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拨快“世园”时间

2012-09-10高鑫

中国报道 2012年12期
关键词:世园青岛园区

本刊记者 高鑫

刚刚抵达流亭机场,就在机场内看到世园会吉祥物“青青”绽放的可爱笑脸,感受到了青岛世园会的浓郁氛围。从2009年9月获得2014年世界园艺博览会举办权的那一刻起,青岛便进入了“世园时间”。此后的三年里,从2010年5月世园执委会正式成立,到2010年9月向国内外公开征集青岛世园会总体规划;从“天女散花、天水地池、七彩飘带、四季永旺”总体规划创意的确立,到如今世园园区中的姹紫嫣红;从“让生活走进自然”的主题发布,到会徽“七彩花艺”和萌态十足的吉祥物海精灵“青青”的精彩亮相;从青岛世园会宣传片亮相纽约时代广场大屏,到赴欧洲、韩国进行宣传推介,青岛世园会正一步步向我们走近。

让生活走进自然

从19 9 9年昆明世园会的“人与自然——迈向21世纪”到2006年沈阳世园会的“我们与自然和谐共生”,从2011年西安世园会的“天人长安 创意自然”到2014年青岛世园会的“让生活走进自然”,被誉为“世界园艺文化和园林科学奥林匹克盛会”的世界园艺博览会在展示各国园林园艺精品、推进各国文化成就、科技成果交流的同时,始终也在探索着人、城市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一个城市有了人文就有了灵魂,一个园区有了人文就有了生命。2014年世园会“天女散花、天水地池、七彩飘带、四季永旺”的总体规划创意本身就是汲取中华智慧依山就势、融天合地的理念与当今最新科技的再创作,也为全面传播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倡导绿色、生态、低碳的发展理念赋予了几分浪漫主义色彩。

规划总面积241公顷的园区包含“两轴十二园”和主题馆、植物馆等七个主要建筑。贯穿园区南北、长2800米、落差达百米的“鲜花大道轴”,是青岛世园会的特色景观。“从山脚向山顶望去,绚烂的鲜花大道仿若从山顶倾泻而下,扑面而来,正合了‘天女散花’之意。”青岛世园会总规划师吴志强曾这样形容。“林荫大道轴”则是贯穿园区东西的主干道。主题区的中华园、花艺园、草纲园、童梦园、科学园、绿业园和国际园七园浓缩了园林世界的精华,而体验区的茶香园、农艺园、花卉园、百花园、山地园则为游客提供了亲身感受田园乐趣的去处。

9月24日,“2014年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组委会第一次会议暨青岛世园会会徽与吉祥物发布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面对如何诠释“让生活走进自然”的总命题,参展者们给出了不同的回答。园艺文化中心将让植物担纲“主角”,用第一人称讲述“我的故事”,展示植物与园艺文化,表达“人与自然融合”的主题。“月上贺兰”、“三秦”、“美丽三亚”等展园策划方案则诠释着来自世界各国和中国各地以及企业参展方对于世园主题“让生活走进自然”的演绎。根据11月8日世园会公布的数据,青岛世园会中华园、国际园、绿业园推出的124个展位,已确认参展方97家、确定展位117个。

为了更好地体现园区规划创意主题及主要展览展示内容,世园会执委会坚持“大师创造、团队协作”,聘请上海世博会总规划师、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教授担任世园会总规划师,聘请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主席法博先生、国际睡莲协会主席拉利先生、中国工程院院士孟兆祯教授、中国园艺学会观赏园艺专业委员会主任张启祥教授等知名专家组成了专家委员会,成立了规划建设、招展、园艺、法律、市场开发等若干专家顾问组,对重要事项进行咨询。在规划设计中,还聘请国内外30多支优秀设计团队及其设计大师参与规划成果体系的编制。主题馆的创意由曾经设计德国斯图加特梅赛德斯—奔驰博物馆的荷兰知名设计团队UN Studio创始人Ben van Berkel主创,植物馆的创意来自于美国HKS建筑设计公司,植物馆的植物配置方案来自英国维度景观规划设计公司。

