矛盾;⑥临床教师身负医、教、科三大重任,医院政策在职称晋升、选拔人才等方面偏重科研成果和论文,教师积极性不高;⑦部分医院对教学不重视,缺乏临床见习带教监督机制、保障机制及评价体系;⑧部分临床教师素质不高,对见习带教采取敷衍的态度,备课不充分,随意带教;⑨心导管室见习带教时间不长,教学经验不够,现有的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单一;⑩介入医师规范化培训尚处于摸索阶段,有带教资质的教师不够,部分医院让不太懂介入的临床住院医师带教,教学水平非常有限,严重影响见习质量。

2 提高心导管见习带教策略

2.1 按照教学大纲认真设计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设计应根据见习教学大纲,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了解现代化导管室建设,如手术操作室、准备室、控制室及更衣室的分布,X线机、影像增强器、电视录像系统、电影摄像机、导管室检查床、高压注射液器、数字减影装置、多导联生理记录仪、血压监测仪、射线防护设备、手术器械设备、救护设备等。②熟悉心导管室的手术相关材料,如心导管介入相关的导引导丝(“J”行导丝、超滑导丝、交换导丝及加硬导丝等)、PCTA 导 丝 (BMW、Stabilizer、Pilot、Cross IT等)、造影导管(JL、JR)、动静脉鞘(桡动脉鞘、股动脉鞘)、球囊(大小、长度、顺应性)、支架(带膜支架、裸支架)、起搏器、标测电极、大头电极、先心封堵伞等的使用方法和物理特性。③掌握常见手术步骤,并按照手术步骤(图1)讲解手术的适应症、禁止症及高危因素等,分别讲解各类手术时的穿刺器械的选择、选择的路径、穿刺方法、操作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④掌握心导管影像阅片,如讲解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CD)、动脉导管未闭(PDA)介入术后影像变化,单腔起搏器(VVI)、双腔起搏器(DDD)、三腔起搏器(CRT)、埋藏式转复除颤起搏器(ICD)植入后的影像学特点,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的阅片方法和支架植入后的影像学依据。⑤了解瓣中瓣技术、激光切除钙化瓣膜技术、腔静脉植入人工瓣膜治疗三尖瓣膜反流技术、房室瓣膜支架术等新技术的开展情况、应用前景及面临的问题。

图1 心导管介入手术步骤示意图

2.2 综合运用“案例学习+讨论式学习+总结式学习”带教方法

该方法的主要流程(以冠心病介入为例):PCI患者某某→入院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及家族史等→检验和检查有何特殊性?→诊断及诊断依据(讨论)→手术适应症、禁忌症(按照术前小结要求组织讨论)→术前准备(讨论有无完善检查、检验、术前用药)→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提问)→怎么治疗(讨论血管是否需要干预,采用外科搭桥还是内科介入,循证医学证据是什么?)→PCI术结果评定(讨论成功的标准)→出院后注意事项→总结与思考。其中病例选择可为经典的成功病例,如对于左主干、前三叉、弥漫性冠状动、慢性血管闭塞、多支血管闭塞性病变,带教教师根据病例进行点评及讲解手术的循证医学的Ⅰ、Ⅱ、Ⅲ类适应证,证据的A、B、C分级,各手术的方案,各方案的优缺点,对并发症的处理,让学生体会掌握严谨的工作态度是医疗质量的保障。病例选择也可以为失败惨痛的教训,如腹膜后血肿、血管破裂、封堵伞脱落、败血症、严重的起搏器囊袋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等,使大家直观地看到,有些并发症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还有些是不应该出现的,使学员真切体会到无菌规范化操作的重要性,为今后提高医疗质量奠定基础。讨论环节可以充分调动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自觉性,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该方法的应用必须充分发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作用,从“授人以鱼”过渡到“授人以渔”的带教方式,让学生参与病例→回顾→思考→讨论→深究→总结→升华”的过程,可以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理解和记忆,实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同时可以让学员深思,如何才能做好临床医生,让学生的思想发生质的升华[4]。

