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院校学生体质健康的调查与分析——以徐州医学院为例

2012-09-11

体育科技 2012年3期
关键词:肺活量医学院徐州

徐 忠

(1.江苏省徐州医学院体育教研室 徐州 221004)

医学院校是专业性很强的大学,其在课程设置及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和课余生活都与一般综合性大学有很大的区别,作为医学院校的学生本应十分了解自己的体质状况并知道如何提高自己的体质。但从学生BMI和肺活量等体质测试指标数据看,学生在校期间体质健康情况下甚乐观。学生体质状况引起了党中央、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本文针对医学院校这一现象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对策。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徐州医学院2009~2011级在校本科学生。采用随机抽取样的方法, 抽取学生共1010人,男生468,女生542人。

表1 参与2009~2011级测试统计的学生人数

1.2 研究方法

1.2.1 测量法

对徐州医学院2009~2011级学生的身体形态和肺活量进行了测量,对相关身体素质进行测试。身体形态包括身高、体重;身体素质测试包括立定跳远、实心球、男生1000m、女生800m。

1.2.2 问卷调查法

根据本研究的目的和内容,遵循社会学研究方法中问卷设计的要求,参照同类型的问卷设计的原则,设计了《影响你在校锻炼身体因素》的问卷,并对问卷进行了信度、效度检验。

表2 问卷效度调查情况

对徐州医学院2009~2011级1010名在校本科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 450份,收回 450份,有效问卷 450分。

为了保障问卷的信度,采用再测法进行信度检验,在第一次发放问卷 20天后对部分学生进行第二次问卷调查(共30份问卷),两次填答问卷间的相关系数r=0.81,证明可信性显著。

1.2.3 专家访谈法

对来自徐州医学院护理学院、临床医学系和体育部的3位正教授和6名副教授进行了访谈,并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制定适合增强医学院校学生体质健康的对策。

1.2.4 统计分析法

对测量数据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体质指数

世界卫生组织(WTO)公布的体质指数(BMI),即体质指数(BMI)=体重/身高(m2)是反应成人体重与身高的关系和判断人体胖瘦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人体质指数(BMI)的正常范围是 18.5~25,小于 18.5为营养不良,大于25为超重或肥胖。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办事处于2002年6月通过“中国人肥胖与疾病危险研讨会(WGOC)”的讨论,认为中国成人体质指数大于或等于 24的为超重,大于或等于28的为肥胖。我国的大学生已经步入了成年阶段,属于成年人群体,所以本文把大学生的体质指数的标准确定为18.5~24。小于18.5为偏低;大于或等于24,且小于28为超重;大于或等于28为肥胖,本文以此为判定依据。以下对抽样的徐州医学院2009-2011级本科生在体检数据中的体质指数(BMI)进行了统计。

表3 身体质指数(BMI)百分比(n%)

由表3可知在调查的所有学生中正常体重(BMI在18.5~24)的比例不足50%,随着年级的增高正常体重的人数比例有降低的趋势;男生偏低体重情况比较严重,肥胖学生比例有增加的态势,显两极分化的趋势,;从女生统计的情况看,正常体重学生比例约占一半,偏低体重学生比例在逐年增加,超重和肥胖学生比例远远低于男生,仅占10%左右。

2.2 肺活量

肺活量是指人在深吸气后,作一次最大的呼气所能呼出的气量,这代表肺一次最大的机能活动量。肺活量是一次呼吸的最大通气量,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呼吸机能的潜在能力。从年龄上看壮年人的肺活量最大,幼年和老年人都较小。一般地说,健康状况愈好的人肺活量愈大,肺活量是肺器官功能及呼吸系统发达与否的标志。以下对抽样的徐州医学院2009~2011级本科生的肺活量数据进行了统计。

表4 肺活量的统计情况

标准差是反映离散程度或波动情况的指标,从表4统计的结果看,三个年级学生肺活量的标准差逐年扩大表明学生肺活量两极分化明显,说明进入大学后一部分同学热爱体育运动且经常参与锻炼,而另一部分同学则从来不参加体育活动,心肺功能在下降。从总体看,随着年级的增高男生的肺活量有上升的趋势。

2.3 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一般指运动中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机能能力,能力的大小决定于肌肉的解剖生理特点,肌肉工作的供能情况、内脏器官的机能及神经系统的调节。运动素质与完成各项活动、适应外界环境有着密切关系,是人体体质状况和运动能力的重要标志。

