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高速公路环境保护和景观设计方案的研究

2012-08-15王青乐

山西建筑 2012年22期
关键词:土场紫穗槐柠条

王青乐

(山东省栖霞市交通运输局,山东 栖霞 265300)

1 项目概况

本工程路线起点设于浑源县王庄堡镇,设王庄堡枢纽接在建的灵山高速公路,路线向西跨唐河、S203后沿蚂蚁河北侧山坡布线,经洪水、岭顶、寨头,在西河口村北以短隧道下穿国家级文物明长城后,以桥梁的形式跨蚂蚁河,后设太安岭长隧道进入繁峙县境内,经刘家窑新村北、神沟村南,在万民庄新村南设大营互通与S240相接,经北辛庄南、安乐庄南、银沟村北、中虎峪、宏道村北后,在东沿口村南设五台山北互通与108国道相接。经泉沟村、小砂河、西砂河、石塔沟、兴旺庄、下双井后路线沿108国道北侧布设,经下茹越乡北、福连坊村北后,在楼岗村南到达本项目终点,与拟建的繁峙至大营高速公路相接,路线全长58.564 km。

2 景观设计的理念、原则及表现手法

本着“坚持人与自然相和谐,树立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设计理念,结合本项目路域特征,在施工图设计时,我们运用了以下理念、原则和表现手法:

1)引入“先保护、再恢复”的理念进行公路绿化。

2)遵循“自然式设计”与“乡土化设计”原则,摒弃以往“园林化”的概念。尽量避免人工痕迹。

3)对公路边坡环保和景观问题,采取“边坡调查”+“边坡分类”+“边坡综合防护及处置措施”的方案,明确“系统稳定、景观协调、经济合理”的边坡防护目标。

4)针对地域特点进行绿化植物选择,“适地适树”选用乡土树种为主。

5)路侧及取弃土场绿化采用“露、透、封、诱”的设计手段,突出自然景观。

6)互通景观设计运用“自然式”绿化设计手法,融入自然生态环境。

7)通过乔、灌、草、藤、花之间的合理配置,创造三维绿化效果。

8)兼顾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 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

3.1 环境保护设计情况

水土流失防治区域根据公路建设特点分为:主体工程防治区、取弃土场防治区、施工便道防治区和临时工程用地防治区。

1)主体工程防治区。

根据地质、气候情况,一般填方路段采用直接扦插紫穗槐、柠条方式,拱形骨架护坡采用拱内扦插紫穗槐、柠条方式进行防护;挖方路段,主要采用全植物防护和护面墙、挡土墙加上边坡穴栽植物防护形式,从而保证路基路面稳定,同时完善排水系统,保证路面行车安全,美化公路运营环境。桥涵建设需进行基础开挖,会造成一定的水土流失,但总量相对较少。采用钻孔桩基础开挖,会产生弃渣或泥浆,必须做好沉沙拦渣措施,如利用沙包堆围沉沙池进行分级沉沙,防止泥沙直接排入周围农田和水系。

2)取弃土场防治区。

本项目取弃土场所占地类型有旱地、荒地,布设在主线两侧4 km范围内,在取弃土前应预先剥离能复耕的表层土,以备土地复耕整治。临时堆放时应采取彩条布或塑料薄膜覆盖,相应配置挡土墙、排水沟。完成取弃土后应及时覆盖表层土并绿化恢复或复耕还田。若取弃土场产生较大坡面,则在边坡上植紫穗槐、柠条进行防护,种植密度为每平方米10株。

3)施工便道防治区。

修建施工临时便道应尽量结合道路规划或利用现有道路,应设置简易路面与排水设施,既减少水土流失,又利于施工机械通行。对于既有便道,在施工完毕后,要平整路面,重新铺筑损坏路面,清理并加固道路边沟和边坡;对于施工期间新建的便道,施工后采取绿化和复垦等措施恢复,对于符合当地道路规划或有利用价值的便道,按高标准重新修筑。

4)临时工程用地防治区。

选择施工临时场地时尽量利用征地范围,如立交区、服务区、收费站等。施工营地尽量设置在非耕地上或租用已有房屋。施工中临时占用土地应先剥离可种植表层土,合理堆放,并做好防护。待施工完毕后,清理场地,覆盖原有表层,恢复植被或复耕。

3.2 景观设计情况

景观绿化美化工程是环境保护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本项目景观绿化美化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互通立交、路堤边坡、路堑边坡、取弃土场、碎落台、护坡道、中央分隔带、隧道进出口绿化等。

