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溴虫腈对小菜蛾3龄幼虫存活、化蛹和羽化的影响

2012-09-11贾变桃杨素梅韩巨才

关键词:小菜蛾羽化害虫

贾变桃,杨素梅,韩巨才

(山西农业大学 农学院,山西 太谷030801)

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属鳞翅目菜蛾科,是一种寡食性昆虫,寄主植物约有9科16属23种以上,主要是十字花科植物,也包含一些近缘科植物[1]。由于该虫寄主范围广、年发生代数多、繁殖力强、对不良食料适应性好,是一种典型的r-对策害虫;同时又具有迁飞性,在不同地理区间可以相互扩散,因此,小菜蛾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对十字花科蔬菜为害最重的害虫,严重时甚至可能造成作物绝收[2,3]。

自1953年Ankerzmit首次报道印度尼西亚的小菜蛾对DDT产生抗药性以来,小菜蛾几乎对所有种类的杀虫剂均有抗药性的报道[4,5]。我国华南小菜蛾田间种群对新型杀虫剂氯虫苯甲酰胺已产生严重抗性[6]。尽管小菜蛾对各类药剂抗性严重,但由于其发生危害特点,化学防治依然是目前防治该虫的主要手段。

溴虫腈是美国氰胺公司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通过对天然抗生素的化学结构改造而得以成功开发的具有独特作用机理的一类新颖杀虫杀螨剂,它作为一种前体杀虫剂,在昆虫体内经脱去N-乙氧基乙基后转化成一种氧化磷酸化解偶剂,由于解偶联剂本身不存在靶标部位,也就不可能产生靶标部位抗性,因而对许多抗性昆虫的防治有特效[7]。溴虫腈的作用方式以胃毒为主,兼有触杀和杀卵活性,没有明显的内吸活性。溴虫腈高效广谱,对咀嚼和刺吸式害虫及害螨都具有优异的活性,可以用来防治小菜蛾、斜纹夜蛾、菜青虫、菜蚜等农业害虫[8]。本研究主要测定了溴虫腈不同浓度对小菜蛾3龄幼虫生存、化蛹和羽化的影响,为完整了解该药对小菜蛾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1.1 供试药剂

10%除尽SC(有效成分溴虫腈):美国陶氏益农公司生产。

1.1.2 供试昆虫

小菜蛾于2010年10月采集于太谷县郊区蔬菜地,在室内以甘蓝饲养3代后测定。

1.1.3 试验方法

采用浸叶法。甘蓝叶片剪成大小一致,在相应浓度的药液中浸渍20s,晾干后放入底部铺有湿滤纸的培养皿(直径6cm),每皿接饥饿2h的3龄幼虫10头,清水为对照,每处理重复3次。48h后更换干净、新鲜叶片,统计死亡率并称重。后每12h观察记录死亡数、发育进度,直至化蛹、羽化。

1.1.4 数据处理

试验数据采用DPS数据处理系统软件进行统计,计算均值及标准误,均值差异显著性通过Duncan新复极差法进行多重分析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溴虫腈对小菜蛾3龄幼虫生存的影响

由表1可看出,溴虫腈不同浓度处理小菜蛾3龄幼虫后,48h已表现出毒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虽然死亡率有所增加,但变化并不显著。在48、72和96h3个时间段内,除了10和20mg·L-1处理的幼虫死亡率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外,其余处理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0.625、1.25和5mg·L-1处理的蛹前累计死亡率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2.5、10和20mg·L-1处理和对照相比差异显著。如果要使田间防效达到90%,溴虫腈使用浓度应该大于20mg·L-1。

表1 溴虫腈不同浓度对小菜蛾3龄幼虫生存的影响Table 1 Effect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chlorfenapyr on survival of third instars of P.xylostella

2.2 溴虫腈对小菜蛾幼虫体重及蛹重的影响

由表2可以看出,尽管3龄幼虫初始重在不同浓度处理间有一定差异,但药后2d和3d不同处理幼虫体重和对照相比没有显著差异,说明溴虫腈不同浓度处理对小菜蛾幼虫体重没有显著影响。不同浓度处理对蛹重的影响,除了5mg·L-1蛹重小于对照外,其余处理都大于对照,但差异不显著,说明溴虫腈对蛹重也没有显著影响。

