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创新驿站助推河南省技术转移跨越发展

2012-08-15河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院

河南科技 2012年21期
关键词:驿站站点河南省

河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院 高 磊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党的十八大作出的重要部署。报告中明确指出: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抢占科技发展战略制高点;完善科技创新评价标准、激励机制、转化机制。

企业主体、协同创新、转化能力,是当前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关键词,只有坚持“产”为主导,有效整合产学研力量,建立企业主导的产业技术研发创新机制,才能准确把握创新方向。这其中技术转移工作是重要环节。

一、中国创新驿站已成为新型技术转移服务网络组织

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着力构建制度、组织、机制三位一体的技术转移体系,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国家竞争力。欧盟建立跨国技术转移组织网络——欧盟创新驿站(原IRC,现已并入EEN),通过设立在大学技术中心、商会、区域发展机构和国家创新机构中的各创新驿站,为促进欧盟跨国的中小企业技术转移与技术创新合作提供服务,取得了显著成效。其成功经验对于中国构建新型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具有重要的学习和借鉴意义。

中国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已具有相当的规模。通过机构网络化和功能加装,有利于发挥现有优势、集成资源,形成技术转移服务体系的新格局。目前各地建设中国特色创新驿站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近两年,累计走访企业6 000家/次、调研企业需求4 800余项、整合共享创新资源信息8 800余条、开展协同合作770余次、完成服务项目800余项,中国创新驿站试点各项工作初见成效。”科技部中国创新驿站人员统计指出,中国创新驿站找准了影响我国技术转移发展的关键环节,初步构建了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信息化手段为支撑、以内部标准化质量管理体系为指引的跨地区、跨行业、跨领域的新型技术转移服务网络组织。凝聚了一批服务机构和工作团队,探索了适合我国的技术转移服务模式,为全国加快技术转移工作奠定了基础。

1.构建新型技术转移服务大平台。自2010年科技部认定首批11 个试点省以来(2012年7月,科技部批准河南省为试点省份之一),各试点根据创新驿站目标任务,努力谋划区域服务体系,以企业需求挖掘和技术转移服务为重点,培育签约大批技术经纪人,与近千所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及专业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

中国创新驿站工作在规划、方案制定、实施等各环节,提倡以政府为第一责任主体,通过政府有关部门推进该项工作。北京充分发挥国际技术转移优势,构建技术转移生态链。四川省、安徽省等试点省将创新驿站工作纳入各自科技工作重点任务,给予专项资金支持。深圳建立深港澳台技术转移联盟,探索自身市场化建设与经营。

站点间的紧密协同是中国创新驿站的一大特色。站点间协同开展各类科技成果和企业创新创业需求对接与交易等活动,为中小企业寻找合作伙伴、专利协议、技术合作的后续服务,切实促进了产学研合作和成果转化及产业化。

中国创新驿站通过解决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中的各个环节中遇到的难题,实现了资源优化配置功能,在充分整合资源后必将实现产业组织者的功能。上海创新驿站围绕改性塑料产业,组织了相关机构、企业,建立了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使“化工—改性塑料—新材料应用”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同时,中国创新驿站在国际技术转移方面也产生了积极作用。北京与意大利共建中意技术转移中心,上海分别与芬兰、俄罗斯共建中芬环保技术转移平台、中俄机电技术转移平台。湖北、四川、天津等区域站点先后与欧盟进行对接,为推动我国与欧洲企业合作、寻求商机开辟了渠道。

2.服务模式独具特色。中国创新驿站创新的工作模式加快了我国今后技术转移工作的进程。以广大中小企业技术需求为导向,服务企业创新全程化。全国多家区域站点、基层站点均建立了专家团队,围绕区域主导产业,深入走访企业,挖掘、识别技术需求,利用中国创新驿站平台,进行跨区域、跨领域的高效优化配置,战略性整合和集成行业协会、高校、科研院所、技术转移机构、科技企业孵化器、投融资机构、行业专家和签约技术经纪人等作为中国创新驿站的核心合作伙伴,为企业实现产学研对接、技术交易、集成开发、知识产权、技术咨询、可行性论证、投融资等在内的“一站式”全程服务。

