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转型期扩大消费需求的有效路径分析:以河北为例

2012-09-15彭晓静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2年12期
关键词:消费水平居民消费城镇居民

■彭晓静

就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来讲,消费需求的扩大要比投资需求的增加成效更为显著。根据经济学的分析,投资需求增加1个百分点,可以拉动经济增长0.2个百分点,而消费需求增加1个百分点,可以拉动经济增长0.8个百分点,消费是投资的4倍。因此,从长期来看,经济增长模式必须由投资主导型转变到消费主导型上来,这样经济增长才能形成良性发展的态势。

当前河北省消费需求特点分析

长期以来,河北省经济增长模式主要以投资主导型为主,这种增长模式决定了河北省消费需求规模、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具有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就消费总量而言,消费需求占GDP总量的比重不升反降

消费需求主要包括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但是河北省统计年鉴关于消费需求的统计主要指最终消费需求,没有具体分居民消费需求和政府消费需求。就最终消费需求的规模来讲,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的总量不断增加,从1978年的93.28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8326亿元,但是由于河北省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需求结构以投资结构为主,相对最终消费的增速来讲,GDP总量增速较快,导致消费率由1978的51%下降到2010年的41.6%。

2.就消费水平而言,城镇居民消费水平高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

从1978-2010年,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和城镇居民消费都在不断提升,但是相对于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来讲,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增速比较缓慢,因此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比从1978的2.93∶1上升到2010年的3.5∶1。

3.就消费结构而言,物质型消费和生存型消费高于非物质型消费和发展型消费

根据凯恩斯的收入决定消费理论,收入水平的提高会带来消费水平的提高。改革开放30年来,伴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大幅度提升,河北省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有所下降,表明购买食物支出在整个居民家庭收入中的比重有所下降,按照联合国根据恩格尔系数的大小对世界各国生活水平的划分标准,河北省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平均为30%左右,处于30%~40%的区间,属于相对富裕水平。但是居民在交通通信、文化教育、娱乐保健等非物质型和发展型方面的消费相对较少,以2010年河北省农民家庭生活消费支出为例,医疗保健占9.4%,交通通讯占12.1%,文化教育娱乐占7.7%,远远低于食品支出的35.1%。

制约消费需求扩大的因素分析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河北省消费需求整体上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但是仍然存在消费水平偏低、消费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与 “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总体要求很不相适应,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较低、贫富差距较大抑制了居民的消费能力

与全国相比,河北省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偏低且居民在地区之间、行业之间收入差距过大。一是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较低。据国家统计年鉴 (2011)显示,2010年河北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263.43元,比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44元低2846元,全国排名14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5957.98元,比全国人均纯收入5919.01元高38元,在全国排名12位。二是贫困人口数量巨大。河北省11个地级市共下辖172个县 (市、区),有近40%的县(市区)被列为各种贫困县。在这些贫困县中,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有39个,远远高于我国其他沿海省份,在全国范围内,其数量也仅低于云南、贵州、陕西、甘肃等欠发达地区。同时贫困地区与省内发达地区的收入水平差距也很大,如2010年迁安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0960元,而农民人均纯收入最低的涞源县只有1998元,前者是后者的10倍。根据凯恩斯的绝对收入理论,不同收入者的边际消费倾向是不同的,富有者边际消费倾向较低,贫穷者边际消费倾向较高,河北省数量巨大的农村人口和贫困人口具有较高的边际消费倾向也就是消费意愿,但是由于收入水平低,抑制了其消费需求。三是通货膨胀预期降低了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进而降低了居民的实际消费能力。据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显示,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5.7%,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2.2%。根据张五六 (2010)的研究,通货膨胀率对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影响比农村影响要大,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的变化更多的原因在物价的变化。而城镇居民是整个居民消费的主力军,2010年城镇居民消费占整个居民消费支出的72.6%,因此物价上涨减少了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

2.社会保障体系在短时间内难以全面覆盖抑制了居民的现期消费

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的建设速度仍不能满足居民的需要。从社会保障作为一个概念提出到社会保障体系框架的初步形成,我国经历了20多年的时间。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处于新建和改革的阶段,还不能完全发挥它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虽然近几年河北省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特别是边际消费倾向比较高的农民在新农保、新农合的参保率越来越高,但是由于城乡社会保障二元体制的存在,医疗资源非均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非均等化的情况还没有完全解决,这在一定程度上使一部分人还无法真正摆脱 “看病难、看病贵”的处境。因此,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抑制了农村居民的现期和预期消费。

3.消费热点比较缺乏抑制了居民消费意愿

消费热点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某种 (或某类) 商品 (包括产品和服务),在一定时期为消费者大众普遍认同,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消费客体的经济现象。依据消费热点的形成机制,它的形成和作用必须建立在生产发展基础上的较高收入支持。在微观上,参与热点消费的家庭,生活水平必须达到温饱以上。在宏观上,社会必须具有一定规模并且已经处于等待和选择状态的消费能力,即具有由较高水平的人均居民生活费收入支撑的社会购买力。一般来说,用于满足较高层次消费需求的消费支出,即用于购买高档次消费品,所引起的产业部门之间连锁传递的有效需求链较长,对整个社会生产的促进作用就较大,消费支出乘数效应也就较大,引起的国民收入的变动也越大;从前面的分析中可知,河北省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已经达到30%左右,处在相对富裕的水平,可以参与热点消费的家庭很多,具有购买高档次消费品的能力,比如汽车、空调等。但是河北省目前的消费热点比较单一、消费场所较少,基本集中在购物、餐饮娱乐等方面,而与假日经济有关的消费热点较少。