打造世园会的青岛模式

相对于国内已举办的几届世园会来说,独有的滨海风光以及山地型地貌特征是青岛世园会园区最显著的特点。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青岛良好的区位优势和自然资源条件,是世园会建设者们始终在思考的问题。

早在筹办伊始,世园会执委会就确定了“世界一流、中国时尚、山东特色、青岛品牌”的目标定位,并在执行过程中始终坚持生态环保标准,以文化创意、科技创新、自然创造的理念打造世园会。

因地制宜在世园会的规划建设中得到了极大的体现。青岛世园会园区选址以崂山风景区为背景,园内有连绵的山脉、起伏的丘陵、浑厚的岩石、富足的土壤、清澈的水库、茂密的针叶林、错落分布的阔叶林,场地空间开合有度,风景效果极佳。据了解,在青岛世园会筹办前期,筹委会专门邀请青岛农业大学对园区及周边区域的植物资源进行普查,对园区地形地貌进行了详细调研。在规划设计中,设计者充分结合了现有的水库、河流、山地、林地等自然空间要素。重要的“天水地池”景观就根据原有园区内天水路两侧水面现状进行再设计。在景观配置上,更是因势造景,体现青岛世园会的山地特色。如科学园景观,充分利用原有山地及台地,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有植被,着力营造“山林野趣”的意境。绿业园景观,根据不规则式多级台地的地形,采用了当地花岗岩自然景石护坡,同时利用堆石依山就势形成自然步道,利用现场二次雕凿的块石浆砌登山小径,充分体现了“自然创造”的理念。不仅如此,在设计施工中,建设者还尽量避免对周边山体及绿化植被进行破坏,对园区内建于上世纪30年代的老桥、植被良好的水杉路和园区内部分老树进行了保护,同时根据苗木、地形普查情况,对园区道路进行了优化调整,减少迁移树木约3000棵。

绿业园景观利用堆石依山就势形成自然步道,充分体现了“自然创造”的理念。摄影/侯晓华

在世园会的建设过程中,青岛元素也始终存在于规划设计当中。世园会的重要场馆主题馆的形象就取自青岛市花——月季,以花瓣为创意。其中的主题演绎部分,通过展示齐鲁文化和青岛城市变迁,让人感受自然之美和人文之美。

水生植物和海洋植物的展示,将成为本届世园会的点睛之笔。青岛世园会同中国海洋大学合作,将品种多样的海洋植物引入了园区。“届时,植物馆内的海生植物展区水体里面将有各种海生植物,游客可以欣赏到海洋动、植物在这里‘共舞’。”执委会规划部工作人员还告诉记者,虽然距离世园会正式开幕还有一年时间,但世园会内部已经建起了“中华睡莲世界”园区,其中包含全球各类睡莲、莲花共1000多种,将成为全世界睡莲和莲花种类最齐全的基地。

世园会会期长,气候变化多样,如何让180多天的会期中,各类花卉、苗木始终以最佳状态呈献给游客?青岛世园会园艺负责人对记者介绍说,为了给游客呈现具有青岛特色的园林景观,世园会确定了“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当引进外来树种,以乔木为主、乔灌花草藤和水生植物相结合,以木本花卉为主、草本花卉结合”的植物选用原则和“混交密植、乡土多彩、生态自然、碳汇平衡”的种植原则。在此基础上,还积极引进适宜青岛气候特点的苗木花卉,做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苗木选择的严苛程度一点不亚于选美,每一株入选苗木必须达到“适合青岛气候,冠型完整、形态饱满、树姿优美”的标准。同时,选定了苗木储备周转基地,以保障园区绿化所需苗源。

世园会的科技“芯”