二、助推河南省技术转移工作实现跨越发展

河南省既是传统的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又是新兴的经济大省和工业大省。改革开放30年来,河南省走出了一条具有河南省特色、符合河南省实际的产业发展路子。全省经济发展迅速,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并成为全国经济增长速度最快和最具活力的省份之一。2012年,河南省中小企业总数达40 万家,占全省企业总数的99%,全省共180 个产业集聚区,其中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4 个。2011年9月29日,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建设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原经济区是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区域性的科技创新中心。2012年11月1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的《中原经济区规划》中明确提出河南省要有序承接产业转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河南省“十二五”发展规划也把“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作为八大重点战略部署之一。因此,今后一个时期,以提升河南省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加快自主创新体系建设为切入点,中国创新驿站必将助推河南省技术转移工作实现跨越发展。

1.壮大中国创新驿站河南省区域站点组织,推动全省技术市场一体化。河南省是工业大省,18个地市企业数量众多,技术市场需要进一步活跃。作为试点省,河南省要以此为契机,通过设立创新驿站工作站点,尽快形成覆盖全省的服务网络体系,逐步发展河南省18个地级市部分行业、机构工作站(点)100家,服务范围覆盖全省158个县市区。让全省的企业了解创新驿站,使用创新驿站,通过创新驿站加快实现企业技术创新发展。河南创新驿站的建设将本着“整合资源、协同创新、加速转化”的工作思路,由河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牵头,在豫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和相关单位参加,形成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的河南区域站点。2013年由郑州市科技开发中心牵头组建郑州市基层站点,服务范围覆盖金水、二七、中原等6区5市1县以及郑州新东区、郑州航空港区、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由洛阳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牵头组建洛阳国家级高新区基层站点,服务范围覆盖洛阳高新区全区2 000余家企业。未来三年计划年采集技术信息不低于2 000条,年走访3 000家左右的企业。同时,利用创新驿站整合全省创新服务资源,形成统一标准、统一培训、统一流程,实地走访与平台交流相结合、产学研等各方主体紧密合作的全省技术市场体系。

2.在全球视野下培养提高技术转移服务能力。中国创新驿站不仅汇聚国内各类创新要素,而且更加密切国际技术转移机构,先后与54个国外技术转移机构建立联系,尤其是与欧盟创新驿站形成了直通车式的合作关系。中国创新驿站的建立,为国内企业的技术合作提供了双向的机遇与高效的撮合机制。一方面,加速国内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开展国际合作,另一方面,为有技术需求的企业实现准确的对接服务。河南省作为我国中西部省份迫切需要这种机遇和机制服务河南省中小企业。同时,河南省在技术转移领域要积极建立相关培训、制度、规范办法等,充分利用中国创新驿站、国际技术转移机构网络资源,实现河南省区域站点与全球技术转移组织的信息共享与合作。

3.强化为河南省产业集群发展的服务。企业是产业集群发展的主体,是推动集群形成的主导力量,为促进产业集群快速发展,解决产业集群在发展中的需求、导向等问题,必然要发挥中国创新驿站的作用,以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技术交易服务平台建设为重点,以建立健全技术转移服务体系为目标,围绕支柱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初步搭建了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专业机构、龙头企业等服务主体并存,信息发布、技术交易、转化推广、评估、咨询、培训等服务内容并存,适应技术市场发展需要的新型技术转移体系,进而有组织地形成产业链,服务河南省产业集群发展。

4.助推技术转移队伍服务能力。技术转移培训要面向以企业为主的技术应用方,以高校、科研院所、技术输出型企业、科技服务机构为主的技术输出方开展,通过培养机构自身的专业技术转移人才,提升机构技术转移能力,带动全社会的创新发展和科技服务业水平的整体提高。同时,通过培训建立起技术转移人才网络,有力推动形成科技服务体系快速响应机制,进一步提升河南省科技服务水平,促进技术转移。

猜你喜欢

驿站站点河南省
休闲驿站
休闲驿站
休闲驿站
休闲驿站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基于Web站点的SQL注入分析与防范
2017~2018年冬季西北地区某站点流感流行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