4.城市化率较低抑制了居民消费增长

城市化可以通过影响收入、消费倾向、消费环境、消费观念等因素,对居民消费增长发挥积极作用;而消费增加又形成更大的工业品需求,从而使城市和工业化之间形成互为因果的良性互动格局。城市化与居民消费增长的相关关系及机制见图。

图1 城市化与居民消费增长的相关关系及机制

由图1可以看出,城市化在在增加居民消费方面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河北省消费需求疲软,居民消费乏力很大程度上与较低的城市化率有很大的关系。据 《2011年河北城镇化发展报告》显示,2010年河北省城镇化率为44.5%,低于全国的49.68%。而下辖的11个设区市,城镇化率最高的唐山市达到50.85%、其次是石家庄市达到50.81%,城镇化率最低的承德市为39.41%。较低的城市化率导致了居民收入增长缓慢、消费结构升级缓慢等一系列问题。

扩大消费需求的路径分析

虽然决定消费水平的因素很多,如收入状况、消费条件、财产状况、利率水平等,但很多因素对消费的影响都是间接的,最根本和直接的因素是收入状况。因此,要想扩大消费需求必须把提高居民收入放在首要位置,同时从居民消费环境、消费政策等方面加以完善,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

1.拓宽居民收入来源和渠道,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

就城镇居民而言,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其收入来源主要是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其中工资性收入是城镇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2010年河北省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占到总收入的61%,在全国排名27位,只比黑龙江、贵州、青海、甘肃四个省份高。做为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其较低的收入水平势必影响消费需求的扩大。因此,必须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能够刺激消费需求、提高居民收入的生活性服务业,如家政服务业、养老服务业等。同时应该改变现有的财政支出结构,适当提高城镇居民的工资水平。

而就农村居民而言,其收入来源主要是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纯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其中2010年河北省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纯收入分别占到44.5%和45.8%。就对农民增收的贡献来讲,2011年劳务经济、农产品价格上涨、强农惠农政策分别贡献了66.3%、27%和9.1%。因此就河北省农民收入的特点,必须按照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推进的原则,在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农业内部和外部增收潜力,创新农业生产组织方式,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使农业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出去,促进农民的持续较快增收,进而增强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

2.充分发挥社会保障体系 “安全网”和 “减震器”的作用,增加居民的消费支出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就是要努力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让更多的人享有社会保障,同时要提高保障的水平,注重社会保障体系建立过程中的效率与公平的问题。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上既不能 “缺位” 也不能 “越位”,改变以往 “重城市、轻农村”的做法,加大投入,因地制宜,因人而异,不能搞 “一刀切”。同时,要加大财政支出,提高乡级医务人员的待遇,壮大乡级医疗队伍,改善乡级卫生院的医疗条件,合理分配参政资金,平衡各级医疗机构之间的利益。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增加居民的永久收入水平,进而增加居民的消费支出。

3.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培育消费热点,增加居民的消费意愿

一是政府要在改善消费环境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消费环境是指消费者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对消费者有一定影响的、外在的、客观的因素。河北省要建立良好的消费环境,就必须要建立健全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依法加强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管理,制裁和打击危害社会的不法行为,改善消费环境,倡导绿色消费,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和人们消费的文明程度。

二是要适时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使其能够熟悉掌握并运用新型的消费方式。比如网络购物成为一种时尚,其突破了传统商务的障碍,无论对消费者、企业还是市场都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在新经济时期无疑是达到 “多赢”效果的理想模式。

三是企业要依据不同的消费群体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河北省消费群体差异性较大,根据不同年龄、不同阶层、不同性别、不同区域等特征都可以细分出不同的消费群体。其中,最具市场潜力的典型消费群体是80后族群、中产阶级和女性群体。企业应该认真研究这些群体的消费特点制定营销方案,满足其消费需求。

总之,扩大消费需求需要政府、企业和居民三者的相互配合,从收入、观念、环境、制度等方面不断完善,这样消费需求才能得到长久有效的刺激。

参考资料

1.喻新安.实现投资和消费协调发展[J].企业活力,2007,(5):1.

2.韩言铭.河北省国家级贫困县数量高居沿海省份之首[N].中国经营报,2012-2-11.

3.张五六.物价、利率与收入对居民消费需求影响研究——基于时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 [J].数理统计与管理,2010,(4):662-669.

4.李布.消费作为最终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的机理分析[A].扩大消费需求:任务、机制与政策[C].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0:56-57.

5.王青.我国城市化进程与居民消费增长的关系研究[A].扩大消费需求:任务、机制与政策[C].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0:104-105.

猜你喜欢

消费水平居民消费城镇居民
预计到2050年中国城乡消费水平将无明显差距
城镇居民住房分布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中国人均消费世界排名与增长预测研究
——基于指数增长模型
2018年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5%
我国人均消费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2018年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3%
2017年居民消费统计数据资料
天津城镇居民增收再上新台阶
我国经济增长与国民消费的演进
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