2.3 溴虫腈对小菜蛾化蛹及羽化的影响

溴虫腈不同浓度处理化蛹率都低于对照,但0.625、1.25和5mg·L-1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其余3个浓度处理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特别是20mg·L-1,显著低于对照。溴虫腈处理后,对幼虫至化蛹历期和蛹期没有明显影响。对羽化率的影响与对化蛹率的影响相同(表3)。

表2 溴虫腈不同浓度对小菜蛾幼虫体重及蛹重的影响Table 2 Effect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chlorfenapyr on larval and pupal weight of P.xylostella

表3 溴虫腈不同浓度对小菜蛾化蛹及羽化的影响Table 3 Effect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chlorfenapyr on pupation and adult emergence of P.xylostella

3 结论与讨论

小菜蛾是一种典型的r-对策害虫,这类害虫的一个重要特征便是繁殖力强,但个体死亡率高[9]。本研究中对照虽然未经溴虫腈处理,在观察的前96h,死亡率也不是很高,仅为16.7%,但蛹前累计死亡率达到30.0%(表1),这与r-对策害虫特征相一致。

表1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浓度处理虽然死亡率有所增加,但变化并不显著。如5mg·L-1处理48h时死亡率为33.3%,96h时死亡率为40.0%,考虑到自然死亡率的增加,几乎没有变化。同时,在48、72和96h3个时间段内,除了10和20mg·L-1这两个高浓度处理的幼虫死亡率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外,其余几个低浓度处理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说明溴虫腈对小菜蛾幼虫具有速效性,但后效性较差,而且低浓度0.625mg·L-1和1.25mg·L-1长时间处理后也不会产生明显防效(蛹前累计死亡率与对照相比没有显著差异)。这一结果与生物源农药阿维菌素对小菜蛾3龄幼虫生存的影响不同,阿维菌素不同浓度处理随着时间的推移,死亡率不断增加,如最高浓度9mg·L-1处理48h死亡率为76.7%,96h死亡率达到96.7%;低浓度0.28mg·L-1处理48h死亡率为40%,96h为66.7%,蛹前累计死亡率达76.7%,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短期内杀伤力弱,见效慢,但长时间处理即使在低浓度条件下,也有一定的防效[10]。

农药对害虫的影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有些药剂对某些害虫具有刺激增殖的作用,从而导致害虫的再猖獗。如Nandihalli等发现用溴氰菊酯、氯氰菊酯和氰戊菊酯防治棉蚜都可以引起再猖獗现象,而且低浓度比田间推荐剂量表现更明显[11]。溴氰菊酯、甲胺磷和三唑磷都可以刺激褐飞虱的产卵[12,13]。但另一方面,有些杀虫剂可以干扰害虫正常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从而对害虫种群产生持续的控制作用。如虫酰肼能降低甜菜夜蛾产卵量、化蛹率和羽化率,提高畸形蛹、畸形蛾比例,缩短成虫寿命及产卵时间[14]。虱螨脲可降低棉铃虫化蛹率、羽化率和雌虫产卵量[15]。低剂量氯虫苯甲酰胺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的影响表现为幼虫体重、蛹重减轻,幼虫期和蛹期延长,幼虫至蛹存活率、蛹至成虫存活率和化蛹率降低[16]。杀虫剂对小菜蛾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也有很多报道,多杀菌素LC25和LC50处理小菜蛾3龄幼虫后,化蛹率、蛹重、成虫产卵量和卵的孵化率降低,后代存活率下降,发育时间延长[17]。亚致死剂量茚虫威可以导致小菜蛾化蛹率、羽化率降低,蛹重减轻,成虫寿命和繁殖力下降[18]。但本研究中,溴虫腈不同浓度对小菜蛾幼虫体重和蛹重没有显著影响,对3龄幼虫到化蛹历期和蛹期也没有显著影响;尽管不同浓度处理化蛹率和羽化率都低于对照,但只有高浓度(10和20mg·L-1)和2.5mg·L-1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低浓度(0.625和1.25mg·L-1)和5mg·L-1处理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表3)。这也进一步说明溴虫腈这一药剂对小菜蛾后效性较差。

本研究仅观察了溴虫腈对小菜蛾幼虫存活、化蛹和羽化的影响,对成虫寿命、产卵量及卵孵化率及后代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如何,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1]胡奇,刘玉冬.小菜蛾研究的概况与进展[J].天津农学院学报,2003,10(1):33-41.

