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粘膜发酵饲料添加剂在肉鸡饲养中的应用

2012-08-25章竹岩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2年1期
关键词:沙门氏菌雏鸡日龄

章竹岩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畜牧兽医站,常州 213017)

1 概述

1.1 现状 MSC竞争性排斥对发展养禽业作用是业内专家探索安全食品生产必然选择。原因:(1)预防人的禽类食品源微生物中毒仍然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许多国家报道过禽类食品中毒事故。例如:美国1985~1989年所发生人的肠炎性沙门氏菌食品中毒,占到82%,据报道与食用肉鸡和鸡蛋有关。(2)沙门氏菌的传播途径特别广泛,所以,防控十分困难。例如,7日龄沙门氏菌的侵袭定植造成雏鸡死亡平均在5%左右。一旦发病,常常出现各种抗生素轮番使用现象,超剂量、滥用现象十分严重。肉食品抗生素残留,增加了人类超级细菌感染的可能。

1.2 改变 面对畜产品安全状况,我们要变被动为主动。从源头上改变禽肉的病菌携带率,减少和降低药物残留,满足广大消费者需求,打破国际市场的贸易壁垒。为此,选择竞争性排斥(CE)法中领先产品MSC是明智之举。

1.3 普及推广 由于沙门氏菌的传播途径特别泛,血清型太多,药物治疗不能彻底杀灭沙门氏菌,康复的鸡只仍带菌并可传染,同时长期用药还会对鸡只产生负面影响,抑制生长,降低生产能力等。于是从免疫上寻找解决办法。包括活菌制苗的采用,但是效果都不甚理想,1973年芬兰Nurmi等注意到仔鸡随着日令增长而增强了的抵抗力并非来自免疫系统,而是源于肠道内固有菌群的排斥作用。根据这一原理,用成年鸡肠道固有菌群制备物接种给新生仔鸡,可以使雏鸡受到保护而抑制沙门氏菌感染。这种方法就是竞争性排斥法(CE法)。

自从Nurmi理论发表之后,在世界各国掀起了CE接种物的研制,并快速发展。日本、台湾、西欧多国的产品相继上市,并在这些国家广泛应用。美国农业部农业技术研究中心与美国康地公司合作,对CE产品予以改进和完善,1995年获多国专利,是康地公司独家经营专利产品。MSC(Mucosal Stapter Culture)直接译文粘膜保护剂。商品名粘膜发酵饲料添加剂。原理就是竞争性排斥法。1998年,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审核认定了MSC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对于家禽生产道贺消费者食肉的安全性,以及对于降低鸡群屠宰前活鸡体内沙门氏菌和降低加工后鸡肉上沙门氏菌,降低食品源微生物魏氏梭菌(产气夹膜杆菌)等。

1.4 MSC特色 MSC这一生物制剂的关键技术,其特色就在于定靶导向,只对鸡只有高效,纯度高、含量足,有效成分乳酸杆菌1×109/g,乳酸球菌1×109/g,乳酸片球菌1×108/g。

MSC竞争性排斥,经给雏鸡喷雾、饮水,在雏鸡消化道系统抢先定植,形成雏鸡粘膜保护,排斥了以沙门氏菌为主要致病微生物的再定植,从而降低雏鸡发病。MSC的定植,随着雏鸡日令增长,其保护作用贯穿于始终,直到屠宰。胴体的沙门氏菌、魏氏梭菌等病原微生物明显降低。这为环保型、绿色食品的上市提高了正确的重要途径。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时间和地点

实验时间:从2002年4月2日~5月27日,计56天。

实验地点:江苏省武进区南宅杰威鸡场

2.2 试验动物及来源

均用商品代白羽肉仔鸡,从上海大江公司松江桐泾孵化场购入,同一天同一批次3 800只。

2.3 粘膜发酵饲料添加剂(MSC)