1)互通立交绿化工程。

王庄堡至繁峙高速公路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合同段共设枢纽互通立交3处,互通设计采用自然式手法,结合乔灌木搭配,利用空间层次感,使其更加接近自然。

2)边坡生物防护工程。

边坡生物防护工程以保证边坡的稳定性、减少水土流失为主和以丰富路域景观为辅。路堤边坡:当边坡高度小于5 m时,直接扦插种植紫穗槐、柠条,大于5 m时,在拱形骨架施工完成后,在拱内扦插种植紫穗槐、柠条,栽植密度为每平方米10株。

路堑边坡:当边坡高度小于3 m时,采用直接穴栽紫穗槐、柠条方式绿化,边坡高度大于3 m时,在主体圬工防护的基础上穴栽紫穗槐、柠条方式绿化,栽植密度为每平方米10株。

3)取弃土场防护及美化绿化工程。

对于占用旱地的取弃土场采用复耕的方式恢复用地,同时对取土场地产生的边坡采用植柠条的方式减缓水土流失。对于占用荒山荒地的取弃土场采取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防护。工程防护主要包括设置排水槽、挡墙等,植物防护主要是在平整后的场地及边坡种植柠条。对于边坡和场地绿化柠条的种植密度均为每平方米10株。

在取土和弃土之前均需对表层的腐蚀土进行剥离并合理堆放,以备绿化使用,必要时设置临时弃土场。遇到石方较多的弃渣时,应按弃石、弃渣、弃土(弃土厚度不低于20 cm)的顺序弃置。最后在弃土上方覆盖收集的表土,以进行植被恢复。

4)护坡道。

根据项目沿线植物群落的特点,并根据填方边坡高度的不同,护坡道在大于5 m的路堤段采用种植乔木的方式进行绿化,在小于5 m的路堤段采用乔木和开花灌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绿化。乔木选用胸径5 cm的黄榆、馒头柳、漳河柳,灌木选用冠径60 cm的绣线菊、丁香、榆叶梅。

5)碎落台绿化。

碎落台单行种植,采用常绿小乔木、开花灌木、造型灌木、开花草本、攀援植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绿化。常绿小乔木有树高1.5 m的桧柏,开花灌木有冠径50 cm的绣线菊、紫丁香、黄刺玫;造型灌木有紫叶小檗;开花草本有八宝景天、紫花苜蓿;攀缘植物主要是爬山虎。

6)中央分隔带绿化。

中央分隔带种植时采用常绿乔木与开花灌木、落叶灌木搭配,营造高低错落、色彩变换的景观层次。常绿乔木有树高2 m的桧柏、塔桧,开花灌木有冠径1.2 m的珍珠梅、紫丁香、金银木,落叶灌木有冠径1.2 m的华北卫矛、水腊球、卫矛球。

7)隧道进出口绿化。

对隧道洞顶及仰坡采用植紫穗槐的方式进行边坡生态恢复。对隧道进出口景观绿化,在结合项目区自然条件及水土保持防护要求和依据“适地适树”原则下,选用当地优良的乡土树种和引种驯化后适应了当地环境的树种。采用自然式种植,乔灌草结合种植,使从隧道进出的司乘人员视觉上过渡自然。

4 结语

在高速公路工程中,除了需要满足车的数量、车速、车的载重和路基、路面的要求。高速公路工程中还应根据沿路线的地质地形条件、自然条件、气候条件以及工程对环境的破坏程度进行沿线的环保和绿化工程设计和实施,以修复在工程建设中对环境的破坏区域,并美化和绿化沿线公路。这样既保护了环境,又可以在公路的美化和绿化上提高公路美学和环保理念以及提高了行车视觉效应,使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

[1]范田园,许大为.高速公路的绿化景观设计[J].防护林科技,2007(4):93-94.

[2]蒋力友.高速公路绿化工程特点的探讨[J].山西建筑,2010,36(5):345-346.

[3]郭丽文.高速公路绿化设计浅析[J].山西建筑,2010,36(1):357-359.

[4]贾俊丽.创建绿色生态高速公路规划构思[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33):46-47.

猜你喜欢

土场紫穗槐柠条
紫穗槐在河南城镇建设中的应用
西南山区高速公路高填方弃土场破坏模式分析及稳定性研究
浅谈山区高速公路弃土场选址和设计
福建省山区高速公路弃土对隧道安全性的影响分析
柠条饲料林培育技术
螯合剂-紫穗槐联合修复尾矿土壤的重金属迁移特征分析*
陕煤集团神木柠条塔矿业公司
我在西藏种柠条
柠条主题公园绿化美化措施
紫穗槐的营养特性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