[2]Talekar N S,Shelton A M.Biology,ecology,and management of the diamondback moth[J].Annual Review of Entomology,1993,38(1):275-301.

[3]Mohan M,Gujar G T.Toxicity of Bacillus thuringiensis strains and commercial formulations to the diamondback moth Plutella xylostella [J].Crop Protection,2001,20(4):311-316.

[4]黄剑,吴文君.小菜蛾抗药性研究进展[J].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0(1):97-103.

[5]罗雁婕,吴文伟,杨祚斌,等.小菜蛾抗药性及治理的研究进展[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0(S1):178-182.

[6]胡珍娣,陈焕瑜,李振宇,等.华南小菜蛾田问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已产生严重抗性[J].广东农业科学,2012,39(1):79-81.

[7]欧晓明 黄明智,王晓光,等.昆虫抗性靶标部位及其在杀虫剂创制中的作用[J].现代农药,2003,2(5):11-15.

[8]裴晖,欧晓明,王永江,等.溴虫腈的杀虫活性及作用方式研究[J].现代农药,2006,5(1):33-35.

[9]张孝羲.昆虫生态及预测预报(第二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89-91.

[10]顾晓军,田素芬,高飞,等.阿维菌素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亚致死效应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8,24(2):343-347.

[11]Nandihalli B S,Patil B V,Hugar P,et al.Influence of synthetic pyrethroid usage on aphid resurgence in cotton[J].Karnataka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1992,5(3):234-237.

[12]王荫长,范加勤,田学志,等.溴氰菊酯和甲胺磷引起稻飞虱再猖獗问题的研究[J].昆虫知识,1994,31(5):257-262.

[13]庄永林,沈晋良,陈峥.三唑磷对不同翅型稻褐飞虱繁殖力的影响[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9,22(3):21-24.

[14]王贻莲,司升云,汪钟信,等.虫酰肼对甜菜夜蛾子代种群的影响[J].植物保护学报,2006,33(2):193-196.

[15]姚永生,熊仁次,韩旭,等.虱螨脲亚致死剂量对棉铃虫生长发育和繁殖力的影响[J].西北农业学报,2009,18(4):66-69.

[16]许小龙,徐德进,徐光春,等.氯虫苯甲酰胺对斜纹夜蛾的亚致死效应[J].江苏农业科学,2010,1:139-140.

[17]Yin X H,Wu Q J,Li X F,et al.Sublethal effects of spinosad on Plutella xylostella (Lepidoptera:Yponomeutidea)[J].Crop Protection,2008,27(10):1385-1391.

[18]Mahmoudvand M,Abbasipour H,Garjan A S,et al.Sublethal effects of indoxacarb on the diamondback moth,Plutella xylostella(L.)(Lepidoptera:Yponomeutidea)[J].Applied Entomology and Zoology,2011,46(1):75-80.

猜你喜欢

小菜蛾羽化害虫
十字花科蔬菜小菜蛾与半闭弯尾姬蜂种群动态研究
武汉地区春甘蓝小菜蛾发生动态与气象因子关系研究
蜗牛一觉能睡多久?
冬季果树常见蛀干害虫的防治
小菜蛾半闭弯尾姬蜂简化扩繁技术
枣树害虫的无公害防治
宜昌市柑橘大实蝇羽化出土观察
酷虫学校蚕蛹羽化了(一)
农业害虫的冬季防治
亚热带荧光茧色判性家蚕新品系“09荧”、“909荧”自然羽化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