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肿瘤化疗门诊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实践

2012-08-15张玲娟

护理研究 2012年23期
关键词:输液门诊化疗

曹 洁,张 玲,张玲娟

Cao Jie,Zhang Ling,Zhang Lingjuan

(Affiliated Changhai Hospital of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of PLA,Shanghai 200433China)

随着恶性肿瘤发病率的增高,临床一线护理人员接触抗肿瘤药物的几率逐渐加大。医疗机构为了提高床位周转率、节约医疗成本,越来越多的肿瘤病人在门诊进行化疗。现阶段使用的抗肿瘤药物大多为细胞毒制剂,具有毒性、致突变性、致癌性、致畸性,配制化疗药物的护士常暴露于多种职业危害因素中。1976年Hairris研究证明环磷酰胺可通过皮肤吸收,也有学者用生物检测的方法在直接接触药物的护士尿液中检测出甲氨蝶呤、环磷酰胺、氟尿嘧啶和铂类[1]。Bruce[2]研究发现,接触抗肿瘤药物护士的尿液有诱变性。澳大利亚卫生部门通过特殊显影试验已经证实,化疗药物配制过程中,粉剂安瓿打开时、瓶装药液抽取后拔针时,均有肉眼观察不到的药物溢出,形成含有毒性微粒的气溶胶或气雾由皮肤或呼吸道进入人体,危害健康并导致环境污染[3]。金力奋等通过某医院肿瘤科护士职业接触的抗肿瘤药对护士的遗传损伤研究显示,肿瘤科护士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染色体和脱氧核糖核酸(DNA)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4]。贾晓燕等[5]报道,在肿瘤科工作的护士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达45.8%,月经异常达67.7%。国内外研究证实,化疗药物的毒性不仅对病人有毒副反应,也对配药和执行化疗的护理人员的健康构成威胁。因此,开展接触化疗药物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我院自2011年2月在门诊静脉输液部专门开辟出肿瘤化疗日间治疗室,从多方面着手做好化疗药物的配制、使用与处理工作,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水平。

1 方法

1.1 化疗药物配制间改造 医院与国内大型医疗科技公司合作开发了移动输液平台,将化疗病人的输液地点单独隔离开来,专门设立化疗输液区。静脉药物配制区与输液大厅隔开,并购买了层流生物安全柜,由专门人员负责化疗药物的配制,且所有化疗药物在单独的生物安全柜中配制。配制人员在进入配制间前,需穿上隔离衣,戴上护目镜、口罩、双层手套、鞋套。配药开始时,将生物安全柜的气流系统打开,保证操作空间处于持续负压状态,以避免化疗药物向柜外扩散。抽药液一般采用粗针头,使用完毕后立即丢入锐器盒,其他医疗废弃物分类置于专用的加盖密封容器中,并由供应室专门人员统一收回处理。

1.2 护理工作流程再造 新的肿瘤化疗门诊以独立的工作模式运行,将化疗药物的配制、使用、处理分隔开来,由专门的护理人员负责具体的工作内容。化疗输液室的护士在接到药物配制间传送过来的药物后,穿上隔离衣,戴上一次性手套与口罩,执行治疗医嘱。目前,医院长期化疗病人绝大多数采用无针输液系统,病人术后在医院静脉输液门诊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并定期进行管道维护。因此,化疗输液室的护理人员只需在治疗开始前将配制好的化疗药与PICC接口连接上即可,不需使用带有针头的输液器具,避免了针刺伤对健康造成的危害。

1.3 建立突发化疗药物暴露应急预案 肿瘤化疗门诊针对可能发生的化疗药物溅洒、喷射与污染等情况,制定了一系列的突发化疗药物暴露应急预案,如药物不慎溅入眼内或皮肤上,应立即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反复冲洗;洒在桌面或地面上的药物,应及时用纱布吸附,并用清水冲洗,污染纱布放于专用袋内封闭处理。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现场模拟考核,以提高护理人员执行应急预案的准确性。

1.4 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培训 医院定期组织肿瘤化疗门诊的护理人员参加职业防护培训,内容涉及各类化疗药物的作用与副反应、化疗药物的毒性、医务人员如何做好自身职业防护、如何处理化疗药物暴露、职业防护用具的使用、化疗药物的管理、化疗药物废弃物的处理等。对新护士进行有关职业防护的岗前培训,使护理人员提高职业防护意识,主动避开职业危害。

2 结果

2.1 化疗病人等候时间明显缩短 肿瘤化疗门诊单个病人化疗输液等候时间由原来的(26.13±10.52)min降至(12.36±7.64)min,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病人等待时间,减少了病人因长期等待而致的不满投诉。

2.2 化疗门诊病人满意度提高 新化疗门诊环境整洁,不需要病人自提化疗药物,只需处方确认后坐等输液;化疗药物配制操作环境洁净、无菌,增加了化疗药品的使用安全;单独的化疗输液区间和科学的防护措施,避免了非化疗输液病人暴露在化疗药物环境中;由高年资护理人员为病人提供专业的化疗健康教育,针对化疗药物作用、副反应以及如何控制副反应引发的一系列症状等向病人详细地解释;医院对门诊化疗病人首次输液前进行PICC置管,有效降低了化疗药物外渗导致组织坏死的几率。以上这些改革措施与成效,使得病人满意度由原来的88%上升到98%。

2.3 护理人员职业满意度提高 配备充足的职业防护用具,化疗药物的集中隔离配制,定期的职业防护培训,使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水平显著提高,自身职业满意度由原来的74%上升至88%,稳定了护理人员队伍。

3 小结

肿瘤化疗门诊通过化疗药物配制间改造、护理工作流程再造、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培训、建立突发化疗药物暴露应急预案等方法,提高了就诊病人的满意度,提升了护理人员自身工作满意度,明显缩短了病人等待治疗的时间,职业防护工作模式值得借鉴与推广。由于新模式运行时间较短,本研究未对该模式对护理人员自身健康做详细的监测,后续可以针对化疗药物对护理人员健康的影响做进一步研究,更加全面科学地评价该模式的运行效果。

[1] 高中度.浅谈介入放射医护人员的防护[J].华夏医学,2003,16(2):215.

[2] Bruce RH.Developing guidelines for working with antineoplastic drugs[J].Am J Hosp Pharm,1981,38(11):1686-1693.

[3] 王勇慧,雷静,陈民肖.护理人员化疗职业防护现状调查及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08,12(8):678-680.

[4] 贾晓燕,李荣香,许蕴林,等.化疗药物对护理人员职业性危害因素调查[J].护理研究,2001,15(2):74.

[5] 贾晓燕,李慧莉,李荣香.化疗用药对医护人员的危害与防护[J].护理学杂志,2001,16(4):243-244.

猜你喜欢

输液门诊化疗
门诊支付之变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跟踪导练(二)(3)
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效果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
颈枕输液袋
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