表5 身体素质测试情况

从上表5可以看出,2009~2011级男生除实心球平均成绩有所上升,随着年级的增高,立定跳远和1000m平均成绩有显著下降,男生下肢力量有所下降,下降最为明显的是耐力。而女生的实心球和800m平均成绩下降明显,表明女生的耐力素质和力量素质均有所下降。

2.4 影响医学院校学生参加运动的因素

为了找到徐州医学院2009~2011级本科生在身体形态(BMI)、肺活量、体质测试的成绩中逐年下降的原因和分析学生体质下降是否和医学院校的特殊性有关系,对2009至2011级部分学生进行了题为《影响你在校期间锻炼身体的因素》的问卷调查,问卷是在徐州医学院体育部1名教授和11名副教授共12位专家的指导下进行,问卷具有较高的效度。主要针对影响学生在校锻炼身体的因素,分为10个选项。发放问卷450份,收回439份,有效问卷439分。

表6 徐州医学院学生在校期间缺乏体育锻炼的原因的问卷结果

在对 450名调查者中认为课程太多学习紧张而无法参与体育锻炼的学生高达86%;认为自己缺乏参与锻炼身体的兴趣和习惯的占所调查者的77%;认为学校缺乏严格考核制度、激励制度和体育锻炼的氛围而缺乏体育锻炼的占所调查者的 47%。而认为自身经济条件不足而缺乏体育锻炼的占8%,认为谈恋爱、社交等活动所占时间过多影响体育锻炼的占12%。可见影响医学院校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最主要的原因是课程太多和 缺乏体育锻炼兴趣和习惯。

勿庸置疑,医学院校课程多,各院系在校期间必修课程数量都在50以上,临床等专业必修课程数量接近60,再加上选修课,课程安排非常紧张,就连周六周日都要安排课程,学生学习繁重,学习压力大,没有充足的时间安排体育锻炼,仅仅靠一周一次的体育课无法起到锻炼体质的效果。而一些综合性院校如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师范大学等课程相对较少,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参与课余锻炼。此外,主管部门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对体育锻炼的引导,按照国家规定,学生每天需安排一小时锻炼身体,而教务处每天都把课程全部排满,学生无法走出户外,再加上大三年级没有体育课,学生更加缺乏锻炼,学校缺乏从学生体质健康角度考虑。再次,很多学生缺乏体育运动的技能,无法对体育项目产生兴趣,导致学生被动参与运动,再加上学校缺乏严格体育考核制度和激励制度,学生没有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和动力。

3 结论

3.1.1 徐州医学院学生中正常体重(BMI在18.5~24)的比例不足50%,随着年级的增高,正常体重的人数有降低的趋势,男生偏低体重情况比较严重,随着年级的增高,男生的肺活量有上升的趋势。

3.1.2 影响医学院校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最主要的原因是课程太多,没有时间参加体育锻炼,学生缺乏体育运动的技能,无法对体育项目产生兴趣,导致学生被动参与运动。学校缺乏严格体育考核制度和激励制度,学生没有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和动力。

4 建议

4.1.1 确实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教学指导思想,建立严格的体育考核制度和激励制度,每周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走出教室,开展有一定时间和运动强度的体育活动,让体育真正成为一个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

4.1.2 根据各部系课余时间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兴趣相结合,充分发挥体育社团和俱乐部的作用,在体育老师指导下,每周组织一定次数和一定强度的体育活动。

4.1.3 增强体质健康测试在体育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定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对体质健康测试的结果给予奖励和惩罚,使学生“自觉”参与体育锻炼,使体育真正成为衡量一个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S].中发[2007]7号

2 郭红莲.文智.医学院校大学生体质特点及发展变化研究[ 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1(2):21-23

3 吴新宇,付晓春.大学生体重指数与体质健康指标关系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8)

4 姚大林.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下降的社会学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9(1):68-71

5 何仲恺.体质概念及其与健康的关系[J].体育科学.2002.2

6 兰健,王丽娜.大学生体质健康影响因素及健康策略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1(08):7-8

7 房英杰.社会生活变迁对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影响分析[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0(5):46-49

8 提高学生体质要树立“健康第一”思想[N].中国教育报,2006-09-29

9 张凤玲,张兴泉.对当前我国普通高校体质健康测试有效性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1(8):53-56

猜你喜欢

肺活量医学院徐州
疫散待春回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临床医学院)简介
右江民族医学院2021年招生简章
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
徐州过年纪实
右江民族医学院全科医学院简介
苏翠2号梨在徐州的引种表现及配套栽培技术
非遗徐州香包成网红
提高初中学生肺活量的方法策略研究
2015年湖北籍学生肺活量体重指数与耐力跑水平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