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省职业学校学生身体素质现状与对学校体育的思考*

2012-09-11宋广侠

体育科技 2012年3期
关键词:苏中苏南苏北

宋广侠

(1.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徐州 221006)

1 前言

近几年江苏职业教育保持着较好的发展态势,招生人数和规模逐年加大。职业学校主要招收初中毕业的学生,有三年中专和五年大专两种。学生毕业后主要的就业岗位是企业的一线岗位。一线岗位对人的要求不仅是对有智力、技术的要求,而且对人的体能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根据一线岗位的工作性质可知,对学生的体力的要求远高于对其他方面的要求,而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主要取决于在学校期间的锻炼情况和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即使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低下,通过在校3到5年的锻炼,也能取得较好的进步。或者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对身体素质的提高也很有帮助。这样毕业后学生就能够很好的适应岗位要求,更好的工作,服务社会、实现自我,也为学校、企业带来好的正面影响。相反,如果学生的身体素质不能满足岗位的需要,就会表现出不适应,接着就是辞职,后果可想而知。所以及时了解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现状,展开针对性教学和展开适当的锻炼非常有必要。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江苏省职业学校学生300名,其中苏南、苏中、苏北各100名,男150名,女150名,年龄19-22岁。

2.2 研究方法:调查学生的速度、力量、耐力和柔韧性素质的评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3 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现状

3.1 学生的速度素质情况

表1 职业学校男学生的速度素质情况(n=300其中苏南、苏中、苏北各100)

表2 职业学校女学生的速度素质情况(n=300其中苏南、苏中、苏北各100)

速度素质是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或在短时间内完成某种运动的能力。由表1表2可以看出职业学校学生的速度素质尚可,主要由这一素质与遗传有较大关系决定,苏南、苏中、苏北的差距不大,总体苏北的情况稍微好一点,这也与地理环境、生活习惯有一定关系。一般苏北的学生要比苏南的学生相对活泼爱动一些,性格也相对外向一些,所以在身体素质方面要稍好于南方的学生。

3.2 学生的力量素质(见表3、表4)

表3 职业学校男学生的力量素质情况(n=300其中苏南、苏中、苏北各100)

表4 职业学校女学生的力量素质情况(n=300其中苏南、苏中、苏北各100)

这一素质主要表现形式是学生在课堂上的投掷实心球的成绩来表现的。由表3、表4可以看出职业学校学生的力量素质要比速度素质差,这一素质要进行经常性的练习才能保持较好水平。而调查中发现学生对这一素质根本不重视,也不想去专门针对这一素质进行锻炼。苏北的学生要稍好于苏南和苏中,但是整体情况也不是很好。这一素质还和学生的专业有一定关系,一般来说理工类的专业要比文科类的专业学生力量素质好。但是面对市场的需求,学生的这一素质还相差很远。根据调查发现,很多学生毕业后工作一段时间即辞职,他们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体力不支、感觉太累,说到底就是身体素质差。

3.3 学生的耐力素质(见表5、表6)

这一素质主要表现形式是学生在课堂上的长跑测试成绩来表现的,男生1000m、女生800m。

表5 职业学校男学生的耐力素质情况(n=300其中苏南、苏中、苏北各100)

表6 职业学校女学生的耐力素质情况(n=300其中苏南、苏中、苏北各100)

由表5、表6可以看出职业学校学生的耐力素质较差。耐力素质要进行长时间的坚持锻炼才能有效果。而现在的学生对这种长时间的、枯燥的、乏味的锻炼方式根本不感兴趣,这与现代社会的发展,社会的特点,学生的特点有很大关系。社会的发展,很多新鲜事物的出现,逐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的课余时间都用在这些上,如上网、玩游戏、逛街等。另一方面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远不够,体育老师在课堂上很少讲解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及如何参加体育锻炼,体育课很多老师都是在糊弄,得过且过。学校方面也不重视,使得体育课逐步变成形式。这是一个很值得担忧的问题。

3.4 学生的柔韧素质(见表7、表8)