各个园区运用植物与园艺文化,诠释“让生活走近自然”的主题。图为红豆杉主题园效果图。

积极引进使用先进技术,着力打造“科技园区”也是本届世园会的一大亮点。参观世园会时,不要小瞧你手中的门票,每张世园会门票都内含一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RFID芯片,参观者只需将门票插入验票机,便可自动识别真伪。而着力打造的数字化园区,可为各类客户服务及园区管理提供先进的技术手段:规划建设的全光纤园区网将实现深度“三网融合”,使青岛世园会成为国内领先的数字化智能园区;自主移动智慧导游系统利用手机作为终端,可以让游客体验到电子地图、路线导航、设施查询、信息推送、世园百科和预约参观的功能,还可对网上世园会虚拟三维场景进行浏览、全景漫游、互动沟通等。

园区建设中的科技亮点也不容小觑。青岛世园会专门制定实施了《绿色建设导则》,积极引进使用节约环保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设备。比如,在主题馆使用了燃气冷热电三联供技术,能够将天然气燃烧后获得的高温烟气用于发电,并利用余热在冬季供暖,在夏季通过驱动吸收式制冷机供冷,可以有效地节约电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为了保护园区道路两侧已栽植行道树,在对道路铺装时采用了温拌沥青,其温度只有20℃左右(一般摊铺沥青温度高达180℃),有效降低了对已栽植树木的影响。此外,使用透水混凝土路面、彩色防滑路面、雨水收集利用、建筑垃圾再生利用、天水清淤淤泥再生利用、LED灯具等,充分体现“绿色、低碳、环保、节能”的理念。

青岛再生长

用青岛市委书记李群的话来说,“世园会建设应投入在园区、效益在园外,要利用这次国际性盛会的契机,在更大范围内规划建设世园会生态都市新区,从而达到惠及周边、造福百姓的目的。”

青岛世园会园区坐落于该市北部相对落后的李沧区,生态环境、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改善。2014年世园会,为青岛缩小南北差距、城市均衡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为此,青岛市坚持用“世界眼光、国际标准、本土优势”来筹办世园会。首先,在空间扩展上下功夫,实施区域带动战略。在做好核心区规划的同时,统筹考虑周边区域的发展,将交通设施、生态建设甚至产业布局向外围扩大辐射,带动李沧、四方等老城区转型发展。其次,在时间拓展上做文章。2012年10月26日,2014年青岛世园会执委会发布公告,面向全球征集青岛世园生态都市新区的概念规划,旨在以世园会为契机,将园区及周边区域打造成一个安居、兴业、休闲、文化四位一体的世园生态都市新区,并最终形成“南有奥帆中心、北有世园景区”的旅游新格局,带动城市的特色发展。

世园会也为青岛这座城市的再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世园会期间,预计青岛将迎来千万余人次的游客,它所产生的巨大的“世园会效应”会拉动旅游、会展、餐饮、商贸、房地产等产业的发展。世园会也是青岛发展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载体,通过承办世园会,青岛的软件和硬件实力都将更上一个台阶,是青岛走向国际化的一个“跳板”与支点。世园会期间,国内外的知名媒体也将汇聚岛城,在展示世园会的同时,青岛的城市形象和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也将广为播扬,对提升青岛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世园会将成为青岛知名度提升的爆发点,让全世界认识青岛、了解青岛,并将为青岛走向世界舞台和长远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力。

2014年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

时间:2014年4月25日至10月25日 会期184天

地点:青岛百果山森林公园

主题:让生活走进自然

From the earth,for the Earth

会徽:七彩花艺

吉祥物:海精灵“青青”

猜你喜欢

世园青岛园区
果树在园林景现中的应用——基于北京世园会百果园景现建设的思考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园区的开放样本
上合,从青岛再启航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青岛如何引进人才
青岛明月申牌?
园区开发Ⅱ个股表现
世园会对举办城市的影响研究——暨对2019北京世园会的启示
锦州世园会广电宣传的立体化攻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