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蟒河自然保护区林分考察报告

2012-08-15张青霞田随味

山西林业 2012年6期
关键词:栓皮栎五角枫脱皮

张青霞 张 军 田随味

(1.山西蟒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山西 阳城 0481000 2.山西省自然保护区管理站,山西 太原 030012)

山西蟒河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建立于1983年。2009年-2010年,结合自然保护区二期工程的实施,在区内进行了样地考察,完成全部外业工作。2011年,笔者进行了外业补充调查和内业整理,在此次调查为主的基础上,撰写本文。

1 开展考察的必要性

1.1 历史考察情况

保护区成立于1983年,除建区初期对区内的林分状况进行过基本考察外,20多年来未再进行过专项系统考察。

1.2 考察目的

1)对保护区的林分结构、生长状况、演替情况、生物多样性情况、林地生产力等有一个客观正确的分析。

2)以此次考察为基础,建立长久的监测体系,使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监测有一个长久的连续的可进行比较的稳定数据,为保护区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2 工作区概况及工作方法

2.1 工作区自然地理概况

保护区位于山西省阳城县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 112°22′10″~112°31′35″,北纬 35°12′30″~35°17′20″,总面积5 573hm2。境内最高峰指柱山海拔为1 572.60m,最低点拐庄300m,地貌强烈切割,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形成险峻的陡峰、深谷景观。其余水文、气候、土壤、岩石等特征见蟒河保护区管理局总体规划。

2.2 工作方法

2.2.1 样地布设

本次考察用1:10000地形图在保护区内均匀布设了30个固定标地,其中25个为测树样地,面积667m2,5个为多样性考察样地,面积400m2。

2.2.2 考察方法

按照“聘请专家→人员培训→查阅资料→实地踏查→样地考察→考察填表→数据处理→考察报告”的方法和顺序进行。对于在地形图上刚好布置在悬崖峭壁等在现地无法完成的样地,按照“大不动、小调整”的原则,在实地踏查环节过程中根据情况及时作了调整。

3 考察结果及分析

3.1 主要考察因子分析

3.1.1 优势树种

通过考察得知,蟒河地区的森林大多是以栓皮栎、橿子栎等为优势种的落叶阔叶林。本次考察立木共计1 573株,共考察到39种树种。

1)栓皮栎:共591株,占总株数的37.60%,为绝对优势种。25块测树样地中,在13块样地均有分布,其中第4、6、17、23、24号样地都占到绝对优势,在6号样地中占到了99.30%。

2)橿子栎:共340株,占总株数的21.60%,为次优势种,在3、16号样地中均占到了100%。

3)鹅耳枥、山茱萸、油松、槲栎等树种,分别考察到114株、105株、62株和50株,各占总株树的7.30%、6.90%、3.90%和3.20%。

3.1.2年龄结构

根据径级—年龄相关的分析来看,以栎类为优势的单层林,平均林龄50a左右。从年龄株数分布看,优势树种随着林分年龄的增大,株数分布范围变小。平均林龄越大,优势树种的年老树木越多,但并不是同龄林,仍是多世代的异龄林。大多数的林木,因土薄石多,条件所限,未老先枯,未老先倒。

3.1.3 径级结构和树高结构

树木的直径、树高和蓄积增长的快慢,与立地条件有密切的关系,也受年龄的影响。一般地说,年龄大,直径也大,树高也高;反之亦然。从主林层平均直径来看,分布于6.0cm~13cm之间。林内最大林木直径,一般为平均直径的2倍~3倍,最小林木直径为平均直径的0.2倍~0.3倍。