2.3 采用录像、图片和观摩现场手术等带教手段

在心导管室整个透视和录像系统中可以实现DSA的实时造影图像的显示、手术间操作医师的视频显示、心电监护信息的显示和双向语音交流。学生可以不进入手术间而看到整个手术流程,将心导管室的典型病例、规范的手术操作等直观形象地呈现给学生,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思考,带教变得方便、快捷,事半功倍。并且,此方法既不干扰正常手术进程,又降低了手术室交叉感染的机率[5]。选择典型的图片实施带教(图2:A-D),可以使教员费尽口舌也难讲清楚的内容具体化、清晰化,重难点便很容易突破[6]。现场观摩冠心病介入、先心病介入、起搏器植入及射频消融术,让学生深入心导管介入工作环境,感性直观的认识手术的步骤,有助于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强化。

图2 采用图片方式带教

2.4 制定见习带教监督机制和保障机制

见习带教监督机制和保障机制是提高见习带教的重要环节,可以采用以下策略[7-8]:①加强人文教育培养,大力宣传教学光荣、树立典型、弘扬名师,让广大教师感受到从教的荣誉感和使命感。②将临床见习带教工作纳入其职称评定、年终评定等考核范围,在晋职、晋级等方面可优先考虑。③完善见习带教奖励机制,定期举行教学擂台赛,筛选“星级教学”、“模仿教学”等优秀工作者,并加以奖励。④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制定见习教师考核制度,客观考核教学工作量及教学效果。⑤不定期邀请教学督导专家组检查见习教案、教学设计等文书,对带教医生进行教学督导,对其带教水平做出评价。⑥每期制定学生问卷调查表,包括对见习内容、教师态度、带教策略等满意度进行调查。⑦教学科不定期对带教情况进行现场考察,查看见习带教组织情况,有无更换带教教师等违纪行为。⑧心导管室有带教资格的教师甚少,应大力加强对他们的培训,要求他们发表教学论文,让他们及时掌握教学改革的动态、探索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意识和教学能力。⑨要充分发挥教学经验丰富、德高望重介入专家在医学青年教师培养中的“传、帮、带”作用,聘请他们亲临一线教学,督导各个环节教学,确保见习质量。

总之,心导管见习带教工作的路还很漫长,临床带教教师需要树立教学与医疗、科研并重的思想,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探索带教方法、总结带教经验,严格履行带教职责,以保证临床见习质量。

[1]念 馨,蒋世钊,苏艳丹,等.内科临床见习教学方法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3):115.

[2]黄 蕾,盛红华,郭 莉.某高校医学院临床带教质量调查分析[J].医学教育探索,2009,8(6):715-716.

[3]顾晓怡,姜 藻.讨论式学习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9,32(1):75-76.

[4]李桂林,马淑琴,乔 琳.临床医学见习课教改体会[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6):1262-1283.

[5]石维结.导管室多媒体教学解决方案[J].中国医疗设备,2010,25(11):27-28.

[6]赵云峰.提高心内科临床见习教学质量的方法探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21):2640-2641.

[7]王红勇,杨成明,王旭开,等.关于如何提高临床见习质量的探讨[J].医学教育探索,2009,8(11):1419-1420.

[8]和水祥,习 博,张蕴璟,等.提高临床见习教学质量的探索与实践[J].西北医学教育,2011,19(6):1290-1293.

猜你喜欢

起搏器手术临床
X线与CT引导下骨病变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
舒肝宁心汤治疗心悸的临床观察
复合妊娠32例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
轻松做完大手术——聊聊达芬奇手术机器人
《思考心电图之173》答案
永久起搏器的五个常见误区
永久起搏器的五个常见误区
手术衣为什么是绿色的
心脏永久起搏器外露后清创重置术的护理
临床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