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学院班级团队凝聚力现状调查与分析

2012-09-11贺小卫

体育科技 2012年3期
关键词:文化课凝聚力班集体

贺小卫

(1.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 重庆 400033)

1 前言

团队凝聚力,是指使成员保持在群体内的合力。较强的凝聚力不仅能增强团队组织与成员之间和成员与成员之间的整合性,产生强大的使命感和团队协作精神,而且能增强团队成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1]。在社会生活中,各职业、行业团队都有团队凝聚力,并作为生存与发展的内动力,体育学院学生班集体也不例外[2]。体育学院学生班集体不仅具有体育团队凝聚力,还具有学习和生活中的团队凝聚力。目前已经有许多学者对体育学院学生体育团队凝聚力进行研究,但是没有涉及到学习和生活方面的团队凝聚力。为了更全面的了解体育学院学生班集体团队凝聚力特征,本文从学习和生活的角度来调查体育学院班级团队凝聚力,有利于最大限度的发挥班集体的整体功能,以达到最佳的教学、训练效果和班级管理,还能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适应社会能力,对学生个体的成长与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调查对象

武汉体育学院在校本科生。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法

通过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了解社会测量法的原理、方法,为研究目的、任务和设计问卷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2.2.2 问卷调查法

参考马红宇的《群体环境问卷》[3]以及对体育学院专家教授进行相关访问,编制开放式问卷。对体育学院部分班级学生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收集问卷条目、编制初始问卷,问卷采用Likert七点量表式表达作答,选项为“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分别记1-7分。在预测的过程中邀请专家对问卷评定,通过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删除了一部分不符合要求的题目,最后形成正式问卷。正式问卷有四个因子组成:文化课团队凝聚力、班级活动团队凝聚力、宿舍团队凝聚力、课余生活团队凝聚力,共15个题目。

效度方面,本问卷的题目来源于文献分析和开放式问卷调查,在问卷编制过程中专家们提出了宝贵意见;通过相关分析, 各因子的相关都在0.1-0.6之间,各因子与总调查问卷的相关均在0.7以上,表明问卷具有较好的内容和结构效度。信度方面,问卷的一致性信度(a)和分半信度均在0.7以上,总问卷的一致性信度和半分信度也均在0.8以上,达到显著性水平,说明此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问卷发放及收回情况:问卷以班为单位进行发放,预测问卷发放 265份,回收问卷 260份,有效问卷 253份;正式问卷发放1000份,回收问卷920份,有效问卷883份。

2.2.3 数理统计法

使用SPSS15.0统计软件对回收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体育学院学生班集体团队凝聚力现状分析

本研究问卷采用Likert七点量表式表达作答,每道题得分最高为7分,最低为1分,平均分为4分,得分高于4分表明这个班级团队凝聚力高,小于或等于4分则表明这个班团队凝聚力弱。依据《体育学院学生班集体团队凝聚力问卷》各个维度平均得分情况,班级团队凝聚力总体平均分为 4.82,各个维度平均得分为文化课团队凝聚力4.78,宿舍团队凝聚力5.11,班集体活动团队凝聚力5.5,课余生活团队凝聚力3.75。可以看出,体育学院班级团队凝聚力总体不高,四个维度中班集体活动凝聚力和宿舍凝聚力较高,文化课队凝聚力中等,课余生活团队凝聚力最低,没有达到平均值。

这可能是因为,招生扩大使体育学院学生数量迅速增加,然而学校的教学资源却增加有限,学生住宿变得比较困难,很多学院出现同一专业甚至同一班的学生都住得非常分散,导致学生之间除了上课外很少接触,彼此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联系,这是导致班级团队凝聚力弱的一个原因[4]。另外据调查,体育学院就读生超过75%是独生子女,有一半是90后的大学生,社会上习惯把90后的独生子女叫做“小皇帝”,大部分自我意识膨胀,强调自我,遇到问题从自身利益出发,不考虑集体利益[5]。再加上现在学生网络成瘾,程度越严重,其人际关越不和谐[8]。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学生对班级事务不感兴趣,不积极参加班级各项集体活动,体育学院学生不正确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也会影响班级团队凝聚力。