来源MSC由美国康地公司技术开发部提供,铁罐盒装。每盒70 g。

2.4 试验设计与分组

试验用鸡3 800只,分为处理组2 500只,对照组1 300只,处理组使用MSC,对照组不使用MSC。

试验设计为单因子饲养使用。使用前期(1~21 d)处理组与对照组同一舍厩育雏,分东西两侧,中间有火墙间隔。22日龄以后由于密度过高,二个组都有搬厩分栏饲养。

育雏期分组如图(1~2龄)

2.5 细菌检测 细菌检测由常州市天宁区卫生防疫站承担。

3 试验管理

饲养方式全进全出。在试验前15 d空厩,清扫、消毒。入雏前用干木屑垫厩。平养。育雏期保温采用地火墙。业主日夜值日,观察、添料、添水、清除死鸡,并逐日记录死亡只数、饲料消耗量和用药。

3.1 MSC使用

在桐泾孵化场出雏时,处理组2 500只雏鸡用纯净水500 ml加MSC 0.2 ml,现场配制成0.4‰浓度MSC混合液,搅匀,用喷雾器对准纸箱内雏鸡喷洒,平均每雏0.2 ml,打处理组标记,装车。对照组1 300只雏鸡也用纯净水260 ml,但不含MSC,每雏也以0.2 ml计,用喷雾器喷洒纸箱内雏鸡,纸箱打对照组标记,装车。

进厩后,处理组用冷开水12 500 ml加MSC 5 ml,现场配制成0.4‰浓度MSC混合液,每雏以5 ml计,作为初饮水。对照组也用冷开水6 500 ml,但不含MSC,每雏也以5 ml计,作为初饮水。

至此,MSC使用方法和使用剂量已经完毕。

3.2 免疫程序

11日龄和19日龄鸡新城疫苗饮水,25日龄法氏囊苗饮水。

3.3 细菌性疾病防治

球虫病自12日龄起采用地克珠利(Diclazuril)和氯吡醇各1.2~2ppm间断加入饲料中预防。处理组使用期为11 d,对照组使用期为17 d。5日龄对照组使用土霉素3 d。

3.4 饲料日粮

依业主饲养肉鸡的经验习惯,开食料使用大江公司肉鸡前期全价饲料,计40 kg。第2 d以后使用大江公司5%浓缩料,配以推荐配方所需的玉米、豆柏,直至饲养全过程。日粮蛋白水平相当于21%、19%和后期16%的范围。

