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染性蚕病的早期诊断及防治措施

2012-08-15张军

四川蚕业 2012年3期
关键词:蚕病体壁蚕体

栽桑养蚕的目的是要获得量多质优的蚕茧,然而在生产过程中,往往易发生脓病、僵病等传染性蚕病,并造成严重损失。在养蚕生产中除采取坚持“三消制度”,杀灭病原和加强饲养管理,增强蚕体抗病力等措施外,还应加强观察,及时诊断并采取有效措施制止蚕病蔓延传染,减少损失。

1 传染性蚕病早期视诊

1.1 各龄眠蚕头胸昂起为健蚕,否则为蚕病早期。

1.2 尾角斜直为健蚕,向后倒示蚕病早期。

1.3 用手提一条蚕,腹脚紧缩示健蚕,否则为病蚕。

1.4 用手背接触壮蚕体壁,有凉感示健蚕,有微热感示病蚕。

1.5 壮蚕期用手指捏蚕体,体壁紧张而有弹性为健蚕,体壁松驰,柔软者为病蚕。

1.6 用手捏蚕粪,粘手和粪色异常为病蚕。

2 发生蚕病及时处理

2.1 隔离淘汰病蚕。选出病蚕、弱小蚕及时挖坑深埋,蚕室、室具进行再消毒,避免病原扩散,每天早晚用漂白粉防僵粉或灭蚕病消毒粉进行蚕体蚕座消毒,直至不发病为止。

2.2 精选桑叶,鲜桑饱食。

2.3 根据蚕病种类,使用一定药物进行处理。发生僵病后可用2%的福尔马林液喷洒蚕体蚕座及蚕室,密闭5min,开放门窗,除沙,换室饲养。发生细菌病后可添食适量的蚕安王。

2.4 加强温湿度调节,改善养蚕环境。

2.5 坚持防病卫生制度,处理好蚕沙、病死蚕,加强桑叶消毒。

猜你喜欢

蚕病体壁蚕体
蚕品种对不同发育阶段蚕体、蚕沙及蚕茧稳定同位素特征的影响
霍山县蚕病发生原因分析及综合防治措施
2020年射阳县蚕病发生状况调查
重视蚕病综合防治 提高蚕茧质量
双条杉天牛不同虫期体壁碳氢化合物变化规律分析
昆虫激素对家蚕血淋巴和体壁酚氧化酶活性及其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超声诊断胎儿肢体-体壁综合征合并下肢并拢僵直与足外翻1例
关于毛脚茧判定方法的探讨
秋蚕僵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控措施
鱼礁区与池塘养殖刺参体壁营养成分的分析及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