3.2 体育学院不同系别学生班集体凝聚力的比较与分析

表1 运动训练、体育教育、体育理论系凝聚力方差分析

表2 LSD多重检验

由表1、2可以看出来,体育学院学生班集体团队凝聚力在不同系别上有显著性差异。根据均值比较,运动训练系班集体团队凝聚力小于体育教育和体育理论系。主要是在文化课凝聚力和宿舍凝聚力两个维度上有显著性差异。

在文化课凝聚力维度上,体育教育和体育理论系与运动训练系存在显著性差异。根据均值大小,体育教育和体育理论系的在文化课凝聚力大于运动训练系,其他系在这个维度上没有显著性差异性,可能是因为运动训练系的学生来源于体校或高中体育生,训练占去很多时间和精力,文化课学习时间相对较少,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自觉性较差,对学习不感兴趣,不遵守课堂纪律,学习成绩差异很大,又没有统一学习目标,因此,文化课凝聚力低。而体育教育系的学生来源是全国统一高考达到体育专业类录取分数线的体育类考生,体育理论系的学生是高考达到普通本科录取分数线的考生,重视文化课的学习,对学习比较感兴趣,能主动学习,并且文化水平相差不大,同学之间在学习上能互相帮助,遵守课堂纪律,能形成很浓的学习气氛,容易有共同的学习目标,因此文化课凝聚力就比较高。

在宿舍凝聚力这个维度上,运动训练系与体育教育和体育理论系上有显著性差异。根据均值比较,体育教育和体育理论系学生在宿舍凝聚力上比运动训练系高,可能是因为运动训练系从小就开始体育训练,脾气性格比较暴躁,向来我行我素,还有部分学生养成喝酒、吸烟、赌博的坏习惯,相处比较困难,导致宿舍人际关系不和谐,宿舍凝聚力就比较低。

3.3 体育学院不同年级学生班集体凝聚力的比较与分析

表3 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年级凝聚力方差分析

表4 LSD多重检验

表3、4数据显示,不同年级学生班集体凝聚力有显著性差异。从整体上看,大一、大三与大四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根据均值比较,大一学生班集体学生凝聚力最高,大四班级学生凝聚力最低。

在文化课维度方面,大一、大三与大四之间都存在显著性差异,根据均值比较,大一、大二、大三高于大四。大一文化课凝聚力最高,大四最低。可能是因为在参加本次调查时,正是大一第一学期,学生刚刚进入大学,对文化学习比较重视,上课遵守课堂纪律。大学老师和高中老师不同的讲课方式很容易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大四学生对文化课学习不重视,认为只要考及格,拿到学分就可以了,不主动学习,上课睡觉、吃东西、扰乱课堂纪律,因此文化课凝聚力低。而大二与大三存在存在显著性差异,且均值大三大于大二,这可能暗示文化课对学生的吸引力并不完全与时间呈负相关。

在宿舍凝聚力这个纬度上,大一与大二、大三、大四都存在显著性差异。根据均值比较,大一宿舍凝聚力比大二、大三和大四都高。可能是因为大一学生刚入校,除上课外,很多时间是在宿舍度过的,他们的休息娱乐、谈心交友、课外阅读都离不开宿舍,把宿舍放在重要位置,时时刻刻维护自己的宿舍,很愿意参加宿舍的集体活动。另外有调查发现,从大一到大四再到研究生人际关系和谐性越来越低,高年级的学生比低年级学生在人际关系上面临更多问题[7]。新生在交往比较谦让,宿舍人际关系比较和谐,宿舍凝聚力较高。但是时间一长,舍友之间产生不愉快甚至冲突是在所难免的,日积月累,就会导致舍友间的误会和不和睦,人际关系就不会那么融洽,还有高年级不在宿舍住的学生比较多,这些原因都会导致宿舍的凝聚力下降。