从径级按株数分布来看,也表明不同年龄林分的林木分布状况也不同。如幼林龄,优势树种集中分布在5.0cm~19cm之间。

各径级树高,在胸径10cm以下,也就是40a以下,树高生长较快;胸径40cm以上的,年龄在60a以上的,则显著缓慢。

3.2 主要森林类型及其演替、更新分析

3.2.1 本区主要森林类型

此次考察,依优势树种及其分布的地形、地貌等特征,分为两类:一是以栓皮栎、橿子栎为优势的山地阳性阔叶林,主要分布在坡度大、土层薄、石覆率高、水分条件较差的山坡中上部,其海拔较高,地形高耸,气温偏低,坡度较大,林木高、径比较差,缺乏明显的层次,属于单层林。橿子栎林分分布较栓皮栎相对较窄。二是以鹅耳枥、山茱萸、油松、侧柏为优势种的沟壑坡麓半阴性阔叶林。由于这里自然环境较好,水、热条件相对较好,林木生长茂盛。从低到高,林分依次为以山茱萸(海拔620m~648m)、鹅耳枥(海拔755m~1 074.8m)、侧柏(海拔913m)、油松(海拔1 205m)为优势树种林分。

3.2.2 森林演替分析

1)栓皮栎、橿子栎与鹅耳枥等树种的演替

在栓皮栎、橿子栎与鹅耳枥等树种的混交林中,后者常居于下层。在主林层中,不论从株数或蓄积上看,栓皮栎、橿子栎均占绝对优势。在6号样地中栓皮栎占到了99.30%,在3号和16号样地中,橿子栎均占到了100%。这种林分的演替,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在阳坡半阳坡等比较干燥的地方,林下也有五角枫等树种更新,但由于立地条件所限,五角枫显然取代不了栓皮栎;二是在阴湿沟谷,更新层中五角枫、脱皮榆、千金榆、白蜡等幼树,明显增多。演替层中,栎类虽有一定比重,但已侵入相当数量的五角枫、脱皮榆、千金榆等树种,如无破坏性因素的干扰,五角枫等硬阔叶树无疑会取而代之。不过在此阴湿条件下,以五角枫等树种为优势的林分,仍是比较稳定的类型。

2)五角枫、脱皮榆等树种的演替

阴湿沟壑以五角枫、脱皮榆等耐阴树种为主。由于林内光照少、湿度大,极度阴暗,只有耐阴树种才能在此生存。五角枫、脱皮榆等不仅耐阴喜湿,可在林冠下庇荫多年,而且更新容易,生长较快。在沟谷等阴湿之地,只要水分条件不改变,是很难被其他树种所更替的。所以说它是比较稳定的群落,也只是在这种条件下而言。

3.2.3 更新情况

蟒河地区,沟深坡陡,有些地方很少有人活动,森林火灾又罕见,这样就为天然更新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其次,这里的自然环境条件比较优越,水热条件较好,有利于林下更新。特别是五角枫、脱皮榆等耐荫树种,可以在林冠下庇阴多年,这就为森林的延续、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3.3 森林资源特点分析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保护区森林资源具有以下特点:

1)树种资源丰富,林相复杂;

2)地形陡峭,经营管理难度大;

3)林龄较小,中幼龄林占绝对优势;

4)林分质量差,单位面积蓄积量低。

一般说来,落叶阔叶林区土壤比较深厚肥沃。长期以来,早已被辟为农田,原生植被多遭破坏。但在蟒河地区,则由于特异地形影响,土层较薄,岩石裸露,部分地段人为活动极少,因此森林生态系统保存比较完好,虽然蓄积量不高,但在维护生态平衡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生态功能。

本次调查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为以后保护区林分生长状况及演替情况的持续分析奠定了基础。但样地调查、资料积累分析是一个艰苦、连续过程,有待该区科研人员持续坚持和积累。

[1]山西省林业勘测设计院,山西蟒河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项目编号:SLK-2000-41.2000.P7.

[2]中条山树木志编委会,中条山树木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P307-313.

猜你喜欢

栓皮栎五角枫脱皮
优良绿化树种五角枫苗木繁育技术的分析
栓皮栎定向培育技术要点浅析
栓皮栎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
豫南山区栓皮栎生物防火林带营造技术
华北五角枫优良类型选择
多情五角枫
种植 栓皮栎有前景
手脚脱皮小偏方
孩子手脱皮别急着补维生素
五角枫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