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与结构工程施工档案的编制及收集与整理

2012-08-15高荣珠

山西建筑 2012年22期
关键词:盖章整理监理

高荣珠

(太原市第一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太原 030001)

建筑与结构工程施工档案的编制及收集与整理

高荣珠

(太原市第一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太原 030001)

结合建筑工程档案资料的重要性及其特征,探讨了如何做好建筑与结构工程施工档案的编制、收集、整理工作,分别阐述了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质量验收阶段的工作重点及应注意事项,以期指导实践。

建筑工程档案,施工准备阶段,技术质量保证资料

0 引言

建筑工程档案资料的整理过程是施工过程的真实记录,是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项目进行竣工验收和竣工核定的重要条件,也是对建设项目检查、审计、维修和后期管理、使用、改扩建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加强建设管理,促进技术管理科学化的重要参考资料,是工程结算、资产评估的重要依据,所以做好建筑工程档案的编制、收集、整理工作意义重大。

做好此项工作,就要抓住其时效性、符合性、完整性、对应性、关联性、真实性和合法性等几方面特征,在施工的不同阶段,针对其特征进行资料的编制、收集与整理。

1 在施工准备阶段检查重点

施工准备阶段的资料重点是看施工是否是合法的,也就是说是否签订了施工合同,施工许可证是否办理齐全,施工范围是否在营业执照许可范围内、是否有承建资格证书,同时在开工前一定要做开工报告,经监理工程师和建设单位审核后才可以进行施工,项目经理部管理人员的设置也要经监理认可后才可以进入施工现场,同时要制定完整的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制度,地质勘查资料是否齐全,施工图纸会审、设计交底已经全部完成等。施工单位技术部门组织施工技术人员针对施工现场,认真审核施工图纸,编制出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及专家论证意见,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后报验监理单位,经监理单位审批签字盖章后用以指导施工全过程。

2 基础和主体结构施工阶段主要检查内容

1)施工前要针对各分项工程做出有针对性的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技术交底要有技术负责人、交底人和接交人的签字,全部完善后归档。

2)建筑物定位测量放线记录由测量员在测定建筑物的位置、主控轴线和尺寸、建筑物±0.000绝对高程后填写,经专业技术负责人、质检员、专业工长审核后报监理单位签字盖章归档。

3)

基槽及各层测量放线是测量员在完成基槽及各层放线后填写交质检员、专业工长校核并签字、专业技术负责人核定签字、报监理单位复验确认并签字盖章归档。

4)建筑物基槽开挖后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组织质量检查员、工长、班组长自检,合格后填写记录并签字,报监理、设计、勘察单位核验后填写地基验槽记录并签字盖章,使之生效后归档。

5)建筑基础完成后要开始进行沉降观测,沉降观测包括对新建工程及受其影响的周边邻近建筑物的观测,观测点的布置要根据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要根据规范要求进行布置;沉降观测要请有资质的测量单位进行观测,并填写沉降观测表,由质量检测员、技术负责人审核后交监理单位审核签字后归档。

6)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即将被下道工序所遮盖的重要部位或项目,在遮盖前要根据规范进行隐蔽工程的验收,隐蔽验收资料应按专业、分层、分段、分部位的施工程序填写。工程具备隐验条件后由专业工长填写隐检记录,质检员、专业技术负责人审核签字后报监理单位,会同监理单位共同验收后,由双方签署验收意见及结论,并签字盖章后归档。

7)技术质量保证资料。

原材料、构配件进场时要严格审核其出厂合格证与出厂检验报告,对主要施工材料(如钢材、水泥、砂子、石子、砌体材料、防水材料等)进场后要在监理单位的见证下取样复试,复试合格并填写材料报验单,经监理签字验收后方可整理归档。