表7 职业学校男学生的柔韧素质情况(n=300其中苏南、苏中、苏北各100)

表8 职业学校女学生的柔韧素质情况(n=300其中苏南、苏中、苏北各100)

由表7、表8可见学生柔韧素质一般,男生要差于女生,苏南、苏中稍好于苏北女生。但总体情况依然不好。

4 对职业学校体育的思考

4.1 对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的思考

职业学校体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树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理念。所谓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学生的需要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所谓健康第一就是一切以学生的健康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态度、习惯和能力,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及基本锻炼方法和注意事项,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提高身体素质水平,形成良好的品德,发展学生的个性,并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平台,培养创造力、竞争力及组织协调能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这些不能当做空话来对待,要深入每一位体育教师的上课过程始终,贯穿始终,让学生在体育课上真正能学到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内容、方法,并能用课上所学在课后参加体育锻炼。

4.2 对课外活动的思考

课外活动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引起学校体育部门足够重视,要有组织、有指导、有参与的组织课外体育活动。体育教师这一重要资源,一定要全程参与指导,让学生在课外锻炼有指导,学生才有信心去锻炼。特别是一些技术性的运动项目,更要有体育教师的指导。如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这些活动学生很容易产生浓厚的兴趣,也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这些运动对场地要求不高,主要是兴趣、爱好的培养、教师的引导很关键。学校应把课外体育活动纳入全校工作计划,进行统筹安排;建立课外锻炼及其检查、评优等制度;保持课外运动竞赛的经常性和群众性,把传统项目与季节性项目比赛结合起来,把定期举办的运动会、体育节与小型多样及单项分散的比赛结合起来。同时组建体育网络,教师对网络内容进行充实,可以把职业与体能的关系、职业与锻炼内容等知识放在网络上,让学生可以直接获取自己感兴趣的体育运动知识,相关的体育比赛规则,最近的体育要闻与赛事,开辟教师专栏,专门解答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4.3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适应现代学校体育教学的要求,通过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一支多专业、高学历的体育师资队伍是当前我省体育人才实施的战略目标,应及时调整我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专业结构,建议体育部在对部分教师专项的培训中,应结合他们的实际,量体裁衣,发挥第二专项优势,通过进修或培训的方式重新学习学生比较喜欢的项目,如羽毛球、网球、跆拳道、乒乓球等。还有应多外出参加职业院校体育工作研讨会,提高对职业学校体育的认识。此外还可以通过同等类别学校之间相互交流,达到相互提高,共同进步的目的。

5 结论

5.1 职业学校学生身体素质水平普遍低下,苏北整体情况稍好于苏南学生身体素质水平。这与生活习惯、地理环境等有关系。

5.2 职业院校学校体育管理体制,管理机构不健全,未能形成较为成熟的管理网络系统,缺乏对职业院校体育实际操作,没有充分发挥高职院校体育应有的地位和作用,在这一方面有待加强。

5.3 江苏省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要么是对中学体育课程的重复,要么模仿高校的课程体系,没有职业院校自己的特点,职业院校应根据我国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对体育课程进行改革。

5.4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内容要根据各专业特点和未来职业体能要求进行体育教学内容学习。加强理论课教学,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1 宋广侠.徐州市职业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初探[J].湖北体育科技,2009.5

2 宋广侠.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体育课程资源现状与发展初探[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5

3 史卫东,宋广侠.由学生体质持续下降思考体育课程与教学[J].价值工程,2010.34

4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C].教育部教体艺[2002]13号

5 李文辉.面对新世纪我国高师体育教育的思考——兼谈人才、课程设置和教师队伍建设.体育与科学,1998,4

猜你喜欢

苏中苏南苏北
苏中革命历史纪念馆被授予“扬州市华侨文化交流基地”
苏中少年英雄——周银海
苏南年俗亦动人
苏中掘港的悠悠年昧
凝侨心 聚侨力 助推盐城高质量发展走在苏北苏中前列
路先生,我错了
杨岳赴苏北调研农村基督教工作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秦吉鸟,只为懂爱的人传情
八路军新四军的苏北整编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