试验过程中未发现由于营养障碍而出现代谢病患的。

4 细菌检测

4.1 细菌检测

检测项目包括沙门氏菌、大肠杆菌。

送检样品采样情况详见表1。

表1 送检样品采样情况

4.2 取样方法

2002-4-2 粪纸是运输用纸,雏鸡入厩后,立即采集粪纸样品送卫生防疫站检测。

2002-4-25 泄殖腔棉拭由兽医站技术人员在现场用无菌棉棒逐一采集直肠内容物,置于Cary-Blair培养基中,送卫生防疫站。

2002-5-27 试验结束日,屠宰80只,公母各半,处理组40只,对照组40只,颈部侧位杀死,腹腔解剖,无菌摘取盲肠,置于SS增菌液,送卫生防疫站检测。

5 结果

5.1 生产性能

5.1.1 试验鸡只死亡率

试验鸡只死亡情况统计详见表2。

表2 鸡只死亡情况统计表

从表2可以看出,3次死亡率统计,在不同日龄处理组都低于对照组,至56日出栏时,处理组的成活率高于对照组1.2个百分点。

5.1.2 试验鸡只饲料消耗情况

试验鸡只饲料消耗情况详见表3。

表3 鸡只饲料消耗情况统计 单位:kg、元

从表中可以看出,饲养全过程以自配料为主,粉状料。处理组2 500只,累计耗料15 618 kg,对照组1 300只,累计耗料8 484.5 kg。

6.1.3 试验鸡只生长情况

对56日龄鸡只生长情况做了统计,详见表4。

表4 56日龄鸡只生长情况统计表

从表4中可以看出,56日称重,试验组平均个体重3.06 kg,略低于对照组的个体重3.12 kg。

6.1.4 试验鸡只生产性能

对56日龄鸡只生产性能进行了汇总,详细数据见表5。

表5 56日龄鸡只生产性能汇总表

从表5可以看出填加MSC后取得以下成效:(1)成活率提高1.2个百分点;(2)料重比提高4个百分点。

6.1.5 经济效益

至56日龄时鸡只经济效益测算汇总,详见表6。

表6 56日龄鸡只经济效益测算情况统计

从表6可以看出,使用MSC后,经济效益处理组比对照组多0.1656元/kg,提高最终经济效益15.1%。

6.2 细菌检测

分3次采样,检测细菌,结果详见表7。

表7 细菌检测情况统计表

从表示可以看出,粪纸未均检出致病菌,说明幼雏在出壳当日尚未感染有致病菌。25日龄直肠棉拭后,细菌感染以大肠杆菌为甚,处理组检出率17%,对照组检出率34%。沙门氏菌处理组检出率1.4%,对照组检出率18%。在56日龄盲肠粘膜的细菌培养中,处理组与对照组2者的大肠杆菌感染率分别为12.5%和32.5%。沙门氏菌检出率处理组0%,对照组6%。在25日龄,56日龄,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检出率处理组远低对照组。说明MSC在鸡只消化道定植之后,抵御了以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微生物致病菌侵袭,起到了屏障保护,而且这个保护是贯穿于饲养全过程的,从而减少致病菌的再定植,减少发病和死亡。

7 讨论

(1)本次试验以商业性实用为主,尽量贴近用户实际,全过程在饲养管理、免疫程序、疾病防治、饲料配制这几个方面都遵照业主多年饲养肉鸡的习惯、经验办理,试验组技术人员在技术上予以指导要求业主记录要客观、真实和详尽。双方的配合,使这次试验正常推进。

(2)本次试验期间,在5日龄时,对照组有拉痢现象,业主对对照组连续用土霉素360 g,处理组未用过药物治疗。35日龄后,对照组比处理组多用球虫药(地克珠利和氯吡醇)6 d。

(3)56日龄称重结果处理组还略低于对照组1.9%(60 g),这于抽检称重数量过少可能有关,业主认为处理组个体大于对照组,但是,我们仍以测定值为准。

8 结论

选择3 800只大江商品雏鸡,使用MSC56 d后,分析生产性能、细菌检测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处理组经过MSC 4‰稀释喷雾和饮水二次处理之后,与不采用MSC的对照组相比较,明显体现出MSC有益菌竞争性排斥的优越性,即使鸡只生产性能大幅度提高与致病菌显著下降。

8.1 死亡率

7日雏鸡死亡率:处理组0.6%,低于对照组0.85%,降幅23.5%。存活率:56日出栏时,处理组94.5%比对照组93.3%提高1.2个百分点。

8.2 料重比

饲料消耗的料重比:处理组为2.16∶1,比对照组2.25∶1减少饲料消耗4个百分点。

8.3 生产成本

活重:处理组4.34元/kg,比对照组4.51元/kg下降了0.17元,降幅3.8%。活重销售盈利:处理组1.262元/kg比对照组1.0964元/kg,多出0.1656元,经济效益提高15.1%

8.4 细菌检测

细菌检测结果表明,在25日龄时,经直肠棉拭培养,沙门氏菌处理组检出率1.4%(1/70),显著低于对照组18%(0/50);大肠杆菌检出率24.3%(17/70),显著低于对照组68%(34/40),56日龄盲肠检测,沙门氏菌处理组检出率0%(0/40),显著低于对照组15%(6/40);大肠杆菌检出率处理组12.5%(5/40),显著低于对照组32.5%(13/40)。

猜你喜欢

沙门氏菌雏鸡日龄
4种鸡源致病性沙门氏菌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广东、广西、福建省和上海市零售鸡肉源沙门氏菌的血清型和基因型
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鱼粉中沙门氏菌杀灭方法的研究
食品中沙门氏菌检验虚拟仿真实验研究
不同初配日龄对二元杂种母猪繁殖成绩的影响
夏季严防雏鸡中暑
26日龄肉鸡腹胀后死亡怎么办
不同去势日龄对保育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蛋鸡合理投料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