施工试验报告及见证检测报告:

a.钢筋连接(焊接、机械连接)要根据检验批按规范要求在监理单位见证下取样,送交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检测,钢筋连接的资料包括操作工人的有效上岗证,焊条、焊剂的合格证及连接件的检验报告;

b.土壤试验(包括土工击实试验、回填土干密度试验、压实度检验),要在监理单位的见证下根据规范进行取样,经有资质的单位进行试验并出具试验报告,合格后收集归档;

c.混凝土试验(包括抗压强度、抗渗性能、抗折强度等),要在监理单位的见证下根据规范要求现场制作,留置标准养护试块和同条件养护试块,待试验合格后,将试验报告收集归档;

d.砂浆配合比和砂浆抗压强度报告,同混凝土一样,由监理单位见证制作砂浆试块,到龄期后送交有资质的试验单位检测合格后,出具试验报告,整理归档;

e.结构完成后要在监理单位的见证下,由有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测,检测合格后出具报告,收集归档。

8)工程安全和主要功能核检资料。

a.防水工程试水检查:凡有防水要求的工程,如浴室、卫生间、厨房、屋面、预制外墙板等,在工程完工后要进行试水检查验收,并认真做好记录,检验合格后将检验记录整理归档;

b.地下防水工程完成后应按工程设计的防水等级标准进行防水效果检查验收,并填写地下室及地下工程的防水效果检查试验记录,完善签字盖章手续后整理归档;

c.在结构工程完成和工程验收时,施工单位应对建筑物垂直度、标高和全高进行实测并加以记录,填写建筑物垂直度、标高、全高测量记录,签字盖章手续完善后进行整理归档;

d.建筑物抽气风道(厨房烟道、卫生间抽气道),应全数做通(抽)风和漏风、串风试验,并填写检查记录,监理单位签字盖章后整理归档。

3 建筑与结构工程质量验收

建筑与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资料包括检验批、分项、子分部、分部工程的验收资料。

1)施工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要随着工程进度与项目监理工程师对每一检验批施工质量进行检查验收,并填写检查验收记录表,双方签字后生效整理归档。

2)各分项工程完成后,监理工程师组织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对分项工程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填写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经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整理归档。

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要注意以下四点:

a.检验批要覆盖整个施工过程,不得有漏掉的部位,并且所有的检验批都验收合格;

b.有混凝土、砂浆强度要求的检验批,到龄期后一定能达到规范的规定;

c.检验批的记录一定要真实、完整,将检验批的资料依次进行登记整理;

d.对于桩基与复合地基的验收要同时验收桩体强度、桩体质量、地基强度和承载力等几项指标是否达到规范规定。

3)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是分部工程验收的汇总表,与分部工程观感检查记录、分部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和抽样检测记录、分部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相对应,配套使用。该表应由施工单位将检查评定合格表填写好后,通过监理工程师交给监理单位,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地基与基础分部还应有勘察单位共同验收,五方签字盖章后生效,整理归档。

将以上资料按部就班地收集、整理、归档后,全套的建筑工程档案资料就基本完整了,在此过程中要不断地从细部复核、完善,力争做到无一漏缺。

总之,建筑工程档案的收集、整理是建筑工程的成长记录,是建筑工程可靠的质量证明文件,我们要本着严肃认真的态度做好这一工作,为建筑工程的合理使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1]GB/T 50328-2001,建设工程文件整理归档施工规范[S].

[2]DBJ 04-214-2004,山西省建筑工程施工资料管理规程[S].

[3]GB 50300-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S].

[4]GB 50202-2002,地基基础分部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

On com pilation,collection and arrangement of construction documents in architectural and structural projects

GAO Rong-zhu

(Taiyuan No.1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Group Co.,Ltd,Taiyuan 030001,China)

Combining with the importance of the documents of architectural projects and their features,the study explores how to compile,collect and arrange the construction documents for the architectural and structural projects,and illustrates themain points at the construction preparation stage,the construction stage,and the quality acceptance stage and their respective precautions,so as to direct the practice.

architectural project document,constructing preparation stage,technical and quality guarantee documents

TU712.1

A

10.13719/j.cnki.cn14-1279/tu.2012.22.108

1009-6825(2012)22-0283-02

2012-05-11

高荣珠(1970-),女,助理工程师

猜你喜欢

盖章整理监理
“盖章”
关于建设工程监理发展趋势的探讨
抱紧我
工程监理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智能盖章机的设计研究
高一零碎知识整理
整理归纳中渐次坚实
一种翻页盖章装置
推行输变电工程设计监理的必要性思考
新形势下监理发展趋势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