其他课余生活方面,大一与大四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他年级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根据均值比较,大四低于大一。可能是因为大一新生交往面比较小,课外时间大多数学生和同班同学一起去看书、逛街。另一方面,学校对新生生活比较关注,有意识去组织一些课外活动,来充实学生课外生活,有利于增强课外生活凝聚力。而大四大部分学生整天上网、谈恋爱等,课外生活凝聚力就会低。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自编《体育学院班集体的团队凝聚力问卷》,问卷是由文化课团队凝聚力、班级活动团队凝聚力、宿舍团队凝聚力、课余生活团队凝聚力四个维度构成,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为以后研究体育学院班集体凝聚力方面提供参考。

4.1.2 体育学院班级团队凝聚力整体水平不高,其中文化课团队凝聚力和课余生活团队凝聚力较低,尤其是课余生活团队凝聚力更低,表明在课余生活中同学交往、学校对学生课余生活管理方面存在一定欠缺。

4.1.3 不同系之间比较发现,在文化课的团队凝聚力、宿舍的团队凝聚力这两个维度方面,体育教育、体育理论系与运动训练系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且运动训练专业班组低于其他两个系。

4.1.4 不同年级调查表明:在文化课团队凝聚力方面,大四与大一、大三存在显著性差异,且大一团队凝聚力最高,大四团队凝聚力最低。在宿舍团队凝聚力方面,大一与大二、大三、大四存在显著性差异,且大一高于大二、大三和大四。在课外生活凝聚力方面,只有大四与大一存在显著性差异,且大一高于大四。

4.2 建议

4.2.1 发挥各方面的作用,提高班级团队凝聚力不仅需要一个优秀的辅导员,还必须重视任课教师、学生家长、学生干部等的作用。辅导员应该注意与学生家长建立联系,通报学生学习生活的状况,调动家长参与学生管理与教育。任课老师在课堂一言一行、讲课方式、对学生的批评与鼓励对学生的班级团队凝聚力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课堂上要有意识培养学生集体意识,提高课堂团队凝聚力。要重视培养学生干部,指导其组织好班级活动,管理班级同学的学习和生活。

4.2.2 积极开展以班级、宿舍为单位的活动,如对抗性比赛等,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协作精神,还可以通过进行宿舍文明单位评比,检查小组不定期对宿舍卫生进行检查等来培养学生自尊自重和舍友团结互助,营造一个良好宿舍环境。

4.2.3 学校不仅对新生给予特别的关爱,还应该加强对高年级学生的管理力度,尤其是重视学生课余生活的管理。辅导员、学生处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生活,及时发现不良爱好,并进行教育改正。

1 张欢欢.团队凝聚力在体育运动中的社会心理学分析[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8,23(03):187

2 潘铁军, 贺小卫 .体育学院学生班集体团队凝聚力研究[J].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三卷) ,2010-11

3 马红宇.群体环境问卷的修订[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339-342

4 杜杰,张英等 高等学校班级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7,10(4):429-431

5 吴太胜.高等学校班级德育管理的组织结构模式设计[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5,(11):56—58

6 孙迎晖,李红梅 .高校班级凝聚力现状及建设意见的调查分析[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0(02)

7 唐启寿等.大学生人际冲突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滁州学院学报 2010(6):59-62

8 孙莉莉.高职生网络成瘾与人际关系和谐性研究[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9(4):66-69

9 朱军 .体育院校班级社会生态环境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7,24(6):113-116

猜你喜欢

文化课凝聚力班集体
浅谈培养小学班级凝聚力的路径和方法
如何增强班级凝聚力
北昌影音刘海申 凝聚力造就专业度,只为提供更好的服务
“如此凝聚力”
人心齐,泰山移
合理安排训练 树立学习榜样
中等职业学校班集体建设的策略研究
艺考生如何“逆袭”
艺考生不能轻视文化课
温暖的班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